閑游唐代園林——新繁東湖
懷李堂坐北朝南,正對一泓綠水,這便是李德裕開鑿的東湖,也稱“硯湖”。
懷李堂正前方一座高大的李德裕雕塑石像正面對著東湖,似乎在思索著什麼。歲月流逝,但這位唐代政治家仍顯露出非凡的氣勢。
懷李堂門前左側有古羅漢松盆景 。李堂東側的這棵香樟,是新繁鎮樹,它根部相繼生髮新樹,現已是參天繁茂,美名“四世同堂”。 懷李堂兩翼有蜿蜒曲折的長廊伸出,游客可沿長廊順湖向前。長廊建於清代同治年間,長約百餘丈,如摺扇屏風,沿湖而立。徜徉其間,風雨不侵。月光波影,盡收眼底。故名曰“月波廊”。
沿懷李堂東側月波廊前行不遠,就到了篁溪小榭,篁溪小榭也為清代同治年所建,是一座位於月波廊之間,橫架溪流之上的小台。因篁竹夾岸,飛檐跨水,建築物小巧玲瓏,故名。長廊兩廂綠竹映天,有照壁題“竹深荷凈”。有著濃厚的文人意味。
過篁溪小榭來到東湖的 東北 角,岸邊立有一水閣,名為“瑞蓮閣”,是為紀念治繁有功的新繁知縣王益而建。王益(993-1039),臨川( 江西 撫州 )人,王安石之父。宋天聖年間,王益任新繁縣令,他興農重教,政通人和。次年七月,東湖呈瑞,並蒂蓮開,王益作《東湖瑞蓮歌》,鄉賢梅摯唱和,遂建此閣留念。
懷李堂正前方一座高大的李德裕雕塑石像正面對著東湖,似乎在思索著什麼。歲月流逝,但這位唐代政治家仍顯露出非凡的氣勢。
懷李堂門前左側有古羅漢松盆景 。李堂東側的這棵香樟,是新繁鎮樹,它根部相繼生髮新樹,現已是參天繁茂,美名“四世同堂”。 懷李堂兩翼有蜿蜒曲折的長廊伸出,游客可沿長廊順湖向前。長廊建於清代同治年間,長約百餘丈,如摺扇屏風,沿湖而立。徜徉其間,風雨不侵。月光波影,盡收眼底。故名曰“月波廊”。
沿懷李堂東側月波廊前行不遠,就到了篁溪小榭,篁溪小榭也為清代同治年所建,是一座位於月波廊之間,橫架溪流之上的小台。因篁竹夾岸,飛檐跨水,建築物小巧玲瓏,故名。長廊兩廂綠竹映天,有照壁題“竹深荷凈”。有著濃厚的文人意味。
過篁溪小榭來到東湖的 東北 角,岸邊立有一水閣,名為“瑞蓮閣”,是為紀念治繁有功的新繁知縣王益而建。王益(993-1039),臨川( 江西 撫州 )人,王安石之父。宋天聖年間,王益任新繁縣令,他興農重教,政通人和。次年七月,東湖呈瑞,並蒂蓮開,王益作《東湖瑞蓮歌》,鄉賢梅摯唱和,遂建此閣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