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小姐的慢生活之飛越半個地球來見你——納米比亞
Big Daddy
死亡谷邊上,便是傳說中最高的沙丘BIG DADDY~ 當太陽退卻,紅沙漠的另一面便悄悄上演。 心若倒懸,置身其中,當你躺在浩瀚的銀河再仰望頭頂的夜空,你便會知道宇宙最為璀璨的存在。 納米比亞的路,不是路,是套路出行之前就知道 納米比亞 是個驚艷和凶險並存的國度,尤其是公路的事故率。就在出行的前兩天,又得知了葉子在 納米比亞 的噩耗,整個心情都很沉重,在整個自駕過程中也格外小心。記得,那時候在路上碰到反向而來的小伙伴,問的第一件事,不是接下去的點上有啥不一般的玩法,而是後面的行程要註意哪些路段。慶幸在3000公里的路段中,算是有驚無險。回來後,感覺出行前翻查的那些零零星星的自駕信息實在不夠全面,趁著記憶新鮮,趕緊認認真真(事無巨細)地把自駕的心得碼出來。
自駕需謹慎
據 美國 《大西洋月刊》的一個報道, 美國 密歇根大學交通研究院近日公佈了一項研究數據,統計了全球最適合駕車的25個國家和最危險的25個國家。旅游勝地 馬爾代夫 最安全,而 非洲 的 納米比亞 最“要命”。
這項數據統計了每十萬人中遭受惡性交通事故的人數。統計顯示,全球平均為每10萬人中有18人遭受惡性交通事故,表現最好的 馬爾代夫 僅為2人,最危險的 納米比亞 則是45人。 美國 14人,地廣人稀的 澳大利亞 都有7人, 英國 則為5人。
納米比亞 不僅事故率高,死亡率也很高,當然這裡也有一部分原因是 非洲 落後的救援系統和慵懶的作風,以及那幾乎收不到任何信號的路段,其實在 納米比亞 的自駕過程中,基本上90%以上的路段都收不到任何信號,這還不包括孤僻的小路。
但是 納米比亞 可以選擇的出行的方式除了包車,也只有自駕,因為本身這個國家缺乏系統的交通,而且城市與城市之間距離相對較遠,基本上開個五小時是屬於比較正常的。
作為一個自駕過歐美亞及 大洋洲 的老司機,經歷過在漩渦風暴中自駕六小時,嘗試過 冰島 三位數的大霧坑窪路段,完成過12天8000公里自駕的壯舉,但是在 納米比亞 的3000公里自駕中,依舊經歷著各種戰戰兢兢。
但是不得不說,在 納米比亞 的自駕樂趣,是很多地方無法體會到的。 納米比亞 的公路分級
納米比亞 的公路根據路況不同可以分為B、C、D、F、M級不等。
B級是 納米比亞 最優質的公路,基本上是雙向兩車道的柏油馬路,如B1、B2、B4、B6等,主要貫穿於幾個 大城 市和景點之間,但是沒有像 冰島 一樣,形成可以環島的 一號公路 。而且B級路段也並非安全路段,如B2甚至可以列為高危路段,這個下文會詳細解讀。
C級以下路段其實沒有太大的可區分性,按照官方定義C級路應該是較為平整的土路,較少碎石,然而我也經歷過如C22般舒服的柏油路,C30這樣的碎石路,還有C14這般帶有懸崖威脅的碎石山路,有些路況甚至不如D和M。所以,C以下的路段還是要逐一分析,但是總體相對D路段一般會好一些,至少路面會寬一些。
D路段總體來說比C路段更差一些,但是也有例外, 比如 紅沙漠裡面的D路段,完全堪比B級公路,當然這種例外比較少,而且在經歷C30路段的過程中,部分導航到的D路段是封路的,這種情況F路段更加明顯,所以,選擇D路段、尤其是F路段的時候還是要慎重。
M級的路段開過3個,一段是進Harnas的M131,另一段是Etosha出來到walvis中一小段M63,另一段是Sossusvlei回Windhoek的路上,總體感覺路面寬敞,除了比C級路段顛一點,別的也沒什麼,反正就是搓板路,男人別傷了腰就行。
死亡谷邊上,便是傳說中最高的沙丘BIG DADDY~ 當太陽退卻,紅沙漠的另一面便悄悄上演。 心若倒懸,置身其中,當你躺在浩瀚的銀河再仰望頭頂的夜空,你便會知道宇宙最為璀璨的存在。 納米比亞的路,不是路,是套路出行之前就知道 納米比亞 是個驚艷和凶險並存的國度,尤其是公路的事故率。就在出行的前兩天,又得知了葉子在 納米比亞 的噩耗,整個心情都很沉重,在整個自駕過程中也格外小心。記得,那時候在路上碰到反向而來的小伙伴,問的第一件事,不是接下去的點上有啥不一般的玩法,而是後面的行程要註意哪些路段。慶幸在3000公里的路段中,算是有驚無險。回來後,感覺出行前翻查的那些零零星星的自駕信息實在不夠全面,趁著記憶新鮮,趕緊認認真真(事無巨細)地把自駕的心得碼出來。
自駕需謹慎
據 美國 《大西洋月刊》的一個報道, 美國 密歇根大學交通研究院近日公佈了一項研究數據,統計了全球最適合駕車的25個國家和最危險的25個國家。旅游勝地 馬爾代夫 最安全,而 非洲 的 納米比亞 最“要命”。
這項數據統計了每十萬人中遭受惡性交通事故的人數。統計顯示,全球平均為每10萬人中有18人遭受惡性交通事故,表現最好的 馬爾代夫 僅為2人,最危險的 納米比亞 則是45人。 美國 14人,地廣人稀的 澳大利亞 都有7人, 英國 則為5人。
納米比亞 不僅事故率高,死亡率也很高,當然這裡也有一部分原因是 非洲 落後的救援系統和慵懶的作風,以及那幾乎收不到任何信號的路段,其實在 納米比亞 的自駕過程中,基本上90%以上的路段都收不到任何信號,這還不包括孤僻的小路。
但是 納米比亞 可以選擇的出行的方式除了包車,也只有自駕,因為本身這個國家缺乏系統的交通,而且城市與城市之間距離相對較遠,基本上開個五小時是屬於比較正常的。
作為一個自駕過歐美亞及 大洋洲 的老司機,經歷過在漩渦風暴中自駕六小時,嘗試過 冰島 三位數的大霧坑窪路段,完成過12天8000公里自駕的壯舉,但是在 納米比亞 的3000公里自駕中,依舊經歷著各種戰戰兢兢。
但是不得不說,在 納米比亞 的自駕樂趣,是很多地方無法體會到的。 納米比亞 的公路分級
納米比亞 的公路根據路況不同可以分為B、C、D、F、M級不等。
B級是 納米比亞 最優質的公路,基本上是雙向兩車道的柏油馬路,如B1、B2、B4、B6等,主要貫穿於幾個 大城 市和景點之間,但是沒有像 冰島 一樣,形成可以環島的 一號公路 。而且B級路段也並非安全路段,如B2甚至可以列為高危路段,這個下文會詳細解讀。
C級以下路段其實沒有太大的可區分性,按照官方定義C級路應該是較為平整的土路,較少碎石,然而我也經歷過如C22般舒服的柏油路,C30這樣的碎石路,還有C14這般帶有懸崖威脅的碎石山路,有些路況甚至不如D和M。所以,C以下的路段還是要逐一分析,但是總體相對D路段一般會好一些,至少路面會寬一些。
D路段總體來說比C路段更差一些,但是也有例外, 比如 紅沙漠裡面的D路段,完全堪比B級公路,當然這種例外比較少,而且在經歷C30路段的過程中,部分導航到的D路段是封路的,這種情況F路段更加明顯,所以,選擇D路段、尤其是F路段的時候還是要慎重。
M級的路段開過3個,一段是進Harnas的M131,另一段是Etosha出來到walvis中一小段M63,另一段是Sossusvlei回Windhoek的路上,總體感覺路面寬敞,除了比C級路段顛一點,別的也沒什麼,反正就是搓板路,男人別傷了腰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