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探秘不丹(完整版)





今天游人很少,我們在院內轉了一圈,就沿樓梯進入主樓參觀。每層都有一間佛堂,供奉著不同的神像。導游虔誠的在每尊佛像前叩首,我則仔細欣賞著四周的精美壁畫。在最高一層,我一進佛堂看見有一喇嘛以素巾遮蔽口鼻,手捧一盤切成塊的水果正要去做什麼。我心裡好奇但也沒貿然上前詢問,依然去觀賞壁畫。導游上前與他用 不丹 語交談起來,然後突然激動的過來告訴我這間佛堂里供奉著古代 不丹 高僧沙布隆肉身真身遺體,這位喇嘛正是專門侍奉沙布隆的,他現在正要去裡間給沙布隆大師上供。蒙起口鼻是尊敬之意。平日這裡並不開放,我們正巧碰上了。裡間更是只有國王和侍奉者可以進去。這時,那喇嘛拿起供桌上的銀壺示意我們接受甘露水加持,然後又從手裡的果盤中拿了幾塊水果分給我們吃。做完這些他轉身進了裡間。導游連忙俯身叩拜起來。我還在細品著果子的味道,那喇嘛已經從裡間出來,手裡又拿了兩條彩色的絲線走到我們跟前,他把絲線打成金剛結,示意我低下頭,給我拴在了頸間。又給導游也拴上。我連連說著謝謝,心想這也運氣太好了。從主樓出來,導游看著我很認真的說,你太有福氣了,我還從來沒有帶過客人進去過。好吧,不管真假,我便暗自竊喜吧。
臨行前我看過資料,說現任國王的大婚就是在這裡舉行的。這樣一座美麗莊嚴的建築承載這樣的儀式該是多麼隆重的盛會啊。某種程度上我覺得這裡比 廷布 的大西丘宗還要美。 普那卡 宗在歷史上也是幾經災難的,經歷過數十次大火焚燒和冰川 融水 的淹溺。每次都在能工巧匠手中得以修複。依山傍水的獨特位置使得它顯得格外的有氣魄,站在樓上可以將對面城市一覽無餘。
離開 普那卡 ,我們正趕上學校放學,身穿校服的學生們三三兩兩的結伴而行,每個人胸口左上方都彆著國王頭像的像章。讓我想起當年的毛主席像章。











行程:普納卡——佛吉卡山谷——布姆唐
距離:264KM左右
海拔:1381m—2886m—2600m
時差:-2小時
住宿:NAYKOR

有一點遺憾的是,原定要去的 旺杜波德朗 宗因為在2012年遭遇火災燒毀,不能參觀了。
導游不停地為道路的顛簸向我道歉,真是禮數太周到了。走了三個多小時後,我們在一個中途休息站略作休息,然後繼續前行。無盡的山脈在車窗外飛掠而過,我好希望下來徒步前行。每每看見那些散落在山間的民居,我都真希望過著那入畫般生活的人是自己。










我們在近中午時分到達了著名的灰鶴過冬地佛吉卡山谷(Phobjikha Valley),現在的季節不對,沒有見到美麗的灰鶴。據說這種灰鶴的飛行高度很高,是唯一可以飛越喜馬拉雅山脈的候鳥。 不丹 政府為了保護這種鳥類不致誤撞電線而傷亡,特意斥資將此地的電纜全部埋入地下。
這裡有一座 不丹 少有的紅教寧瑪派的寺院章提貢巴寺(Gangtey Gongpa),也是 不丹 寧瑪派成就最高的的寺院,常常有世界各地的寧瑪派教眾不遠萬里趕來朝拜。寺院是由蓮花生大師的伏藏挖掘者貝瑪林巴(Pema Lingpa)親自選址,由其孫子貝瑪聽列在1500年動工建造的,也因此,貝瑪聽列成為第一世崗提“祖古”(化身、轉世的意思)。今世生於1955年的崗提“祖古”為第九世的轉世。今天沒有什麼游人,開放的大殿里連喇嘛都見不到。往裡來到經堂,看樣子是僧人們做功課的地方。中間的幾個柱子上各自掛著做法會時跳金剛舞所穿戴的服裝和麵具。與我曾在 西藏 薩迦 寺看到的相仿。山裡的氣溫不高,進寺廟時是必須脫鞋的,我還十分腦殘的沒有穿襪子,寒氣透過腳心向上襲來,我快速的瀏覽完“逃”出殿外。殿外正午的陽光正暖,很快就驅走了寒意。空曠的寺院絲毫沒有冷清之意,它在群山環抱之中便如禪坐的 菩薩 ,自在清明。我站在寺院邊上俯瞰整個山谷,說不出的美麗安詳,不親歷便不可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