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游記#【在浙里】寧波12小時 · 港通古今 · 一碗湯圓的故事

天一閣占地面積2.6萬平方米,建於明朝中期,由當時退隱的兵部右侍郎範欽主持建造。







現藏各類古籍近30萬卷,其中珍槧善本8萬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舉錄最為珍貴。近年來,天一閣還新增 中國 地方志珍藏館、銀台第官宅博物館、麻將起源地陳列館等處。
書閣為木構的二層硬山頂建築,通高8.5米。底層面闊、進深各六間,前後有廊。
二層除樓梯間外為一大通間,以書櫥間隔。此外,還在樓前鑿“天一池”通月湖,既可美化環境,又可蓄水以防火。天一閣的建築佈局後來為其他藏書樓所效仿。













樓前有“天一池”,引水入池,蓄水以防火。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範欽的曾孫範光文又繞池疊砌假山、修亭建橋、種花植草,使整個的樓閣及其周圍初具 江南 私家園林的風貌。樓上一大間,樓下成六間,並名為天一閣, 清康 熙四年(1665),範欽曾孫範光文又在閣前疊山理水,建築園林。園林以“福、祿、壽”作總體造型,用山石堆成九獅一象等景點。風物清麗,格調高雅,別具 江南 庭院式園林特色。
天一閣博物館是以藏書文化為特色,融社會歷史、藝術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天一閣博物館環境幽雅,園林精美、建築古樸,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除了藏書豐富,天一閣在防火、通風、防潮面也獨具特色。






院子當中還有大骰子,麻將牌,值得一看~蠻有趣的。



天寧寺始建於唐太中五年(851年),原名國寧寺,宋宗寧二年(1106年)改名為崇寧萬壽寺,改和元年(1111年)更改名為 大寧 萬壽寺,建炎年間,毀於戰火,不久重建。元至大二年(1309年)為倭寇所毀,後又重建。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為天寧禪寺。民國初年,改稱“天寧寺”。
天寧寺早已不存在,僅剩下這一座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