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中追溯時光的河------青海甘肅大環線(2016.7.29-2016.8.7)
↑楊家飯館 不死心的我們纏著老闆軟磨硬泡,幾句美言奉上,耿直的老闆招架不住,一言不合竟然真的為我們幾個臨時架鍋點火 ,連米飯都是老闆親自到附近其他飯店借來的。和老闆相談甚歡,他痛快地切了一個 哈密 瓜送給我們,陸續又有幾撥游客慕名而來,都沒能享受到我們的待遇,被老闆拒之門外了,老闆跟他們說,飯店下午五點才繼續營業,這是家裡的幾個朋友,不是客人。這幸福感啊,就是這麼比出來的
飯菜的味道也沒有讓我們失望,手抓羊肉一點都不膻,而且比 內蒙古 吃的手抓肉鬆軟很多,可能是這裡的羊吃了蟲草的原因吧 ↑楊家飯館 店里的回族姑娘,這是鳳兒端著相機跑到人家後廚拍的,沒想到人家不但長得漂亮,人也 大方 的很,很配合的留下了這張照片 ↑楊家飯館 這是一見如故的店老闆,我還特定請教了名字,現在已經忘了,腦殘不解釋 ,答應給他好好宣傳一下,絕對不能食言 ↑楊家飯館 卓爾山旅游小貼士:
1、卓爾山是 祁連 最美的景點,最佳的游覽季節個人認為是六月或者九月,牛心山還帶著雪頂,游人也相對要少,雨後放晴的天氣應該是最容易出片的天氣,要看各人運氣了
2、進景區的道路很窄,如果是旺季幾乎天天要堵車,建議住在景區山腳下,早起進景區,風景美麗也能避開游人
3、卓爾山日出的方向基本上都被山擋住了,所以上山看日出不太可行,沒必要五點進景區
4、下山的景區巴士有好幾條線路,分別開往不同的停車場,排隊坐車一定要坐對了線路,否則拉到其他的停車場還需要自己找回來
3.2 寧靜的守望-----阿柔大寺 ↑阿柔大寺 從 祁連 沿S302回峨堡的路上,會經過一個名字很美的地方,阿柔鄉。這是一個很小的地方,人口不過兩三千,面積也不大,阿柔部落原駐牧於今 海南藏族自治州 興海 縣曲什安河流域至瑪卿雪山一帶,搬遷到現在的地方後1984年正式改名為阿柔鄉。
這裡靜靜佇立著阿力克大寺,當然,還有一個我更喜歡的名字,阿柔大寺。過往的旅客大多是從 祁連 卓爾山地區往返的,很少有人會在這裡駐足。相比高冷肅穆,熱鬧非凡的塔爾寺,她就像一個安靜內斂的少女,寧靜守望在貢白加龍的山坡上。 昨日經過阿柔鄉時天色近晚,只顧趕路,都沒有來得及好好欣賞路邊的景色。這一帶的景色是開闊的,S302修築在山腳下,一面是起伏的山巒,一面是開闊的草場,遠遠的就能看見阿柔大寺的白塔金頂在陽光下爍爍發光。 ↑阿柔大寺 很多游記說這裡不收門票,其實是要收的,成人20,兒童免票,特地把車停在路邊的土路上,不過後來才知道買了門票可以把車沿路一直開進去,停車免費。 ↑阿柔大寺 廟門毫不起眼,游人不多,幾個本地居民在門廊處乘涼。 ↑阿柔大寺 門口的木製轉經筒,不知道已經經過了多少年風霜的磨礪,上面繁複的雕花和曾經鮮艷的圖案都已斑駁退色,甚至脫落 ↑阿柔大寺 整個廟宇經過多次的擴建,重建,現如今已經是 祁連 地區最大的格魯派藏傳佛教寺廟了。這裡應該是原先的主殿,雖然已經破舊不用了,但是我卻愛極了極盡繁複的雕花門廊,殘舊褪色卻傳遞出無比濃烈的藏地氣息。 ↑阿柔大寺 寺廟的角落充滿了大膽濃烈的用色,藏紅,明黃、淺綠和蔚藍出現在一個畫面卻又如此和諧 ↑阿柔大寺 ↑阿柔大寺 這裡沒有洶涌的人潮,坐在臺階小憩,或者倚著牆角發獃都不會有人來打攪你,只有偶爾經過的幾個游客和潛心朝拜的藏民。整個寺廟讓人心緒無比寧靜。 ↑阿柔大寺 幽暗的護法神殿里飄浮著淡淡酥油燈的氣息 ↑阿柔大寺 ↑阿柔大寺 正好趕上小喇嘛們在吃飯,沒有太多的避諱,甚至你站在他們身後也不會有人回頭看你,更別說驅趕。畢竟都是未成年的孩子,我分明看見幾個小喇嘛偷偷在桌子下麵玩手機。在這裡,宗教已經超脫精神的範疇,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很多藏民把年幼的孩子送進寺廟,希望他們在佛的庇佑下走進更高的精神境界。 ↑阿柔大寺 護法神殿外的壁畫,畫的是四大天王的圖案,非常精美 ↑阿柔大寺 大經堂,這裡是僧人集體頌經學習進修的地方,更是僧眾聆聽佛法的地方,藍天的映襯下,金頂分外耀眼。 ↑阿柔大寺 大經堂斑駁的外牆,靠在這裡,心緒仿佛都能寧靜,耳邊只有風馬和經幡,在風中獵獵的聲響,這是歲月的哼唱.... ↑阿柔大寺 ↑阿柔大寺 寺廟的後面就是貢白加龍山,依山而建的寺廟,靜靜在這裡守望。
其實阿柔大寺最早是一個帳篷寺院,常隨游牧而移動搬遷,因此寺里現在還保存著一個特大的牛毛帳篷,其室內面積達300平方米,可容納500~600人,共使用了氂牛毛1920斤,繩子2520米,氂牛毛毯子2160米,堪稱吉 尼斯 世界之最。當然平日里這麼大的帳篷是不支的,自然是無緣得見了。
↑阿柔大寺 走過傳經筒,下意識的輕輕轉動,感受指尖的冰涼和滄桑。 ↑阿柔大寺 ↑阿柔大寺 這裡還有一排長長的木製轉經筒,轉經筒通常都是銅製的,這麼長的木質轉經筒也很少見。 ↑阿柔大寺 4 長煙落照立雲頭------嘉峪關 ↑嘉峪關關城 告別阿柔寺,翻過扁都口,就告別了 祁連山 脈,進入到 甘肅 境內,也踏入到著名的 河西走廊 。一個下午的車程,窗外的景觀已經從雪山,草甸,藍天,白雲變成了滿目的蒼茫。再次感嘆上天對 青海 的眷戀,賜我巍巍 祁連 ,佑我一方水土。
下一站本來是沿國道G227到 張掖 ,觀賞 張掖 的丹霞地貌,但是當天 張掖 和 酒泉 地區連發高溫預警,加上到達 張掖 的時候差不多下午四點, 日照 相當於 北京 的下午一兩點,聽聞 張掖 的丹霞地貌全是在山頂毫無陰涼之處。看著車裡略帶疲態的一車人,猶豫再三,決定放棄 張掖 丹霞地址公園,直接去 嘉峪關 。
從 祁連 到 敦煌 的這段路其實是很尷尬的,整段路需要兩天的時間,如果中途住在 張掖 ,那麼可以在傍晚的最佳時間參觀丹霞地貌,但是第二天從 張掖 到 敦煌 的路程就會非常趕,基本上一天都需要趕路。如果中途住在 嘉峪關 ,那麼到達 張掖 的時間就是一天中 日照 最強的時候,參觀丹霞地貌需要忍受酷暑和暴曬,人多的暑期實在是一種煎熬。
經過 張掖 後,轉到上了連霍高速,車少了很多車速也快了很多,原先想著能在日落前趕到 嘉峪關 ,能在晚霞中一睹嘉峪雄關的風采,結果下午7點趕是趕到了 嘉峪關 ,但是當天已經略有風沙,能見度變得不好,而且根本沒有晚霞,乾脆到酒店好好休息算了。
酒店門口看見的,土豪們的BMW摩托車,清一色的京A牌照。 ↑浙商公寓酒店 這也算是摩托玩出新境界了吧,累了曬了就去商務車裡休息,休息好了就從大奔里出來,騎上摩托來一段騎行大 西北 ,土豪們,你們真是夠夠的了 ↑浙商公寓酒店 想起了 蘭州 好友給的美食建議,到了 嘉峪關 ,怎麼能錯過烤肉,酒店不遠就是 嘉峪關 夜市,到了晚上,似乎整個 嘉峪關 市都在烤串,想找點別的還真不容易呢。奔波了一天,香噴噴的烤串走起,完全沒有顧及這麼乾燥炎熱的地方也許不適宜吃燒烤。 ↑鏡鐵小吃城 ↑鏡鐵小吃城 行程的第四天,來到了明長城的最西端 嘉峪關 。最希翼的 嘉峪關 落日無緣得見,老天爺又給了我們一個萬里無雲的大晴天.......
曾經到過 山海關 附近的老龍頭,那裡曾經被認為是明代長城的東起點(1990年後,認為明長城的起點在 鴨綠江 畔),明長城蜿蜒向西,長達6000多公里,最西端就是眼前的 嘉峪關 。
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明朝游擊將軍芮寧率軍與 吐魯番 王滿速兒所率萬騎,鏖戰於 嘉峪關 前直至日落,芮寧將軍中箭身亡,明軍全軍覆沒,只有戰旗獵獵於大漠長風中,此後更是戰事連連……為防止蒙滿兩族的長期侵擾,明朝在200多年的統治期內一直沒有放鬆過明長城的修葺。
嘉峪關 所在地是 甘肅 省西部的 河西走廊 最西一處隘口( 河西走廊 繼續向西延伸)。嘉峪山隘口處,狹谷穿山,危坡逼道,就更險厄。 嘉峪關 踞此,形勢非常險要。東通古肅州(今 酒泉 ),西有安西。這條古道是古都長安和西域聯繫的紐帶,軍事意義顯而易見。整個 嘉峪關 的修建,先後經過168年的時間,是明代長城沿線建造規模最為壯觀,保存程度最完好的一座古代軍事城堡。 嘉峪關 關城景區遠比想象的要大,從大門進去,需要步行大概十五分鐘才能到達城樓。靠近城關的邊上,有一堵夯土城牆,應該是長城的外城牆,歷經600年的風霜,依然倔強的屹立。
↑嘉峪關關城
飯菜的味道也沒有讓我們失望,手抓羊肉一點都不膻,而且比 內蒙古 吃的手抓肉鬆軟很多,可能是這裡的羊吃了蟲草的原因吧 ↑楊家飯館 店里的回族姑娘,這是鳳兒端著相機跑到人家後廚拍的,沒想到人家不但長得漂亮,人也 大方 的很,很配合的留下了這張照片 ↑楊家飯館 這是一見如故的店老闆,我還特定請教了名字,現在已經忘了,腦殘不解釋 ,答應給他好好宣傳一下,絕對不能食言 ↑楊家飯館 卓爾山旅游小貼士:
1、卓爾山是 祁連 最美的景點,最佳的游覽季節個人認為是六月或者九月,牛心山還帶著雪頂,游人也相對要少,雨後放晴的天氣應該是最容易出片的天氣,要看各人運氣了
2、進景區的道路很窄,如果是旺季幾乎天天要堵車,建議住在景區山腳下,早起進景區,風景美麗也能避開游人
3、卓爾山日出的方向基本上都被山擋住了,所以上山看日出不太可行,沒必要五點進景區
4、下山的景區巴士有好幾條線路,分別開往不同的停車場,排隊坐車一定要坐對了線路,否則拉到其他的停車場還需要自己找回來
3.2 寧靜的守望-----阿柔大寺 ↑阿柔大寺 從 祁連 沿S302回峨堡的路上,會經過一個名字很美的地方,阿柔鄉。這是一個很小的地方,人口不過兩三千,面積也不大,阿柔部落原駐牧於今 海南藏族自治州 興海 縣曲什安河流域至瑪卿雪山一帶,搬遷到現在的地方後1984年正式改名為阿柔鄉。
這裡靜靜佇立著阿力克大寺,當然,還有一個我更喜歡的名字,阿柔大寺。過往的旅客大多是從 祁連 卓爾山地區往返的,很少有人會在這裡駐足。相比高冷肅穆,熱鬧非凡的塔爾寺,她就像一個安靜內斂的少女,寧靜守望在貢白加龍的山坡上。 昨日經過阿柔鄉時天色近晚,只顧趕路,都沒有來得及好好欣賞路邊的景色。這一帶的景色是開闊的,S302修築在山腳下,一面是起伏的山巒,一面是開闊的草場,遠遠的就能看見阿柔大寺的白塔金頂在陽光下爍爍發光。 ↑阿柔大寺 很多游記說這裡不收門票,其實是要收的,成人20,兒童免票,特地把車停在路邊的土路上,不過後來才知道買了門票可以把車沿路一直開進去,停車免費。 ↑阿柔大寺 廟門毫不起眼,游人不多,幾個本地居民在門廊處乘涼。 ↑阿柔大寺 門口的木製轉經筒,不知道已經經過了多少年風霜的磨礪,上面繁複的雕花和曾經鮮艷的圖案都已斑駁退色,甚至脫落 ↑阿柔大寺 整個廟宇經過多次的擴建,重建,現如今已經是 祁連 地區最大的格魯派藏傳佛教寺廟了。這裡應該是原先的主殿,雖然已經破舊不用了,但是我卻愛極了極盡繁複的雕花門廊,殘舊褪色卻傳遞出無比濃烈的藏地氣息。 ↑阿柔大寺 寺廟的角落充滿了大膽濃烈的用色,藏紅,明黃、淺綠和蔚藍出現在一個畫面卻又如此和諧 ↑阿柔大寺 ↑阿柔大寺 這裡沒有洶涌的人潮,坐在臺階小憩,或者倚著牆角發獃都不會有人來打攪你,只有偶爾經過的幾個游客和潛心朝拜的藏民。整個寺廟讓人心緒無比寧靜。 ↑阿柔大寺 幽暗的護法神殿里飄浮著淡淡酥油燈的氣息 ↑阿柔大寺 ↑阿柔大寺 正好趕上小喇嘛們在吃飯,沒有太多的避諱,甚至你站在他們身後也不會有人回頭看你,更別說驅趕。畢竟都是未成年的孩子,我分明看見幾個小喇嘛偷偷在桌子下麵玩手機。在這裡,宗教已經超脫精神的範疇,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很多藏民把年幼的孩子送進寺廟,希望他們在佛的庇佑下走進更高的精神境界。 ↑阿柔大寺 護法神殿外的壁畫,畫的是四大天王的圖案,非常精美 ↑阿柔大寺 大經堂,這裡是僧人集體頌經學習進修的地方,更是僧眾聆聽佛法的地方,藍天的映襯下,金頂分外耀眼。 ↑阿柔大寺 大經堂斑駁的外牆,靠在這裡,心緒仿佛都能寧靜,耳邊只有風馬和經幡,在風中獵獵的聲響,這是歲月的哼唱.... ↑阿柔大寺 ↑阿柔大寺 寺廟的後面就是貢白加龍山,依山而建的寺廟,靜靜在這裡守望。
其實阿柔大寺最早是一個帳篷寺院,常隨游牧而移動搬遷,因此寺里現在還保存著一個特大的牛毛帳篷,其室內面積達300平方米,可容納500~600人,共使用了氂牛毛1920斤,繩子2520米,氂牛毛毯子2160米,堪稱吉 尼斯 世界之最。當然平日里這麼大的帳篷是不支的,自然是無緣得見了。
↑阿柔大寺 走過傳經筒,下意識的輕輕轉動,感受指尖的冰涼和滄桑。 ↑阿柔大寺 ↑阿柔大寺 這裡還有一排長長的木製轉經筒,轉經筒通常都是銅製的,這麼長的木質轉經筒也很少見。 ↑阿柔大寺 4 長煙落照立雲頭------嘉峪關 ↑嘉峪關關城 告別阿柔寺,翻過扁都口,就告別了 祁連山 脈,進入到 甘肅 境內,也踏入到著名的 河西走廊 。一個下午的車程,窗外的景觀已經從雪山,草甸,藍天,白雲變成了滿目的蒼茫。再次感嘆上天對 青海 的眷戀,賜我巍巍 祁連 ,佑我一方水土。
下一站本來是沿國道G227到 張掖 ,觀賞 張掖 的丹霞地貌,但是當天 張掖 和 酒泉 地區連發高溫預警,加上到達 張掖 的時候差不多下午四點, 日照 相當於 北京 的下午一兩點,聽聞 張掖 的丹霞地貌全是在山頂毫無陰涼之處。看著車裡略帶疲態的一車人,猶豫再三,決定放棄 張掖 丹霞地址公園,直接去 嘉峪關 。
從 祁連 到 敦煌 的這段路其實是很尷尬的,整段路需要兩天的時間,如果中途住在 張掖 ,那麼可以在傍晚的最佳時間參觀丹霞地貌,但是第二天從 張掖 到 敦煌 的路程就會非常趕,基本上一天都需要趕路。如果中途住在 嘉峪關 ,那麼到達 張掖 的時間就是一天中 日照 最強的時候,參觀丹霞地貌需要忍受酷暑和暴曬,人多的暑期實在是一種煎熬。
經過 張掖 後,轉到上了連霍高速,車少了很多車速也快了很多,原先想著能在日落前趕到 嘉峪關 ,能在晚霞中一睹嘉峪雄關的風采,結果下午7點趕是趕到了 嘉峪關 ,但是當天已經略有風沙,能見度變得不好,而且根本沒有晚霞,乾脆到酒店好好休息算了。
酒店門口看見的,土豪們的BMW摩托車,清一色的京A牌照。 ↑浙商公寓酒店 這也算是摩托玩出新境界了吧,累了曬了就去商務車裡休息,休息好了就從大奔里出來,騎上摩托來一段騎行大 西北 ,土豪們,你們真是夠夠的了 ↑浙商公寓酒店 想起了 蘭州 好友給的美食建議,到了 嘉峪關 ,怎麼能錯過烤肉,酒店不遠就是 嘉峪關 夜市,到了晚上,似乎整個 嘉峪關 市都在烤串,想找點別的還真不容易呢。奔波了一天,香噴噴的烤串走起,完全沒有顧及這麼乾燥炎熱的地方也許不適宜吃燒烤。 ↑鏡鐵小吃城 ↑鏡鐵小吃城 行程的第四天,來到了明長城的最西端 嘉峪關 。最希翼的 嘉峪關 落日無緣得見,老天爺又給了我們一個萬里無雲的大晴天.......
曾經到過 山海關 附近的老龍頭,那裡曾經被認為是明代長城的東起點(1990年後,認為明長城的起點在 鴨綠江 畔),明長城蜿蜒向西,長達6000多公里,最西端就是眼前的 嘉峪關 。
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明朝游擊將軍芮寧率軍與 吐魯番 王滿速兒所率萬騎,鏖戰於 嘉峪關 前直至日落,芮寧將軍中箭身亡,明軍全軍覆沒,只有戰旗獵獵於大漠長風中,此後更是戰事連連……為防止蒙滿兩族的長期侵擾,明朝在200多年的統治期內一直沒有放鬆過明長城的修葺。
嘉峪關 所在地是 甘肅 省西部的 河西走廊 最西一處隘口( 河西走廊 繼續向西延伸)。嘉峪山隘口處,狹谷穿山,危坡逼道,就更險厄。 嘉峪關 踞此,形勢非常險要。東通古肅州(今 酒泉 ),西有安西。這條古道是古都長安和西域聯繫的紐帶,軍事意義顯而易見。整個 嘉峪關 的修建,先後經過168年的時間,是明代長城沿線建造規模最為壯觀,保存程度最完好的一座古代軍事城堡。 嘉峪關 關城景區遠比想象的要大,從大門進去,需要步行大概十五分鐘才能到達城樓。靠近城關的邊上,有一堵夯土城牆,應該是長城的外城牆,歷經600年的風霜,依然倔強的屹立。
↑嘉峪關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