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年輕,和爸媽一起去趟歐洲——羅馬 & 梵蒂岡


1\. Roma Pass
Roma Pass是一張由 羅馬 旅游局推出的城市旅游卡,此卡分為28歐和38.5歐兩種面值。在機場、中央火車站、市內大一些的雜貨鋪、報亭、博物館均有銷售。Roma Pass卡裡面有ROMA PASS一張,信息卡一張,地圖一張, 羅馬 信息指南一份、 羅馬 近期新聞一份。
官網如下: http://www.romapass.it/en/the-cards/
購買方法: 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4f34706e34766fe386b56d48.html
特別提示:在 梵蒂岡 是用不了的, 聖彼得 大教堂是要排隊的。
(1)Roma Pass 72 hours
卡片有效期為3天,而不是72小時。從開始使用卡片(搭乘交通工具或進入博物館等)的時間開始算,第三天晚上12點失效。前2個博物館或景點免費進入(有選擇列表,不是所有博物館或景點都可以),從第3個開始根據各自售票處規定買票。工作人員可能會要求出示護照。可直接進入 羅馬 競技場,無需排隊。
(2)Roma Pass 48 hours
價格為28歐,包含一個免費景點,48小時內乘坐公交車免費。

目前 羅馬 已開通A、B兩條條地鐵線路,共有67個站。橘色的A線及藍色的B線於Termini車站交匯。
地鐵的標誌是紅底白色M 符號,非常醒目。 羅馬 的地鐵設施在 歐洲 算比較簡陋的,車廂外佈滿塗鴉,高峰期地鐵中人也非常擁擠。地鐵運行時間為5:30-23:30,周末延長至凌晨1:00;單程1.5歐元,地鐵票與公車票可以通用。也可購買天票。
重要站點:
A線:Ottaviano( 梵蒂岡 ),Spagna( 西班牙 廣場),Barberini(威內特大道),Repubblica( 共和 國廣場),Termini(主火車站),S Giovanni( 拉特 拉諾•聖喬凡尼教堂)。
B線:Colosseo(圓形競技場、古 羅馬 廣場),Circo Massimo( 卡拉 卡拉 浴場)
另外, 羅馬 市區內還有城鐵、國鐵線路和站點,可以前往郊區。


(2)BIG票,一日內有效(當天24點前),7歐,可以乘坐不出 羅馬 的任何交通工具,包括火車,只要在 羅馬 範圍內;
(3)48小時,12.5歐;
(4)BTI票,72小時票(從第一次上車打票開始計算三日之內),18歐;
(5)CIS票,即周票,一周有效,24歐;
(6)月票,一個月35歐的所有交通工具通票。任何人都可以買這通票。如果在 羅馬 獃1個月的話,這個是最划算
(7)年卡,250歐一年,學生票是135歐(需要出示 羅馬 的學生證和資金證明)。
3\. 打車
在 羅馬 打車也是一種不錯的方式,不過比較適合4人或者更多,Uber很方便,司機服務態度也好。我在 羅馬 兩次遇到去 梵蒂岡 地鐵罷工,回不來或者去不了,結果都是打車解決了問題。而且司機和服務很好,這次從賓館打車到 威尼斯 廣場,Gopro落在車上了,最後給司機打電話幫我們送回了酒店。



第一天我們是早上6:55從 那不勒斯 出發,8:05到 羅馬 中央火車站。之後去酒店放行李,酒店距離火車站10分鐘左右。因為我們是自由行,又帶父母,所以酒店非常建議訂在火車站附近。收拾下,大概9點左右出發。這一天的景點一定要提前做好攻略,要不很容易就忽略掉。 羅馬 的景點比較集中,除了 梵蒂岡 那塊,其他的景點徒步走就可以了。一天下來3萬步。鬥獸場、君士坦丁凱旋門、帕拉蒂尼山三個地方挨著,最好先去鬥獸場,因為人很多,越早人越少。游玩這三個景點,帕拉蒂尼山一側就是帝國廣場和古 羅馬 廣廈昂
Day 2: 梵蒂岡 聖彼得 大教堂
教堂我們是早上7點到的,不用排隊直接進,出來大概9點多,隊伍已經排到廣場上,至少要1個小時的樣子。教堂有中文講解,只需幾歐,還是建議租一個,要不真是啥也不懂進去。教堂是免費開放,但是穹頂是需要花錢的,登穹頂步行8歐,乘電梯10歐。登上教堂正中的圓穹頂部可眺望 羅馬 全城。




套票12歐(包含鬥獸場、古 羅馬 遺址和帕拉迪諾山),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日免費。一般是8:30開門。到達方式:乘坐地鐵B線Colosseo站下車即到。我們9點多到的,排隊買票10多分鐘,也可以提前在官網上預約。預約會單有一個隊,比較快。之後排隊進門就可以,需要安檢下,在進門出可以租講解,提供中文講解機,在入口處租,約5.5歐。之後進入大概就是轉一圈。


這個 羅馬 競技場就是 羅馬 帝國內規模最大的一個橢圓形角鬥場,它長軸187米,短軸155米,周長527米,中央為表演區,長軸86 米,短軸54米,地面鋪上地板,外面圍著層層看臺。看臺約有60排,分為五個區,最下麵前排是貴賓(如元老、長官、祭司等)區,第二層供貴族使用,第三區是給富人使用的,第四區由普通公民使用,最後一區則是給底層婦女使用,全部是站席。在觀眾席上還有用懸索吊掛的天篷,這是用來遮陽的;而且天篷向中間傾斜,便於通風。競技場表演區地底下隱藏著很多洞口和管道,這裡可以儲存道具和牲畜,以及角鬥士,表演開始時再將他們吊起到地面上。競技場甚至可以利用輸水道引水。公元248年就曾這樣將水引入表演區,形成一個湖,表演海戰的場面,來慶祝 羅馬 建城1000年。










帝國廣場與古羅馬廣場帝國廣場原是一塊山間的空地,由奧古斯都廣場和 圖拉 真廣場等多個廣場群組成。廣場群的設計手法是每個皇帝所建築群的廣場建築群與另一個皇帝的廣場建築群在用地佈置上彼此垂直軸組成一個完整的整體。柱廊把各種空間聯繫起來,也是各個空間的過渡。這種設計手法使一些相隔較長時間修建的建築物之間建立了內在的秩序。帝國廣場以奧古斯都廣場和 圖拉 真廣場為主體。


圖拉真柱在向 威尼斯 廣場走的路上 ,就可以看見 圖拉 真柱,我覺得這可能都不算一個景點。在 羅馬 隨處一個街邊都是上千年,幾百年的歷史。 圖拉 真柱為 羅馬 帝國皇帝 圖拉 真所立,以紀念 圖拉 真勝利征服達西亞。該柱由 大馬士革 建築師 大馬士革 的阿波羅 多洛 斯建造,於113年落成,以柱身精美浮雕而聞名。 圖拉 真柱凈高30米,包括基座總高38米。柱身由20個直徑4米、重達40噸的巨型 卡拉拉 大理 石壘成,外表由總長度190米浮雕繞柱23周;柱體之內有185級螺旋樓梯直通柱頂。 羅馬最大的廣場威尼斯 廣場(Piazza Venezia)位於 意大利 羅馬 市中心,是 羅馬 最大的廣場。廣場呈長方形,長130米,寬75米,是五條大街的匯合點。廣場中央原先是公共汽車、出租車和觀光馬車等的聚集地,全市的交通中樞地帶。從1980年下半年起, 羅馬 市政府對它進行了整頓,使之更加美麗壯觀。 威尼斯 廣場位於 羅馬 市中心的圓形廣場。為了慶祝1870年 意大利 統一而建造的紀念堂,耗時25年才建成。16根圓柱形成的弧形立面是它最精彩的部分,臺階下兩組噴泉寓意深刻,右邊的象徵第勒尼安海,左邊的象徵亞得里亞海,中央騎馬的人物塑像就是完成了 意大利 統一大業的 維克 多•埃曼紐爾二世。建築物上面有兩座巨大的青銅雕像,右邊的代表“熱愛祖國的勝利”,左邊代表的是“勞動的勝利”。無論日曬雨淋,總有兩名士兵紋絲不動地在這裡守護著無名戰士墓。




不過真心的特別特別推薦,是在 意大利 吃過最好吃的一頓。首先必須承認,本人比較愛吃刺身類,說白了就是生的,這個腌肉雖然是經過加工的,不過說到底還是生肉,所以胃不是很好的朋友們儘量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