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以歷史的邂逅~摩洛哥、突尼斯14日(突尼斯篇)
↑突尼斯城唐人菜中餐
↑突尼斯城
↑突尼斯城
↑突尼斯城
↑突尼斯城前往 迦太基 遺址
↑突尼斯城“人到 突尼斯 ,必至 迦太基 。” 迦太基 是 突尼斯 的標誌。古老的 迦太基 古城遺跡,緊傍 地中海 岸。 迦太基
,腓尼基語的全稱是“卡爾特——哈達什特”,意為“ 新城 ”。公元前三世紀到公元七世紀,腓尼基人、 羅馬 人、汪達爾人、拜占庭人,先後占領過 迦太基
,併在這裡建立國都或首府。最後歸於阿拉伯人手中。每次爭奪都非常殘酷,都以踏平 迦太基 而結束。1979年這裡被列為世界遺產名錄,建築比隔海的古 羅馬
城還早61年,是當年 地中海
地區的政治、經濟、商業中心。儘管歷史滄桑變遷,這座近3000年曆史的名城僅剩殘垣斷柱,然而僅是這歷史遺跡的宏大,建築工藝的精巧細緻以及格局的先進科學,均可見到當時的繁華昌盛之城。
↑突尼斯城
↑迦太基遺址據說這個是1881年 法國 人占領 突尼斯 以後為了紀念路易九世而建造的。他當年在帶領十字軍東征的時候死在了這裡,現在在修繕。
↑突尼斯城博物館可能因為齋月沒有開放。 迦太基 古城是腓尼基人來到這片土地,並且建起了 迦太基 城!傳說當時的 黎巴嫩
國王有一子一女,王子上臺以後,為了爭奪王位竟然殺了妹夫,公主為了保命,於是被迫離開 黎巴嫩 而來到 迦太基 這片土地,她非常非常喜歡這裡!於是去找當時的波
波爾
人首領,希望可以賣這塊土地給她。但是首領並不願意,並且決定戲弄她,說:好啊,那我賣給你牛皮那麼大的一塊地吧!牛皮才有多大喲?但是公主很聰明!她把牛皮撕成一條條的,圍出了現在
迦太基 城,意為新的城市。
↑迦太基遺址埃莉薩公主:推羅(Try)公主埃莉薩(Elissa)因丈夫在宮庭政變中被她的哥哥新國王殺死而駕船往西逃亡來到一個迷人的半島。當地土著允諾給埃莉薩公主相當一張牛皮大小的土地。埃莉薩公主讓人把牛皮割成細細的帶子圈出約3.15平方公里的土地。公元前814年,埃莉薩公主在這塊土地上建立了
新城 迦太基 ,她被稱為 迦太基 女王狄多(Dido)。
中特洛伊木馬計慘遭屠城的王子埃涅阿斯(Aeneas)帶著隨從守護家族的神祗倉惶逃難,在海上漂泊七年來到達 迦太基
。埃涅阿斯受到狄多的熱情款待,與狄多相愛。為破壞狄多的幸福,女巫假借神明的指示,要求埃涅阿斯離開 迦太基
到異鄉重建國家。埃涅阿斯聽從神明的旨意,拋棄愛情,毅然離去。
狄多的美貌和智慧,可以創建一座城市。還建立維持長達七個世紀穩定的政治制度。在 迦太基
沒有一個機構可以享有全部的絕對權力,元老院、執政官與公民代表大會互相制約,是綜合了貴族、寡頭與平民體制的優點。其軍事指揮官不能幹預政治,但是長期留用,保證了軍事指揮得心應手。然而,狄多無法抗拒人性的自私對自己的傷害。她背景離鄉逃亡,又被遺棄在異鄉的土地。狄多在悲傷和絕望中自殺。
狄多的愛與憂傷成為藝術家,作家最愛的 迦太基 傳說。畫家Guido Reni畫出了狄多聽說埃涅阿斯要離去時眼中的眷戀和瀰漫著死意的絕望。 英國
作曲家珀塞爾(Purcell,1659-1695)雖然只活了37歲,但他根據狄多的傳說創作的歌劇《狄朵與埃涅阿斯》,被譽為最偉大的英語歌劇。詩人維吉爾為他們寫下的長詩《埃涅阿斯紀》。
↑突尼斯城
↑迦太基遺址迦太基 遺址1979年被評上文化遺產。 突尼斯 境內共有8個地區被收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7個被收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分別是 突尼斯
市“麥地那”老城(Tunis Medina)、 蘇塞 “麥地那”老城(Sousse Medina)、 凱魯萬
(Kairouan)、埃爾•傑姆圓形鬥獸場(El Jem)、杜加(Dougga)、 迦太基 (Carthage)、蓋赫庫阿勒遺址(Punic Town of
Kerkuane and its Necropolis);1個被收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即伊其克烏爾國家公園。在 迦太基 古城,不能錯過的是 安東 尼公共浴池的遺跡。在這裡每一寸草木殘缺的遺跡都在向我們訴說著歷史浩淼而綿長的故事。
安東 尼浴室是 羅馬 皇帝 安東 尼統治時期修建的,占地面積約三公頃半,是古 羅馬 第四大公共浴場。
墓碑,童男童女。 迦太基 時期為祈禱會送上小孩子當祭品....當年浴池兩邊對稱地排列著更衣室、游泳池、按摩室、蒸浴室、溫水室、冷水室。供浴室用的水是通過渡槽從136公裡外的引水渡槽引來的。渡槽高6-20米,全部以石築成,至今仍遺存幾段渡槽和支架。一步步踏近 突尼斯 的遺跡,全身好像被籠罩了一層神秘氣息,伸手去輕觸那些 石柱
的塵埃,感受他們的紋路,用心去聽古跡殘痕訴說著古老歷史,呼吸著空氣中瀰漫的厚重歷史味道……倒著的 大理 石 石柱 ,訴說著沉睡的歷史、文明。 藍白小鎮
↑藍白小鎮藍白小鎮(SIDI BOU SAID )全名西迪布薩義德,位於 突尼斯 首都 突尼斯城 東北 部,小鎮上充滿 西班牙
和阿拉伯風格的建築,房屋大部分錶面被塗成白色,窗戶塗為藍色,故也被稱為“藍白小鎮‘’
在伊斯蘭音樂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畫家與音樂家Rodolphe d'Erlanger的建議之下,這座小鎮塗上塗上藍白色的顏色,此地區的建築也是環 地中海
地區安達魯西亞建築的一個象徵。白色的牆,藍色的門窗非常美麗。整個小鎮沿山勢蜿蜒而上,一條鵝卵石鋪就的街道,兩邊是在陽光下閃閃發亮的白色房屋,也有些小巷從屋子內伸出去。房屋只有兩三層高白色牆上鑲嵌著藍色的鐵窗和藍色的木門。阿拉伯式蔓藤渦捲展現在鐵窗窗欞,對稱而迷幻;木門上半部的穹頂代表著清真寺的建築,門上的藍色銅釘則拼合出星星和月亮,還有弓箭,花卉等伊斯蘭圖案,華麗而精美。
↑藍白小鎮
↑藍白小鎮感覺做了美瞳
↑藍白小鎮des Nattes,一個百年老咖啡館。古舊、晦暗,卻最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