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超神奇的景區——黑風洞

2018年5月29日,兒子邀請我去黑風洞轉一轉。為了不拂兒子的好意,我答應了,可心中卻嘀咕上了:“一個土匪盤踞過的山洞有什麼好轉的啊?”
……
黑風洞轉過了,我對黑風洞有了翻天覆地的認識:黑風洞根本就不是土匪盤踞過的山洞,而是 馬來西亞 印度 人在天然洞穴中建造的 印度 教聖地,並且是 馬來西亞
大寶森節慶典的重鎮,也是 馬來西亞
的著名旅游勝地。同時,強烈的自責也在我心中產生了:本來“望文生義”是人們認識事物的一個過程,這與參與人的意識修養有直接的關係。而由於我先入為主的思維方式,就由“望文生義”變成了“望文生異”,不僅誤解了“黑風洞”,還差點傷害了兒子好意——我深深的自慚自責——從那時產生了就一直延續到現在。 黑風洞簡介黑風洞(馬來語:Batumalai Sri Subramaniar Swamy Devasthanam、Batu Caves,泰米爾語:பத்து மலை,
羅馬 化:Pattu Malai)是個擁有一系列洞穴與寺廟的石灰岩山丘,位在距離 馬來西亞 吉隆坡 北方13公里的 雪蘭莪
州鵝嘜縣。其名“Batu”來自於山丘旁的峇都河。此外,當地的市鎮以黑風洞命名,華文音譯為峇都喼鎮。黑風洞為 印度 外著名的 印度
教聖地之一,祭拜室建陀,並且是 馬來西亞 大寶森節慶典的重鎮。 黑風洞名的由來相傳黑風洞洞名的來由頗有意思:由於社會科技水平的落後和人們的愚昧無知,對許多自然的現象難於解釋時,往往就說是鬼神在作怪。
黑風洞山高路險,住附近的土著居民每當清晨和傍晚,望見山洞那邊總是有一股股的黑煙飄出飄進,以為是鬼神“早出晚歸”。
後來 印度 人來,就在山下建了一個 印度 教的神殿,藉以此來鎮住鬼神!然而每天清晨和傍晚那股黑煙從洞口依然飄出飄進。
再後來 中國
人來了,他們費盡周折接近山洞口,終於真相大白:原來黑風的形成是洞內聚集成群的燕子和蝙蝠,它們每天清晨要飛出洞覓食和傍晚歸來,由於的數量足夠多,且還是成群結隊的進出山洞,人們遠遠望到就猶如一股股的黑煙——黑風洞由此而得名。 黑風洞的歷史黑風洞的石灰岩約形成於四億年前,早期部分洞穴被半島原住民用作住所。1860年代, 馬來西亞
華人為了取得鳥糞來做肥料而開鑿黑風洞。不過黑風洞真正被世人所知則是直到1878年被殖民者 和美 籍生物學家威廉·坦普爾· 霍納 迪紀錄才逐漸成名。

在黑風洞建造室建陀的寺廟起因是 印度 裔貿易商擔武沙美彼萊覺得黑風洞的主入口有著室建陀手持聖矛的形狀;在此之前,擔武沙美曾在 吉隆坡
興建了詩里馬哈馬廉曼興都廟。1890年擔武沙美在今天被稱為神廟洞(Temple
Cave)的地方建造了室建陀的神像;1892年黑風洞開始於淡米爾歷泰月(約為公曆的一月底、二月初)舉辦大寶森節。通往神廟洞的木製階梯則是在1920年建造的。2018年9月被整修成目前看到的272級彩虹階梯。 黑風洞的宗教場所黑風洞是一個大型的鐘乳石溶洞群,位於山丘海拔100米以上的地方,目前共發現20多處洞穴,總計整個石灰岩面積達255公頃。
這裡最大的洞穴被稱作神廟洞,也被稱為光洞。就是人們登上了272級階梯後直接到達的一個大山洞。這裡面有1891年建的 印度
教廟宇,有著超過100米高的天花板和裝飾華麗的 印度
教神龕,供奉著蘇巴瑪廉神,還有成百的彩繪神像。既是興都教徒設壇供奉神袛的聖地,也是開放給游客觀光的勝地。而由於興都教濃郁的宗教色彩,不但深受教徒擁護,也備受國內外游客垂愛,競相到此觀光,人潮不斷。由於光洞是黑風洞群山中唯一的觀光區,在許多人眼中,它就是黑風洞的代號,大家口中的“黑風洞”,其實指的是“光洞”。
不要以為攀登了272級階梯就到頂了,其實不然,當你喘息平穩下來不久,你就發現了另一處洞天——繼續攀登48級階梯,映入眼帘的,是姆魯乾神和他兩位妻子的神壇,還有他的母親——
西華
神夫人手舞足蹈的神像。洞內的壁上刻著眾多神像雕塑,有的色彩艷麗,有的卻是斑駁陳舊、色澤暗淡,有的一身素白,準備重新上漆。因神之所在,神壇只能每隔12年修複一次,不像禮拜堂可以每年髹漆,這才使它特別顯得黯然失色。
抬頭仰望光洞由來的露出藍天的洞口,趁著陽光明媚燦爛,轉入主洞左邊的另2個小洞穴探望,卻意外地發現另有洞天。
2個洞穴都是藝術畫廊。最接近主洞的建於1973年,主要講述興都教諸神的故事。洞里擺著興都教4位主神( 西華 神、瑪妮神、 長子
卡涅沙神和次子姆魯乾神)的塑像,以及與興都教有關的人物的雕刻。
廊內燈光耀眼,照在繽紛七彩的塑像上,令人恍如進入兒童游樂世界般,有雀躍的驚喜。
最左邊的洞穴是羅摩衍那洞(Ramayana Cave)也叫拉瑪雅納藝術畫廊(Ramayana Arts
Gallery),洞內壁畫所繪畫的故事和雕塑是講述法力無邊的國王拉瑪(Rama)的生平,從他出生、成長,被命令到森林隱居40年,直到遇上心上人、成家立業成為一代國王的事跡,都一一刻在洞內,愛聽故事的人肯定此行不虛。
這2個洞穴的開放時間是上午8時至下午6時,入洞費各為1元馬幣。拉瑪雅納藝術畫廊只在星期日開放。

羅摩衍那洞(Ramayana Cave)位於最左側,其內壁畫和雕塑描述 印度
古代傳說中的英雄羅摩(Rama)國王的生平。這個洞穴於2013年12月正式開放給民眾參觀,入口處前有個15米高的神猴 (Lord Hanuman) 雕像。
吉隆坡自助遊攻略
高50英尺(15米)的哈奴曼神像。
哈奴曼是羅摩的助手,為史詩中的神猴;另外還有祭拜它的寺廟,2001年11月該廟首次開始舉辦祝聖儀式。
吉隆坡自助遊攻略
這是位於黑風洞入口山腳處,高140英尺(43米)的室建陀神像。
室建陀,又稱塞建陀、鳩摩羅、迦𫄨吉夜、善梵、穆如乾, 印度
教的神祇,為濕婆神與雪山神女的兒子,是智慧之神與財神象頭神的兄弟,形象是一名俊俏挺拔的少年,也是天兵統帥。據說佛教的知名護法韋馱天,原型即是室建陀。
經過三年的興建時間,於2006年一月的大寶森節揭幕。該神像造價2千4百萬 印度
盧比,耗費1550立方米量的混凝土,250公噸的鋼筋,以及300升的金漆,由15位 印度 來的雕刻家所完成;目前是世界上最高的室建陀神像,也是世界上第二高的
印度 教神像。
吉隆坡自助遊攻略
吉隆坡自助遊攻略
比較一下上面的2幅圖片:2幅圖片的取景範圍、拍攝角度大致相同。上山的272級臺階仍是分成4道,最大的不同就是階梯的顏色由單一的灰色變成了11種顏色的彩虹階梯了。
上面的圖片拍攝於2018年5月29日,而同年9月就完成了彩虹階梯的塗裝。

登洞階梯變身彩虹階梯的原因是為了每12年一次的奉獻儀式(Swarna Banthan Maha
Khumbabhisegam)而進行的美化工程之一。同時,即將來臨的奉獻儀式碰巧遇上大馬61周年國慶日,奉獻儀式將跟國慶日同一天舉行,人民可以一起普天同慶。所以不僅把梯級粉刷成11種顏色,而且還配上了燈光照射,打造出精美絕倫的視覺效果。
吉隆坡自助遊攻略
吉隆坡自助遊攻略
吉隆坡自助遊攻略
吉隆坡自助遊攻略
吉隆坡自助遊攻略
吉隆坡自助遊攻略
吉隆坡自助遊攻略
吉隆坡自助遊攻略
吉隆坡自助遊攻略
吉隆坡自助遊攻略
吉隆坡自助遊攻略
此外,黑風洞的廟宇也正進行重修,分別為Sri Ganesarhe和Sri Velayuthar寺廟。我去的時候黑風洞正處於如火如荼的重修進程之中。 黑風洞的管理黑風洞的寺廟由詩里馬哈馬廉曼興都廟管理委員會管轄,該委員會也是 吉隆坡 詩里馬哈馬廉曼興都廟和象頭神廟的管理者。另外該委員會也是 馬來西亞 政府的 印度
教顧問,負責處理 印度 教相關的曆法。
吉隆坡自助遊攻略
位於 吉隆坡 市中心的馬哈 馬裡 安曼 興都廟,它的五層廟塔高22.9米。
吉隆坡自助遊攻略
馬哈 馬裡 安曼 興都廟的祈禱大廳裝飾得美輪美奐,精妙絕倫。

建於1873年的馬哈 馬裡 安曼 興都廟是 吉隆坡 最古老的興都廟,整體建築反映出 印度南部
的建築風格,尤其以1972年加建成的五層廟塔(Gopuram)最為特殊。 馬裡 安曼 是 印度
教三大主神之首濕婆神的妻子帕爾瓦蒂(Parvati)的表現形式,特別在 印度 以外的國家倍受尊崇,據說她可以保佑在異國定居的 印度 教徒。

1873年,印裔社群領導人兼商人皮萊(K. Thamboosamy Pillai)在 吉隆坡 建設了馬哈 馬裡 安曼
興都廟,並在1891年於大馬舉辦第一場大寶森節慶祝活動,形成印裔社群在馬顯著活動的標記。這座廟宇最初乃皮萊家族的私人神社,直到1920年代後對外開放,最終管理權才歸受委信託人。據資料顯示,廟宇最早設於
吉隆坡 火車站附近,直至1885年才真正遷至現址。

廟宇體現南 印度 Tamil Nadu建築風格
馬哈 馬裡 安曼
興都廟最早以亞答蓋成,1887年才以磚牆外觀重現世人眼前,爾後於1968年又經重建成現在的模樣;其中最顯著的金字塔狀五層廟塔(Gopuram)於1972年完成,是整座廟宇最高的建築結構(高22.9公尺),上頭雕飾228個
印度 神祇,充分體現了南 印度 的建築風格。

整座廟宇的設計寓意為一個人躺在地上,頭部向著西方,腳向著東方,廟 塔塔
門即人的腳部,意為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橋梁。興都廟的主要祈拜大廳經過特別裝點,色彩繽紛奪目,神祇出現的形象不勝枚舉,難以辨認。 黑風洞的重點慶典活動黑風洞的重點慶典為 印度 教社會一年一度的大寶森節(泰米爾語:தைபூசம்);其不只是 馬來西亞 印度 教徒參與,更有來自 印度 、 澳大利亞 、 新加坡
等地的 印度 教徒前來朝聖,使黑風洞成為世界性的 印度 教聖地。在大寶森節前,信徒得先經過48天左右的禁欲和齋戒儀式。在大寶森節的清晨,虔誠的 印度 教徒從
吉隆坡 詩里馬哈馬廉曼興都廟駕乘著銀色古戰車,背負神像,唱著宗教聖歌游行出發,一路通往黑風洞,步入石洞參拜,過程持續八小時。朝聖者可達30萬人。
銀色古戰車是興都廟的另一特色。每逢大寶森節( 印度 教徒對穆盧甘王奉獻、懺悔的節慶),這台利用350公斤純銀、耗費35萬令 吉打
造出的銀色戰車將載著穆盧甘王(Lord Murugan)的肖像遊街至另一著名景點黑風洞(Batu Caves), 印度
教徒們自深夜起就在興都廟排隊等待出遊。
信徒會吊掛兩壺鮮奶的桿子前往祭拜室建陀,或是手持、肩負巨大並裝飾過的架子,該架子被稱作“卡瓦第”,為贖罪架或行動祭壇之意。

卡瓦第是一道木製或鐵制、裝飾華麗的拱門,其上有神像或神祇畫,有時會用孔雀羽毛和鮮果裝飾;此外信徒會將鐵架上的細桿、鐵鉤穿過皮膚、舌頭或是臉,以此做苦行以贖罪,以洗凈一年來的罪惡。有些較大型的卡瓦第重量達數十公斤,被稱作“Vel
Kavadi”,只有男性可以背負。信徒會先在黑風洞旁的巴都河洗凈身體,之後沿途唱著聖歌前往黑風洞,信眾會從樓梯中央爬上,其餘非信眾則需由兩側扶手處爬上。到達神廟洞內後,由祭司向背負卡瓦第的信徒噴灑聖灰並取下穿刺在身上的鐵鉤;移除過程不會流血,信徒稱之為神的庇佑。 黑風洞的生態
吉隆坡自助遊攻略
吉隆坡自助遊攻略
吉隆坡自助遊攻略
室建陀神像前廣場上的鴿子和游人。
吉隆坡自助遊攻略
吉隆坡自助遊攻略
吉隆坡自助遊攻略
吉隆坡自助遊攻略
吉隆坡自助遊攻略
吉隆坡自助遊攻略
去往黑風洞上山的路上,到處都是乞食的猴子。
吉隆坡自助遊攻略
吉隆坡自助遊攻略
吉隆坡自助遊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