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聖地以色列:應許之地內的繁榮與衝突
對游客來說,最適合游玩方法是租一輛共享單車(所有滑板車公司也休假了所以只有單車是還可以租的)在空無一人的街道上壓馬路,是很特別的體驗!因為往年的猶太新年期間有過被 巴勒斯坦 恐襲的事件,所以這天的警力巡邏也尤其頻繁,警車也是路上唯一見到的車輛。
騎著單車在特拉維夫掃街和在海灘躺了大半天后,傍晚5點我們驅車前往 耶路撒冷
。雖然贖罪日內習俗不能開車,但五點時特拉維夫的馬路上也慢慢開始有車輛,我們就出發了。
———————————
耶路撒冷 是古 以色列 王國的首都。大衛王抵禦了菲利士人的入侵後,帶領猶太部落建立了猶太民族的第一個國家,並定都於 耶路撒冷
。因此大衛王的標誌六芒星也成為了猶太民族的符號象徵,包括現在 以色列 國旗🇮🇱。現今雖然在聯合國的行政區域劃分上 耶路撒冷 屬於 巴勒斯坦
,但實際管轄權掌握在 以色列 政府手中。
這裡的建築和街道到處都是歷史的痕跡:狹窄的單行車道、凹凸不平的石板路、斑駁暗黃的石牆。
↑大衛塔博物館
↑大衛塔博物館
這裡更是三大宗教聖城,因此與特拉維夫相比這裡的人民更加虔誠、更嚴格恪守宗教習俗。我們在傍晚6點進城時路上有一群小朋友在路上對車上的我們喊“Yom
kippur! Yom kippur!”,意思是指責我們贖罪日不應該在路上開車。
贖罪日是猶太新年的最後一天,在聖經舊約中先知摩西在這一天帶領著猶太族人逃離 埃及
來到西奈山上,並與上帝定下十條律法,即摩西十誡。過完這天即意味著新一年的開始,所以這也是猶太教徒一年中最後一次向上帝懺悔罪過並請求原諒的機會。通常全球各地的猶太教徒會在這一天來到
耶路撒冷 的哭牆前懺悔。哭牆,即西牆是 以色列 王國曾經輝煌的見證,它位於 耶路撒冷
舊城的制高點錫安山上,是第一聖殿和第二聖殿經歷多次入侵後唯一所剩的殘骸。之所以被稱為哭牆是因為在入侵期間被流放在外的猶太族人只能在規定的日子回到 耶路撒冷
故土,他們會聚集在著僅剩的殘骸前哭泣希望彌撒亞(救世主)降臨帶領猶太人民重建自己的王國。當今雖仍然有這樣的猶太復國主義者踐行著這一儀式,但更多猶太教徒只是把哭牆作為為自己贖罪懺悔,與上帝對話的場所。
↑西牆
從Jaffa Gate進入 耶路撒冷
舊城,就是這個不到1平方公里的土地,卻是千百年來不同宗教、政權的必爭之地。它被認為是世界的中心——連接著亞非歐三片大陸,是上帝賜予祖先的應許之地。
現在它被分為四大街區: 亞美尼亞 區、猶太區、基督區和穆斯林區。前往哭牆需要穿過 亞美尼亞
區,到達猶太區的盡頭。舊城的小巷狹窄,晚上燈光昏暗,拱門也建得比較低,走在裡面很容易感到壓抑和恐懼,有一種在皇城下卑微、服從的感覺。
↑耶路撒冷古城
↑耶路撒冷古城
到達哭牆後這種感覺更是撲面而來。哭牆前聚集著穿著只有黑白兩種顏色的傳統猶太服裝的教徒們,他們用希伯來語低吟著、懺悔著、哭泣著的聲音環繞在廣場上空。從踏進的那一刻就讓人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神聖得讓人望而卻步。這就是宗教的力量,多麼讓人敬畏、讓人感受到個體的渺小、讓人相信宿命。
↑西牆
↑西牆
↑西牆
↑西牆
這晚也是我第一次在現實中感受到了宗教衝突。有一名女性穆斯林在雅法門前舉著揚聲器大罵猶太教,挑釁路過的猶太人,與他們產生口角。
晚上大約7、8點,贖罪日正式結束了。 D3-耶路撒冷:因神聖而註定千瘡百孔
在猶太教中,這裡是世界中心,是民族起源,是上帝應許先知的富饒土地;
在基督教中,這裡是救世主耶穌被迫害後重生的地方;
在伊斯蘭教中,這裡是自 麥加 和麥地那後第三聖地,是先知穆罕默德被帶入天堂之地;
三大宗教同根同源,不約而同地在各自經文中都把 耶路撒冷 列為神跡顯現的地方。這也註定了 耶路撒冷 將在千百年間被衝突和戰火包圍的命運。
雖然舊城只有不到1平方公里,但要讀懂它真的少不了提前補習 以色列 民族和三大宗教的歷史。
游玩時建議先從大衛塔博物館開始,這裡以 耶路撒冷 這座城市為線索,按時間線梳理了歷代在這裡執政過的王朝:從公元前 以色列 王國到 羅馬
帝國到奧斯曼帝國到現代 以色列 。歷代執政者輪流就在這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設,而又被下一代政府摧毀,而又重 新建 設,如此循環著 耶路撒冷 的命運。
↑大衛塔博物館
↑大衛塔博物館登頂大衛塔可俯瞰整個 耶路撒冷 舊城和在聖殿山上的圓頂清真寺
四大街區的建築風格也十分迥異,分別最值得去的是猶太街區的西牆和胡瓦會堂、基督街區的聖墓教堂、穆斯林街區的苦難之路、聖殿山上的阿克薩清真寺和圓頂清真寺。
西牆如前面所說,是猶太人民族和宗教的情感寄托,是曾經輝煌的印記。牆上縫隙塞滿了信徒們懺悔和祈禱的字條。
↑西牆
↑西牆
聖墓教堂顧名思義是耶穌的墳墓,聖經記載耶穌在這裡死亡、埋葬而後複活。教堂一進門便是耶穌死後被清洗身體的 大理
石板,牆上壁畫重現了耶穌受洗的場景。基督教徒們會在此下跪並親吻石板以示虔誠。
騎著單車在特拉維夫掃街和在海灘躺了大半天后,傍晚5點我們驅車前往 耶路撒冷
。雖然贖罪日內習俗不能開車,但五點時特拉維夫的馬路上也慢慢開始有車輛,我們就出發了。
———————————
耶路撒冷 是古 以色列 王國的首都。大衛王抵禦了菲利士人的入侵後,帶領猶太部落建立了猶太民族的第一個國家,並定都於 耶路撒冷
。因此大衛王的標誌六芒星也成為了猶太民族的符號象徵,包括現在 以色列 國旗🇮🇱。現今雖然在聯合國的行政區域劃分上 耶路撒冷 屬於 巴勒斯坦
,但實際管轄權掌握在 以色列 政府手中。
這裡的建築和街道到處都是歷史的痕跡:狹窄的單行車道、凹凸不平的石板路、斑駁暗黃的石牆。
↑大衛塔博物館
↑大衛塔博物館
這裡更是三大宗教聖城,因此與特拉維夫相比這裡的人民更加虔誠、更嚴格恪守宗教習俗。我們在傍晚6點進城時路上有一群小朋友在路上對車上的我們喊“Yom
kippur! Yom kippur!”,意思是指責我們贖罪日不應該在路上開車。
贖罪日是猶太新年的最後一天,在聖經舊約中先知摩西在這一天帶領著猶太族人逃離 埃及
來到西奈山上,並與上帝定下十條律法,即摩西十誡。過完這天即意味著新一年的開始,所以這也是猶太教徒一年中最後一次向上帝懺悔罪過並請求原諒的機會。通常全球各地的猶太教徒會在這一天來到
耶路撒冷 的哭牆前懺悔。哭牆,即西牆是 以色列 王國曾經輝煌的見證,它位於 耶路撒冷
舊城的制高點錫安山上,是第一聖殿和第二聖殿經歷多次入侵後唯一所剩的殘骸。之所以被稱為哭牆是因為在入侵期間被流放在外的猶太族人只能在規定的日子回到 耶路撒冷
故土,他們會聚集在著僅剩的殘骸前哭泣希望彌撒亞(救世主)降臨帶領猶太人民重建自己的王國。當今雖仍然有這樣的猶太復國主義者踐行著這一儀式,但更多猶太教徒只是把哭牆作為為自己贖罪懺悔,與上帝對話的場所。
↑西牆
從Jaffa Gate進入 耶路撒冷
舊城,就是這個不到1平方公里的土地,卻是千百年來不同宗教、政權的必爭之地。它被認為是世界的中心——連接著亞非歐三片大陸,是上帝賜予祖先的應許之地。
現在它被分為四大街區: 亞美尼亞 區、猶太區、基督區和穆斯林區。前往哭牆需要穿過 亞美尼亞
區,到達猶太區的盡頭。舊城的小巷狹窄,晚上燈光昏暗,拱門也建得比較低,走在裡面很容易感到壓抑和恐懼,有一種在皇城下卑微、服從的感覺。
↑耶路撒冷古城
↑耶路撒冷古城
到達哭牆後這種感覺更是撲面而來。哭牆前聚集著穿著只有黑白兩種顏色的傳統猶太服裝的教徒們,他們用希伯來語低吟著、懺悔著、哭泣著的聲音環繞在廣場上空。從踏進的那一刻就讓人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神聖得讓人望而卻步。這就是宗教的力量,多麼讓人敬畏、讓人感受到個體的渺小、讓人相信宿命。
↑西牆
↑西牆
↑西牆
↑西牆
這晚也是我第一次在現實中感受到了宗教衝突。有一名女性穆斯林在雅法門前舉著揚聲器大罵猶太教,挑釁路過的猶太人,與他們產生口角。
晚上大約7、8點,贖罪日正式結束了。 D3-耶路撒冷:因神聖而註定千瘡百孔
在猶太教中,這裡是世界中心,是民族起源,是上帝應許先知的富饒土地;
在基督教中,這裡是救世主耶穌被迫害後重生的地方;
在伊斯蘭教中,這裡是自 麥加 和麥地那後第三聖地,是先知穆罕默德被帶入天堂之地;
三大宗教同根同源,不約而同地在各自經文中都把 耶路撒冷 列為神跡顯現的地方。這也註定了 耶路撒冷 將在千百年間被衝突和戰火包圍的命運。
雖然舊城只有不到1平方公里,但要讀懂它真的少不了提前補習 以色列 民族和三大宗教的歷史。
游玩時建議先從大衛塔博物館開始,這裡以 耶路撒冷 這座城市為線索,按時間線梳理了歷代在這裡執政過的王朝:從公元前 以色列 王國到 羅馬
帝國到奧斯曼帝國到現代 以色列 。歷代執政者輪流就在這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設,而又被下一代政府摧毀,而又重 新建 設,如此循環著 耶路撒冷 的命運。
↑大衛塔博物館
↑大衛塔博物館登頂大衛塔可俯瞰整個 耶路撒冷 舊城和在聖殿山上的圓頂清真寺
四大街區的建築風格也十分迥異,分別最值得去的是猶太街區的西牆和胡瓦會堂、基督街區的聖墓教堂、穆斯林街區的苦難之路、聖殿山上的阿克薩清真寺和圓頂清真寺。
西牆如前面所說,是猶太人民族和宗教的情感寄托,是曾經輝煌的印記。牆上縫隙塞滿了信徒們懺悔和祈禱的字條。
↑西牆
↑西牆
聖墓教堂顧名思義是耶穌的墳墓,聖經記載耶穌在這裡死亡、埋葬而後複活。教堂一進門便是耶穌死後被清洗身體的 大理
石板,牆上壁畫重現了耶穌受洗的場景。基督教徒們會在此下跪並親吻石板以示虔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