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溫哥華自駕去北極,剛出發遭追尾|遠途心路
再往前,樹木不再遮天蔽日,大地好像被烈火灼傷過,散落的枯樹殘枝在地上嘶鳴著疼痛,呼喊著生的欲望……
“看著太凄涼了,咱趕快走吧。”震哥打了個哆嗦,引我們快速駛離。
沿著 盤山 路下山,每隔不遠,就要穿過同一條山間溪流。對於兩輛沒有經過改裝的城市SUV來說,有些斷開的路面形成的深溝,必須費些時間和力氣才能通過。李總無奈:“哎呀,這路倒是沒太大的難度,可是外國修車真是太貴了,我不敢可勁兒地造啊,得給公司省錢。”萬物的蕭疏開始躍然而出了,我們像闖進一個無人打理的林中園子,雜亂卻不潦敗,處處裹藏著待人發現的驚喜。這裡,枝幹敷滿苔蘚,冬日里擺弄著春天才有的騷動;還有這兒,細如藤蔓的枝條佈下層層密網,又好像為遠處的湖泊蒙上輕透的紗麗;以及這張叢林中扭曲的臉,是誰用藝術撫慰殘痛,賦予它新的生命力?
……
美有多種面目,有時生生不息是美,有時凌亂和殘傷也是美。萬般光景皆是心之所照,關鍵在於你如何解讀它。路況顛簸,風景甚好。濃霧陰雲也難掩清眸。看遠處的山巒若隱若現,半空飄著幾縷似薄紗的輕霧,湖面流淌成一條平滑的綢帶……大自然的磅礴氣勢向來是不費吹灰之力的,置身其間,被眼前的景色震撼得無以言表,只能在心底默嘆:人啊,真的太過渺小。
……我們在海岸山脈穿越了近3個小時候後,又重新回到公路上。休息一晚,明天進入“ 北美洲 的脊骨”——落基山脈。第二天出發時,空中飛雪,氣溫驟降,天地一片灰濛蒙。從這裡開始,才算真正進入了冬季。
迎著大雪趕路,心情也同這陰暗的天一樣沉重,因為去往落基山脈之前,我們現在途徑的地方,在一百多年前曾經灑滿了華人的血與淚,它就是始建於1876年,將太平洋與大西洋兩岸連為一體的CPR太平洋鐵路(Canadian
Pacific Railway)。這條太平洋鐵路改寫了一個國家的歷史,如果沒有它,我們現在所處的卑詩省(BC省)和西部的蠻荒地區在當時有可能會併入 美國 的版圖,而正是這條鐵路的修成,使得
加拿大 的國土面積增加了4倍之多。
太平洋鐵路大致分兩段相向建造,東段從東部的 蒙特利爾
到落基山脈,這一段距離雖長但施工難度不高,而西段距離雖短,卻要在陡崖峭壁上開鑿隧道,除了華工外沒有人願意承擔這種極易喪命的高危工作。鐵路公司當時雇佣的華工
據資料記載,鐵路公司當時雇佣了一萬多名華工,最後犧牲的竟多達5000人左右,有媒體形容這條最艱難的路段上“每一英尺的鐵軌下就沉睡著一個 中國
人”,真正的歷史遠比我們看到的數據更為慘烈。華工拿著最低廉的報酬,做著最危險的工作。而僥幸活下來的人受到的待遇也是最不公正的,政府對華工的貢獻和死傷隻字不提,甚至向那些修完鐵路後想入加籍的華工們,征收其根本沒能力繳納的“人頭稅”。
1885年,在我們腳下的這段東西段合攏的鐵道上,“最後一顆道釘”被砸下,標志著太平洋鐵路正式完工。一百多年後,2006年加政府為“人頭稅”公開向華人道歉,並承諾對相關人予以補償。歷史總愛歌頌英雄與偉人,可是在漫長的歲月里,還有許多平平凡凡的人,他們的功績同樣決定了一個民族和國家的命運,在用生命書寫的歷史里,這些人不該被遺忘。天空由陰轉晴,湛藍的天一掃陰霾,如同被正名的歷史重現了天光,借耳邊拂過的風,我們向淹沒在歷史長河中的華工們寄去虔敬的哀思……離開“最後一顆道釘”,我們前往落基山脈,之後沿山脈向正北方向前進。現在行駛的公路正處於國家公園之中,與國內不同,這裡的公園不圈占、不收費,來去的車輛在公路上便可領略壯闊的景色。兩邊聳立的松樹像衛兵一樣威懾人心,路的盡頭雲霧盤踞,散出的光芒把山尖鍍上金鑽,如果不是樹木和山巒覆著白雪,我們都有種置身 新疆
雪嶺雲杉森林的感覺。李總說,看巍峨的山脊更覺得像 西藏 ,不過路的通達性要比 西藏 好太多了。去 班夫國家公園 的路上,路過鮭魚灣(salmon
arm),它因每年三文魚在此洄游產卵而得名,我們在這找了一家日料館,吃了新鮮的三文魚刺身。之後抵達班夫小鎮,在小鎮住一宿後明早繼續北上。班夫精釀啤酒,味兒不錯
晚上,去酒吧來杯班夫精釀的啤酒,卸掉舟車的疲憊。向大家透露一下震哥和李總愛喝什麼酒。“club咖”震哥喜歡喝各種洋酒和紅酒,“老炮兒”李總最喜歡的是啤酒和
中國 白酒。至於每回喝酒的畫風是……
震哥:“李總,什麼時候把你的那些老破車都賣了啊?”
李總:“那都是我的心肝寶貝,你不懂什麼是經典。潮流易逝,經典永存。”
震哥:“老車玩著不爽,老胳膊老腿的,你都快成修車工了。”
李總:“咱玩的不是車,是情懷,懂嗎?情懷!”
……
我、白總、冬晨、文利嘛,一邊聽一老一少相互擠兌,一邊偷瞄辣妹流流口水…小酌一杯後速速散場,明兒早起,接著乾!
第一集~完
歡迎收看《越野路書》第十一季視頻版節目
1.相聚 溫哥華 ,目標 北極 圈
https://www.iqiyi.com/v_19rqqi6l8k.html
“看著太凄涼了,咱趕快走吧。”震哥打了個哆嗦,引我們快速駛離。
沿著 盤山 路下山,每隔不遠,就要穿過同一條山間溪流。對於兩輛沒有經過改裝的城市SUV來說,有些斷開的路面形成的深溝,必須費些時間和力氣才能通過。李總無奈:“哎呀,這路倒是沒太大的難度,可是外國修車真是太貴了,我不敢可勁兒地造啊,得給公司省錢。”萬物的蕭疏開始躍然而出了,我們像闖進一個無人打理的林中園子,雜亂卻不潦敗,處處裹藏著待人發現的驚喜。這裡,枝幹敷滿苔蘚,冬日里擺弄著春天才有的騷動;還有這兒,細如藤蔓的枝條佈下層層密網,又好像為遠處的湖泊蒙上輕透的紗麗;以及這張叢林中扭曲的臉,是誰用藝術撫慰殘痛,賦予它新的生命力?
……
美有多種面目,有時生生不息是美,有時凌亂和殘傷也是美。萬般光景皆是心之所照,關鍵在於你如何解讀它。路況顛簸,風景甚好。濃霧陰雲也難掩清眸。看遠處的山巒若隱若現,半空飄著幾縷似薄紗的輕霧,湖面流淌成一條平滑的綢帶……大自然的磅礴氣勢向來是不費吹灰之力的,置身其間,被眼前的景色震撼得無以言表,只能在心底默嘆:人啊,真的太過渺小。
……我們在海岸山脈穿越了近3個小時候後,又重新回到公路上。休息一晚,明天進入“ 北美洲 的脊骨”——落基山脈。第二天出發時,空中飛雪,氣溫驟降,天地一片灰濛蒙。從這裡開始,才算真正進入了冬季。
迎著大雪趕路,心情也同這陰暗的天一樣沉重,因為去往落基山脈之前,我們現在途徑的地方,在一百多年前曾經灑滿了華人的血與淚,它就是始建於1876年,將太平洋與大西洋兩岸連為一體的CPR太平洋鐵路(Canadian
Pacific Railway)。這條太平洋鐵路改寫了一個國家的歷史,如果沒有它,我們現在所處的卑詩省(BC省)和西部的蠻荒地區在當時有可能會併入 美國 的版圖,而正是這條鐵路的修成,使得
加拿大 的國土面積增加了4倍之多。
太平洋鐵路大致分兩段相向建造,東段從東部的 蒙特利爾
到落基山脈,這一段距離雖長但施工難度不高,而西段距離雖短,卻要在陡崖峭壁上開鑿隧道,除了華工外沒有人願意承擔這種極易喪命的高危工作。鐵路公司當時雇佣的華工
據資料記載,鐵路公司當時雇佣了一萬多名華工,最後犧牲的竟多達5000人左右,有媒體形容這條最艱難的路段上“每一英尺的鐵軌下就沉睡著一個 中國
人”,真正的歷史遠比我們看到的數據更為慘烈。華工拿著最低廉的報酬,做著最危險的工作。而僥幸活下來的人受到的待遇也是最不公正的,政府對華工的貢獻和死傷隻字不提,甚至向那些修完鐵路後想入加籍的華工們,征收其根本沒能力繳納的“人頭稅”。
1885年,在我們腳下的這段東西段合攏的鐵道上,“最後一顆道釘”被砸下,標志著太平洋鐵路正式完工。一百多年後,2006年加政府為“人頭稅”公開向華人道歉,並承諾對相關人予以補償。歷史總愛歌頌英雄與偉人,可是在漫長的歲月里,還有許多平平凡凡的人,他們的功績同樣決定了一個民族和國家的命運,在用生命書寫的歷史里,這些人不該被遺忘。天空由陰轉晴,湛藍的天一掃陰霾,如同被正名的歷史重現了天光,借耳邊拂過的風,我們向淹沒在歷史長河中的華工們寄去虔敬的哀思……離開“最後一顆道釘”,我們前往落基山脈,之後沿山脈向正北方向前進。現在行駛的公路正處於國家公園之中,與國內不同,這裡的公園不圈占、不收費,來去的車輛在公路上便可領略壯闊的景色。兩邊聳立的松樹像衛兵一樣威懾人心,路的盡頭雲霧盤踞,散出的光芒把山尖鍍上金鑽,如果不是樹木和山巒覆著白雪,我們都有種置身 新疆
雪嶺雲杉森林的感覺。李總說,看巍峨的山脊更覺得像 西藏 ,不過路的通達性要比 西藏 好太多了。去 班夫國家公園 的路上,路過鮭魚灣(salmon
arm),它因每年三文魚在此洄游產卵而得名,我們在這找了一家日料館,吃了新鮮的三文魚刺身。之後抵達班夫小鎮,在小鎮住一宿後明早繼續北上。班夫精釀啤酒,味兒不錯
晚上,去酒吧來杯班夫精釀的啤酒,卸掉舟車的疲憊。向大家透露一下震哥和李總愛喝什麼酒。“club咖”震哥喜歡喝各種洋酒和紅酒,“老炮兒”李總最喜歡的是啤酒和
中國 白酒。至於每回喝酒的畫風是……
震哥:“李總,什麼時候把你的那些老破車都賣了啊?”
李總:“那都是我的心肝寶貝,你不懂什麼是經典。潮流易逝,經典永存。”
震哥:“老車玩著不爽,老胳膊老腿的,你都快成修車工了。”
李總:“咱玩的不是車,是情懷,懂嗎?情懷!”
……
我、白總、冬晨、文利嘛,一邊聽一老一少相互擠兌,一邊偷瞄辣妹流流口水…小酌一杯後速速散場,明兒早起,接著乾!
第一集~完
歡迎收看《越野路書》第十一季視頻版節目
1.相聚 溫哥華 ,目標 北極 圈
https://www.iqiyi.com/v_19rqqi6l8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