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瑤瑤看世界——日本的酷熱之旅
關於這一段旅程20年疫情爆發時,正值春節,我們還遊蕩在 西西里 與 馬耳他 之間,沉醉於 地中海 的湛藍,但國內疫情急轉直下,許多航班被取消,很慶幸當時可以順利回國。而疫情三年大家過的都很波折,我曾一度以為咱們會閉關鎖國,再看外面的世界不知會等到何時,但幸福卻總是來的突然,出境的再次放開,讓我們又有了帶瑤瑤看世界的機會。只是機票的價格與簽證的時間,限制了許多,去到 日本 似乎成為了為數不多的選擇之一。
買機票,設計路線,預訂酒店,一切操作似乎還是那麼的駕輕就熟,唯獨忽略了天氣,直到來到 日本 後,才深刻感受到在七八月的酷熱之下,游走在 京都 與 東京 ,是有多麼的煎熬***
酷熱難耐當然是每天註定的感受,但在煎熬以外,我也有了更多的對於 日本 的認識:從 京都 的古樸,到 鐮倉 的情懷,再到 東京 的繁華,從物到人,感受頗多*** 對於日本人的印象* 日本 人的古板
日本 人總會有一些 中國 人理解不了的古板,或者說是偏執***
8月11日,在 大阪 落地後,我們從機場直接坐JR來到了 京都 酒店,跟前臺溝通能否可以提前CHECK IN,但完全沒有可能,就算房間已經全部打掃出來,也不管有多少客人擠在大堂,更不會在乎大家舟車勞頓後,急需休息的需求。反正,酒店規定的時間,一分鐘也不能提前。
後來我們去了 鐮倉 ,日落時的七里濱真的是美,在 鐮倉 高校附近找了一家環境很好的餐廳晚餐,我不並不太餓,也被窗外的海景吸引,於是坐到了陽臺的座位,面朝著大海,感受著落日的餘暉,準備點一杯啤酒好好放鬆片刻。但服務員不同意我在陽臺點單,就算我從餐廳里點好後,讓瑤瑤把酒拿了出來,服務員也是不依不饒的跟出來用翻譯器告訴我:你在裡面點單,不能坐外面。我很詫異,外面的陽臺沒有一個客人,餐廳的客人也不多,我並不影響任何人。所以,我陰沉著臉,很不客氣的反問他:“我單獨坐一桌再點單不行嗎”?服務員好像沒有反應過來,片刻後,告訴我“可以”😓***最後買單,我真的是單獨買了那瓶啤酒,一臉懵逼***...
* 日本 人的諂媚
在 東京 的第二天,我們一大早就去到了布丁仙人的餐廳前排隊,這是一直想去的一家店,但搞錯了時間,到的很早,前面只有一位 日本 大叔和一對 臺灣 情侶,大概半小時後,瑤瑤站累了,就在旁邊門店前的凳子上坐下,這時還早,門店也都關著,但那位大叔馬上來告訴我,這裡不能坐……好吧,可能是我不懂規矩。一會兒後,瑤瑤重新找了個地方坐下,那位大叔又跟過來告訴我:這是另外一個不能坐的地方。當然,他不僅僅是對 中國 人如此,後來一對白人情侶來排隊,女人在瑤瑤坐過的地方坐下, 日本 大叔同樣嚴肅的告訴她:“這裡不能坐”。到此為止,我還認為大叔一定是位剛正不阿的人。但當布丁仙人出來後,這位嚴肅的大叔,瞬間就變了一副嘴臉,對著布丁仙人點頭哈腰,噓寒問暖,甚至還在強顏歡笑,一股強烈的諂媚味撲面而來,看得我汗毛直起,但大叔卻似信手拈來,毫無尷尬***都說 日本 人對於強者是極其崇拜的,其表現可能就類似於此吧。 * 日本 人的次序性
守次序是 日本 人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看看在 京都 縱橫交錯的小巷,雜而不亂,寸土寸金的城市,還捨得為自行車規劃寬大的車位,這完全顛覆了我的認知。反觀我們的城市,滿大街的共享單車,有靠在馬路隔離帶上的,有爛在小區樓道邊的,有堵在停車場入口的,各種亂停亂放,倒是體現了我們自由浪漫。
而作為足球愛好者,我自然聯想到了 日本 強勁的團隊體育,足球是永遠的痛, 日本 男足不懼怕任何歐美強隊,傳切配合如水銀瀉地。正在進行的男籃世錦賽,172公分的後衛河村勇輝狂砍25分9個助攻,幫助 日本 隊逆轉 芬蘭 ,再看我們的國家隊,CBA的MVP王哲林上空籃不進的畫面,如陣扎一般刺痛著所有國人。甚至是排球, 日本 隊也能在在世界聯賽的銅牌爭奪戰中戰勝 意大利 奪得季軍。但為什們我們的所有團體項目都不堪入目?或許是因為我們個體太優秀了,優秀到不願意誠服於任何團隊***
*出租車司機的百態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在 京都 打車1700日元,給了司機5000,找我300硬幣,還好我沒喝醉,向司機要了另外的3000,類似的情況不只發生一次。所以,到底是這群年邁的司機老眼昏花,還是有意為之?我不太確定。
除此之外,我遇到的出租車司機大多都很友善。
從惠比壽回酒店,因為走錯了路口,司機讓我提前結賬,然後再繞了一大圈把我送到酒店,
招呼一輛停在地鐵口的出租車去琉璃光院,大概是方向不便,司機主動下車幫我跟另一輛出租車溝通,
在去清水寺的路上,司機看我拎著相機,知道我愛攝影,便送了我很多的照片,雖然沒聽懂他在說什麼,但能感受到他對自己城市的熱愛。
在老齡化嚴重的 日本 ,老人們的生活不易,工作可能是不得已而為之,但不管怎樣,他們卻表現出了積極,嚴謹,以及友善的狀態,實在難得。
幾天的時間,通過了幾件特別的事情,讓我對 日本 人有了更多的一些認識。他們大多很死板,大多很守規,基本都很友善,少數卻很諂媚,少數還很狡猾,很難用一個或幾個色彩統一的標簽去定義他們,因為任何群體都具有兩面性,即使是 日本 人*** 對於日本景點的印象其實一直對於 京都 充滿著嚮往,因為眾多的唐建築,是的,作為 中國 人,想看到唐建築,還得去到 日本 ,真是諷刺。從 歐洲 到 日本 ,大量的歷史建築被保存下來,而我們卻在“破四舊”時,肆無忌憚的進行破壞,這讓人遺憾,更值得反思。
*清水寺~八阪塔~三年阪二年阪
對於暑假而言, 京都 的游客實在是多,第一站去到清水寺,炙熱的陽光下,狹窄的石板路上,各種膚色的游客比肩繼踵,劣質的紀念品商店兩側林立,像極了國慶大假時的寬窄巷子,我甚至都沒有走到清水寺大門,就果斷折返了,只是在小朋友逛禮品店的時候,排隊喝了一杯現制的抹茶,還算不錯。
法觀寺到清水寺,走過三年阪二年阪,是 京都 最具代表性的古老街區,很難接受眼前的一切,所以兩天后的清晨,我6點從就酒店出發,打車到了法觀寺附近,一個人拎著相機,慢慢的游走在這千年的古道上,安靜的欣賞八阪塔的深遠出檐,用鏡頭構建二年阪與八阪塔的完美組合,置身於此,即使無法像餘秋雨老師那樣觸景生情,但也能感受到其中的古老與寧靜之美。也許這就是我每次旅途中最難忘的時刻,就像多年前在 羅馬 ,同樣的一個清晨,我避開了人群的喧囂,安靜的游走在聖天使堡與萬神殿之間一樣。
*琉璃光院
雖然網上關於琉璃光院的勸退帖鋪天蓋地,但我之所以喜歡 京都 ,主要就是因為多年前看了那張滿院紅葉的照片,美麗的倒影一直刻在心裡,就算是坑,我也要親自踩一踩。
但事實是,照片是照騙,但絕不是坑,相反,我認為琉璃光院是 京都 必來之地之一。
琉璃光院建於明治時期,歷史並不久遠,因庭院中青苔的綠意、院內光影繽紛,得名為“琉璃光院”。
下車後,沿著溪邊走過一段小路和幾座民居,就能看到一堵木質圍牆,不太高的木板立在石墩上,幾步以後便是大門,從圍牆延伸,內退了少許,右側門柱掛著同色的小塊木匾,寫著“無量壽山光明寺琉璃光院”,是的,這座毫不修飾,簡樸至極的木門,正是琉璃光院的大門。進入大門,馬上就能感受到滿院的綠意盎然,幾步臺階後,一條小溪流進一方水池中,陽光下,水 池上 的樹葉映射著蕩漾的波光,有韻律的晃動,在潺潺的溪流聲中,勾勒出悠然恬靜的畫面,對我而言,這更像是“琉璃光院”的名之所出。
琉璃光院的精華在琉璃庭的二樓,盛夏之季,樓閣西南角大面積的轉角玻璃透射進庭院裡層層交疊的植被,整片的綠,倒影在屋內漆面桌案上,虛實相融,猶如清晨的湖面,寧靜又不失生機。這樣的美,網絡世界早已劇透,但卻讓我戀戀不忘十數年。
琉璃光院的魅力當然不止於此,進到閣樓,院方便為游客準備了紙筆,坐到二樓的窗邊,微風掠過,聽著樹葉沙沙,溪流潺潺 ,抄一段《觀無量壽佛經》,躁動的內心稍許得到沉靜。
再到一樓,西南角的落地窗戶全部打開著,坐在屋邊古老的地板上,望著院里整片整片的青苔與層層疊疊的樹木,那是滿眼的綠, 放空一切,靜靜的獃上一小會兒,實在是難得的享受。
買機票,設計路線,預訂酒店,一切操作似乎還是那麼的駕輕就熟,唯獨忽略了天氣,直到來到 日本 後,才深刻感受到在七八月的酷熱之下,游走在 京都 與 東京 ,是有多麼的煎熬***
酷熱難耐當然是每天註定的感受,但在煎熬以外,我也有了更多的對於 日本 的認識:從 京都 的古樸,到 鐮倉 的情懷,再到 東京 的繁華,從物到人,感受頗多*** 對於日本人的印象* 日本 人的古板
日本 人總會有一些 中國 人理解不了的古板,或者說是偏執***
8月11日,在 大阪 落地後,我們從機場直接坐JR來到了 京都 酒店,跟前臺溝通能否可以提前CHECK IN,但完全沒有可能,就算房間已經全部打掃出來,也不管有多少客人擠在大堂,更不會在乎大家舟車勞頓後,急需休息的需求。反正,酒店規定的時間,一分鐘也不能提前。
後來我們去了 鐮倉 ,日落時的七里濱真的是美,在 鐮倉 高校附近找了一家環境很好的餐廳晚餐,我不並不太餓,也被窗外的海景吸引,於是坐到了陽臺的座位,面朝著大海,感受著落日的餘暉,準備點一杯啤酒好好放鬆片刻。但服務員不同意我在陽臺點單,就算我從餐廳里點好後,讓瑤瑤把酒拿了出來,服務員也是不依不饒的跟出來用翻譯器告訴我:你在裡面點單,不能坐外面。我很詫異,外面的陽臺沒有一個客人,餐廳的客人也不多,我並不影響任何人。所以,我陰沉著臉,很不客氣的反問他:“我單獨坐一桌再點單不行嗎”?服務員好像沒有反應過來,片刻後,告訴我“可以”😓***最後買單,我真的是單獨買了那瓶啤酒,一臉懵逼***...
* 日本 人的諂媚
在 東京 的第二天,我們一大早就去到了布丁仙人的餐廳前排隊,這是一直想去的一家店,但搞錯了時間,到的很早,前面只有一位 日本 大叔和一對 臺灣 情侶,大概半小時後,瑤瑤站累了,就在旁邊門店前的凳子上坐下,這時還早,門店也都關著,但那位大叔馬上來告訴我,這裡不能坐……好吧,可能是我不懂規矩。一會兒後,瑤瑤重新找了個地方坐下,那位大叔又跟過來告訴我:這是另外一個不能坐的地方。當然,他不僅僅是對 中國 人如此,後來一對白人情侶來排隊,女人在瑤瑤坐過的地方坐下, 日本 大叔同樣嚴肅的告訴她:“這裡不能坐”。到此為止,我還認為大叔一定是位剛正不阿的人。但當布丁仙人出來後,這位嚴肅的大叔,瞬間就變了一副嘴臉,對著布丁仙人點頭哈腰,噓寒問暖,甚至還在強顏歡笑,一股強烈的諂媚味撲面而來,看得我汗毛直起,但大叔卻似信手拈來,毫無尷尬***都說 日本 人對於強者是極其崇拜的,其表現可能就類似於此吧。 * 日本 人的次序性
守次序是 日本 人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看看在 京都 縱橫交錯的小巷,雜而不亂,寸土寸金的城市,還捨得為自行車規劃寬大的車位,這完全顛覆了我的認知。反觀我們的城市,滿大街的共享單車,有靠在馬路隔離帶上的,有爛在小區樓道邊的,有堵在停車場入口的,各種亂停亂放,倒是體現了我們自由浪漫。
而作為足球愛好者,我自然聯想到了 日本 強勁的團隊體育,足球是永遠的痛, 日本 男足不懼怕任何歐美強隊,傳切配合如水銀瀉地。正在進行的男籃世錦賽,172公分的後衛河村勇輝狂砍25分9個助攻,幫助 日本 隊逆轉 芬蘭 ,再看我們的國家隊,CBA的MVP王哲林上空籃不進的畫面,如陣扎一般刺痛著所有國人。甚至是排球, 日本 隊也能在在世界聯賽的銅牌爭奪戰中戰勝 意大利 奪得季軍。但為什們我們的所有團體項目都不堪入目?或許是因為我們個體太優秀了,優秀到不願意誠服於任何團隊***
*出租車司機的百態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在 京都 打車1700日元,給了司機5000,找我300硬幣,還好我沒喝醉,向司機要了另外的3000,類似的情況不只發生一次。所以,到底是這群年邁的司機老眼昏花,還是有意為之?我不太確定。
除此之外,我遇到的出租車司機大多都很友善。
從惠比壽回酒店,因為走錯了路口,司機讓我提前結賬,然後再繞了一大圈把我送到酒店,
招呼一輛停在地鐵口的出租車去琉璃光院,大概是方向不便,司機主動下車幫我跟另一輛出租車溝通,
在去清水寺的路上,司機看我拎著相機,知道我愛攝影,便送了我很多的照片,雖然沒聽懂他在說什麼,但能感受到他對自己城市的熱愛。
在老齡化嚴重的 日本 ,老人們的生活不易,工作可能是不得已而為之,但不管怎樣,他們卻表現出了積極,嚴謹,以及友善的狀態,實在難得。
幾天的時間,通過了幾件特別的事情,讓我對 日本 人有了更多的一些認識。他們大多很死板,大多很守規,基本都很友善,少數卻很諂媚,少數還很狡猾,很難用一個或幾個色彩統一的標簽去定義他們,因為任何群體都具有兩面性,即使是 日本 人*** 對於日本景點的印象其實一直對於 京都 充滿著嚮往,因為眾多的唐建築,是的,作為 中國 人,想看到唐建築,還得去到 日本 ,真是諷刺。從 歐洲 到 日本 ,大量的歷史建築被保存下來,而我們卻在“破四舊”時,肆無忌憚的進行破壞,這讓人遺憾,更值得反思。
*清水寺~八阪塔~三年阪二年阪
對於暑假而言, 京都 的游客實在是多,第一站去到清水寺,炙熱的陽光下,狹窄的石板路上,各種膚色的游客比肩繼踵,劣質的紀念品商店兩側林立,像極了國慶大假時的寬窄巷子,我甚至都沒有走到清水寺大門,就果斷折返了,只是在小朋友逛禮品店的時候,排隊喝了一杯現制的抹茶,還算不錯。
法觀寺到清水寺,走過三年阪二年阪,是 京都 最具代表性的古老街區,很難接受眼前的一切,所以兩天后的清晨,我6點從就酒店出發,打車到了法觀寺附近,一個人拎著相機,慢慢的游走在這千年的古道上,安靜的欣賞八阪塔的深遠出檐,用鏡頭構建二年阪與八阪塔的完美組合,置身於此,即使無法像餘秋雨老師那樣觸景生情,但也能感受到其中的古老與寧靜之美。也許這就是我每次旅途中最難忘的時刻,就像多年前在 羅馬 ,同樣的一個清晨,我避開了人群的喧囂,安靜的游走在聖天使堡與萬神殿之間一樣。
*琉璃光院
雖然網上關於琉璃光院的勸退帖鋪天蓋地,但我之所以喜歡 京都 ,主要就是因為多年前看了那張滿院紅葉的照片,美麗的倒影一直刻在心裡,就算是坑,我也要親自踩一踩。
但事實是,照片是照騙,但絕不是坑,相反,我認為琉璃光院是 京都 必來之地之一。
琉璃光院建於明治時期,歷史並不久遠,因庭院中青苔的綠意、院內光影繽紛,得名為“琉璃光院”。
下車後,沿著溪邊走過一段小路和幾座民居,就能看到一堵木質圍牆,不太高的木板立在石墩上,幾步以後便是大門,從圍牆延伸,內退了少許,右側門柱掛著同色的小塊木匾,寫著“無量壽山光明寺琉璃光院”,是的,這座毫不修飾,簡樸至極的木門,正是琉璃光院的大門。進入大門,馬上就能感受到滿院的綠意盎然,幾步臺階後,一條小溪流進一方水池中,陽光下,水 池上 的樹葉映射著蕩漾的波光,有韻律的晃動,在潺潺的溪流聲中,勾勒出悠然恬靜的畫面,對我而言,這更像是“琉璃光院”的名之所出。
琉璃光院的精華在琉璃庭的二樓,盛夏之季,樓閣西南角大面積的轉角玻璃透射進庭院裡層層交疊的植被,整片的綠,倒影在屋內漆面桌案上,虛實相融,猶如清晨的湖面,寧靜又不失生機。這樣的美,網絡世界早已劇透,但卻讓我戀戀不忘十數年。
琉璃光院的魅力當然不止於此,進到閣樓,院方便為游客準備了紙筆,坐到二樓的窗邊,微風掠過,聽著樹葉沙沙,溪流潺潺 ,抄一段《觀無量壽佛經》,躁動的內心稍許得到沉靜。
再到一樓,西南角的落地窗戶全部打開著,坐在屋邊古老的地板上,望著院里整片整片的青苔與層層疊疊的樹木,那是滿眼的綠, 放空一切,靜靜的獃上一小會兒,實在是難得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