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去距城五公里的鳴沙山和月牙泉游玩
騎駱駝是許多人喜歡游玩的項目,我則試圖用相機記錄下在廣闊無垠的沙丘前騎者騎駱駝的瞬間,因為這類照片看過太多了,想親自體驗一下。
騎駱駝的隊伍一直延伸到遠方看不見的地方
還有從沙丘上迅速滑沙下來的人,感覺好酷。
親自體驗上沙丘的感覺:走在軟梯子上不怎麼費力,但一腳踩在沙子上會陷進去,深一腳淺一腳的,加上一直上坡有點吃力
可以時不時回望一下遠處的月牙湖,這個沙泉共處的奇觀令人稱羡。
直升機也在助興
終於上到沙丘頂了,可以好好欣賞風景和下麵上來的人群。
也看到遠處繼續攀爬更高沙峰的少量人群
藉此留念,慰藉餘生。
直到傍晚來臨,從沙丘下來比上坡容易得多,我幾乎是大步流星一般下來的,然後把鞋裡灌滿的沙子倒出來,根本沒必要去租用笨重的鞋套。清理完畢後走向月牙泉,欣賞夜景,在裡面逛了一圈,夜已經深了,開始返回了。
張掖,七色丹霞
新的一天又開始上路了,出了 敦煌 北往東面的 瓜州 駛去。
常帶隊的小楊知道 瓜州 這裡的水果價格便宜,而且可以免費隨意品嘗。
瓜州 連著東面 嘉峪關 和西面 烏魯木齊
往東還可以去 酒泉 ,為了趕時間, 嘉峪關 和 酒泉 的路太遠,都不去參觀了。
終於在下午三點左右來到 張掖 的七彩丹霞,世界聞名的多彩繽紛的地理地貌所在地。
進門換乘游覽車,順景區內公路沿著逆時針方向依次轉過三個平臺景點(七彩仙緣台、七彩雲海台、七彩錦繡台)後,最後再插入第四個,也是最精彩的平臺景點“七彩虹霞台”。它們依次編號為2號、1號、5號、4號台。
第一個2號仙緣平臺
這裡很小,此處景點叫“夕陽歸帆”。
1號雲海台比較大
“七彩飛霞”,單斜山地質層,約6000萬年前
“靈猴觀海”,岩層風化使相對堅硬的褐色砂岩殘留在彩色單斜山頂部。
“眾憎拜佛”,一億年左右前的湖泊砂泥岩融蝕和風華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