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摩洛哥│十二天精華之旅全紀錄
↑非斯的阿拉伯區 ↑非斯的阿拉伯區
迷宮裡還藏著兩所大學。
布伊納尼亞神學院,也譯阿布伊南神學院,公認是 摩洛哥 最華麗精緻的古蘭經學院,褐色的雪松木房檐、 馬賽 克裝飾的外牆,精雕細刻,繁複而美麗,具有經典的 安達盧西亞 及 摩洛哥 建築風格。 ↑阿布伊南神學院 ↑阿布伊南神學院 卡魯因大學號稱世界最古老的大學。
該校建於859年,是一所伊斯蘭學校,其歷史比 歐洲 大學之母 博洛尼亞 大學還要早兩百多年,被吉 尼斯 世界紀錄官方認定是全世界最古老也是最先授予學位的高等學府。
它同時也是一所清真寺。 ↑卡魯因大學 製革染皮坊是被譽為世界上最古老的製革廠,從11世紀至今一直保持純手工的古法製作。
露天大染缸里是天然染料,石槽里混合牛尿、生石灰、鹽和水,據說軟化生皮的配方里含有鴿子糞。
現場氣味特殊,每人派一枝薄荷掩在鼻子上。
這裡的生活數百年來不曾改變,走進菲斯古城,就像是參觀一座活生生的露天博物館。 ↑穆萊拉赫製革廠 ▲老城裡的這家製革染皮坊究竟叫什麼名?導游把景點介紹發給我看,說沒有名字,就叫染皮坊。 ↑穆萊拉赫製革廠 來菲斯不可錯過北部 胡塞馬 地區品種的仙人掌果,帶有一股如桂花梔子花的特殊香氣,只有在這個季節,以及在菲斯才吃得到。 ↑非斯的阿拉伯區 ▲帶梔子花香的仙人掌果,好吃。 ↑費茲傑南宮殿萬豪酒店 ▲入住 非斯 費茲傑 南宮 殿酒店,品嘗 法國 大餐 越過高山,走過峽谷,從北向南,奔向撒哈拉★南部小鎮—— 米德勒特
摩洛哥 氣候多樣,南北分界線亞特拉斯山脈斜貫全境,西、北部為 地中海 氣候,中部為山地氣候,東、南部為熱帶沙漠氣候。
夏季乾燥酷熱,冬季為雨季,不下雨20度上下,一下雨就風中凌亂,說南方不是南方,說北方不是北方,濕冷。
出發前預報天氣有變,但眾親堅信來的是 非洲 ,行李箱里都是春裝,來到之後個個凍成狗,羽絨服穿足十天,天天靠它來續命。
從菲斯前往撒哈拉,途中翻越亞特拉斯山脈。
山上下雪了,小伙伴們都驚獃了,紛紛發圈告訴國內人民,自己來的是個假 非洲 。
誰說它不是個假 非洲 呢。
在地緣上, 北非 與 歐洲 之間, 地中海 不是天塹,而是 通道 ,使得環 地中海 一帶與 歐洲 的歷史攪和成一個整體,而 撒哈拉沙漠 以南,才是真正地緣意義上的 非洲 。
亞特拉斯山脈阻擋了 撒哈拉沙漠 的熱浪,大西洋帶來的暖濕空氣讓 摩洛哥 沿 海城 市花香瀰漫,因此享有“ 北非 花園”的美譽。
沒有黑人,盛產美女、帥哥,人長得好看之外,性格也有著環 地中海 人種的特征,可甜可鹽可奶可凶。
已故國王哈桑二世是這樣描述 摩洛哥 的:“它好比一棵 大樹 ,它的根深深地扎在 非洲 的土地里,它的葉子呼吸著來自 歐洲 的風,颯颯作響。”
山中小鎮伊芙蘭,是一處由 法國 人開發的滑雪勝地,房屋多為阿爾卑斯式斜頂,人稱“ 非洲 小 瑞士 ” ,隨眼一瞥,已覺甚美。
中心公園裡有一座石 獅子 ,由二戰時一位 德國 兵所雕刻,成為觀光客到此一游的重要地標。
雪還在下, 獅子 不 獅子 的已經不重要。
下車去買一杯熱咖啡,回到車上屏息靜氣,抵禦寒冷全憑一身正氣。
當晚到達山腳下的 米德勒特 ,這是一座建造在平坦黃土大地上的柏柏爾城鎮,四周景緻乾燥貧瘠,遠處的阿雅齊山白雪皚皚。
位於城口路邊的阿斯瑪古堡酒店(Hotel Kasbah Asmaa)很贊。晚餐過後,獨自坐在大廳的壁爐旁,靜靜地獃上了許久。 ↑阿斯瑪古堡酒店 ↑阿斯瑪古堡酒店 ↑阿斯瑪古堡酒店 ↑阿斯瑪古堡酒店 ↑阿斯瑪古堡酒店 ▲阿雅齊雪山下的 米德勒特
★大漠之門—— 伊爾富德
一夜大風刮過,久違的陽光帶來好心情。
南部是另一個世界, 摩洛哥 原住民柏柏爾人主要生活在此,高原、戈壁、峽谷......完全不同的風土人情。
從 米德勒特 前往 伊爾富德 ,沿途荒涼的戈壁滿眼皆是赤紅土黃,間或閃過一些零散的小村落,許多只剩下殘垣斷壁。
中途來到濟茲峽谷,赭紅色的砂岩山體,數億年前 非洲 板塊與歐亞板塊相撞擊產生的褶皺紋,酷似 美國 亞利桑那州 的大峽谷,景色壯觀。
山谷下濟茲河潺潺而流,它發源於 中亞 特拉斯山,是一條間歇性河流,順著山勢蜿蜒迂迴,最終流入 撒哈拉沙漠 ,孕育出 摩洛哥 最大最美的沙漠綠洲。
站在峽谷邊緣,眺望谷底叢叢簇簇的椰棗林,綿延的綠意,靜靜的村莊,炊煙裊裊升起。
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中寫道:
“生命,在這樣荒僻落後而貧苦的地方,一樣欣欣向榮地滋長著,它,並不是掙扎著生存,對於沙漠的居民而言,他們在此地的生老病死都好似是如此自然的事。我看著那些上升的煙火,覺得他們安詳的近乎優雅起來。”
小鎮 伊爾富德 是撒哈拉大漠之門,空氣中飄來阿拉伯烤肉的誘人香氣。
餐後在此換乘越野車,繼續前往沙漠邊緣小城 里薩尼 。 ↑伊爾富德 ▲濟茲峽谷 ↑伊爾富德 ▲濟茲峽谷 ↑伊爾富德 ▲濟茲峽谷 ↑伊爾富德 ▲濟茲峽谷 ↑伊爾富德 ▲濟茲峽谷 ↑伊爾富德 ▲ 摩洛哥 特色披薩 ↑伊爾富德 ▲ 摩洛哥 特色披薩
★阿拉維王朝的老家—— 里薩尼
里薩尼 位於南北溝通的要道上,靠近關係不怎麼好的 阿爾及利亞 邊界,是距離 摩洛哥 最大沙漠——雪比大沙海最近的地方,濟茲河在這裡沒入石頭和砂石覆蓋中。
它是塔菲拉勒的古老首府,城市大門代表阿拉維王朝。
阿拉維王朝亦稱塔菲拉勒王朝、謝里夫王朝,是現今阿拉維王朝的起家之地,而 里薩尼 埋葬著阿拉維王朝的開國領主穆萊.謝里夫。
明白了吧,這裡是阿拉維的老家。
關於阿拉維王朝,它的早期歷史與清王朝非常相似,並且處在同一歷史時期,開國領主穆萊.謝里夫相當於清太祖努爾哈赤,而 里薩尼 相當於後金的赫圖阿拉,或者 沈陽 。
謝里夫戰死於 里薩尼 ,兒子們則繼續征戰,橫掃 摩洛哥 北部。
第一任 蘇丹 穆萊.艾哈邁德相當於清太宗皇太極,而最終拿下前朝皇都、宣告改朝換代的是第二任 蘇丹 穆萊.拉希德,他相當於多爾袞,其後則是“偉大的 蘇丹 ”穆萊. 伊斯梅爾 。
還記得 摩洛哥 的第一個阿拉伯王朝——伊德裡斯王朝嗎?
其創建者是 阿裡 的玄孫穆萊.伊德裡斯,什葉派,而阿拉維王朝的祖先也自稱是 阿裡 的後裔(在阿拉伯語中,阿拉維意為:屬於 阿裡 ),那麼,問題來了——
既然都是 阿裡 的後裔,家族姓氏都是穆萊,為什麼如今的阿拉維王朝變成了遜尼派?
堅持是一種品格,妥協是一種智慧。
大概如此。
里薩尼 阿拉伯風情濃郁,很有些令人喜出望外。
紀念謝里夫的清真寺非穆斯林不得入內,國內游客也較少來這裡參觀,溜狗一般在院子里兜了一圈出來,傻傻不知所以。
離開 里薩尼 繼續奔向撒哈拉,遠遠的,一道沙漠風景線出現在視線,這時三台越野離開公路,自由放飛,任性賽跑,一時間車輪飛轉,塵沙飛揚。
這感覺不要太爽。 ↑里薩尼 ▲ 里薩尼 城市大門 ↑里薩尼 ▲穆萊· 阿裡 ·謝里夫紀念清真寺 ↑里薩尼 ▲ 里薩尼 城外
奔向撒哈拉,那感覺不要太爽! 梅祖卡雪比沙丘:撒歡吧,還等什麼滿懷期待,風塵僕僕,下午4點多,終於抵達心中的撒哈拉。
在阿拉伯語中,“撒哈拉”的意思就是沙漠。它西起大西洋沿岸, 東至 紅海,橫貫整個 非洲 北部,總面積906萬平方公里,包攬了 非洲 總面積的30%,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眼前綿延無際的大沙海叫“雪比沙丘”(Erg ChebbiDunes),位於撒哈拉邊緣村落梅祖卡。梅祖卡的撒哈拉是獨一無二的,以形態各異的沙丘聞名,更因會隨著自然的光線變化,展現出金色、粉色不同的色澤變化,因此是 摩洛哥 最美的沙漠。
好美。跟我想象的一樣美。按捺不住心頭的激動,一下車便搶上前去——咔嚓咔嚓。
“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
三毛筆下的撒哈拉,實際並不在此。見證三毛和荷西愛情故事的那片地方,事實上位於 西撒哈拉 的首府 阿尤恩 ,距離梅祖卡1200多公里,遠了去了。
說起西撒,地廣人稀,鳥不拉屎,但家裡有礦,所以人人來搶。地圖上看是一個國家,但這個“國家”有名無實,屬於國際有爭議地區。曾經是 西班牙 殖民地,現四分之三領土被 摩洛哥 實際控制,當地獨立武裝西撒人民解放陣線只控制東部四分之一的荒蕪地區。
由於西撒未能成為聯合國成員國,意味著包括 中國 在內的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以及多數國家,並不承認西撒為主權國家,但申明西撒人民有不可剝奪的自決和獨立的權力。
在國際上,承認西撒獨立的國家絕大多數為 非洲 國家,還把西撒拉入 非洲 聯盟。如此,還能愉快地玩耍嗎? 摩洛哥 憤而退群,因此跟非盟說拜拜。
進入沙漠的最佳時段是黃昏,時間寶貴,美景稍縱即逝,大家匆匆收拾好行裝,一人一騎跨上駱駝,向著大漠深處,走起。
熱帶沙漠的駱駝都是單峰駝,與生活在寒帶的 雙峰 駝有所不同,個頭更高,腿更細長,坐在上面搖搖晃晃,需要慢慢適應才能找到平衡。
牽駝的嚮導是當地游牧民族圖瓦瑞格人,他們世居在沙漠,藍色的長袍在黃沙的映襯下分外耀眼,會在適當的地方停下來幫你拍照,動作嫻熟,一看便知“食過夜粥”——練過的。
駝隊不緊不慢地跟著,在夕陽的投射下,沙面上拖著長長的影子。波浪般起起伏伏的沙丘,簇簇駱駝草點綴其間,共同形成一副美妙的圖畫。
來到深處,離開駱駝爬上最近的沙丘,目光所及,弧形的丘脊線平滑流暢,或緩或陡的陂面流沙似水,風吹過,留下層層漣漪,一陰一陽的兩面,柔美而夢幻。
細沙如粉,踩在腳下軟軟綿綿。來時大家都準備了防沙鞋套,但自己並沒有穿。途中購買了兩個當地特有的小瓶子,裝進沙子,把撒 拉哈 帶回家。
漸漸的,沙漠的顏色由金黃轉為橘紅......撒歡吧,還等什麼?你是風兒我是沙,纏纏綿綿到天涯。 ↑梅祖卡沙漠 ↑梅祖卡沙漠 ↑梅祖卡沙漠 ↑梅祖卡沙漠 ↑梅祖卡沙漠
迷宮裡還藏著兩所大學。
布伊納尼亞神學院,也譯阿布伊南神學院,公認是 摩洛哥 最華麗精緻的古蘭經學院,褐色的雪松木房檐、 馬賽 克裝飾的外牆,精雕細刻,繁複而美麗,具有經典的 安達盧西亞 及 摩洛哥 建築風格。 ↑阿布伊南神學院 ↑阿布伊南神學院 卡魯因大學號稱世界最古老的大學。
該校建於859年,是一所伊斯蘭學校,其歷史比 歐洲 大學之母 博洛尼亞 大學還要早兩百多年,被吉 尼斯 世界紀錄官方認定是全世界最古老也是最先授予學位的高等學府。
它同時也是一所清真寺。 ↑卡魯因大學 製革染皮坊是被譽為世界上最古老的製革廠,從11世紀至今一直保持純手工的古法製作。
露天大染缸里是天然染料,石槽里混合牛尿、生石灰、鹽和水,據說軟化生皮的配方里含有鴿子糞。
現場氣味特殊,每人派一枝薄荷掩在鼻子上。
這裡的生活數百年來不曾改變,走進菲斯古城,就像是參觀一座活生生的露天博物館。 ↑穆萊拉赫製革廠 ▲老城裡的這家製革染皮坊究竟叫什麼名?導游把景點介紹發給我看,說沒有名字,就叫染皮坊。 ↑穆萊拉赫製革廠 來菲斯不可錯過北部 胡塞馬 地區品種的仙人掌果,帶有一股如桂花梔子花的特殊香氣,只有在這個季節,以及在菲斯才吃得到。 ↑非斯的阿拉伯區 ▲帶梔子花香的仙人掌果,好吃。 ↑費茲傑南宮殿萬豪酒店 ▲入住 非斯 費茲傑 南宮 殿酒店,品嘗 法國 大餐 越過高山,走過峽谷,從北向南,奔向撒哈拉★南部小鎮—— 米德勒特
摩洛哥 氣候多樣,南北分界線亞特拉斯山脈斜貫全境,西、北部為 地中海 氣候,中部為山地氣候,東、南部為熱帶沙漠氣候。
夏季乾燥酷熱,冬季為雨季,不下雨20度上下,一下雨就風中凌亂,說南方不是南方,說北方不是北方,濕冷。
出發前預報天氣有變,但眾親堅信來的是 非洲 ,行李箱里都是春裝,來到之後個個凍成狗,羽絨服穿足十天,天天靠它來續命。
從菲斯前往撒哈拉,途中翻越亞特拉斯山脈。
山上下雪了,小伙伴們都驚獃了,紛紛發圈告訴國內人民,自己來的是個假 非洲 。
誰說它不是個假 非洲 呢。
在地緣上, 北非 與 歐洲 之間, 地中海 不是天塹,而是 通道 ,使得環 地中海 一帶與 歐洲 的歷史攪和成一個整體,而 撒哈拉沙漠 以南,才是真正地緣意義上的 非洲 。
亞特拉斯山脈阻擋了 撒哈拉沙漠 的熱浪,大西洋帶來的暖濕空氣讓 摩洛哥 沿 海城 市花香瀰漫,因此享有“ 北非 花園”的美譽。
沒有黑人,盛產美女、帥哥,人長得好看之外,性格也有著環 地中海 人種的特征,可甜可鹽可奶可凶。
已故國王哈桑二世是這樣描述 摩洛哥 的:“它好比一棵 大樹 ,它的根深深地扎在 非洲 的土地里,它的葉子呼吸著來自 歐洲 的風,颯颯作響。”
山中小鎮伊芙蘭,是一處由 法國 人開發的滑雪勝地,房屋多為阿爾卑斯式斜頂,人稱“ 非洲 小 瑞士 ” ,隨眼一瞥,已覺甚美。
中心公園裡有一座石 獅子 ,由二戰時一位 德國 兵所雕刻,成為觀光客到此一游的重要地標。
雪還在下, 獅子 不 獅子 的已經不重要。
下車去買一杯熱咖啡,回到車上屏息靜氣,抵禦寒冷全憑一身正氣。
當晚到達山腳下的 米德勒特 ,這是一座建造在平坦黃土大地上的柏柏爾城鎮,四周景緻乾燥貧瘠,遠處的阿雅齊山白雪皚皚。
位於城口路邊的阿斯瑪古堡酒店(Hotel Kasbah Asmaa)很贊。晚餐過後,獨自坐在大廳的壁爐旁,靜靜地獃上了許久。 ↑阿斯瑪古堡酒店 ↑阿斯瑪古堡酒店 ↑阿斯瑪古堡酒店 ↑阿斯瑪古堡酒店 ↑阿斯瑪古堡酒店 ▲阿雅齊雪山下的 米德勒特
★大漠之門—— 伊爾富德
一夜大風刮過,久違的陽光帶來好心情。
南部是另一個世界, 摩洛哥 原住民柏柏爾人主要生活在此,高原、戈壁、峽谷......完全不同的風土人情。
從 米德勒特 前往 伊爾富德 ,沿途荒涼的戈壁滿眼皆是赤紅土黃,間或閃過一些零散的小村落,許多只剩下殘垣斷壁。
中途來到濟茲峽谷,赭紅色的砂岩山體,數億年前 非洲 板塊與歐亞板塊相撞擊產生的褶皺紋,酷似 美國 亞利桑那州 的大峽谷,景色壯觀。
山谷下濟茲河潺潺而流,它發源於 中亞 特拉斯山,是一條間歇性河流,順著山勢蜿蜒迂迴,最終流入 撒哈拉沙漠 ,孕育出 摩洛哥 最大最美的沙漠綠洲。
站在峽谷邊緣,眺望谷底叢叢簇簇的椰棗林,綿延的綠意,靜靜的村莊,炊煙裊裊升起。
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中寫道:
“生命,在這樣荒僻落後而貧苦的地方,一樣欣欣向榮地滋長著,它,並不是掙扎著生存,對於沙漠的居民而言,他們在此地的生老病死都好似是如此自然的事。我看著那些上升的煙火,覺得他們安詳的近乎優雅起來。”
小鎮 伊爾富德 是撒哈拉大漠之門,空氣中飄來阿拉伯烤肉的誘人香氣。
餐後在此換乘越野車,繼續前往沙漠邊緣小城 里薩尼 。 ↑伊爾富德 ▲濟茲峽谷 ↑伊爾富德 ▲濟茲峽谷 ↑伊爾富德 ▲濟茲峽谷 ↑伊爾富德 ▲濟茲峽谷 ↑伊爾富德 ▲濟茲峽谷 ↑伊爾富德 ▲ 摩洛哥 特色披薩 ↑伊爾富德 ▲ 摩洛哥 特色披薩
★阿拉維王朝的老家—— 里薩尼
里薩尼 位於南北溝通的要道上,靠近關係不怎麼好的 阿爾及利亞 邊界,是距離 摩洛哥 最大沙漠——雪比大沙海最近的地方,濟茲河在這裡沒入石頭和砂石覆蓋中。
它是塔菲拉勒的古老首府,城市大門代表阿拉維王朝。
阿拉維王朝亦稱塔菲拉勒王朝、謝里夫王朝,是現今阿拉維王朝的起家之地,而 里薩尼 埋葬著阿拉維王朝的開國領主穆萊.謝里夫。
明白了吧,這裡是阿拉維的老家。
關於阿拉維王朝,它的早期歷史與清王朝非常相似,並且處在同一歷史時期,開國領主穆萊.謝里夫相當於清太祖努爾哈赤,而 里薩尼 相當於後金的赫圖阿拉,或者 沈陽 。
謝里夫戰死於 里薩尼 ,兒子們則繼續征戰,橫掃 摩洛哥 北部。
第一任 蘇丹 穆萊.艾哈邁德相當於清太宗皇太極,而最終拿下前朝皇都、宣告改朝換代的是第二任 蘇丹 穆萊.拉希德,他相當於多爾袞,其後則是“偉大的 蘇丹 ”穆萊. 伊斯梅爾 。
還記得 摩洛哥 的第一個阿拉伯王朝——伊德裡斯王朝嗎?
其創建者是 阿裡 的玄孫穆萊.伊德裡斯,什葉派,而阿拉維王朝的祖先也自稱是 阿裡 的後裔(在阿拉伯語中,阿拉維意為:屬於 阿裡 ),那麼,問題來了——
既然都是 阿裡 的後裔,家族姓氏都是穆萊,為什麼如今的阿拉維王朝變成了遜尼派?
堅持是一種品格,妥協是一種智慧。
大概如此。
里薩尼 阿拉伯風情濃郁,很有些令人喜出望外。
紀念謝里夫的清真寺非穆斯林不得入內,國內游客也較少來這裡參觀,溜狗一般在院子里兜了一圈出來,傻傻不知所以。
離開 里薩尼 繼續奔向撒哈拉,遠遠的,一道沙漠風景線出現在視線,這時三台越野離開公路,自由放飛,任性賽跑,一時間車輪飛轉,塵沙飛揚。
這感覺不要太爽。 ↑里薩尼 ▲ 里薩尼 城市大門 ↑里薩尼 ▲穆萊· 阿裡 ·謝里夫紀念清真寺 ↑里薩尼 ▲ 里薩尼 城外
奔向撒哈拉,那感覺不要太爽! 梅祖卡雪比沙丘:撒歡吧,還等什麼滿懷期待,風塵僕僕,下午4點多,終於抵達心中的撒哈拉。
在阿拉伯語中,“撒哈拉”的意思就是沙漠。它西起大西洋沿岸, 東至 紅海,橫貫整個 非洲 北部,總面積906萬平方公里,包攬了 非洲 總面積的30%,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眼前綿延無際的大沙海叫“雪比沙丘”(Erg ChebbiDunes),位於撒哈拉邊緣村落梅祖卡。梅祖卡的撒哈拉是獨一無二的,以形態各異的沙丘聞名,更因會隨著自然的光線變化,展現出金色、粉色不同的色澤變化,因此是 摩洛哥 最美的沙漠。
好美。跟我想象的一樣美。按捺不住心頭的激動,一下車便搶上前去——咔嚓咔嚓。
“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
三毛筆下的撒哈拉,實際並不在此。見證三毛和荷西愛情故事的那片地方,事實上位於 西撒哈拉 的首府 阿尤恩 ,距離梅祖卡1200多公里,遠了去了。
說起西撒,地廣人稀,鳥不拉屎,但家裡有礦,所以人人來搶。地圖上看是一個國家,但這個“國家”有名無實,屬於國際有爭議地區。曾經是 西班牙 殖民地,現四分之三領土被 摩洛哥 實際控制,當地獨立武裝西撒人民解放陣線只控制東部四分之一的荒蕪地區。
由於西撒未能成為聯合國成員國,意味著包括 中國 在內的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以及多數國家,並不承認西撒為主權國家,但申明西撒人民有不可剝奪的自決和獨立的權力。
在國際上,承認西撒獨立的國家絕大多數為 非洲 國家,還把西撒拉入 非洲 聯盟。如此,還能愉快地玩耍嗎? 摩洛哥 憤而退群,因此跟非盟說拜拜。
進入沙漠的最佳時段是黃昏,時間寶貴,美景稍縱即逝,大家匆匆收拾好行裝,一人一騎跨上駱駝,向著大漠深處,走起。
熱帶沙漠的駱駝都是單峰駝,與生活在寒帶的 雙峰 駝有所不同,個頭更高,腿更細長,坐在上面搖搖晃晃,需要慢慢適應才能找到平衡。
牽駝的嚮導是當地游牧民族圖瓦瑞格人,他們世居在沙漠,藍色的長袍在黃沙的映襯下分外耀眼,會在適當的地方停下來幫你拍照,動作嫻熟,一看便知“食過夜粥”——練過的。
駝隊不緊不慢地跟著,在夕陽的投射下,沙面上拖著長長的影子。波浪般起起伏伏的沙丘,簇簇駱駝草點綴其間,共同形成一副美妙的圖畫。
來到深處,離開駱駝爬上最近的沙丘,目光所及,弧形的丘脊線平滑流暢,或緩或陡的陂面流沙似水,風吹過,留下層層漣漪,一陰一陽的兩面,柔美而夢幻。
細沙如粉,踩在腳下軟軟綿綿。來時大家都準備了防沙鞋套,但自己並沒有穿。途中購買了兩個當地特有的小瓶子,裝進沙子,把撒 拉哈 帶回家。
漸漸的,沙漠的顏色由金黃轉為橘紅......撒歡吧,還等什麼?你是風兒我是沙,纏纏綿綿到天涯。 ↑梅祖卡沙漠 ↑梅祖卡沙漠 ↑梅祖卡沙漠 ↑梅祖卡沙漠 ↑梅祖卡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