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全家老小在越南過大年】之熱鬧非凡@會安
特別要講一下為我們划船的爺爺,雖然他的船外觀有些舊了,也沒有艷麗的新漆,但是只有他的船為乘客的座椅處裝了一個靠背,而這個靠背是用一 個舊 的轎車座椅頭枕做的……另外,也只有他的船,竹排椅上有紅色的坐墊。
看著些細節,感受著這個朴實的爺爺熱愛生活,也熱愛工作的樂觀心態 本來就害怕划船的孩子剛看到爺爺的船稍微有點破不肯上船,後來我和他講了只有這個爺爺的船有墊子就果斷上去了
然後的旅程中爺爺還展現了他心靈巧手的一面——
為我們悉心的編了各種好看的花朵,好玩的小魚和螞蚱 一手帶仨戒指!就是這麼闊氣! 當然,三個船夫都給我們編了很多好玩的飾品,只不過可能我們這個可愛的爺爺編的最多 (編織品不單收費) 還有個小項目就是下船站在水椰樹上照相,爺爺幫我栓好船
簸箕船上的斗笠和遮陽傘都是船夫自己準備的!
也正是 越南 人民的貼心和細心,讓我們這些游客玩的這麼舒心! 椰林樹影,美麗的迦南島風光 又回到我們上船的地方,上了岸休息的時候,孩子還在不停和那個爺爺打招呼互動,意猶未盡哈哈 “碼頭”附近是個小漁村,家家戶戶並沒有多麼的豪華,但都朴實、乾凈。 人們臉上洋溢的那種淳樸和快樂令人動容…… 我猜想,在這裡生活的人們,一定可以是夜不閉戶的安定舒適 這裡特意說明一下:島上除了傳統的水椰林游覽,游客吃飯問題可以在島上的農家樂中解決,據說全部蔬菜均取自自家菜地,純天然零化肥,味道與在城市中超市買到的截然不同,吃過的人有口皆碑。
由於我們的出租車司機一直等著我們,我們也沒做攻略就回古鎮吃午飯了,下次來一定要去島上吃一頓農家樂! 會安的燈籠午覺起來去逛古城。
會安 除了老房子多、奧黛多,另外燈籠多,也是 會安 的一大特色。小街中的燈籠店比賣奧黛的服裝店好像還多。
會安 的燈籠都是手工製作,古樸自然,有木做的,有竹編的。與 中國 的“大紅燈籠高高掛”不同, 會安 的燈籠外面是彩綢的,什麼顏色都有,也更加多樣。大的小的、圓的尖的、橄欖形狀的……
屋裡屋外, 會安 古城就是燈籠的世界! 這裡還雲集了很多的小型畫廊,其中Couleurs d'Asie Gallery是 法國 著名攝影師Rehahn的畫廊,Rehahn是全球知名的十大紀實攝影師之一,拍攝了很多關於 越南 風土人情的照片,其中最有名的應該就是這副 Rehahn的很多作品在國家地理雜誌上刊登過,這次由於我的身體原因沒來得及去,實在是太可惜了! 越南 著名的人力三輪車——客先死。 每個小店前都掛了不同樣式的燈籠。 小店門口的燈籠掛得滿滿的,五顏六色、造型各異,不用點起來就已經非常靚麗 來遠橋(日本橋)由於古代貿易交流的緣故, 中國 、 日本 、南洋,甚至 歐洲 的商船經常出人 會安 港,在 會安 經商的 中國 人及 日本 人很多,因此,當局允許在這裡分別建立華人和 日本 居住的單獨街道。雖然也由地方當局管理,但是 中國 人和 日本 人可以在這裡按照各自的民族風俗習慣生活。 這些風格各異的建築中最著名的是一座 日本 風格的帶頂石橋。石橋始建於猴年(1593年)完工於狗年(1595年),所以橋西邊盡頭有兩尊精美的狗的雕像,東邊盡頭則有兩尊猴子雕像。
橋的中央還有受供奉石雕佛像的寺廟,為明朝時明社所建,香煙繚繞、風格古樸,偶爾還會有低沉的鐘聲。
橋體非常結實,能夠很好的防震,幾百年來橋體基本保持原樣。 整座 會安 城分為五個區,按照 中國 不同地區種族劃分,有 福建 幫、 廣東 幫、 潮州 幫、 海南 幫和客家幫。建起了 福建 會館、廣肇會館、 潮州 會館、瓊府會館和作為五幫會館的中華會館。隨著商品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大,許多 中國 商人就在 會安 城安家置業, 會安 成為 越南 最早聚居華人的城市。 夜幕降臨,整個古鎮的燈籠亮起,燈籠燃紅了街道,也燃起了人們的熱情 大年初一的今天,秋盆河上沒有了放水燈的人,每一條小船上的燈籠都點亮了 亭台樓閣,青苔老瓦,燈影綽綽,讓人仿佛置身從前 江南 的水鄉…… 這就是因燈籠而越夜越美的 會安 。
在 會安 的最後一個上午,依舊是逛古城。 白天的古鎮和 麗江 古城一樣, 會安 古城也是沒有機動車的。租一輛自行車,或者徒步,慢慢地在古城閑逛、拍照。累了就隨便找個古宅坐下,喝杯茶或咖啡——才是 會安 正確的打開方式。 在 會安 遍佈著中式和 日本 式的建築,且保存完整,既沒遭到戰火的破壞,也沒有因修建高樓大廈而拆過。 如今的 會安 古城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不像傳統的古城,建築以黑白灰為主,這裡的建築顏色很豐富,然後配上各種顏色的三角梅,真的是非常漂亮。
黃色,是古城的主要顏色。
看著些細節,感受著這個朴實的爺爺熱愛生活,也熱愛工作的樂觀心態 本來就害怕划船的孩子剛看到爺爺的船稍微有點破不肯上船,後來我和他講了只有這個爺爺的船有墊子就果斷上去了
然後的旅程中爺爺還展現了他心靈巧手的一面——
為我們悉心的編了各種好看的花朵,好玩的小魚和螞蚱 一手帶仨戒指!就是這麼闊氣! 當然,三個船夫都給我們編了很多好玩的飾品,只不過可能我們這個可愛的爺爺編的最多 (編織品不單收費) 還有個小項目就是下船站在水椰樹上照相,爺爺幫我栓好船
簸箕船上的斗笠和遮陽傘都是船夫自己準備的!
也正是 越南 人民的貼心和細心,讓我們這些游客玩的這麼舒心! 椰林樹影,美麗的迦南島風光 又回到我們上船的地方,上了岸休息的時候,孩子還在不停和那個爺爺打招呼互動,意猶未盡哈哈 “碼頭”附近是個小漁村,家家戶戶並沒有多麼的豪華,但都朴實、乾凈。 人們臉上洋溢的那種淳樸和快樂令人動容…… 我猜想,在這裡生活的人們,一定可以是夜不閉戶的安定舒適 這裡特意說明一下:島上除了傳統的水椰林游覽,游客吃飯問題可以在島上的農家樂中解決,據說全部蔬菜均取自自家菜地,純天然零化肥,味道與在城市中超市買到的截然不同,吃過的人有口皆碑。
由於我們的出租車司機一直等著我們,我們也沒做攻略就回古鎮吃午飯了,下次來一定要去島上吃一頓農家樂! 會安的燈籠午覺起來去逛古城。
會安 除了老房子多、奧黛多,另外燈籠多,也是 會安 的一大特色。小街中的燈籠店比賣奧黛的服裝店好像還多。
會安 的燈籠都是手工製作,古樸自然,有木做的,有竹編的。與 中國 的“大紅燈籠高高掛”不同, 會安 的燈籠外面是彩綢的,什麼顏色都有,也更加多樣。大的小的、圓的尖的、橄欖形狀的……
屋裡屋外, 會安 古城就是燈籠的世界! 這裡還雲集了很多的小型畫廊,其中Couleurs d'Asie Gallery是 法國 著名攝影師Rehahn的畫廊,Rehahn是全球知名的十大紀實攝影師之一,拍攝了很多關於 越南 風土人情的照片,其中最有名的應該就是這副 Rehahn的很多作品在國家地理雜誌上刊登過,這次由於我的身體原因沒來得及去,實在是太可惜了! 越南 著名的人力三輪車——客先死。 每個小店前都掛了不同樣式的燈籠。 小店門口的燈籠掛得滿滿的,五顏六色、造型各異,不用點起來就已經非常靚麗 來遠橋(日本橋)由於古代貿易交流的緣故, 中國 、 日本 、南洋,甚至 歐洲 的商船經常出人 會安 港,在 會安 經商的 中國 人及 日本 人很多,因此,當局允許在這裡分別建立華人和 日本 居住的單獨街道。雖然也由地方當局管理,但是 中國 人和 日本 人可以在這裡按照各自的民族風俗習慣生活。 這些風格各異的建築中最著名的是一座 日本 風格的帶頂石橋。石橋始建於猴年(1593年)完工於狗年(1595年),所以橋西邊盡頭有兩尊精美的狗的雕像,東邊盡頭則有兩尊猴子雕像。
橋的中央還有受供奉石雕佛像的寺廟,為明朝時明社所建,香煙繚繞、風格古樸,偶爾還會有低沉的鐘聲。
橋體非常結實,能夠很好的防震,幾百年來橋體基本保持原樣。 整座 會安 城分為五個區,按照 中國 不同地區種族劃分,有 福建 幫、 廣東 幫、 潮州 幫、 海南 幫和客家幫。建起了 福建 會館、廣肇會館、 潮州 會館、瓊府會館和作為五幫會館的中華會館。隨著商品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大,許多 中國 商人就在 會安 城安家置業, 會安 成為 越南 最早聚居華人的城市。 夜幕降臨,整個古鎮的燈籠亮起,燈籠燃紅了街道,也燃起了人們的熱情 大年初一的今天,秋盆河上沒有了放水燈的人,每一條小船上的燈籠都點亮了 亭台樓閣,青苔老瓦,燈影綽綽,讓人仿佛置身從前 江南 的水鄉…… 這就是因燈籠而越夜越美的 會安 。
在 會安 的最後一個上午,依舊是逛古城。 白天的古鎮和 麗江 古城一樣, 會安 古城也是沒有機動車的。租一輛自行車,或者徒步,慢慢地在古城閑逛、拍照。累了就隨便找個古宅坐下,喝杯茶或咖啡——才是 會安 正確的打開方式。 在 會安 遍佈著中式和 日本 式的建築,且保存完整,既沒遭到戰火的破壞,也沒有因修建高樓大廈而拆過。 如今的 會安 古城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不像傳統的古城,建築以黑白灰為主,這裡的建築顏色很豐富,然後配上各種顏色的三角梅,真的是非常漂亮。
黃色,是古城的主要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