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亞平寧之水上旖旎之都威尼斯——12日意大利光影之旅(5)威尼斯

橋的左端是 威尼斯 的市政宮,也是當年 威尼斯 共和 國法院和總督府的所在地,右端是當年 威尼斯 的重犯監獄,傳說進了這個監獄的犯人幾乎沒有人能夠活著走出來。
關於嘆息橋我聽到過兩種說法,其一是說這座橋是犯人們走向刑場的必經之路,行刑前只能透過小窗再看一眼藍天,想到即將走完的一生百感交集涌上心頭,不由自主地發出嘆息之聲;第二種說法是犯人們在總督宮被判決後,押往後面監獄必經嘆息橋,經過橋時常懺悔而嘆息因此得名。兩種說法大意相似,只是嘆息的時點不同。
英國 著名浪漫主義詩人拜倫由於政治上不為上流社會所容,於1816年4月憤然離開 英國 ,幾經輾轉於這年的11月來到 威尼斯 ,一住就是三年。在長詩《恰爾德·哈羅爾德游記》中寫道:我站在 威尼斯 的嘆息橋頭,一邊是宮殿,一邊是監獄。這首詩令嘆息橋的知名度大大提升。
我們在 英格蘭 也曾在 劍橋 大學觀賞過另一座著名的嘆息橋,據說 劍橋 大學的畢業考試很嚴格,平時不努力學習的學生最後不能順利拿到畢業證,往往來到這裡嘆息、流淚,後悔莫及。因此,校方把它定名為嘆息橋,以此來警示學生要勤奮學習,不可懈怠。兩個嘆息橋造型極為相似,都是全封閉似房屋型橋梁,我倆疑惑到是不是所有這類造型的橋都稱之為嘆息橋?
關於嘆息橋有太多太多的傳說,一座有故事的橋,在茫茫歲月中靜靜地陪伴著無數有故事的人……希望越來越多的故事都將是喜劇。
來到 威尼斯 不用刻意尋找嘆息橋,想錯過都不容易,離聖馬可廣場很近,在最佳拍攝點總是人山人海。



這裡是 威尼斯 主島人最多的地方,但是比人更多的是鴿子。成片的鴿子甚至讓我覺得已經影響了光線~~作為小動作愛好者,看見動物就想喂,於是從包里掏出了很多餅干麵包,揉碎成渣放在手上。這裡的鴿子一點也不怕人,馬上落在我們的身上開始飽餐。沒想到一個 意大利 警察迅速向我們衝過來阻止,嘴裡大聲說:“NO FEEDING!NO FEEDING!(禁止喂食)”
後來通過與當地人聊天才得知,因為這裡的鴿子太多了,多的已經成為了一種災害。這些鴿子會啃食各種建築物,還會在公共場所排泄糞便。但是當地的法律不允許捕殺小動作,所以只能制止人們喂食鴿子好讓它們自然地減少。我們被警告還算是運氣好,據說有的脾氣火爆的警察看到給鴿子喂食的游客會直接開出50歐的罰單













教堂建築循拜占庭風格,呈 希腊 十字形,上覆5座半球形圓頂,教堂正面長51.8米,有5座棱拱型 羅馬 式大門,頂部有東方式與哥特式尖塔及各種 大理 石塑像、浮雕與花形圖案,藏品中的金色銅馬身體與真馬同大,神形畢具,惟妙惟肖,又被稱之為“金色大教堂”,教堂內外有400根 大理 石柱 子,內外有4000平米面積的 馬賽 克鑲嵌畫,建築藝術融東方拜占庭藝術、古 羅馬 藝術、中世紀哥德式藝術和文藝復興藝術多種藝術式樣於一體,兼容並收,和諧融洽。






乘電梯可以登上塔樓觀賞,據說天氣好的時候可以望到 阿爾卑斯山 。


大運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