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姐妹花的北部德國雙城記
需要敲黑板的問題:為什麼, 德國 街頭的男男女女顏值都這麼高呢? 當地人常吃的一種糕點,裡面有類似果醬一樣的餡兒。 漢堡 ,這個城市,除了商業、港口之外,本身也有著許多音樂人的基因。如果你喜歡搖滾,那麼披頭士曾經的首演小場地你必須要去看一樣,雖然現在,那裡已經幾乎什麼都沒有了!
“我出生在 利物浦 ,但我在 漢堡 長大!”——約翰.列儂 現在的 漢堡 ,更多的還是街頭各種各樣的商業品牌。不可否認, 漢堡 自己的知名品牌必須要逛到, 比如 說,做鋼筆做到世界第一的Mont Blanc(雖然我不太明白一個 德國 品牌,為什麼要給自己起個名字叫勃朗峰……);
再 比如 說,全世界性價比最高的護膚品品牌,妮維雅(傳說中成分跟海藍之謎完全一樣,但是價格只有海藍之謎的百分之一……),
還有一個做鋼琴的品牌,一個造飛機的品牌叫空中客車…… 但是,你懂的,再有怎麼奢華的品牌,我還是更喜歡這種更平民化的每個當地人都會去的集市, 比如 聖誕集市。 這個把每個小木屋都裝飾得如同薑餅屋一般的聖誕集市,在中午的時分,熱鬧非凡。 聖誕集市熱紅酒,這仿佛已經是一種標配。最熱衷的搭配當仁不讓還是烤香腸。 一段烤腸,用小麵包一夾,再配上濃郁的芥末醬,就是當地人的一份午餐。 雖然室外寒風呼嘯,卻一點兒也不影響大家,捧著燙手的德式熱狗,站在露天里,邊吃邊聊。
旋轉的摩天輪下,熱鬧的聖誕集市裡,零下的氣溫中冷風呼嘯,可 德國 人依舊熱血。他們一定要聚在廣場上一杯啤酒,一份香腸,美景配美食,那是屬於每一個 德國 人的黑色幽默,是當地人才可以心領神會的段子。有風度,也有溫度。
無論是吃飯還是咖啡,能在戶外就不走進室內,利用各種機會在室外呼吸新鮮空氣,與旁人聊天交流,這便是 歐洲 。 這個挑水的工人形象,在 漢堡 的很多地方都可以見到,這個憨憨的“挑水工”是 漢堡 的形象代表。
可是為什麼, 漢堡 會把挑水工作為自己的城市形象“代言人”呢?在網上找到了答案,說是在19世紀 漢堡 有位挑水工,名叫Johann Wilhelm Bentz。頑皮的小孩總愛跟在他身邊,取笑他那被水壓到挺不直背的身軀:“Hummel! Hummel!”(大黃蜂)
而挑著水的Bentz先生當然是追不到這些調皮的小孩,只能在嘴理念念有辭地回擊:“Mors, Mors!”(Mors原意為屁股,亦指愚蠢笨蛋的人,是早先非常粗俗且不禮貌的 德文 )
久而久之,這樣的對話就不再是戲謔之詞,而成為 漢堡 人在異地他鄉互相辨認同鄉人的暗號。聽說在足球比賽或者音樂會上,更有許多球迷和觀眾在比賽和節目高潮時,在高喊對方名字之後附上“Hummel,Hummel”,而應對的那方必然會以“Mors,Mors”回應。這位挑水工也就成了 漢堡 的城市形象代言人了。如同 柏林 熊為藝術家們的創作提供了靈感,挑水工也讓藝術家有了創作空間, 漢堡 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挑水工。 其實,要數 漢堡 市內最美的風景,那還必須是 阿爾斯特 湖。這座城市依水而建, 阿爾斯特 內湖與外湖是整個城市的靈魂。可惜我們在的這幾天,通通都是陰霾,也沒有抓到幾張美圖。但是聖誕節期間,湖邊的這個以白色帳篷為特色的聖誕集市卻是極抓眼球的。 漢堡 市內,聖誕集市隨便數數,兩個手的手指頭也是數不過來的!幾乎是每一個轉角,都能遇上。 這不,轉了幾個街角,又遇上了一個好地方。這裡是一個巧克力工廠。 不知道為什麼,在進入這個工廠之前,我一直按耐不住地想起那出電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廠》,一個漂亮的巧克力工廠,裡面有小矮人,有最純的巧克力,有用糖果做成的房間,有可以把物體傳送到電視裡面的裝置。大概是被當年那個電影毒害太深了吧,竟然還有一點兒小興奮!它很像是街上那種會前後搖擺的電動木馬,丟一枚硬幣就會高興地唱起來,要得不多,然而一定能愉悅你。 果然,進門的第一件事,就是每人發一塊餅干,然後無限量取用巧克力。有時候,孩子的世界就是這麼美好,如果沒有那麼多的禁忌,可以一直吃巧克力,那樣會不會一直幸福、快樂下去? 當然,傳說的中的小矮人和糖果屋並沒有出現。在巧克力工廠里,都是成熟的成年人——太無趣了! 無趣的成年人要做的有趣事情,就是用各種糖果與乾果做一版屬於你自己的巧克力! 導覽小姐姐用容器給大家裝好巧克力漿,然後自己裝飾。 做好以後放進冰箱,等待成型! 在等待的過程中,小姐姐又帶著我們前往不同的房間,去瞭解一顆可可豆的生平,在南美的某一個叢林中,從一顆植物的身上掉落的果實,如何被運輸到 漢堡 ,如果被檢驗質量,然後再如何被製成巧克力醬。 其實我一直在想,如果我的女兒也在這裡,她會喜歡這些環節嗎?小孩子對於糖果類的東西,應該是完全無抵抗的吧!
“我出生在 利物浦 ,但我在 漢堡 長大!”——約翰.列儂 現在的 漢堡 ,更多的還是街頭各種各樣的商業品牌。不可否認, 漢堡 自己的知名品牌必須要逛到, 比如 說,做鋼筆做到世界第一的Mont Blanc(雖然我不太明白一個 德國 品牌,為什麼要給自己起個名字叫勃朗峰……);
再 比如 說,全世界性價比最高的護膚品品牌,妮維雅(傳說中成分跟海藍之謎完全一樣,但是價格只有海藍之謎的百分之一……),
還有一個做鋼琴的品牌,一個造飛機的品牌叫空中客車…… 但是,你懂的,再有怎麼奢華的品牌,我還是更喜歡這種更平民化的每個當地人都會去的集市, 比如 聖誕集市。 這個把每個小木屋都裝飾得如同薑餅屋一般的聖誕集市,在中午的時分,熱鬧非凡。 聖誕集市熱紅酒,這仿佛已經是一種標配。最熱衷的搭配當仁不讓還是烤香腸。 一段烤腸,用小麵包一夾,再配上濃郁的芥末醬,就是當地人的一份午餐。 雖然室外寒風呼嘯,卻一點兒也不影響大家,捧著燙手的德式熱狗,站在露天里,邊吃邊聊。
旋轉的摩天輪下,熱鬧的聖誕集市裡,零下的氣溫中冷風呼嘯,可 德國 人依舊熱血。他們一定要聚在廣場上一杯啤酒,一份香腸,美景配美食,那是屬於每一個 德國 人的黑色幽默,是當地人才可以心領神會的段子。有風度,也有溫度。
無論是吃飯還是咖啡,能在戶外就不走進室內,利用各種機會在室外呼吸新鮮空氣,與旁人聊天交流,這便是 歐洲 。 這個挑水的工人形象,在 漢堡 的很多地方都可以見到,這個憨憨的“挑水工”是 漢堡 的形象代表。
可是為什麼, 漢堡 會把挑水工作為自己的城市形象“代言人”呢?在網上找到了答案,說是在19世紀 漢堡 有位挑水工,名叫Johann Wilhelm Bentz。頑皮的小孩總愛跟在他身邊,取笑他那被水壓到挺不直背的身軀:“Hummel! Hummel!”(大黃蜂)
而挑著水的Bentz先生當然是追不到這些調皮的小孩,只能在嘴理念念有辭地回擊:“Mors, Mors!”(Mors原意為屁股,亦指愚蠢笨蛋的人,是早先非常粗俗且不禮貌的 德文 )
久而久之,這樣的對話就不再是戲謔之詞,而成為 漢堡 人在異地他鄉互相辨認同鄉人的暗號。聽說在足球比賽或者音樂會上,更有許多球迷和觀眾在比賽和節目高潮時,在高喊對方名字之後附上“Hummel,Hummel”,而應對的那方必然會以“Mors,Mors”回應。這位挑水工也就成了 漢堡 的城市形象代言人了。如同 柏林 熊為藝術家們的創作提供了靈感,挑水工也讓藝術家有了創作空間, 漢堡 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挑水工。 其實,要數 漢堡 市內最美的風景,那還必須是 阿爾斯特 湖。這座城市依水而建, 阿爾斯特 內湖與外湖是整個城市的靈魂。可惜我們在的這幾天,通通都是陰霾,也沒有抓到幾張美圖。但是聖誕節期間,湖邊的這個以白色帳篷為特色的聖誕集市卻是極抓眼球的。 漢堡 市內,聖誕集市隨便數數,兩個手的手指頭也是數不過來的!幾乎是每一個轉角,都能遇上。 這不,轉了幾個街角,又遇上了一個好地方。這裡是一個巧克力工廠。 不知道為什麼,在進入這個工廠之前,我一直按耐不住地想起那出電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廠》,一個漂亮的巧克力工廠,裡面有小矮人,有最純的巧克力,有用糖果做成的房間,有可以把物體傳送到電視裡面的裝置。大概是被當年那個電影毒害太深了吧,竟然還有一點兒小興奮!它很像是街上那種會前後搖擺的電動木馬,丟一枚硬幣就會高興地唱起來,要得不多,然而一定能愉悅你。 果然,進門的第一件事,就是每人發一塊餅干,然後無限量取用巧克力。有時候,孩子的世界就是這麼美好,如果沒有那麼多的禁忌,可以一直吃巧克力,那樣會不會一直幸福、快樂下去? 當然,傳說的中的小矮人和糖果屋並沒有出現。在巧克力工廠里,都是成熟的成年人——太無趣了! 無趣的成年人要做的有趣事情,就是用各種糖果與乾果做一版屬於你自己的巧克力! 導覽小姐姐用容器給大家裝好巧克力漿,然後自己裝飾。 做好以後放進冰箱,等待成型! 在等待的過程中,小姐姐又帶著我們前往不同的房間,去瞭解一顆可可豆的生平,在南美的某一個叢林中,從一顆植物的身上掉落的果實,如何被運輸到 漢堡 ,如果被檢驗質量,然後再如何被製成巧克力醬。 其實我一直在想,如果我的女兒也在這裡,她會喜歡這些環節嗎?小孩子對於糖果類的東西,應該是完全無抵抗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