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的紅原來如此不同——楓葉季關西9日賞楓🍁之旅(京都篇)
稻荷 大社 楓葉紅的比較少,也很普通,完全沒有下一站眼見東福寺的大片楓紅那般驚艷和震撼。 東福寺東福寺是被譽為“ 京都 五山”之一的著名禪寺,由 鐮倉 時代的攝政關白九條道家所建。“東福寺”以 奈良 二大寺院—東大寺和興福寺的“東”和“福”二字命名。佛殿內安放有高15米的立佛像,並由此營造了 京都 的“新大佛寺”。
東福寺第一代住持為之後被贈與“聖一國師”稱號的円爾弁円(1202-1280),他也是 日本 首次被天皇授予“國師”稱號的一代高僧。作為臨濟宗大本山的東福寺,繼承了中世紀以來的禪宗建築,擁有 京都 首屈一指的宏大的殿堂、佛塔和伽藍。東福寺創建至今750年,作為中世紀禪宗遺址隨處可見的禪寺,在 京都 也是非常罕見的。 特別公開的 三門 ,門票不菲。參觀流程就是這棟古建築一邊拎著鞋拾階而上,進入殿內席地而坐,聽一段精彩但聽不懂的日語講解後,從另一邊拎著鞋下樓而出。整個大殿古樸恢弘,進去參觀主要是感受歷史的氛圍。至於瞭解其內涵還是回來後看的中文簡介 :
日本 最大最古老的 三門 ,也是 日本 的國寶(1897年12月28日指定)。矗立於東山三十六峰“慧日山”腳下,在東福寺標有“三重門: 三門 ”字樣,其意思是“三解脫門”的略語,為達到圓寂境界的必經之門。其大小為五間三戶,雙層二重門,人字形斜脊屋頂,全瓦葺頂,雖然採用的是大佛式(天竺式)建築結構,但從視覺上卻呈現出禪宗式的建築風格。在二層內殿中央供奉著寶冠釋迦如來坐像,左前方為月蓋尊者,右前方為善財童子,兩側為十六羅漢,周圍供奉著五百羅漢。在屋頂和柱子上繪有色彩繽紛的畫像(兆殿司、寒殿司的作品),寓意著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可以說是達致悟道成佛的最高精神世界。 三門 內殿創造出了使人感受到心靈存在的空間。由於桃山城崩塌的大地震對 三門 造成了損傷,於天正十三年(1585年),豐臣秀吉對其進行了大修,大屋頂四角的角柱就是當時補修的柱子,通稱“太閣柱”。 裡面不允許拍照,這張是參觀出來後拍的。 下麵這張照片中的畫面是東福寺的名片,很多人圍在觀景台的上想找到最佳位置排出一張絕美照片。由於攝影水平有限也不會修圖,雖然用單反認真努力拍了很多張,仍然無法找到令人滿意的、或者說還原肉眼所見的照片。無論能看到多麼高水平的攝影師的作品,我都會發自內心的建議你去親眼看一看,那種濃淡相宜、層次分明、花團錦簇、大氣磅礴又精緻細膩的感覺,真的很難在照片上找到共鳴。簡單看是紅黃綠的堆砌,實則每片每簇皆不相同,無論顏色形狀密度高低,自然堆砌在一起就是那麼難以言喻的美。青楓的嫩綠透著光亮,紅葉有的似火、有的似血、有的橘粉嬌羞,黃葉像是為了中和紅綠的衝擊,猶如金色的陽光點亮畫面。文采極度匱乏的我們,只能一邊舉著相機一邊嘟囔:哇塞,太美了。。。 東福寺太美,我們久久不願離開。這才明白 京都 的楓葉原來紅的如此不同,小巧的葉片染成不同濃度的顏色,或密或疏拼湊在一起,在或古朴素雅、或亮紅耀眼的古式建築的映襯下,在寺廟神社歷史悠久的背景和佛性禪宗氛圍的渲染下,帶給我們一場如此美好又奢華的視覺和心靈盛宴。 清水寺夜游從東福寺出來,明亮的陽光開始慢慢暗淡。我們的行程是清水寺夜游,清水寺是個太過網紅的大景點,白天來必定人滿為患,今天又是開放夜間參觀的第一天,剛好看看燈光下的夜楓。可惜白天的衝動猛拍造成嚴重不良後果——相機沒電了。夜景用手機拍實在是渣,大部分照片是花的。索性放棄對拍照的過度執著,改成平心靜氣的用眼睛欣賞、用心靈體會。 抹茶非常濃郁。 這兩個炸串,類似於肉餡、魚豆腐,味道普通。我看人家的筆記拍的食物都是一副色香味俱全的亞子,看著就很美味很想吃。不知道為什麼我這一路吃小吃竟然沒覺得有特別驚艷的,可能是我選的不好,也可能是我嘴太刁,或者可能是我不該瞎說實話 ,人生麽就是酸甜苦辣都要親自體味才算圓滿。 第三天 一場酣暢淋漓的紅葉大餐 永觀堂——此行最美楓葉評選NO.1遠遠看到永觀堂的大門,就似看到了一張色彩鮮艷的美麗圖畫。寺院入口的古樸大門在道路兩旁伸出的各色楓枝的襯托下,猶如半遮面的少女,院門內的景色只窺見其一角就大感別有洞天,讓人心潮澎湃,莫名激動。永觀堂的門票每人1000日元,在眾多寺院神社中算是貴的了,但仍覺得物超所值。
永觀堂楓葉的紅色與之前所見又不相同,似乎是因為見傾的較晚,感覺紅的很稚嫩、嬌艷,很多是鮮亮的橘粉色,感覺紅中透著光亮。雖然似血的深紅讓人震撼的刻骨銘心,但我更喜歡這種帶著青春氣息的嬌嫩紅色,和青楓互相襯托,讓人感覺生機勃勃,充滿希望。 走在通往院門的道路上,人們就開始無法停止地按動快門。 紅葉出牆,嬌艷欲滴。這些照片都是原圖,未經過任何修飾,但仍不如肉眼所見。親眼看到這些色彩只覺得不真實,現實倒像是修過圖的。 今天是陰天多雲,太陽出來時照片就更漂亮。天陰著整個背景灰濛蒙的,這血紅就讓人覺得有點悲情。 門票包含主殿的參觀,在殿門口脫鞋,放在塑料袋里,自己拎著,參觀後穿鞋,塑料袋回收循環使用。
日本 的庭院造景功力自不必多說,建築與自然景觀總能恰到好處的融合。
東福寺第一代住持為之後被贈與“聖一國師”稱號的円爾弁円(1202-1280),他也是 日本 首次被天皇授予“國師”稱號的一代高僧。作為臨濟宗大本山的東福寺,繼承了中世紀以來的禪宗建築,擁有 京都 首屈一指的宏大的殿堂、佛塔和伽藍。東福寺創建至今750年,作為中世紀禪宗遺址隨處可見的禪寺,在 京都 也是非常罕見的。 特別公開的 三門 ,門票不菲。參觀流程就是這棟古建築一邊拎著鞋拾階而上,進入殿內席地而坐,聽一段精彩但聽不懂的日語講解後,從另一邊拎著鞋下樓而出。整個大殿古樸恢弘,進去參觀主要是感受歷史的氛圍。至於瞭解其內涵還是回來後看的中文簡介 :
日本 最大最古老的 三門 ,也是 日本 的國寶(1897年12月28日指定)。矗立於東山三十六峰“慧日山”腳下,在東福寺標有“三重門: 三門 ”字樣,其意思是“三解脫門”的略語,為達到圓寂境界的必經之門。其大小為五間三戶,雙層二重門,人字形斜脊屋頂,全瓦葺頂,雖然採用的是大佛式(天竺式)建築結構,但從視覺上卻呈現出禪宗式的建築風格。在二層內殿中央供奉著寶冠釋迦如來坐像,左前方為月蓋尊者,右前方為善財童子,兩側為十六羅漢,周圍供奉著五百羅漢。在屋頂和柱子上繪有色彩繽紛的畫像(兆殿司、寒殿司的作品),寓意著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可以說是達致悟道成佛的最高精神世界。 三門 內殿創造出了使人感受到心靈存在的空間。由於桃山城崩塌的大地震對 三門 造成了損傷,於天正十三年(1585年),豐臣秀吉對其進行了大修,大屋頂四角的角柱就是當時補修的柱子,通稱“太閣柱”。 裡面不允許拍照,這張是參觀出來後拍的。 下麵這張照片中的畫面是東福寺的名片,很多人圍在觀景台的上想找到最佳位置排出一張絕美照片。由於攝影水平有限也不會修圖,雖然用單反認真努力拍了很多張,仍然無法找到令人滿意的、或者說還原肉眼所見的照片。無論能看到多麼高水平的攝影師的作品,我都會發自內心的建議你去親眼看一看,那種濃淡相宜、層次分明、花團錦簇、大氣磅礴又精緻細膩的感覺,真的很難在照片上找到共鳴。簡單看是紅黃綠的堆砌,實則每片每簇皆不相同,無論顏色形狀密度高低,自然堆砌在一起就是那麼難以言喻的美。青楓的嫩綠透著光亮,紅葉有的似火、有的似血、有的橘粉嬌羞,黃葉像是為了中和紅綠的衝擊,猶如金色的陽光點亮畫面。文采極度匱乏的我們,只能一邊舉著相機一邊嘟囔:哇塞,太美了。。。 東福寺太美,我們久久不願離開。這才明白 京都 的楓葉原來紅的如此不同,小巧的葉片染成不同濃度的顏色,或密或疏拼湊在一起,在或古朴素雅、或亮紅耀眼的古式建築的映襯下,在寺廟神社歷史悠久的背景和佛性禪宗氛圍的渲染下,帶給我們一場如此美好又奢華的視覺和心靈盛宴。 清水寺夜游從東福寺出來,明亮的陽光開始慢慢暗淡。我們的行程是清水寺夜游,清水寺是個太過網紅的大景點,白天來必定人滿為患,今天又是開放夜間參觀的第一天,剛好看看燈光下的夜楓。可惜白天的衝動猛拍造成嚴重不良後果——相機沒電了。夜景用手機拍實在是渣,大部分照片是花的。索性放棄對拍照的過度執著,改成平心靜氣的用眼睛欣賞、用心靈體會。 抹茶非常濃郁。 這兩個炸串,類似於肉餡、魚豆腐,味道普通。我看人家的筆記拍的食物都是一副色香味俱全的亞子,看著就很美味很想吃。不知道為什麼我這一路吃小吃竟然沒覺得有特別驚艷的,可能是我選的不好,也可能是我嘴太刁,或者可能是我不該瞎說實話 ,人生麽就是酸甜苦辣都要親自體味才算圓滿。 第三天 一場酣暢淋漓的紅葉大餐 永觀堂——此行最美楓葉評選NO.1遠遠看到永觀堂的大門,就似看到了一張色彩鮮艷的美麗圖畫。寺院入口的古樸大門在道路兩旁伸出的各色楓枝的襯托下,猶如半遮面的少女,院門內的景色只窺見其一角就大感別有洞天,讓人心潮澎湃,莫名激動。永觀堂的門票每人1000日元,在眾多寺院神社中算是貴的了,但仍覺得物超所值。
永觀堂楓葉的紅色與之前所見又不相同,似乎是因為見傾的較晚,感覺紅的很稚嫩、嬌艷,很多是鮮亮的橘粉色,感覺紅中透著光亮。雖然似血的深紅讓人震撼的刻骨銘心,但我更喜歡這種帶著青春氣息的嬌嫩紅色,和青楓互相襯托,讓人感覺生機勃勃,充滿希望。 走在通往院門的道路上,人們就開始無法停止地按動快門。 紅葉出牆,嬌艷欲滴。這些照片都是原圖,未經過任何修飾,但仍不如肉眼所見。親眼看到這些色彩只覺得不真實,現實倒像是修過圖的。 今天是陰天多雲,太陽出來時照片就更漂亮。天陰著整個背景灰濛蒙的,這血紅就讓人覺得有點悲情。 門票包含主殿的參觀,在殿門口脫鞋,放在塑料袋里,自己拎著,參觀後穿鞋,塑料袋回收循環使用。
日本 的庭院造景功力自不必多說,建築與自然景觀總能恰到好處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