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萬字100張圖送給想去以色列的你,也記念不一樣的平安夜與跨年


有一種說法,猶太人相信當世界未日來臨時葬在 耶路撒冷 的人是可以複活的,而這一天是一定會到來的。能夠有墳墓的那肯定還是有身份的人,在《 耶路撒冷 三千年》中,有這麼一段文字:4神聖的 金門 一年只打開兩次, 金門 外的墓地是一塊特殊的長眠之所,很可能屬於聖殿騎士團建立的女修道院。1969年,一位名叫詹姆斯・弗萊明的研究《(聖經)》的 美國 學生在給 金門 拍照時,腳下的土突然鬆動,掉進了一個8英尺(約2.4米)深的坑中。他發現自己正站在一堆人骨上。這個坑原來是希律在位時用方石建造的整齊的拱門,這些骨頭可能是十字軍的遺骸,十字軍東征前後,穆斯林把這塊地方用作專門的墓地。遺憾的是,弗萊明沒能講一步研究,因為穆斯林當局迅速將此地用水泥封存了。”
對於很多窮人,是一起放進埋屍坑中無聲無息地腐爛。
這就是為什麼我會記住了 金門



從圖片上能看到這天是光明節的第3天,光明節是為了紀念猶太人在馬卡比家族的領導下,重新獲得獨立,並重新將 耶路撒冷 第二聖殿獻給上帝的日子(馬卡比與亞瑟王和查理曼一起成為中世紀基督教騎士精神的典型。馬卡比對 以色列 的激勵尤為重要,猶太人歷來把他視為反抗種族滅絕暴君的自由鬥士。今天 以色列 的很多足球隊都以“馬卡比”命名。也有 美國 人說馬卡比家族相當於猶太人的塔利班,誰能說得清呢,反正每個民族都會塑造一些英雄。)點燃九枝燈臺是光明節的重要特征,除了中間的位置,每一天點亮一根蠟燭,總共會點8天。

我們急匆匆要快點回去,因為給好了司機來接我們,重要行程要來了,我們要去 伯利恆 耶酥基督誕生的地方聖誕大教堂度過平安夜!
很多游客在安排行程的時候,選擇不走回頭路,我們的安排,是以 耶路撒冷 為中心,把 耶路撒冷 附近的地方,作為一日游的安排,每天會回到 耶路撒冷 ,這樣呢,我們其實可以省去一些安排住宿辦理手續的時間,因為在國外旅行,這些酒店往往比較的刻板要求,下午2:00入住,絕對在這之前只給你寄存行李,很不方便。
去 伯利恆 ,其實離 耶路撒冷 長途汽車,只要30分鐘,我們包的車,大約開了接近一個小時,只能從一條更遠的地方進行繞路,據說是不需要檢查,因為 伯利恆 屬於 約旦 河西岸阿拉伯人區,在1948年巴以交戰時 約旦 占領這部分地區,但1967年 以色列 又奪回了控制權,最終在1988年將所有權力交給了 巴勒斯坦 解放組織(簡稱 PLO),我們之後還會有一天 伯利恆 和 傑里科 的行程,所以後面我們還會提到。
耶酥出生在 伯利恆 一個馬槽里,聖誕大教堂也叫主誕教堂,被視為耶穌誕生之地的醒目標誌,是326年由君士坦丁大帝下令修建的,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Helen信奉了基督教(那時離耶酥逝去已經近300年),在2014年的時候,經歷過一次大修,所以現在看起來還是挺不錯。

廣場上的搖臂,搖到了我們,把我們投上了大屏幕,於是,我們尖叫起來
現在回想起來,作為既不是基督徒,也不是發燒友的我們,想要去聖誕大教堂看彌撒,真的是一種很瘋狂的行為,我們到達的時候,看到廣場上已經聚集了密密麻麻的人,我們在人群裡面擠著。

你到達這裡的時候會很驚訝,這麼宏偉的建築入口竟然是一散很小的門,僅供一個人通過,並且必須要彎腰,一不小心就會碰到頭,我的個子比較矮,那些高個的外國人通過的時候顯得有些困難,這個門,有一個恰如其分的名字,就叫“謙卑之門”,這種門其實在多所教堂也都能看到。


約好的司機來接我們,司機是阿拉伯人,來這裡肯定要找阿拉伯司機,深夜我們才回到 耶路撒冷 ,這時司機說我們之前談的錢只是去的錢,所以回程要另給。嬌快氣瘋了,堅持說對方使詐,但是這黑燈瞎火,狂風大作的異鄉,面目猙獰的阿拉伯人也使我們害怕,當然是給啦。 第4天/以色列博物館 Israel Museum這天是聖誕節,我們的項目是要去 以色列 博物管。
以色列 博物館可看的東西其實挺多的。需要坐公共交通過去,也不是特別遠,這座博物館裡面有非常豐富的考古文物收藏,也有猶太人生活展區,美術展區藝術展區,最著名的就是存放了 死海 古經卷的展館。這張照片里白色“蓋子”的下麵,就是 死海 古捲的展示區,很多人對這個外觀特殊的造型感興趣。

這張照片是我自己用的小米藍牙自拍桿和iPhone 7手機拍的,風依舊非常大,所以手機被吹倒了很多次,因此我就在這個鏡頭前來來回回,走得腿都快斷了,這個系列的照片,我總共拍了9張,在我另外一篇推文裡面,有專門來寫這9張照片,大家可以在文章的末端點擊鏈接去查看。同時我了建議博物館愛好者在去之前可以多做點功課,只有很小一部分有中文解說機。
死海 古捲的發現是一個偶然事件,1947年居住在 死海 附近的一位阿拉伯青少年,為了尋找失蹤的羊只就進入了荒涼的峽谷,然後,就發現了裝於陶罐內的希伯來文羊皮卷軸,這些手抄聖經,年代可溯至2000年前,算是人類發現年代最早的聖經抄捲,發現些古今捲的地點現在成為了一個景點(LP313頁),叫昆蘭國家公公園(Qumran National Park)一般都會含一日游的線路里。
有一個展廳展出的都是舊經書,在過去,知識屬於精英階層,很多書都是手抄孤本, 比如 這本應該是《 羅斯 柴爾德雜集》,這些彩色的圖都是手繪上去還要做各種美化處理,據介紹上說是在文藝復興時期的 意大利 人製作的,簡直可以是今天的手帳範本


這張照片的拍攝者愛德華·斯泰肯(Edward Steichen)(1879—1973)被推崇為 美國 攝影界先驅,一個非凡的、多才多藝的攝影家。其風格既有畫家印象主義的淵源,也具有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鮮明的寫實主義的特色。
他在25歲時已譽滿歐美兩洲,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他掌握了航空攝影技術並用於軍事偵察,一舉成了戰爭英雄人物。他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名利場》和《時尚》雜誌的首席攝影師,
被他拍的這位女神是葛洛麗亞·斯旺森(Gloria Swanson),出生於 芝加哥 , 美國 女演員。是 好萊塢 二十年代最有影響力、票房最高的默片女皇。格洛麗亞·斯萬森的事業跌宕起伏,個人生涯里的三次奧斯卡提名, 1983年去世。
同時斯泰肯為電影巨星嘉寶拍攝照片時引導她做了一個動作成為了嘉寶的“形象名片”,更成為斯泰肯彪炳史冊的名作。這張照片我少女時代看過。
道這些演員的人要麼是電影發燒友,要麼是老一輩文青了。
這張圖片上的是猶太人的一些飾品,在大街小巷或者在博物館購物區,都能看到這種手掌形的飾品,這個被稱為叫做法蒂瑪之手,猶太人就叫她米莉暗之手,基督徒呢就稱它為Mary之手,是西亞與 北非 比較常見的一種護身符的標誌,那穆斯林就認為這是穆罕默德之女法提瑪的右手,在猶太教里這隻手還經常和眼睛動物的形狀組合在一起,成為一種護身符。




以色列 硬是把自已整成農產品出口國,這個我覺得是很神奇的。在我看來, 以色列 這塊土地真的很不適合開墾農業,這一次我們沒有去到基布茲農場,如果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看,曾經在一段時間里基布茲農場也是一個神話般的存在。 以色列 農業是與惡劣條件作長期鬥爭的 成功 典範。儘管不足10%的人口住在農村,農業從業人員僅占整個從業人員總數的5%,可耕地又十分有限,但農業的發展使 以色列 成為一個食物自給有餘的國家。農業與軍火工業、鑽石加工併列而成為 以色列 國民經濟與對外貿易的三大支柱。
菜市場里也有藝術家
這個市場也沒有什麼逛頭,我很快快結束了返回了舊城,進了舊城突降大雨,於是我就被迫到旁邊的一個小巷裡僻雨,沒想到這就是通往聖幕大教堂的路,我跟著google map的指引,七拐八拐來到聖墓大教堂前面的一小廣場上時,突然陽光出來了,在這兒竟然遇到了分頭行動的姣和楊歌。


聖墓大教堂裡面的光線和設計,使得整個大教堂給人的感覺特別的深邃,莊嚴神秘。在穹頂上的一些 馬賽 克的裝飾特別的精美。

在 耶路撒冷 城裡面,有阿拉伯購物區,還有一個叫做卡杜購物街,他們其實挨得很近,我現在沒有辦法能夠指出他們的具體位置,但是呢可以在LP的書上找到66頁裡面,寫了一個大道遺址,那個地方就是卡杜購物街的起點,這條街裡面呢,應該來講,屬於類似於像原創藝術品的街,這條街里明顯就顯得時尚,東西也會更貴一些,不過你可以在這裡盡情的殺價
在卡杜購物街里,我拍到了一位時尚的女性


在舊城裡還有許多居民,所以生活必須的店子都有,這是在舊城裡賣肉的店子。
圓頂清真寺!它無疑是地球上被拍攝次數最多的建築物之一。圓頂清真寺所處的位置在猶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共有的聖城中具有象徵性的意義。這裡曾經在傳說 中亞 當和夏娃骨骸埋於此地,根據猶太人的述著,亞伯拉罕準備在這裡祭祀他的兒子以撒。第二任國王大衛,將約櫃放在這塊石頭上;曾經被毀掉的第一聖殿也是修建於此。伊斯蘭傳統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正是從這裡登上天堂。第一聖殿是猶太人的聖殿,現在這個圓頂清真寺是伊斯蘭教的,它的地理位置對猶太教,基督教和穆斯林教徒都十分神聖,所以這個地方極為敏感,雖然有考古學家認為,在它下麵的基石里還藏著大量的秘密,可是想也沒有可能在這個地方挖開考古。
我們非教徒是不可以進去的,但是你可以在它的外圍廣場上面任意溜達,當時 “風雲變幻”,我的鞋都已經濕透了,並且狂風大作,一會兒不到半小時,卻又晴碧空如洗,陽光穿過雲層,灑在金頂上,下麵這兩張照片,也不過是相距30分鐘拍攝的,但是,他們的天空卻變化非常大。
1545年 蘇萊曼 大帝下令將風化嚴重的外牆鑲嵌圖案拆除,更換為瓷磚。20世紀大修期間,這些東西再次被更換。原來的純金圓頂在很久以前就消失了,1994年由 約旦 國王侯賽因出資650萬美元使用了80公斤的黃金,為這個圓頂覆蓋上了純金箔,使它徹底名揚天下,價值820萬美元一一他為此賣了 倫敦 的一處房子。
它旁邊有一個阿克薩清真寺的公共禮拜堂才是平實人們聚會禮拜的去處,圓頂清真寺本身已經成為了一種精神像徵。我們不能進去,來之前我就在網上對它的內部做了一些瞭解,與 希腊 - 羅馬 和基督教藝術傳統明顯不同的是,圓頂清真寺中沒有出現任何人物或動物的造型(這是不同才教旨所形成的)。圓頂清真寺中的銘文是從《古蘭經》里精心挑選出來的。
耶路撒冷 城裡面,有阿拉伯購物區,還有一個叫做卡杜(cardo)購物街,他們其實挨得很近,我現在沒有辦法能夠指出他們的具體位置,但是呢可以在LP的書上找到66頁裡面,寫了一個大道遺址,那個地方就是卡杜購物街的起點,這條街裡面呢,應該來講,屬於類似於像原創藝術品的街,這條街里明顯就顯得時尚,東西也會更貴一些,不過你可以在這裡盡情的殺價

第六天/馬薩達和死海我們的行程是要去馬薩達看日出、去 死海 漂浮,我們預約了一日跟團游,但是為了看日出這個安排我們必須要3:00起床,起床時那簡直不是暴雨,我覺得,那是江河倒灌般的雨水,外面漆黑一片,約的士把我們送到上車點雅法門附近卻沒有看到車,心情灰暗,約在暴雨中的公交站等了40分鐘,雖然超過了預定的時間,最後我們還是坐到了車,大約是開了兩個小時到達了馬薩達,下車的時候還是漆黑的一片,反正就是跟著人群走。出來的時候太冷了,毛衣、帽子、羽絨服還背著背包的攝影器材,其實這個山也不是很高,但是腳下的路都是那種碎石細沙,所以走起來,有點困難,並且要比較小心。 以色列 人顯然是想好了你們到這來就是來體驗,所以,沒有打算要給你修一條怎麼規整的路讓你好好走。我們到了山頂的時候,不知道是因為過了時間還是因為是陰天,所以並沒有看到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