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社會文化行--你所知甚少,而這裡如此美好
一進咖啡廳,就被這個字母版世界地圖所吸引了,作為一個語言愛好者,實在太喜歡了。而且感覺跟Hajar的理念特別像,世界各地的人來這裡用語言交流。 其實這家咖啡廳叫“CherryCafe”,是Hajar跟朋友一起合作開的,Hajar最初在 伊斯法罕 附近的一個小城鎮開了一個才叫cafelingo,後來在 伊斯法罕 再開一家。小城鎮的cafelingo也還在運營,有些沙發客還要特地坐車一個小時去那裡跟當地人練習外語。 裡面直接擺了很多咖啡豆,咖啡廳里的咖啡香很濃,雖然我不太會喝咖啡,但是聞起來還是讓我很有欲望的。(dengdengdeng 香港 小姐姐側顏出鏡,大美女呀呀呀) (滿滿的小劇本) 我們幾個全都是語言學習者,當然很享受跟外語有關的東西,所以我們準備特別認真啦 周老師大款請我們所有人蛋糕飲料,又融入英、德、西、希、葡、粵語和普通話寫出一個小劇本,拍了個宣傳小視頻。 唉,當時拍視頻時,我那part太長了,又不是特別想背·····隔壁 香港 小姐姐只有兩三句,唉,我心想,小姐姐跟我們講話經常都是中英文夾雜著的,英語肯定很溜吧。我還是別太出風頭,把C位留給小姐姐吧,於是趕緊換位置。可是沒想到 香港 小姐姐在Jolfa這個單詞上貌似有點卡殼,Hajar有點尷尬,早知道不換了 任務完成後,大家走到附近的旺克大教堂(VankChurch),這是 伊朗 最古老的 亞美尼亞 東正教教堂之一。進到教堂裡面,讓人會忍不住贊嘆,實在太美了。 Jolfa區其實就是 亞美尼亞 族的小社區, 伊朗 薩法維王朝的阿 巴斯 大帝執政時,將都城從 加茲溫 遷至 伊斯法罕 ,為建設 新都 遷來了數萬信仰基督教的 亞美尼亞 匠人。於是在 伊斯法罕 形成了 亞美尼亞 的小社區。 歷史上曾多次作為周邊強國的主戰場,被迫也遭遇迫害,甚至滅族,最後還是生存了下來, 伊朗 也因為地緣政治,接收了 亞美尼亞 人併在每個城市給他們劃分了生活社區。教堂把伊斯蘭的圓頂和基督教的尖頂結合一起,形成文化包容獨特的建築風格。 在教堂外不起眼的一角,一個昏暗的房間中燃著十幾隻蠟燭,這是他們為了紀念自己種族在二十世紀初被流放的悲慘遭遇而設立的,不斷有人進來插上蠟燭,寄托自己的哀思。當時我們進去看了看,不知道什麼意思,也不敢拍照 外觀很朴素的教堂,裡面金碧輝煌,教堂內飾的壁畫上,都是聖經故事, 香港 小姐姐在 香港 是有瞭解著基督教的東西,我們就一直聽著小姐姐給我們解讀壁畫上的故事。 鐘樓,上面地板上的石板都刻著 亞美尼亞 人的歷史 壁畫上一系列聖經的故事 最後的審判↑ 看到一個超級大美女,偷拍!!不過我估計她發現了?居然看向我攝像頭?? 我們所有人都圍著小姐姐聽聖經故事呀。 這個裝飾有點搞不明白,沒查到資料,幾乎每個穹頂出都有這個人臉····· 凱凱在旺克教堂最開心了,他跟 香港 小姐姐聊了很多,從基督教聊到了電影(主要是《潘神的迷宮》和《TheShapeofWater》),再從電影聊到文學與社會現狀,很有共鳴。凱凱是個思想很深沉的孩子,俗一點說,就是很有文化······ 當時看到一個紀念碑,小姐姐站上去,簡直是渾然一體,大家忍不住都拍一下,畫面十分迥異。 小姐姐真實會窮游,我的窮游是穿的是真窮·····兩三套衣服走遍全部地方,小姐姐出門前特地買了些民族服飾來拍照,我們幾個土肥圓羡慕嫉妒恨啊,丹力無數次捶胸:“我以後旅游再也不這樣帶一件羽絨走天下,我要穿好看的衣服拍照!!!”emmm,我嘛····如果是為了方便,我還是會穿的很流浪的····· 大家都沒吃午飯,走出旺克大教堂,就去覓食了,看到一家看起來挺高檔的餐廳····就直接進去了,emmm,反正肯定不是我帶的頭······幾乎每人都點了一盤烤爸爸,米飯要 用黃油攪拌,再加上一塊烤肉,這才正式打開了 伊朗 美食的大門,黃油拌米飯+烤肉也是後來最常見的主食。 飯桌上,大家開始各種方言的“髒話教學”····· 餐廳里只有我們這群外國人,又在哈哈大笑,當然引來了很多人註意,很多人都看著我們,尤其是幾個超級好看的小寶貝!!!笑的我心都化了!!我們本來是偷偷地拍這些小朋友,後來被髮現,他們也很 大方 地讓我們拍了。第二張圖的一家子最有印象了,爸爸當時在用藍牙耳機打電話,哇,超殺!媽媽也是超級大美女!兩個寶貝兒子,特別是小的那個,一直看著我們咯咯咯地笑。姨母心泛濫呀呀呀 對面的一個大鼻子大叔有一直看著我們,也是對我們笑個不停,讓我們很莫名其妙·····然後我們也對他傻笑······ 吃完飯出來,跟帥爸爸美媽媽那一家拍了個合照,向三十三孔橋進發!!! 大家一路說說笑笑、走走停停,看到 伊斯法罕 大街上到處都有一些“古蘭經”的雞湯,教人如何善良等等;街上還有很多城市塗鴉,有些還有掃碼,打開一看,是某一首詩····· 伊斯法罕 ,真是一個令我感到吃驚的城市,當初覺得我應該不會喜歡上那麼現代化的城市,但是這裡的很多角落,都散髮著一種生活樂趣,傳統與現代化詩意的碰撞。 到了三十三孔橋,乾涸期沒有一點水,整個河床都露了出來,大家從夕陽拍到晚上,待了估計有三四個小時,不愧是網紅橋,無論是當地人還是本地嗯都很喜歡來這裡。 這是個怎麼拍怎麼美的地方。 又一大波美照襲來!!! (emmm,葉子+丹力····這兩個經常是自拍毀景點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