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與藝術的殿堂:魯汶大學圖書館 ——慢游比利時之三
人之所以愛旅行,不是為了抵達目的地,而是為了享受旅途中的種種樂趣。( One loves to travel, not to arrive at a destination,but to enjoy the pleasures of the journey.) ---歌德(Goethe)
2月11日 星期六 晴
今天下午一點半,嘉兒駕車帶我們去 魯汶 游覽。 魯汶 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小城,在 布魯塞爾 以東20公里,位於 比利時 的佛拉芒區。沿著高速路開車20分鐘就到了。小城人口10萬左右,其中有一半是大學里的師生員工。按居民人口計, 魯汶 在 比利時 算得上是個不小的城市了,但是若放在 上海 只能算個普通的居民小區罷。 使這個小城名聞世界的自然是 魯汶 大學(英語譯作:Catholic University of Louvain)了。它是 比利時 最大的大學、世界百強名校、 歐洲 十 大名 校之一,也是 西歐 “低地國家”(包括 荷蘭 、 比利時 、 盧森堡 等國)最古老的大學。它還是全球現存的最古老的天主教大學,1425年由教皇馬爾定五世下令建立,距今已有近六個世紀的歷史,現在仍然是享譽全球的頂尖研究型大學。
由於其悠久的歷史原因, 魯汶 大學沒有統一的教學區和宿舍區,各學院的建築物散佈在美麗的 魯汶 市每個角落,我們根本分不清哪裡是大學,哪裡是居民區。1968年由於受政治影響,說 荷蘭 語的師生和說法語的師生髮生嚴重衝突,最後 比利時 政府不得不做出決定,將其一分為二,即留在原址的荷語天主教 魯汶 大學(KUL)和 新建 的法語天主教 魯汶 大學(UCL)。
走在古老的石條路上,我們看到各種膚色和服飾、操著各種語言的人,和 布魯塞爾 不同, 魯汶 屬於 荷蘭 語區,這裡的居民都講 荷蘭 語,又稱佛蘭芒語(Flemish)。城市本身就是一個古老精緻而典雅的旅游景點,而 魯汶 大學的中央圖書館則是其中最出名人氣最高的地標性建築,並且被認為是 歐洲 最美的大學圖書館。這座恢弘大氣具有古典風格的圖書館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毀於戰火,逾百萬冊圖書化為灰燼,二戰結束之後得以再次重建並增補書目,並開放給公眾付費參觀,成為游客來 魯汶 甚至來 比利時 必去的景點之一。 我們隨著游客來到館前,只見眼前聳立著一座古老的哥特式建築,頂上矗立著一座尖尖的鐘樓,這就是我們慕名而來的 魯汶 大學中央圖書館。這時正好二點,正點鐘聲敲響,聲音渾厚,廻盪全城。圖書館廣場中央高桿上有一個綠色的金龜子雕塑,寶寶大叫著指給我們看,可是我們都不清楚這個金龜子雕塑是什麼來歷有什麼故事,後來回到 布魯塞爾 也問過幾位外國朋友,但他們也都聳肩攤手說“sorry"。(如有哪位網友知道,請在留言區告訴我,不勝感謝!)
(最近我大學時代的老師時啟亮先生查到了有關這一雕塑的典故並特地來信告訴了我。現將其摘錄如下,並向治學嚴謹誨人不倦的時老師表示誠摯的感謝!
在近25米的不鏽鋼針頭上扎著一隻長達3米的巨大甲蟲,這座不平常的雕塑有一個響噹噹的名字,叫做圖騰(Totem)。它由 魯汶 大學在2000年也就是該大學建校575周年時贈送給 魯汶 市政府、作為對市政府支持辦學的答謝。該雕像的設計師讓·法布爾在接受採訪時稱:“甲蟲是自然界的記憶,它是世界上一種最古老的電腦,是人類生存的雷達。整個藝術作品就是關於一隻甲蟲扎在針尖的組合。重要的是,它折射出了大學圖書館的意義:人類的集體回憶、一座裝有書籍和知識的建築物。我希望借助圖騰(Totem)向知識、一切美好的東西致敬,簡而言之,就是人類的詩意存在。”這座矗立在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圖書館前的現代裝置完美地詮釋了 魯汶 市和 魯汶 大學的精神。
見到讓·法布爾(Jan Fabre)這個名字,我們是不是頓時心中有一種熟悉的感覺?小學課本里好像出現過法布爾?沒錯,他就是我們自小就愛讀的《昆蟲記》作者法布爾的後代子孫、出生在 比利時 安特衛普 的小法布爾!
在廣場合影后,我們買門票進入圖書館。普通門票七歐,教師五歐(當時1歐近8元人民幣,如今似乎下來了一些)。雖然我沒有帶教師證,但經我一說明,售票小姐還是很爽快的給了我優惠票。寶寶免票。我和嘉兒各領一個英文的電子解說器,自動掃碼後聽講圖書館的歷史和展品。這是寶寶第二次來參觀,所以她熟門熟路地帶領我們參觀。 在廣場合影后,我們買門票進入圖書館。普通門票七歐,教師五歐(當時1歐近8元人民幣,如今似乎下來了一些)。雖然我沒有帶教師證,但經我一說明,售票小姐還是很爽快的給了我優惠票。寶寶免票。我和嘉兒各領一個英文的電子解說器,自動掃碼後聽講圖書館的歷史和展品。這是寶寶第二次來參觀,所以她熟門熟路地帶領我們參觀。 我們走上二樓,俯瞰一樓大廳,只見裡面全部是一排排油光錚亮的木製桌椅。因為放假,只有兩三個學生在用功讀書。其中有一個很像 中國 人的女學生。我們由衷感嘆,還是咱們 中國 人刻苦呀。 大廳四周的牆壁實際上都是木製書架,一排排的書整整齊齊的排列其中。二、三樓環繞的木牆也都是書架,書架前的窄窄走道上,每隔一段都有一個稍稍外凸的方寸之地,裡面放置一個小方凳,讓閱讀者隨時可以坐下隨手翻閱找到的書。很多書一望而知年代久遠,有不少居然超過100多年了!其中以法文 荷蘭 文書籍居多,也有一部分英文等語言的。我翻閱了幾本,有一本是英文版的精裝《蛇類百科全書》(Enciclopedia of Snakes),印刷精美,內容詳實,雖然年代久遠(版權頁的年代記得是18×x年),保存的卻很好,這應該是與木製書架獨特的保存條件有關係! 我正在瀏覽著,老管理員見我很感興趣,就放下手頭工作跑過來對我說:裡面的小閱覽室更漂亮,一般不對學生更不對游客開放的,她說我是來自遙遠東方的teacher, 就破例領我去參觀一下。果然那個閱覽室更加古老典雅,美輪美奐,不但有裝禎精美的珍貴圖書,還陳列著古老的油畫與雕塑作品,仿佛是一間藝術收藏室,其裝飾的奢華程度也令我嘆為觀止!裡面只有兩三個長著 比利時 人典型的連鬢鬍子的學者模樣的人在埋頭攻讀。靜悄悄地欣賞一周後,我邀請管理員和我合影,她很高興地答應了。合影后她不無遺憾地告訴我,圖書館還擁有一個東方館,收藏著大量的中文典籍。可惜因為今天不是開放日,我們無緣看到。 走出小圖書室,我繼續參觀介紹圖書館歷史滄桑的展品。展櫃中陳列的幾部焦黑的殘本無言地訴說著該館兩度被戰火燒毀、數十萬圖書被付之一炬的傷心往事!我看到英文介紹說:僅僅在1940年5月16日的 魯汶 戰役期間,大學圖書館受到 英德 炮火的嚴重破壞,火焰幾乎損毀了全部書籍(90萬冊)。之後, 德國 和聯合王國均指責對方應為此負責。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書籍和雜誌收藏品被再次重新修複。圖書館建築本身也完全按原樣恢復重建。1987年,皇家頒佈法令將 魯汶 大學中央圖書館作為紀念性建築物保護起來。 1968年由於受政治影響,說 荷蘭 語的師生和說法語的師生髮生嚴重衝突,最後 比利時 政府不得不做出決定,將其一分為二,即留在原址的荷語天主教 魯汶 大學(KUL)和 新建 的法語天主教 魯汶 大學(UCL)。到了1970年,因“兄弟鬩牆”導致的分裂也殃及圖書館。館內的收藏也被分開,相互協商無法達成妥善協議後,當局便決定在原 魯汶 大學保留各系列書籍的奇數冊,偶數冊則轉移到新 魯汶 大學。就是這樣,目前在 魯汶 大學中央圖書館收藏的書籍仍有四百萬冊之巨!
說來也巧,新 魯汶 大學UCL就在我們所住的 布魯塞爾 Saint Lambert區。我和義在閑暇時曾經去過UCL幾次,該大學的建築物也是散落地分佈在一座山坡上下,周圍有很多民居、草地、樹林,甚至還有一個小牧場,現代化的建築物與近乎原生態的環境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以下五幅圖就是法語新魯文大學UCL周圍的景色。)
2月11日 星期六 晴
今天下午一點半,嘉兒駕車帶我們去 魯汶 游覽。 魯汶 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小城,在 布魯塞爾 以東20公里,位於 比利時 的佛拉芒區。沿著高速路開車20分鐘就到了。小城人口10萬左右,其中有一半是大學里的師生員工。按居民人口計, 魯汶 在 比利時 算得上是個不小的城市了,但是若放在 上海 只能算個普通的居民小區罷。 使這個小城名聞世界的自然是 魯汶 大學(英語譯作:Catholic University of Louvain)了。它是 比利時 最大的大學、世界百強名校、 歐洲 十 大名 校之一,也是 西歐 “低地國家”(包括 荷蘭 、 比利時 、 盧森堡 等國)最古老的大學。它還是全球現存的最古老的天主教大學,1425年由教皇馬爾定五世下令建立,距今已有近六個世紀的歷史,現在仍然是享譽全球的頂尖研究型大學。
由於其悠久的歷史原因, 魯汶 大學沒有統一的教學區和宿舍區,各學院的建築物散佈在美麗的 魯汶 市每個角落,我們根本分不清哪裡是大學,哪裡是居民區。1968年由於受政治影響,說 荷蘭 語的師生和說法語的師生髮生嚴重衝突,最後 比利時 政府不得不做出決定,將其一分為二,即留在原址的荷語天主教 魯汶 大學(KUL)和 新建 的法語天主教 魯汶 大學(UCL)。
走在古老的石條路上,我們看到各種膚色和服飾、操著各種語言的人,和 布魯塞爾 不同, 魯汶 屬於 荷蘭 語區,這裡的居民都講 荷蘭 語,又稱佛蘭芒語(Flemish)。城市本身就是一個古老精緻而典雅的旅游景點,而 魯汶 大學的中央圖書館則是其中最出名人氣最高的地標性建築,並且被認為是 歐洲 最美的大學圖書館。這座恢弘大氣具有古典風格的圖書館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毀於戰火,逾百萬冊圖書化為灰燼,二戰結束之後得以再次重建並增補書目,並開放給公眾付費參觀,成為游客來 魯汶 甚至來 比利時 必去的景點之一。 我們隨著游客來到館前,只見眼前聳立著一座古老的哥特式建築,頂上矗立著一座尖尖的鐘樓,這就是我們慕名而來的 魯汶 大學中央圖書館。這時正好二點,正點鐘聲敲響,聲音渾厚,廻盪全城。圖書館廣場中央高桿上有一個綠色的金龜子雕塑,寶寶大叫著指給我們看,可是我們都不清楚這個金龜子雕塑是什麼來歷有什麼故事,後來回到 布魯塞爾 也問過幾位外國朋友,但他們也都聳肩攤手說“sorry"。(如有哪位網友知道,請在留言區告訴我,不勝感謝!)
(最近我大學時代的老師時啟亮先生查到了有關這一雕塑的典故並特地來信告訴了我。現將其摘錄如下,並向治學嚴謹誨人不倦的時老師表示誠摯的感謝!
在近25米的不鏽鋼針頭上扎著一隻長達3米的巨大甲蟲,這座不平常的雕塑有一個響噹噹的名字,叫做圖騰(Totem)。它由 魯汶 大學在2000年也就是該大學建校575周年時贈送給 魯汶 市政府、作為對市政府支持辦學的答謝。該雕像的設計師讓·法布爾在接受採訪時稱:“甲蟲是自然界的記憶,它是世界上一種最古老的電腦,是人類生存的雷達。整個藝術作品就是關於一隻甲蟲扎在針尖的組合。重要的是,它折射出了大學圖書館的意義:人類的集體回憶、一座裝有書籍和知識的建築物。我希望借助圖騰(Totem)向知識、一切美好的東西致敬,簡而言之,就是人類的詩意存在。”這座矗立在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圖書館前的現代裝置完美地詮釋了 魯汶 市和 魯汶 大學的精神。
見到讓·法布爾(Jan Fabre)這個名字,我們是不是頓時心中有一種熟悉的感覺?小學課本里好像出現過法布爾?沒錯,他就是我們自小就愛讀的《昆蟲記》作者法布爾的後代子孫、出生在 比利時 安特衛普 的小法布爾!
在廣場合影后,我們買門票進入圖書館。普通門票七歐,教師五歐(當時1歐近8元人民幣,如今似乎下來了一些)。雖然我沒有帶教師證,但經我一說明,售票小姐還是很爽快的給了我優惠票。寶寶免票。我和嘉兒各領一個英文的電子解說器,自動掃碼後聽講圖書館的歷史和展品。這是寶寶第二次來參觀,所以她熟門熟路地帶領我們參觀。 在廣場合影后,我們買門票進入圖書館。普通門票七歐,教師五歐(當時1歐近8元人民幣,如今似乎下來了一些)。雖然我沒有帶教師證,但經我一說明,售票小姐還是很爽快的給了我優惠票。寶寶免票。我和嘉兒各領一個英文的電子解說器,自動掃碼後聽講圖書館的歷史和展品。這是寶寶第二次來參觀,所以她熟門熟路地帶領我們參觀。 我們走上二樓,俯瞰一樓大廳,只見裡面全部是一排排油光錚亮的木製桌椅。因為放假,只有兩三個學生在用功讀書。其中有一個很像 中國 人的女學生。我們由衷感嘆,還是咱們 中國 人刻苦呀。 大廳四周的牆壁實際上都是木製書架,一排排的書整整齊齊的排列其中。二、三樓環繞的木牆也都是書架,書架前的窄窄走道上,每隔一段都有一個稍稍外凸的方寸之地,裡面放置一個小方凳,讓閱讀者隨時可以坐下隨手翻閱找到的書。很多書一望而知年代久遠,有不少居然超過100多年了!其中以法文 荷蘭 文書籍居多,也有一部分英文等語言的。我翻閱了幾本,有一本是英文版的精裝《蛇類百科全書》(Enciclopedia of Snakes),印刷精美,內容詳實,雖然年代久遠(版權頁的年代記得是18×x年),保存的卻很好,這應該是與木製書架獨特的保存條件有關係! 我正在瀏覽著,老管理員見我很感興趣,就放下手頭工作跑過來對我說:裡面的小閱覽室更漂亮,一般不對學生更不對游客開放的,她說我是來自遙遠東方的teacher, 就破例領我去參觀一下。果然那個閱覽室更加古老典雅,美輪美奐,不但有裝禎精美的珍貴圖書,還陳列著古老的油畫與雕塑作品,仿佛是一間藝術收藏室,其裝飾的奢華程度也令我嘆為觀止!裡面只有兩三個長著 比利時 人典型的連鬢鬍子的學者模樣的人在埋頭攻讀。靜悄悄地欣賞一周後,我邀請管理員和我合影,她很高興地答應了。合影后她不無遺憾地告訴我,圖書館還擁有一個東方館,收藏著大量的中文典籍。可惜因為今天不是開放日,我們無緣看到。 走出小圖書室,我繼續參觀介紹圖書館歷史滄桑的展品。展櫃中陳列的幾部焦黑的殘本無言地訴說著該館兩度被戰火燒毀、數十萬圖書被付之一炬的傷心往事!我看到英文介紹說:僅僅在1940年5月16日的 魯汶 戰役期間,大學圖書館受到 英德 炮火的嚴重破壞,火焰幾乎損毀了全部書籍(90萬冊)。之後, 德國 和聯合王國均指責對方應為此負責。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書籍和雜誌收藏品被再次重新修複。圖書館建築本身也完全按原樣恢復重建。1987年,皇家頒佈法令將 魯汶 大學中央圖書館作為紀念性建築物保護起來。 1968年由於受政治影響,說 荷蘭 語的師生和說法語的師生髮生嚴重衝突,最後 比利時 政府不得不做出決定,將其一分為二,即留在原址的荷語天主教 魯汶 大學(KUL)和 新建 的法語天主教 魯汶 大學(UCL)。到了1970年,因“兄弟鬩牆”導致的分裂也殃及圖書館。館內的收藏也被分開,相互協商無法達成妥善協議後,當局便決定在原 魯汶 大學保留各系列書籍的奇數冊,偶數冊則轉移到新 魯汶 大學。就是這樣,目前在 魯汶 大學中央圖書館收藏的書籍仍有四百萬冊之巨!
說來也巧,新 魯汶 大學UCL就在我們所住的 布魯塞爾 Saint Lambert區。我和義在閑暇時曾經去過UCL幾次,該大學的建築物也是散落地分佈在一座山坡上下,周圍有很多民居、草地、樹林,甚至還有一個小牧場,現代化的建築物與近乎原生態的環境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以下五幅圖就是法語新魯文大學UCL周圍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