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法罕:往昔繁華天下半
伊朗 游記共五篇,加上一篇 伊朗 印象——鐵幕之下的波斯密境,共六篇 伊朗 話題,將在近期連續推出,敬請期待。
已經推出的四篇鏈接在此,方便沒看到的蜂友閱讀。
http://www.mafengwo.cn/i/20821504.html 伊朗 印象:鐵幕之下的波斯密境
http://www.mafengwo.cn/i/20829883.html 德黑蘭 PART1:混亂首都與東方 巴黎
http://www.mafengwo.cn/i/20835109.html 德黑蘭 PART2:雖不能一見請傾心,卻令人念念不忘
http://www.mafengwo.cn/i/20840434.html 從 德黑蘭 到 伊斯法罕 :從“ 伊朗 ”走向“波斯”
更多咩咩的游記請關註微信公眾號:路上的咩醬
伊斯法罕,一段簡史伊斯法罕 建城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阿契美尼德王朝(也就是波斯第一帝國)時期,距今已經有2500年以上。那時的帝國首都在更南的波斯 波利斯 和帕薩爾加德,之後隨著版圖擴張並占領了巴比倫,繼而遷都往西邊靠近伊拉克的 蘇薩 。其實在 伊朗 和伊拉克之間,有一系列包括 蘇薩 在內的重要古城和古跡(盧浮宮著名的漢謨拉比法典就出土於 蘇薩 )。只是由於時局動蕩,因此難以成為一般旅行者的目的地,不失為一種遺憾。
而彼時, 伊斯法罕 則作為波斯南北往來的必經之路,得以開始形成為一個重要城市。之後的千餘年間,這裡曾遭受 亞歷山大 的馬其頓王國(公元前330年)、 新興 的阿拉伯帝國(公元640年)、 蒙古 後裔的帖木兒帝國(公元1387年)的三次大規模入侵而遭毀,不過又都被修複。千年古都的風貌得以維持。
直到薩法維王朝時期,阿 巴斯 一世繼位,開始了他著名的改革運動,讓薩法維王朝的軍事和經濟實力顯著提升。在他繼位之前的幾十年,薩法維王朝在東西兩面遭遇奧斯曼帝國與烏茲別克汗國的夾擊,連續作戰失敗,喪失國土,連最初的首都 大不里士 都被奧斯曼帝國占領。由於此時的奧斯曼帝國 蘇丹 兼任遜尼派穆斯林的哈里發,而薩法維王朝作為波斯第四帝國則尊什葉派為國教,因此薩法維王朝與奧斯曼帝國的戰爭既可以看做是波斯與 土耳其 兩大帝國之爭,更是遜尼派與什葉派兩大教派之爭。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薩法維王朝早期連續敗給奧斯曼帝國的歷史歷來被 伊朗 人視為奇恥大辱。
不過這種屈辱隨著阿 巴斯 改革的 成功 而結束。他先是向東從烏茲別克人手中奪回包括聖城 馬什哈德 (第八代伊瑪目聖陵所在)在內的 呼羅珊 的大片土地;接著向西三次進攻奧斯曼帝國,並重奪之前被對方占領的今伊拉克和外 高加索 三國的大部分領土;隨後在 英國 人的幫助下向南驅逐了葡萄牙人收回了 巴林 和霍爾木茲。薩法維王朝無論從版圖、軍事和經濟文化上都達到了全盛的時期。
(照片說明)阿 巴斯 大帝畫像,圖片來自百度
在這段東征西戰的時期里,阿 巴斯 大帝出於軍事(因為 伊斯法罕 遠離幾條戰線,比較穩定)、文化( 伊斯法罕 從千年前就是波斯重鎮,還曾經是塞爾柱帝國的首都)等方面考慮,將首都由 加茲溫 (在之前與奧斯曼帝國的戰爭中,為了避免被敵人長驅直入,當時的皇帝塔赫瑪斯普一世將首都從 大不里士 遷到相對後方的 加茲溫 )遷到 伊斯法罕 。在之後的幾十年中,隨著皇帝不斷獲得勝利,開疆拓土,王朝也獲得了源源不斷的財富,這些財富一部分繼續投入征戰,而另一部分則用於修建新首都。作為一個幅員遼闊的帝國首都,阿 巴斯 一世在這裡修建了數量眾多而規模宏大的清真寺、豪華精美的宮殿、氣派非凡的廣場,還有沿著扎因德河修建的十幾座橋梁和水渠,利用這些水渠引來的河水,城中又建起了很多漂亮的花園和林蔭大道。隨著財富的聚集,商人和百姓們蜂擁而來,鱗次櫛比的店鋪圍繞著伊瑪目廣場,最終形成了巨大的巴扎。經過幾十年的努力, 伊斯法罕 變得富麗堂皇而又威嚴顯赫,這座雄偉而美麗的城市展現出空前的繁榮和富饒,體現了它的君主的宏圖偉業,也代表著帝國的強盛不衰。那句自信的古語“ 伊斯法罕 ,天下之半”(Esfahan nesf-e Jahan)就此為人們所傳頌。 伊瑪目廣場:世界之窗宏偉的伊瑪目廣場是開啟 伊斯法罕 之旅的不二選擇。可以說當年阿 巴斯 大帝修建城市就是圍繞著這裡而展開。 伊斯法罕 其他很多重要的景點 比如 伊瑪目清真寺、謝克洛弗拉清真寺(Sheikh Lotfollah Mosque,這座清真寺由於名字長而古怪有十種以上的翻譯…)、 阿裡卡 普宮和大巴扎都圍繞著廣場,實際上它們共同構成了廣場景觀的一部分。這裡是 伊斯法罕 的象徵,也是聯合國收錄的世界文化遺產。
(照片說明)伊瑪目廣場的地圖,可以看到周圍圍繞著很多景點。作為 北京 人,我最不能理解的事情是這種城市中心的廣場居然不是正南正北而是歪的…實在是無法理解…
這裡最初名為沙阿廣場(沙阿就是波斯語中皇帝之意,所以又可以稱為國王廣場),同時這裡還有另一個美麗的名字,叫Naqsh-e Jahan,Naqsh在波斯語中意為窗戶,而Jahan則是世界,所以這裡又叫“世界之窗”。直到伊斯蘭革命之後更名為伊瑪目廣場。這裡也是僅次於天安門廣場的世界第二大廣場。
(照片說明)伊瑪目廣場南邊的部分,廣場盡頭的是伊瑪目清真寺
(照片說明)東面的謝克洛弗拉清真寺
廣場中央是一個噴水池,炎炎夏日中照例有很多小朋友在池中玩水。其餘的部分則是規劃整齊的綠地。除了南 邊和 東面的兩座大清真寺和西邊的 阿裡卡 普宮之外,廣場被周圍的店鋪包圍,這些店鋪有著統一的拱形騎樓,相互連接,裡面陳列著各種手工藝品和特產。你可以從任何一家店鋪穿過,就會來到廣場周圍道路錯綜複雜的大巴扎,巴扎里琳琅滿目的商品和各色各樣的工匠會讓你目不暇接。如果不想頂著炎炎烈日穿過巨大而毫無遮擋的廣場,那麼可以選擇通過周圍的巴扎前往廣場的各個角落。
(照片說明)從南面的伊瑪目清真寺門前看去,左邊的 阿裡卡 普宮和右邊的謝克洛弗拉清真寺。正面的兩個 石柱 是古老的馬球球門。阿 巴斯 大帝曾在 阿裡卡 普宮上觀看在廣場進行的馬球比賽。
這裡曾是整個帝國的心臟, 阿裡卡 普宮相當於天安門城樓,而伊瑪目廣場則相當於天安門廣場。皇帝在宮殿頂上的平臺接待外賓,觀看廣場上舉行的閱兵、馬球比賽或者其他的大型活動。而如今,雖然單論景觀,我可以說, 伊斯法罕 “即列 歐洲 大古城中,亦無愧色也”,卻由於製裁等影響,使得外國游人並不多見,廣場中為游客準備的一輛輛馬車鮮有客人光顧。讓人不禁又起興衰之感。不知道這裡是不是還有機會,重現當年八方來客,接踵摩肩的輝煌呢?
伊瑪目清真寺:帝國最輝煌的明珠在廣場南端的盡頭,伊瑪目清真寺巨大的圓頂可以從任何一個角度清楚地看到。它驕傲地屹立於此,向世人述說著帝國的往昔輝煌。
大清真寺曾經名為賈米爾阿 巴斯 清真寺即皇家清真寺,在伊斯蘭革命後更名。它始建於1612年,在皇帝親自督工之下歷經27年完工。在此期間,皇帝陛下再次西征奧斯曼帝國,並不斷取勝。接二連三的勝利換來的是源源不斷的資金,因此建築師們不斷採購成批珍貴的 大理 石,又燒制出精美的釉磚,最終完成了這一波斯建築史上的傑作。它被認為是 伊朗 上千年清真寺建造歷史上完成的成千上萬的清真寺中所達到的最高成就,是波斯在建築、木雕刻與釉磚工程上的一個壯麗雄偉的典範。也因其莊嚴和華美而被認為是世界上最令人驚嘆的建築物之一。
(照片說明)僅僅是一個大門就已經令人贊嘆
清真寺面向廣場的壁龕式的結構叫做“伊旺”(Iwan),是 伊朗 及 中亞 地區獨特的建築形式,廣泛出現在清真寺、聖陵及其他嚴肅的紀念性建築中,以體現莊嚴的氣氛。這個作為清真寺正門的伊旺高達30米,兩座宣禮塔更是高達42米,令人仰視,氣勢不凡。上面裝飾著以藍色色調為主的精美釉磚,再彼此拼接成複雜的花紋圖案和古蘭經經文(這個是我的猜測,畢竟不認識...)。
(照片說明)伊瑪目清真寺的寬闊庭院
進入正門是一個八角形的前廳,然後走出到外面的庭院就可以發現,清真寺的整體方向與正門呈現出一個奇怪的角度,並不是正對著正門。(大家在廣場部分的照片中就可以看到)。這是因為阿 巴斯 在設計廣場時,要求所有建築的大門都要正對廣場,而清真寺根據宗教的規定,其中軸線必須指向聖城 麥加 ,所以建築師們在皇權與神權雙重壓力下只好選擇了這種折中的兩全之法。
空曠的庭院和迴廊中,只有三三兩兩的游人。想想 歐洲 各大教堂,或者 伊斯坦布爾 同樣作為清真寺景點的藍色清真寺的游人如織,讓人有些心疼的同時又感到小小的幸運。一種發現不為大眾所熟知的秘境的幸運。
清真寺那個高達52米、用釉磚拼接得富麗堂皇的穹頂下,是巨大的禮拜大殿。很多朋友去過很多教堂,卻未曾到過清真寺。我們可以看到最明顯的不同就是清真寺內僅僅飾以花紋圖案,絕無聖像,也無任何壁畫。這並非伊斯蘭的工匠手藝不精,無法創作,而是古蘭經教義嚴厲禁止偶像或畫像崇拜,甚至禁止描繪神像。穆斯林崇拜唯一的真主,即使是他的像( 比如 雕塑或畫像)、他的使者( 比如 穆聖)也不行。因此,在清真寺內,僅有以伊斯蘭書法“庫法體”書寫的真主安拉之名無限反覆。
整個大殿構造巧妙,在正對圓頂下的黑磚上跺一下腳,可以聽到從四處傳來的七個清晰的回聲,這些回聲隨後可以傳到大廳、迴廊的各個角落,在禮拜時讓每個角落的穆斯林都可以聽到毛拉闡釋教義。
謝克洛弗拉清真寺:穹頂的光影魔法位於廣場東面的謝克洛弗拉清真寺從規模上比伊瑪目清真寺小上許多,它是阿 巴斯 一世為表達對一位宗教學者,來自 黎巴嫩 的謝克洛弗拉而修建的。當時的薩法維王朝尊奉什葉派教義,使得各處的什葉派學者和宗教領袖離開家鄉來到 伊斯法罕 ,謝克洛弗拉就是其中之一。
(照片說明)謝克洛弗拉清真寺漂亮的圓頂,圖片來自網絡,我並沒有能拉到這麼近距離的設備..哈哈
相比恢弘的伊瑪目清真寺,謝克洛弗拉清真寺顯得嬌小,卻不失美麗動人,猶如陪伴於皇帝陛下身邊的皇后。與大多數清真寺藍色為主的圓頂不同,它獨特的黃色基調圓頂更顯出一種柔美。它沒有高大的大門,也沒有廣闊的庭院和高聳的宣禮塔,整個清真寺全部都是室內結構,這是因為這裡是專供皇室親眷禮拜之用。
走廊同樣裝飾著精美的釉磚,直接通向裡面的禮拜堂。禮拜堂從高度和麵積來講都遠不如伊瑪目清真寺,但是卻有自己獨特的一面,那就是與圓頂外部相和諧呼應的淡黃色為主色調的色彩,而且在頂部開有更多的花窗。在一天的不同時分,陽光通過花窗映在穹頂上,展現出不同的光影效果。這種迷人的光影變幻使這裡勝過了其他很多更雄偉壯麗的景點,成為了孤獨星球LP 伊朗 捲的封面。
如果走近仔細觀賞,會發現這裡的釉磚鑲嵌的精細工藝、琺琅漆磚砌成的書法銘文、綠松石色的裝飾花邊所構成的內部裝飾無不堪稱巧奪天工,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阿裡卡普宮:伊斯法罕的“天安門”在謝克洛弗拉清真寺正對面與之遙遙相望的,就是 阿裡卡 普宮。阿 巴斯 一世在遷都之後,開始著手在廣場的西面建造自己的宮殿。宮殿的整體風格與整個廣場上其他的建築相一致。與幾乎同時期的 凡爾賽 宮,或是宿敵奧斯曼帝國的托普卡帕宮相比, 阿裡卡 普宮的外表堪稱朴素無華。但是當與整個伊瑪目廣場一同來看,就顯示出它的魅力了。
如今,這裡作為寢宮的部分並未開放,但依然是必去的地方。因為在三樓的平臺是俯瞰伊瑪目廣場的最佳地點。那裡也是專門作為皇帝接待外國賓客或觀賞廣場上舉辦活動的地方。站在當年皇帝的位置,將整個恢弘的廣場盡收眼底,將會是 伊斯法罕 的“高亮時刻”。
平臺上已經算人數比較多了,但依然非常空曠。如果將這裡整體搬移到 伊斯坦布爾 這樣的城市,恐怕每一塊磚上都會站滿了游客吧…
從平臺後的門進去,沿著旋轉樓梯登上頂層,是王宮的音樂廳,也是這裡的另一個亮點所在。
樂師們會坐在上面的窗格中演奏,而樂聲則會經過四周工匠們精心設計雕鑿出的孔洞共振,進而產生更加出色的表現力。這一獨特的設計和精美的工藝讓這個音樂廳成為了現在 阿裡卡 普宮的靚麗風景。
大巴扎:昔年繁華今何在
巴扎意為市場,在 絲綢之路 上,幾乎每個城市都有巴扎。巴扎規模的大小也反映了城市的繁榮程度,越繁華的城市越容易聚集來自五湖四海的商人,就會形成規模更大的巴扎。
伊朗 最著名的巴扎是 大不里士 的,六百餘年的悠久歷史和世界最大規模室內巴扎讓它得以入選世界文化遺產。而 伊斯法罕 的巴扎雖然歷史短了一些,但是由於借了薩法維王朝鼎盛時期的東風,使得它更加繁華,再加上位於 德黑蘭 \- 伊斯法罕 \- 設拉子 這條 伊朗 最核心的旅游路線上,所以也成為了游客的必到之處。 (照片說明)位於伊瑪目廣場南端的大巴扎正門,裡面是四通八達的迷宮般的走廊
昔年“ 伊斯法罕 半天下”的名聲剛剛叫響之時,這裡匯聚了東西方各路商人和貨物,據說沒有這裡看不到的奇珍,沒有這裡買不到的寶貨。時過境遷,雖然伊瑪目廣場依然威嚴,但是圍繞著它的巴扎早已不復那時的昌盛。隨著遭受製裁,游人銳減,高大的走廊拱頂下,有些店鋪已經支持不住而關門。而剩下的那些也是門可羅雀,老闆比游客還多,當我們從一家家店鋪門前走過,有些老闆甚至會追出好遠,只為了邀請我們到他的店看一看。那些商品有些誠然工藝精湛,而價格又便宜的讓人有點心疼,不過終究能攜帶的東西有限,只能一次次看著那些老闆們失望的眼神離開。
(照片說明)距離廣場最近的工藝品區還有些游人,不過也以 伊朗 人為主
(照片說明)巨大的巴扎包羅 萬象 ,最熱鬧的是販賣日用品和日常服飾的部分,本地人都會來採購,穹頂也沒有修繕。
在這裡我們遇到了一個小小的騙局,一個看起來倒是派頭十足的老頭過來跟我們搭話,先是表示他非常喜歡 中國 人,因為 伊朗 和 中國 是朋友(這個倒是真的,包括 香港 問題在內的各種問題現在 伊朗 完全站在 中國 這隊),要“共同對抗 美國 (老頭原話:Iran and China,fight with US,together!)。然後說自己是 伊斯法罕 大學的退休教授,看我們是 中國 朋友,要帶著我們參觀巴扎,然後再帶著我們去參觀廣場,給我們講解。我們一開始雖然並未懷疑,不過也推脫了一會兒,無奈人家盛情實在難卻,就同意了。結果證明他其實只是帶著我們去巴扎里一些特定的店鋪,先去“參觀”一下手工製造的過程,然後說這些店里的東西比別的都好,讓我們看著買。不過我們不買他倒是也沒有什麼別的表示,就帶著去下一家。轉了幾家店後,我們認定這一定是個帶人去店里拿回扣的假教授,就找機會甩掉了他。不過想想看,其實看到了一些一般逛巴扎時候看不到的東西,也不算太虧。
(照片說明)正在繪製用於建造清真寺彩磚的工人,繪製完後再燒制上色。 (照片說明)除了波斯地毯聞名天下外,這種印花的布也很有名。同樣是手工繪製上色。 (照片說明)很多店鋪里的工藝品都是老闆自己手工製作,但是卻銷路不佳。
四十柱宮:並沒有四十根柱子從伊瑪目廣場 阿裡卡 普宮一側向西穿過巴扎,就會來到從 伊斯法罕 藝術大學的庭院,庭院里擺放著 伊朗 最著名的詩人和藝術家的半身像。穿過庭院向西,就是四十柱宮。這座宮殿建在一個大花園中,花園是阿 巴斯 一世修建的,可能是作為 阿裡卡 普宮的後花園。阿 巴斯 一世在世時,曾害怕並猜疑他的三個兒子謀權篡位,最終殺掉了 長子 與次子,刺盲了幼子。在去世前立他的孫子薩非即位。薩非為人殘暴而不甚關心政事,王朝漸漸衰落。等到他的兒子阿 巴斯 二世即位後,倒是勤於政務,王朝又出現中興。在此期間,阿 巴斯 二世在這個花園中修建了宮殿,作為接見與宴請外賓之用。
(照片說明)庭院中的大水池倒映著宮殿前的二十根木柱
庭院中央是一個巨大的水池,兩邊對稱種植著參天 大樹 。正面的宮殿前廊,豎立著二十根柏木的柱子作為支撐,這些柱子造型不似古 希腊 那般莊嚴厚重,而給人以一種纖細輕盈之感。二十根柱子映在前面的池水中,影影綽綽又有同樣數目的倒影,真真假假四十根柱子呈現在人們面前,四十柱宮也由此得名。這種虛實相生的手法倒是非常符合我們 中國 人的審美了。
(照片說明)四十柱宮的壁畫
宮殿內部最有名的部分是四壁的壁畫。這些壁畫畫工精美,描繪了包括國王接見外國使者、王朝的軍隊與敵人(最多的是 土耳其 人)交戰等場面。它們與同時期的 歐洲 繪畫呈現出完全不同的風格,也是一個看點。
這裡的兩個講解員看到我們,很熱情地跑過來問需不需要幫助和講解,然後給我們講了這些壁畫所描繪的場景。不過話題很快就轉變為了國際局勢、政治和宗教信仰這些方面。在這個國家,你要時時做好成為一個政治評論員的準備才行。 聚禮清真寺:伊朗清真寺的活化石在伊瑪目廣場北邊一公里左右,有另外一座大清真寺。楊老師在連續的清真寺轟炸後本來不太想去了,畢竟正如我所說,這些華麗的清真寺任何一個單拿出來都是很棒的游覽目標,但一天之內連著參觀好幾座難免會出現審美疲勞。但是我覺得連壯麗如伊瑪目清真寺都沒能在世界文化遺產中列有一席之地,而這個聚禮清真寺卻榜上有名,那一定有它的道理。所以我們還是決定去看看。
聚禮清真寺又稱禮拜五清真寺或賈瑪清真寺,位於 伊斯法罕 老廣場旁,這裡曾是薩法維定都此地前城市的中心,周圍同樣環繞著巴扎。這種清真寺-廣場-巴扎作為城市中心的模式幾乎通行於每一座伊斯蘭城市。只不過隨著阿 巴斯 一世 大興 土木,核心的位置向南轉移到了伊瑪目廣場,這裡就顯得冷清起來。
在參觀的時候,我們又遇到了好心的 伊朗 人。一位做完禮拜提著雞蛋準備回家的大叔主動為我們講解起這座清真寺----並且這一次可不是騙局了。借助這位中學老師的講解,我們才瞭解這座清真寺的獨特魅力。它可以說是 伊朗 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最早興建於771年,也成為了其後整個 中亞 地區清真寺設計的典範。此後的幾百年間,隨著不同的國家與民族占領 伊朗 ,這裡不斷進行擴建,每一次擴建都帶有那一時期的特色。最後的結果就是,在這個清真寺中可以同時看到塞爾柱、 蒙古 和薩法維時代的建築特點。這種獨一無二的優勢正是它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