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敬畏的巨大神廟--卡納克神廟
在過去的漫長歲月中, 埃及 的歷代國王和權貴在此 大興 土木,建造了宮殿和神廟,據說,這段建造時期堪稱 埃及 建築藝術的高峰,神廟將 埃及 人的想象力發揮到了極點。
如果說金字塔重在營造建築外部空間,用超大的簡單形體,表現與長河大漠相比美的壯闊。神廟則重在營造建築內部空間,通過比金字塔更複雜的建築序列,層層遞進,明暗對比,製造出幽深神秘的建築氛圍。在建築藝術表現手段上,也推進了一大步。
卡納克 神廟位於 盧克索 以北5公里處,是 埃及 中王國及新王國時期首都底比斯的一部分。太陽神阿蒙神的崇拜中心,古 埃及 最大的神廟所在地。在 開羅 以南700千米處的尼羅河東岸。 遺址占據當時底比斯東城的北半部。通過斯芬克斯(見獅身人面像)大道與南面1千米的 盧克索 相接,那裡另有一座阿蒙神廟。
由於中王國和新王國各朝都是從底比斯起家而統治全國的,底比斯的地方神阿蒙神被當做王權的保護神,成為 埃及 眾神中最重要的一位。這裡的阿蒙神廟也成為全國最大最富有的神廟。它是古 埃及 帝國遺留的最壯觀的神廟,因其浩大的規模而聞名世界,僅保存完好的部分占地就達30多公頃。 卡納克 神廟是世界上殘存的古代最偉大的神廟群, 進入神廟要通過一個長長的神道,神道兩邊排列著獅身羊頭像的公羊大道,古 埃及 人認為,公羊是阿蒙(太陽神)的化身。 卡納克 神廟是法老(即國王)迎接太陽的地方。在公元前1567年開始的古 埃及 新王朝,每天清晨,法老和他的臣民都要到卡爾納克神廟前迎接太陽的升起,迎接他們心中最崇敬的太陽神。
早晨,通紅的陽光仿佛來源於卡爾納克神廟中的方尖碑。光線爬過高大的塔門,先是染紅多柱廳“盛開”的蓮花大圓柱,然後投射在神殿上。過一會兒,陽光將移到排列整齊的獅身公羊頭像上,每隻獅身公羊頭像下都站立著一個小小的法老,接受著神的庇佑。 公羊獅身像隊伍後是神廟第一道門牆,進門之後首先看到的是阿蒙神廟的大庭院,這裡集中了名目繁多的古跡。左側是謝提二世祠堂,對面有一座面部酷似圖坦卡蒙的羊頭獅身像,祠堂右側是小型的拉美西斯三世神廟。大庭院中央還有一根孤零零的紙草狀立柱,這是原先曾有的一座25王朝努比亞法老塔哈克時代的結構獨特的亭子所遺留下來的。
進了狹窄的城門,眼前是一個大院,旁邊有兩座小神廟。 神廟始建於中王國時期。至新王國第十八王朝大加擴建,第十九、二十王朝又續有增修。到新王國末期,它已擁有10座門樓(古 埃及 一般廟宇僅有1座門樓),各座門樓又有相應的柱廳或庭院。全廟平面略呈梯形,主殿按東西軸向佈置,先後重疊門樓6座,又從中心向南分支,另列門樓4座。除主殿供奉阿蒙神外,還另建供奉阿蒙之子柯恩斯神和阿蒙之妻穆特神的廟宇。神廟由石像道、塔門、外庭院、大殿和密室組成。 城門左側屹立著拉美西斯二世八米高的巨型花崗岩雕像,他的兩腿之間鐫刻著王后的雕像,一大一小,和諧地融為一體。這位統治 埃及 時間最長的法老,和大多數帝王一樣,熱衷於修建經久傳世的龐大的土木工程,他為 卡納克 神廟和 盧克索 神廟都增添了新的結構。
拉美西斯二世王后 整個建築群中,包括大小神殿20餘座。院內有高44米,寬131米的塔門。大柱廳共有134根巨型 石柱 ,氣勢宏偉,令人震撼。據說共有81322名工匠、祭司、衛士、農民為建造 卡納克 神殿這座神殿付出了汗水。法老們遠征的戰利品和劫掠的錢財為神殿的建造提供了極為豐富的獎金來源。數代法老參與了大殿的建造,其中阿蒙諾菲三世建造了中殿的12根大柱,用以支撐眾多的柱楣。拉美西斯一世開始對大殿進行裝飾,一直延續到塞地一世和拉美西斯二世的時代。 埃及 最大的神廟—— 卡納克 神廟給人的感覺就是誇張,且不說塔門巨大而厚重,雕像高大而挺拔,就連多柱廳中的134根圓柱子,高度竟然有22米,每根“盛開”的蓮花大圓柱頂可以站立100餘人。 神廟最著名的是大柱廳,廳長366米,寬110米,面積約5000平方米,有六道大廳,134根 石柱 ,分成16排。中央兩排的柱子最為高大,其直徑達3.57米,高21米,上面承托著長9.21米,重達65噸的大梁。其他柱子的直徑為2.74米,高12.8米。在柱頂的柱帽處,可以安穩地坐下近百人,其建築尺度之大,實屬罕見。
站在大廳中央,四面森林一般的巨大 石柱 ,處處遮擋著人們的視線,給人造成一種神秘而又幽深的感覺。雖然由於年代的久遠,致使神廟已破敗不堪,然而,透過那僅存的部分,人們依然能夠感受和想象到 卡納克 神廟當年的宏偉壯麗。 抬起頭,紙莎草狀的柱頭,和天空接近、融合。 電影《尼羅河慘案》中高聳的 石柱 、雄偉的廟宇以及巨大的石塊從柱子頂部轟然墜落的場面,那一組驚險的鏡頭,就是在這個被稱為 石柱 大廳的地方拍攝的。 這裡的 石柱 有如原始森林,僅以中部與兩旁屋面高差形成的高側窗採光,被橫梁和柱頭分去一半後,光線漸次陰暗,形成了法老所需要的“王權神化”的神秘而又壓抑的氣氛。這些巨大的形象震撼人心,精神在物質的重量下感到壓抑,而這些壓抑之感正是崇拜的起始點,這也就是 卡納克 神廟藝術構思的基點。
柱頂殘留的彩繪,可以想像出神廟3000年前的風采。這些石雕彩繪的大柱已經在這裡站立了幾十個世紀。
在門樓和柱廳圓柱上有豐富的浮雕和彩畫,既表現宗教內容,又歌頌國王業績,並附有銘文。
巨大的 石柱 密集如林,柱、梁、牆遍佈雕刻,走在巨柱之間,撼然、幽然、愴然、恍然,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仿佛置身在歲月的叢林里。
134根巨大的 石柱 排列有序的占滿整個大廳,密密麻麻的如同 石林 一般,陽光穿過巨大 石柱 的縫隙,投下的影子形成明暗的光影,撲朔迷離,使得神廟變得更加的神秘!
這巨柱組成的 石林 創造出一種震撼人心的效果,想想這些密密麻麻的大柱子站在這裡經歷了三千多年的日出日落、風捲黃沙,那種感覺,真的無法用語言來表達!
在柱上、牆上、神像基座上優美的圖案和象形文字。
雕刻精美象形文字巨大的圓柱。
如果說金字塔重在營造建築外部空間,用超大的簡單形體,表現與長河大漠相比美的壯闊。神廟則重在營造建築內部空間,通過比金字塔更複雜的建築序列,層層遞進,明暗對比,製造出幽深神秘的建築氛圍。在建築藝術表現手段上,也推進了一大步。
卡納克 神廟位於 盧克索 以北5公里處,是 埃及 中王國及新王國時期首都底比斯的一部分。太陽神阿蒙神的崇拜中心,古 埃及 最大的神廟所在地。在 開羅 以南700千米處的尼羅河東岸。 遺址占據當時底比斯東城的北半部。通過斯芬克斯(見獅身人面像)大道與南面1千米的 盧克索 相接,那裡另有一座阿蒙神廟。
由於中王國和新王國各朝都是從底比斯起家而統治全國的,底比斯的地方神阿蒙神被當做王權的保護神,成為 埃及 眾神中最重要的一位。這裡的阿蒙神廟也成為全國最大最富有的神廟。它是古 埃及 帝國遺留的最壯觀的神廟,因其浩大的規模而聞名世界,僅保存完好的部分占地就達30多公頃。 卡納克 神廟是世界上殘存的古代最偉大的神廟群, 進入神廟要通過一個長長的神道,神道兩邊排列著獅身羊頭像的公羊大道,古 埃及 人認為,公羊是阿蒙(太陽神)的化身。 卡納克 神廟是法老(即國王)迎接太陽的地方。在公元前1567年開始的古 埃及 新王朝,每天清晨,法老和他的臣民都要到卡爾納克神廟前迎接太陽的升起,迎接他們心中最崇敬的太陽神。
早晨,通紅的陽光仿佛來源於卡爾納克神廟中的方尖碑。光線爬過高大的塔門,先是染紅多柱廳“盛開”的蓮花大圓柱,然後投射在神殿上。過一會兒,陽光將移到排列整齊的獅身公羊頭像上,每隻獅身公羊頭像下都站立著一個小小的法老,接受著神的庇佑。 公羊獅身像隊伍後是神廟第一道門牆,進門之後首先看到的是阿蒙神廟的大庭院,這裡集中了名目繁多的古跡。左側是謝提二世祠堂,對面有一座面部酷似圖坦卡蒙的羊頭獅身像,祠堂右側是小型的拉美西斯三世神廟。大庭院中央還有一根孤零零的紙草狀立柱,這是原先曾有的一座25王朝努比亞法老塔哈克時代的結構獨特的亭子所遺留下來的。
進了狹窄的城門,眼前是一個大院,旁邊有兩座小神廟。 神廟始建於中王國時期。至新王國第十八王朝大加擴建,第十九、二十王朝又續有增修。到新王國末期,它已擁有10座門樓(古 埃及 一般廟宇僅有1座門樓),各座門樓又有相應的柱廳或庭院。全廟平面略呈梯形,主殿按東西軸向佈置,先後重疊門樓6座,又從中心向南分支,另列門樓4座。除主殿供奉阿蒙神外,還另建供奉阿蒙之子柯恩斯神和阿蒙之妻穆特神的廟宇。神廟由石像道、塔門、外庭院、大殿和密室組成。 城門左側屹立著拉美西斯二世八米高的巨型花崗岩雕像,他的兩腿之間鐫刻著王后的雕像,一大一小,和諧地融為一體。這位統治 埃及 時間最長的法老,和大多數帝王一樣,熱衷於修建經久傳世的龐大的土木工程,他為 卡納克 神廟和 盧克索 神廟都增添了新的結構。
拉美西斯二世王后 整個建築群中,包括大小神殿20餘座。院內有高44米,寬131米的塔門。大柱廳共有134根巨型 石柱 ,氣勢宏偉,令人震撼。據說共有81322名工匠、祭司、衛士、農民為建造 卡納克 神殿這座神殿付出了汗水。法老們遠征的戰利品和劫掠的錢財為神殿的建造提供了極為豐富的獎金來源。數代法老參與了大殿的建造,其中阿蒙諾菲三世建造了中殿的12根大柱,用以支撐眾多的柱楣。拉美西斯一世開始對大殿進行裝飾,一直延續到塞地一世和拉美西斯二世的時代。 埃及 最大的神廟—— 卡納克 神廟給人的感覺就是誇張,且不說塔門巨大而厚重,雕像高大而挺拔,就連多柱廳中的134根圓柱子,高度竟然有22米,每根“盛開”的蓮花大圓柱頂可以站立100餘人。 神廟最著名的是大柱廳,廳長366米,寬110米,面積約5000平方米,有六道大廳,134根 石柱 ,分成16排。中央兩排的柱子最為高大,其直徑達3.57米,高21米,上面承托著長9.21米,重達65噸的大梁。其他柱子的直徑為2.74米,高12.8米。在柱頂的柱帽處,可以安穩地坐下近百人,其建築尺度之大,實屬罕見。
站在大廳中央,四面森林一般的巨大 石柱 ,處處遮擋著人們的視線,給人造成一種神秘而又幽深的感覺。雖然由於年代的久遠,致使神廟已破敗不堪,然而,透過那僅存的部分,人們依然能夠感受和想象到 卡納克 神廟當年的宏偉壯麗。 抬起頭,紙莎草狀的柱頭,和天空接近、融合。 電影《尼羅河慘案》中高聳的 石柱 、雄偉的廟宇以及巨大的石塊從柱子頂部轟然墜落的場面,那一組驚險的鏡頭,就是在這個被稱為 石柱 大廳的地方拍攝的。 這裡的 石柱 有如原始森林,僅以中部與兩旁屋面高差形成的高側窗採光,被橫梁和柱頭分去一半後,光線漸次陰暗,形成了法老所需要的“王權神化”的神秘而又壓抑的氣氛。這些巨大的形象震撼人心,精神在物質的重量下感到壓抑,而這些壓抑之感正是崇拜的起始點,這也就是 卡納克 神廟藝術構思的基點。
柱頂殘留的彩繪,可以想像出神廟3000年前的風采。這些石雕彩繪的大柱已經在這裡站立了幾十個世紀。
在門樓和柱廳圓柱上有豐富的浮雕和彩畫,既表現宗教內容,又歌頌國王業績,並附有銘文。
巨大的 石柱 密集如林,柱、梁、牆遍佈雕刻,走在巨柱之間,撼然、幽然、愴然、恍然,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仿佛置身在歲月的叢林里。
134根巨大的 石柱 排列有序的占滿整個大廳,密密麻麻的如同 石林 一般,陽光穿過巨大 石柱 的縫隙,投下的影子形成明暗的光影,撲朔迷離,使得神廟變得更加的神秘!
這巨柱組成的 石林 創造出一種震撼人心的效果,想想這些密密麻麻的大柱子站在這裡經歷了三千多年的日出日落、風捲黃沙,那種感覺,真的無法用語言來表達!
在柱上、牆上、神像基座上優美的圖案和象形文字。
雕刻精美象形文字巨大的圓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