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萌的歐洲環游記(8)——盧森堡比利時篇
低地國家是對 歐洲 西北 沿海地區的 荷蘭 、 比利時 、 盧森堡 三國的統稱。這三個國家有著地理和歷史文化上的淵源,曾經多次統一於一個國家。該地出現過世界性的航海殖民帝國( 荷蘭 聯省 共和 國)和工業化強國( 比利時 王國),以及神聖 羅馬 帝國皇帝( 盧森堡 王朝)。 荷蘭 已經在 荷蘭 篇中單獨寫過,因此本篇著重於 盧森堡 和 比利時 兩個國家。作為一個資深的“吃貨”,文章最後為了美食單獨開了一節,大家不要錯過 比利時 的美食喲!
【Part 1 盧森堡】盧森堡 大公國,簡稱 盧森堡 ,位於 歐洲 西北 部,被鄰國 法國 、 德國 和 比利時 包圍,是一個內陸小國,也是現今 歐洲 大陸僅存的大公國(以世襲大公為元首的國家)。因國土小、古堡多, 盧森堡 又被稱為“袖珍王國”、“千堡之國” 。
盧森堡 地形富於變化,在歷史上又處於德法要道,地勢險要,一直是 西歐 重要的軍事要塞,有北方 直布羅陀 的稱號。 盧森堡 於公元963年形成統一體。15~18世紀經歷 西班牙 、 法國 、 奧地利 的統治,1815年成為大公國。1867年成為中立國,1948年起放棄中立。
盧森堡 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歐盟和北約創始成員國之一,擁有歐盟多個下設機構,如 歐洲 法院、 歐洲 審計院以及 歐洲 投資銀行,被稱為繼 布魯塞爾 和 斯特拉斯堡 之後的歐盟“第三首都”。 盧森堡 是高度發達的工業國家,歐元區內最重要的私人銀行中心,以及全球第二大投資信托中心(僅次於 美國 ),金融、廣播電視、鋼鐵是其三大經濟支柱產業,該國失業率極低,人均壽命達到80歲。
>> 1\. 憲法廣場、英雄紀念碑憲法廣場位於 盧森堡 舊市區,標誌性的就是廣場上的陣亡將士紀念碑,分立在廣場兩側角落的是貝特流斯炮台和貝克炮台的地下入口處,其對面則為聖母教堂。
憲法廣場的陣亡將士紀念碑1923年完工,為了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所陣亡的3000名 盧森堡 士兵而建立,在二戰被毀壞之後重建,因此就具有了雙重的意義。紀念碑有12米高,是一座方尖形建築,碑頂上站立著象徵勝利的勝利女神像,女神像出自本地藝術家克 勞斯 之手。
↑憲法廣場
↑憲法廣場
↑盧森堡
↑盧森堡 盧森堡 聖母教堂:教堂建於1613-1621年之間,以前這座文藝復興式的建築並沒有當作教堂,而是作為教會學校。1935年擴建工程之後,三個尖頂的帽子被加上去,成為了聖母堂,供奉著聖母 瑪利亞 。
↑盧森堡聖母教堂 >> 2\. 盧森堡大峽谷、阿道夫橋佩特 羅斯 大峽谷又被稱為 盧森堡 大峽谷,是 盧森堡 市新老市區的天然分界。因為佩特 羅斯 大峽谷的百米寬度和60米的深度, 盧森堡 在歷史上一直被視為軍事重地,依借峽谷的天然岩石建造了壁壘、炮門和秘密 通道 。
阿爾道夫大橋是 盧森堡 最著名的地標之一,它擁有當時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石拱,全長153米,建於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大橋跨越峽谷連接新、舊兩市區,支撐橋梁的拱門左右對稱,非常壯觀。
↑阿道夫橋
↑佩特羅斯大峽谷 大橋路口有一個熟悉的工商銀行!果然是宇宙行哈哈!
↑盧森堡 【Part 2 比利時】比利時 王國簡稱 比利時 ,海岸線長66.5公里,全國面積2/3為丘陵 和平 坦低地,最高點海撥694米,全境分為 西北 部沿海佛蘭德倫平原、中部丘陵、東南部 阿登 高原三部分。 比利時 無論是地理上還是文化上,都處於 歐洲 的十字路口,被譽為“ 西歐 的十字路口”。 >> 1\. 布魯日(1) 布魯日 鐘樓(Belfort)
鐘樓位於 布魯日 中心的市集廣場上,是一座中世紀鐘樓,建於13-15世紀。鐘樓曾用來收藏珍寶和市政檔案,也用來觀測火情及其他危險狀況。鐘樓的兩側和後部是原來的市集大廳,因此鐘樓也被稱為“大廳鐘樓”。鐘樓上有一臺有46個鐘鈴的鐘琴,若想登上83米高的鐘樓頂,需要通過狹窄、陡峭的366級臺階,樓頂可觀賞到壯觀的 布魯日 全景。
↑布魯日鐘樓 (2)聖血教堂(Basilica of the Holy Blood)
位於 布魯日 城堡廣場,屬於 羅馬 天主教教堂。最初興建於12世紀,因保存有十字軍東征時從君士坦丁堡帶回的聖血遺物而的得名。教堂由上下兩座小堂組成,下層教堂保持著最初的羅曼式風格,上層小堂供奉著十字軍東征帶回來的耶穌的血,在16世紀被重建成哥特風格。
↑聖血教堂 (3)聖母大教堂(Onze Lieve Vrouwekerk )
始建於13世紀,鐘樓高122米,是該市最高建築、世界第二高磚砌塔樓。 在大祭台後面的唱經樓,有瓦盧瓦王朝最後一任 勃艮第 公爵查理,及其女兒瑪麗的墳墓。聖母大教堂收藏有一件米開朗基羅的著名雕塑珍品:《聖母子像》。
↑聖母大教堂
↑聖母大教堂 (4)市政廳(Town Hall)
布魯日 市政廳是低地國家最古老的市政廳之一,始建於1376年,位於城堡廣場,與聖血教堂相鄰。市政廳的建築是晚期哥特風格,正面六扇尖頂穹窿窗垂直排列,造型新穎;市政廳的外牆上刻有浮雕,內容取材於聖經故事和歷史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傳神。
↑布魯日市政廳 (5)市集廣場
市集廣場位於 比利時 布魯日 舊城的中心 ,面積約1公頃。廣場周圍有12世紀的鐘樓、省政府等歷史建築。廣場的中心矗立著 布魯日 英雄揚·佈雷德爾(Jan Breydel)和彼得·德·科寧克(Pieter de Coninck)的雕像。
↑市集廣場
↑市集廣場
↑市集廣場
↑市集廣場
↑市集廣場 畫畫的大叔,簡單的油料被他幾筆就畫的活靈活現。時間正好還多,就和大叔攀談起來,原來他畫的是一對情侶走在面前的街道上~
↑市集廣場 啤酒罐拼出的Beer很有創意!
↑市集廣場 安靜祥和的氣氛、閑庭信步的天鵝和潺潺流過的河水,真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布魯日
↑布魯日
↑布魯日
↑布魯日 >> 2\. 布魯塞爾(1)原子球塔
原子球塔於1955年立項,經18個月設計,18個月施工,建成於1958年。這是 比利時 政府為當年在 布魯塞爾 舉辦的世界博覽會而興建的一座標誌性建築,承擔設計任務的是 比利時 著名的建築大師昂·瓦特凱恩。昂·瓦特凱恩在設計這座建築時,根據一個鐵分子是由9個 鐵原 子組成的這一原理,專門設計了9個圓球。在這裡每個圓球都象徵著一個 鐵原 子,圓球與圓球之間又嚴格按照鐵分子的正方體晶體結構組合在一起,從而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鐵分子。
原子塔的寓意:一是代表當時的 歐洲 剛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陰影中走出來,正進入經濟高速發展時期。創作者選擇用龐大的建築來展示原子結構的微觀世界,目的既表達了人們對發展原子能美好前景的一種展望,同時也象徵了人類進入了科學、 和平 、發展和進步的新時代;另一個意思據說是當時的歐共體共有9個會員國, 比利時 又剛好有9個省,這樣原子球塔正好成為 比利時 和歐共體的象徵。
↑原子球塔 (2)撒尿小童
又譯為尿尿小童,小於連等,樹立於 布魯塞爾 市中心區恆溫街(Rudel’Etuve)及橡樹街(RuedeChene)轉角處,是 布魯塞爾 的市標,已經有約400年的歷史。關於這個雕塑有很多的傳說,最流行的是講 布魯塞爾 被敵軍包圍,城牆上已經點燃了炸葯的導火線。在找不到水源滅火時,小於連急中生智,在導火線上撒了尿,熄滅了炸葯,保住了城牆。因此小於連受到了市民們的擁護,撒尿小童也成為了 布魯塞爾 的吉祥物。
↑撒尿小童雕像 (3) 布魯塞爾 市政廳、大廣場
布魯塞爾 大廣場位於市中心,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法國 作家 維克 多·雨果曾贊美這裡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廣場”。大廣場被中世紀的行會建築所包圍,市政廳的90米塔樓是廣場上的最高建築。
布魯塞爾 市政廳:
這座哥特式建築物是 布魯塞爾 的城市地標。建築物分兩期建造,規模較大的左半部建於1402年。1455年建造右半部時,由PhilipeleBon主持建造了塔樓和96米高的尖塔。塔尖有一座5米高的風向標,是 布魯塞爾 守護神聖米歇爾的雕像。傳說 布魯塞爾 的領主曾因聖米歇爾相救而幸免於難,領主為此授予聖米歇爾 布魯塞爾 守護神的稱號。
↑布魯塞爾市政廳 白天鵝咖啡館:
廣場一側有一座5層的建築物,那就是著名的天鵝咖啡館。它曾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當年居住和工作過的地方,因門上飾有一隻振翅欲飛的白天鵝而得名。1845年2月,馬克思由 巴黎 遷居 布魯塞爾 ,來這裡居住。同年4月,恩格斯也從 巴黎 遷來。從此後,天鵝咖啡館成為他們共同創建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和德意志工人協會的重要活動地方。在此期間馬克思寫出了著名的《哲學的貧困》和《共產黨宣言》等作品。 法國 著名作家 維克 多·雨果的公寓坐落在天鵝餐廳的左側。附近還有一座大樓,原是 法國 路易十四的行宮,現已闢為博物館。
↑布魯塞爾大廣場

盧森堡 地形富於變化,在歷史上又處於德法要道,地勢險要,一直是 西歐 重要的軍事要塞,有北方 直布羅陀 的稱號。 盧森堡 於公元963年形成統一體。15~18世紀經歷 西班牙 、 法國 、 奧地利 的統治,1815年成為大公國。1867年成為中立國,1948年起放棄中立。
盧森堡 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歐盟和北約創始成員國之一,擁有歐盟多個下設機構,如 歐洲 法院、 歐洲 審計院以及 歐洲 投資銀行,被稱為繼 布魯塞爾 和 斯特拉斯堡 之後的歐盟“第三首都”。 盧森堡 是高度發達的工業國家,歐元區內最重要的私人銀行中心,以及全球第二大投資信托中心(僅次於 美國 ),金融、廣播電視、鋼鐵是其三大經濟支柱產業,該國失業率極低,人均壽命達到80歲。
>> 1\. 憲法廣場、英雄紀念碑憲法廣場位於 盧森堡 舊市區,標誌性的就是廣場上的陣亡將士紀念碑,分立在廣場兩側角落的是貝特流斯炮台和貝克炮台的地下入口處,其對面則為聖母教堂。
憲法廣場的陣亡將士紀念碑1923年完工,為了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所陣亡的3000名 盧森堡 士兵而建立,在二戰被毀壞之後重建,因此就具有了雙重的意義。紀念碑有12米高,是一座方尖形建築,碑頂上站立著象徵勝利的勝利女神像,女神像出自本地藝術家克 勞斯 之手。





阿爾道夫大橋是 盧森堡 最著名的地標之一,它擁有當時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石拱,全長153米,建於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大橋跨越峽谷連接新、舊兩市區,支撐橋梁的拱門左右對稱,非常壯觀。



鐘樓位於 布魯日 中心的市集廣場上,是一座中世紀鐘樓,建於13-15世紀。鐘樓曾用來收藏珍寶和市政檔案,也用來觀測火情及其他危險狀況。鐘樓的兩側和後部是原來的市集大廳,因此鐘樓也被稱為“大廳鐘樓”。鐘樓上有一臺有46個鐘鈴的鐘琴,若想登上83米高的鐘樓頂,需要通過狹窄、陡峭的366級臺階,樓頂可觀賞到壯觀的 布魯日 全景。

位於 布魯日 城堡廣場,屬於 羅馬 天主教教堂。最初興建於12世紀,因保存有十字軍東征時從君士坦丁堡帶回的聖血遺物而的得名。教堂由上下兩座小堂組成,下層教堂保持著最初的羅曼式風格,上層小堂供奉著十字軍東征帶回來的耶穌的血,在16世紀被重建成哥特風格。

始建於13世紀,鐘樓高122米,是該市最高建築、世界第二高磚砌塔樓。 在大祭台後面的唱經樓,有瓦盧瓦王朝最後一任 勃艮第 公爵查理,及其女兒瑪麗的墳墓。聖母大教堂收藏有一件米開朗基羅的著名雕塑珍品:《聖母子像》。


布魯日 市政廳是低地國家最古老的市政廳之一,始建於1376年,位於城堡廣場,與聖血教堂相鄰。市政廳的建築是晚期哥特風格,正面六扇尖頂穹窿窗垂直排列,造型新穎;市政廳的外牆上刻有浮雕,內容取材於聖經故事和歷史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傳神。

市集廣場位於 比利時 布魯日 舊城的中心 ,面積約1公頃。廣場周圍有12世紀的鐘樓、省政府等歷史建築。廣場的中心矗立著 布魯日 英雄揚·佈雷德爾(Jan Breydel)和彼得·德·科寧克(Pieter de Coninck)的雕像。











原子球塔於1955年立項,經18個月設計,18個月施工,建成於1958年。這是 比利時 政府為當年在 布魯塞爾 舉辦的世界博覽會而興建的一座標誌性建築,承擔設計任務的是 比利時 著名的建築大師昂·瓦特凱恩。昂·瓦特凱恩在設計這座建築時,根據一個鐵分子是由9個 鐵原 子組成的這一原理,專門設計了9個圓球。在這裡每個圓球都象徵著一個 鐵原 子,圓球與圓球之間又嚴格按照鐵分子的正方體晶體結構組合在一起,從而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鐵分子。
原子塔的寓意:一是代表當時的 歐洲 剛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陰影中走出來,正進入經濟高速發展時期。創作者選擇用龐大的建築來展示原子結構的微觀世界,目的既表達了人們對發展原子能美好前景的一種展望,同時也象徵了人類進入了科學、 和平 、發展和進步的新時代;另一個意思據說是當時的歐共體共有9個會員國, 比利時 又剛好有9個省,這樣原子球塔正好成為 比利時 和歐共體的象徵。

又譯為尿尿小童,小於連等,樹立於 布魯塞爾 市中心區恆溫街(Rudel’Etuve)及橡樹街(RuedeChene)轉角處,是 布魯塞爾 的市標,已經有約400年的歷史。關於這個雕塑有很多的傳說,最流行的是講 布魯塞爾 被敵軍包圍,城牆上已經點燃了炸葯的導火線。在找不到水源滅火時,小於連急中生智,在導火線上撒了尿,熄滅了炸葯,保住了城牆。因此小於連受到了市民們的擁護,撒尿小童也成為了 布魯塞爾 的吉祥物。

布魯塞爾 大廣場位於市中心,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法國 作家 維克 多·雨果曾贊美這裡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廣場”。大廣場被中世紀的行會建築所包圍,市政廳的90米塔樓是廣場上的最高建築。
布魯塞爾 市政廳:
這座哥特式建築物是 布魯塞爾 的城市地標。建築物分兩期建造,規模較大的左半部建於1402年。1455年建造右半部時,由PhilipeleBon主持建造了塔樓和96米高的尖塔。塔尖有一座5米高的風向標,是 布魯塞爾 守護神聖米歇爾的雕像。傳說 布魯塞爾 的領主曾因聖米歇爾相救而幸免於難,領主為此授予聖米歇爾 布魯塞爾 守護神的稱號。

廣場一側有一座5層的建築物,那就是著名的天鵝咖啡館。它曾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當年居住和工作過的地方,因門上飾有一隻振翅欲飛的白天鵝而得名。1845年2月,馬克思由 巴黎 遷居 布魯塞爾 ,來這裡居住。同年4月,恩格斯也從 巴黎 遷來。從此後,天鵝咖啡館成為他們共同創建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和德意志工人協會的重要活動地方。在此期間馬克思寫出了著名的《哲學的貧困》和《共產黨宣言》等作品。 法國 著名作家 維克 多·雨果的公寓坐落在天鵝餐廳的左側。附近還有一座大樓,原是 法國 路易十四的行宮,現已闢為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