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自駕之旅(三)之美東北部行(10)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很多破損的人物雕塑不是缺胳膊少腿就是沒有頭顱,似乎都是 法國 、 英國 人挑剩之後留下的廢品, 美國 人卻像得了珍稀寶貝一樣統統打包運回。一件完整的文物可能價值 連城 ,但我不知道這些破損的雕像還能有多少價值。也許是藝術審美的多樣化,殘缺之後讓欣賞著留下更多想象的空間,如同斷臂維納斯那樣的殘缺美,雕像所所表現的不再的純粹的“感官美”,而是古典主義的理想美,充滿了無限的詩意。
這座 大理 石雕塑《Diadoumenos》是 羅馬 人仿自 希腊 著名雕塑家波利克裡托斯(Polykleitos )於公元前430年製作的青銅雕塑的複製品,製作的年代大約為公元69-96年。 波利克裡托斯塑造了三種典型造型,分別為Diadoumenos、Doryphoros和Discophoros,其造型都是理想化的裸體男性運動明星形象。Diadoumenos為 希腊 語,意思是diadem-bearer:帶著王冠的人。 這座斷了上肢手掌,身上遺留斑駁痕跡的 大理 石雕像叫《受傷的戰士》,創作於公元138-181年,也是公元前460-450年前的古 希腊 銅雕像摹製品。這尊上肢已殘的雕像,應該是一種投標槍的姿勢,可以看到人物不論在骨骼還是肌肉,解剖結構都比以前更準確。 這尊《殘缺的年輕人巨頭像》(Fragmentary colossal head of a youth),幾乎只剩半張臉,1879年出土於 土耳其 帕加馬體育館的上層。它是大都會古 希腊 廳最受喜歡的 大理 石像之一,首先是頭像巨大(58 × 45 × 53 cm),其次是石質潔白無瑕,更主要的是雕刻細膩,肌膚感很強,微張的嘴唇極具性感。因此,儘管殘缺得只剩下鼻子、嘴巴的半個臉龐,但依然遮不住青年男子英俊偉岸的青春氣息。 這組無頭《美慧三女神》雕像也是大都會博物館非常引人註目的雕像之一。美慧三女神是 希腊 神話中分別代表著嫵媚、優雅 和美 麗這三種品質的三位女神。她們是神王宙斯和歐律諾墨(海洋仙女)的女兒,是眾神的歌舞演員,為人間帶來美麗歡樂。儘管三女神斷臂去頭,但依然不失其優雅的體態。
教堂主題風格展品這類展品在中世紀藝術展區。中古時期,崛起的拉丁教會成為最重要的藝術贊助者,此時的藝術題材很多與宗教有關。 在這裡,你能見到的藝術品從建築構件到油畫、雕塑、壁毯、金銀器,你能領略到的也儘是中世紀藝術的巔峰與精品。
教堂里的聖像畫(木框畫)拜占庭藝術是從四世紀到十五世紀以君士坦丁堡(即古 希腊 城市拜占庭)為中心的拜占庭帝國(即東 羅馬 帝國)和基督教會相結合的官方藝術,其思想內容是崇拜帝王和宣揚基督教神學。 油畫《麥當娜和兒童與聖徒》,創作於1520年,作者為 意大利 畫家吉羅拉莫·戴利布里。 歐洲繪畫藝術歐洲 繪畫展區展出了館內收藏的13到19世紀 歐洲 早期藝術大師的繪畫,其中包括梵高、莫奈、塞尚、高更、畢加索、 雷諾 阿、米勒、畢沙羅、德加、馬奈和透納等等的作品。 皮埃爾·奧古斯特· 雷諾 阿是 法國 印象派重要畫家,以油畫著稱,亦作雕塑和版畫。這幅油畫《大海和懸崖》是他作於1885年。 油畫《鋼琴前的少女》也是皮埃爾·奧古斯特· 雷諾 阿的作品,畫於1892年。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展廳中一幅油畫《草垛》是他的同主題系列作品之一,用的就是作者所擅長的純色色點並置的技術,畫面的朦朧和色彩變化的微妙讓人獲得獨特的視覺感受。莫奈會為同一畫面主題作上百幅的畫作,如《草垛》、《早晨的塞納河》、《 日本 橋》等系列作品。 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 荷蘭 後印象派畫家。代表作有《星月夜》、自畫像系列、嚮日葵系列等。展廳有一幅他的自畫像即《帶帽自畫像》,作於1887年。梵高一生畫過無數的《自畫像》,記得前幾天參觀過的 華盛頓 藝術館內也有他的自畫像。梵高說:“我喜歡畫人的眼睛勝過那些教堂,在眼睛的深處藏著一種無論多麼感人,多麼肅穆的教堂都沒有的東西”,這幅自畫像也是如此。這是梵高去世前三年的畫作,他一生都生活在貧窮、困苦和疾病的纏繞之中,自畫像的眼神中透出一臉的茫然抑鬱。 梵高的《鳶尾花》(Irises)深受人們推崇,他曾畫過許多幅《鳶尾花》,大都會展出布面油畫《鳶尾花》是其中的一幅,作於1890年。 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1834—1917),出生於 法國 ,印象派著名畫家,19世紀晚期現代藝術大師之一。《舞蹈教室》又名《舞蹈課》(The Dancing Class),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被稱為 紐約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該作品創作於1874年,由於畫面人物眾多,包括演員、教師及著黑衣的幾位婦女,所以德加特意將排練廳的大鏡子置於畫面中央,以加強空間感。位於中景、與其他人保持一段距離的白髮老人是於勤·佩羅,芭蕾舞演員們在他的指導下依次做著基本動作。仔細觀察畫面,可以發現沒有哪兩個演員的動作是完全一樣的,德加對人物姿態的把握可見一斑。 在展區內看到一批小孩席地而坐,大概也是在這裡接受 歐洲 繪畫藝術的熏陶,平時,也會有美術愛好者在博物館臨摹畫作和雕塑。 古埃及神廟非洲 展區內的古 埃及 《丹鐸神廟》(The Temple of Dendur)是唯一一座 埃及 流在境外的古 埃及 神廟。該神廟為三千年前古 羅馬 帝國 埃及 總督主持修建於尼羅河畔,廟內供奉的神祗為奧西裡斯和伊西斯。神廟由砂岩建成,長約25米,高約8米,刻畫著大量精美的浮雕與文字,堪稱藝術精品。 上世紀60年代,尼羅河上修 建水 壩,一大片估計將隨水位上升遭到淹沒和損毀。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緊急搶救,大批文物得到整體遷移。在搶救過程中,得到 美國 政府的資金技術支持。為了感謝 美國 ,1965年, 埃及 政府決定將整座丹鐸神廟作為禮物贈送給 美國 。最後交給大都會博物收藏,成了該館五大鎮館之寶之一。 (上圖來自網絡) 亞洲展區走進 亞洲 區展廳,自然要看一下我們 中國 的藝術品了。博物館好像沒有專門的 中國 館,我國古代藝術品都在 亞洲 展區內展示,其展品按地域或年代佈置。商周時期的青銅器應該是最早的了。 玉雕也是我國最古老的雕刻品種之一。當然,出自 中國 的青銅器或玉雕收藏品,國內博物館要豐富得多了。 還有部分字畫,這件10幅山水題材的屏風畫,繪有高山瀑布、溪澗潭水和深山寺廟等。
這座 大理 石雕塑《Diadoumenos》是 羅馬 人仿自 希腊 著名雕塑家波利克裡托斯(Polykleitos )於公元前430年製作的青銅雕塑的複製品,製作的年代大約為公元69-96年。 波利克裡托斯塑造了三種典型造型,分別為Diadoumenos、Doryphoros和Discophoros,其造型都是理想化的裸體男性運動明星形象。Diadoumenos為 希腊 語,意思是diadem-bearer:帶著王冠的人。 這座斷了上肢手掌,身上遺留斑駁痕跡的 大理 石雕像叫《受傷的戰士》,創作於公元138-181年,也是公元前460-450年前的古 希腊 銅雕像摹製品。這尊上肢已殘的雕像,應該是一種投標槍的姿勢,可以看到人物不論在骨骼還是肌肉,解剖結構都比以前更準確。 這尊《殘缺的年輕人巨頭像》(Fragmentary colossal head of a youth),幾乎只剩半張臉,1879年出土於 土耳其 帕加馬體育館的上層。它是大都會古 希腊 廳最受喜歡的 大理 石像之一,首先是頭像巨大(58 × 45 × 53 cm),其次是石質潔白無瑕,更主要的是雕刻細膩,肌膚感很強,微張的嘴唇極具性感。因此,儘管殘缺得只剩下鼻子、嘴巴的半個臉龐,但依然遮不住青年男子英俊偉岸的青春氣息。 這組無頭《美慧三女神》雕像也是大都會博物館非常引人註目的雕像之一。美慧三女神是 希腊 神話中分別代表著嫵媚、優雅 和美 麗這三種品質的三位女神。她們是神王宙斯和歐律諾墨(海洋仙女)的女兒,是眾神的歌舞演員,為人間帶來美麗歡樂。儘管三女神斷臂去頭,但依然不失其優雅的體態。
教堂主題風格展品這類展品在中世紀藝術展區。中古時期,崛起的拉丁教會成為最重要的藝術贊助者,此時的藝術題材很多與宗教有關。 在這裡,你能見到的藝術品從建築構件到油畫、雕塑、壁毯、金銀器,你能領略到的也儘是中世紀藝術的巔峰與精品。
教堂里的聖像畫(木框畫)拜占庭藝術是從四世紀到十五世紀以君士坦丁堡(即古 希腊 城市拜占庭)為中心的拜占庭帝國(即東 羅馬 帝國)和基督教會相結合的官方藝術,其思想內容是崇拜帝王和宣揚基督教神學。 油畫《麥當娜和兒童與聖徒》,創作於1520年,作者為 意大利 畫家吉羅拉莫·戴利布里。 歐洲繪畫藝術歐洲 繪畫展區展出了館內收藏的13到19世紀 歐洲 早期藝術大師的繪畫,其中包括梵高、莫奈、塞尚、高更、畢加索、 雷諾 阿、米勒、畢沙羅、德加、馬奈和透納等等的作品。 皮埃爾·奧古斯特· 雷諾 阿是 法國 印象派重要畫家,以油畫著稱,亦作雕塑和版畫。這幅油畫《大海和懸崖》是他作於1885年。 油畫《鋼琴前的少女》也是皮埃爾·奧古斯特· 雷諾 阿的作品,畫於1892年。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展廳中一幅油畫《草垛》是他的同主題系列作品之一,用的就是作者所擅長的純色色點並置的技術,畫面的朦朧和色彩變化的微妙讓人獲得獨特的視覺感受。莫奈會為同一畫面主題作上百幅的畫作,如《草垛》、《早晨的塞納河》、《 日本 橋》等系列作品。 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 荷蘭 後印象派畫家。代表作有《星月夜》、自畫像系列、嚮日葵系列等。展廳有一幅他的自畫像即《帶帽自畫像》,作於1887年。梵高一生畫過無數的《自畫像》,記得前幾天參觀過的 華盛頓 藝術館內也有他的自畫像。梵高說:“我喜歡畫人的眼睛勝過那些教堂,在眼睛的深處藏著一種無論多麼感人,多麼肅穆的教堂都沒有的東西”,這幅自畫像也是如此。這是梵高去世前三年的畫作,他一生都生活在貧窮、困苦和疾病的纏繞之中,自畫像的眼神中透出一臉的茫然抑鬱。 梵高的《鳶尾花》(Irises)深受人們推崇,他曾畫過許多幅《鳶尾花》,大都會展出布面油畫《鳶尾花》是其中的一幅,作於1890年。 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1834—1917),出生於 法國 ,印象派著名畫家,19世紀晚期現代藝術大師之一。《舞蹈教室》又名《舞蹈課》(The Dancing Class),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被稱為 紐約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該作品創作於1874年,由於畫面人物眾多,包括演員、教師及著黑衣的幾位婦女,所以德加特意將排練廳的大鏡子置於畫面中央,以加強空間感。位於中景、與其他人保持一段距離的白髮老人是於勤·佩羅,芭蕾舞演員們在他的指導下依次做著基本動作。仔細觀察畫面,可以發現沒有哪兩個演員的動作是完全一樣的,德加對人物姿態的把握可見一斑。 在展區內看到一批小孩席地而坐,大概也是在這裡接受 歐洲 繪畫藝術的熏陶,平時,也會有美術愛好者在博物館臨摹畫作和雕塑。 古埃及神廟非洲 展區內的古 埃及 《丹鐸神廟》(The Temple of Dendur)是唯一一座 埃及 流在境外的古 埃及 神廟。該神廟為三千年前古 羅馬 帝國 埃及 總督主持修建於尼羅河畔,廟內供奉的神祗為奧西裡斯和伊西斯。神廟由砂岩建成,長約25米,高約8米,刻畫著大量精美的浮雕與文字,堪稱藝術精品。 上世紀60年代,尼羅河上修 建水 壩,一大片估計將隨水位上升遭到淹沒和損毀。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緊急搶救,大批文物得到整體遷移。在搶救過程中,得到 美國 政府的資金技術支持。為了感謝 美國 ,1965年, 埃及 政府決定將整座丹鐸神廟作為禮物贈送給 美國 。最後交給大都會博物收藏,成了該館五大鎮館之寶之一。 (上圖來自網絡) 亞洲展區走進 亞洲 區展廳,自然要看一下我們 中國 的藝術品了。博物館好像沒有專門的 中國 館,我國古代藝術品都在 亞洲 展區內展示,其展品按地域或年代佈置。商周時期的青銅器應該是最早的了。 玉雕也是我國最古老的雕刻品種之一。當然,出自 中國 的青銅器或玉雕收藏品,國內博物館要豐富得多了。 還有部分字畫,這件10幅山水題材的屏風畫,繪有高山瀑布、溪澗潭水和深山寺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