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 | 嚮往海的姿態 穿越大洋路奔向袋鼠島
↑大洋路 2.十二門徒岩:如同 大洋路 這頂皇冠上的明珠,歷經海浪和海風的洗禮屹立在南太平洋上,在大自然的雕琢之下酷似人面,因其數量和形態酷似耶穌的十二門徒而得名。可如今,“十二門徒岩”只剩下了七座半,最近的一座消失於2005年,崩塌前後歷時僅一分鐘。4個半隕落,融入茫茫南太平洋,如行走於世間的十二門徒,一個一個毫無懼色地殉道,生於斯,死於斯,完成它們的輪迴。
剛到十二門徒岩時,雲層有點厚,天空有點灰,心裡有點小失望,幸好短暫的等待,太陽衝破陰霾露出了笑容,雲層消散,瞬間天空、大海上了顏色,明艷動人。 ↑十二使徒岩 ↑十二使徒岩 ↑十二使徒岩 你也可以乘坐直升機俯瞰全貌,將十二門徒岩的奇特、整個沉船海岸的美景和坎貝爾港國家公園的壯麗盡收眼底。 ↑十二使徒岩 3\. 洛克 阿德大峽谷(Loch Ard Gorge):為了紀念一艘名為“Loch Ard”的 英國 移民船在此觸礁遇難,僅兩名乘客生還事件而命名的。船上的54名乘客及船員中,僅有19歲的水手學徒 湯姆.皮爾斯(Tom Pearce)和隨同家人移民 澳大利亞 的19歲 愛爾蘭 女孩伊娃.卡邁克爾(Eva Carmichael)幸存,兩人相愛過,後來男孩仍然立志於航海事業,女孩仍未從海難事故痛失親人的悲痛中走出,產生分歧,伊娃最終回到 歐洲 ,一個人孤獨地生活下去。其包含了拱門島、剃刀背石步道、沉船步道及幸存者海灘(two survivors)等三處景觀。
拱門島:海灣內的海水中矗立著兩塊巨大的礁石,相對而立。原本這是一個形如拱門的礁石,2009年6月拱門島的頂部坍塌,只剩下兩座巨型的岩 石柱 墩,再無交集。人們命名這兩座岩 石柱 墩為:湯姆和伊娃(Tom and Eva)。 ↑洛克峽谷 剃刀背石(The Razorback):形狀象一把刀峰插入海水中的剃刀的刀背,故稱為剃刀背石。剃刀背石的四周被海水包圍,被大風吹送的海水在剃刀背石下激起白色的浪花,發出震耳欲聾的響聲。 ↑洛克峽谷 ↑十二使徒岩 沉船步道:可以眺望當初輪船觸礁的礁石,只是現在早已沒有沉船殘骸的蜘絲馬跡了。 ↑洛克峽谷 幸存者衝上岸的沙灘:右側步道,通過樓梯向下,可以欣賞峽谷內的一處金黃的海灘和不遠處的兩山對峙的峽谷大門,順著樓梯下行到海灘,可一邊踏浪,一邊觀賞海岸邊被海水和海風侵蝕得千瘡百孔的岩石。 ↑洛克峽谷 4.石拱門 ↑石拱門 5\. 倫敦 斷橋:自然之力作用形成的海岸景觀,從前這個岩石是突出海面與陸地連接的岬,由於海浪的侵蝕沖刷形成雙拱門,起名為“ 倫敦 橋”。1990年與陸地連接的拱門斷裂,形成現在斷橋的樣子,所以現為“ 倫敦 斷橋”,有種孩子離開母親懷抱,獨立於世的感覺。 ↑倫敦斷橋 ↑大洋路 6\. 群島灣 :在 大洋路 的盡頭,海面上星羅棋佈著大大小小的礁石和島嶼,個頭不及十二門徒岩且較為分散,但正是這樣反而更加顯露原始狀態。層層疊疊的海浪從深藍、淺藍到白色的浪花衝擊著赤色的岩壁,把它們肆虐成各種形狀,柔能克剛,不得不嘆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右邊小島上密密麻麻的小白點都是海鳥,視線範圍內島上的海鳥像潮水般起伏飛舞。 ↑群島灣 ↑群島灣
7.岩穴(Shaping a grotto) ↑岩穴 泛著獨特光芒的石灰岩海岸墨爾本 大洋路 至 阿德萊德 為石灰岩海岸,在海洋沖刷和地球板塊的共同作用下,經過2600萬年的演變,形成了獨特的地貌風景,崎嶇的海岸線、紅色的土壤、古老洞穴、葡萄園、海濱村莊…… 春之路(Spring Road) ↑大洋路 ↑大洋路 藍湖(Blue Lake):位於芒特甘 比爾 ,城市建在死火山遺址之上,四周環繞著古老的火山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藍湖。每年的11月初,南澳夏季的來臨都會讓藍湖原本灰藍的湖水在神奇般變成鮮艷亮麗的鈷藍色,3月底過後又變成獨特的暗藍色。因為不是當季又碰上陰天,未能看到它美麗的模樣。 ↑藍湖 ↑藍湖 洞穴花園:據說這裡由石灰岩溶解風化而成的岩洞,頂部由於風化侵蝕而最終坍塌,變成“天坑”的樣子,後來被人發現並逐漸改造成一個漂亮花園,瀑布般的常春藤從地面懸掛而下,因季節的原因,繡球花尚未盛開,整個花園滿眼綠色,置身其中挺奇妙的。 ↑洞穴花園 ↑洞穴花園 納拉庫特岩洞國家公園(Naracoorte Caves National Park):這裡發現了 澳大利亞 有袋類動物的大量化石而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公園內的大教堂洞窟還居住著瀕臨滅絕的南彎翅蝙蝠,晚上數千蝙蝠離巢更是一大奇觀。因為晚上住 維克 多港,所以只匆匆逛了幾個洞穴,未能全部參觀,洞穴如國內的溶洞,但規模不大。 石灰岩海岸地區隨處可見的紅色土壤,鮮艷的紅色是由土壤中的鐵元素氧化形成,養分豐富,易於透水;紅土層下是石灰岩土壤,有利於葡萄根系的向下生長,吸取更深層次的營養成分;石灰岩下是豐富的地下水,這些地下水養護著葡萄的成長,所以是 澳大利亞 第一個被廣泛認可的葡萄酒頂級產區。從納拉庫特至 維克 多港,沿途都是知名葡萄酒品牌的葡萄種植產地。沿著石灰岩海岸我們一路向西開往 維克 多港,途徑奔富葡萄莊園。
剛到十二門徒岩時,雲層有點厚,天空有點灰,心裡有點小失望,幸好短暫的等待,太陽衝破陰霾露出了笑容,雲層消散,瞬間天空、大海上了顏色,明艷動人。 ↑十二使徒岩 ↑十二使徒岩 ↑十二使徒岩 你也可以乘坐直升機俯瞰全貌,將十二門徒岩的奇特、整個沉船海岸的美景和坎貝爾港國家公園的壯麗盡收眼底。 ↑十二使徒岩 3\. 洛克 阿德大峽谷(Loch Ard Gorge):為了紀念一艘名為“Loch Ard”的 英國 移民船在此觸礁遇難,僅兩名乘客生還事件而命名的。船上的54名乘客及船員中,僅有19歲的水手學徒 湯姆.皮爾斯(Tom Pearce)和隨同家人移民 澳大利亞 的19歲 愛爾蘭 女孩伊娃.卡邁克爾(Eva Carmichael)幸存,兩人相愛過,後來男孩仍然立志於航海事業,女孩仍未從海難事故痛失親人的悲痛中走出,產生分歧,伊娃最終回到 歐洲 ,一個人孤獨地生活下去。其包含了拱門島、剃刀背石步道、沉船步道及幸存者海灘(two survivors)等三處景觀。
拱門島:海灣內的海水中矗立著兩塊巨大的礁石,相對而立。原本這是一個形如拱門的礁石,2009年6月拱門島的頂部坍塌,只剩下兩座巨型的岩 石柱 墩,再無交集。人們命名這兩座岩 石柱 墩為:湯姆和伊娃(Tom and Eva)。 ↑洛克峽谷 剃刀背石(The Razorback):形狀象一把刀峰插入海水中的剃刀的刀背,故稱為剃刀背石。剃刀背石的四周被海水包圍,被大風吹送的海水在剃刀背石下激起白色的浪花,發出震耳欲聾的響聲。 ↑洛克峽谷 ↑十二使徒岩 沉船步道:可以眺望當初輪船觸礁的礁石,只是現在早已沒有沉船殘骸的蜘絲馬跡了。 ↑洛克峽谷 幸存者衝上岸的沙灘:右側步道,通過樓梯向下,可以欣賞峽谷內的一處金黃的海灘和不遠處的兩山對峙的峽谷大門,順著樓梯下行到海灘,可一邊踏浪,一邊觀賞海岸邊被海水和海風侵蝕得千瘡百孔的岩石。 ↑洛克峽谷 4.石拱門 ↑石拱門 5\. 倫敦 斷橋:自然之力作用形成的海岸景觀,從前這個岩石是突出海面與陸地連接的岬,由於海浪的侵蝕沖刷形成雙拱門,起名為“ 倫敦 橋”。1990年與陸地連接的拱門斷裂,形成現在斷橋的樣子,所以現為“ 倫敦 斷橋”,有種孩子離開母親懷抱,獨立於世的感覺。 ↑倫敦斷橋 ↑大洋路 6\. 群島灣 :在 大洋路 的盡頭,海面上星羅棋佈著大大小小的礁石和島嶼,個頭不及十二門徒岩且較為分散,但正是這樣反而更加顯露原始狀態。層層疊疊的海浪從深藍、淺藍到白色的浪花衝擊著赤色的岩壁,把它們肆虐成各種形狀,柔能克剛,不得不嘆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右邊小島上密密麻麻的小白點都是海鳥,視線範圍內島上的海鳥像潮水般起伏飛舞。 ↑群島灣 ↑群島灣
7.岩穴(Shaping a grotto) ↑岩穴 泛著獨特光芒的石灰岩海岸墨爾本 大洋路 至 阿德萊德 為石灰岩海岸,在海洋沖刷和地球板塊的共同作用下,經過2600萬年的演變,形成了獨特的地貌風景,崎嶇的海岸線、紅色的土壤、古老洞穴、葡萄園、海濱村莊…… 春之路(Spring Road) ↑大洋路 ↑大洋路 藍湖(Blue Lake):位於芒特甘 比爾 ,城市建在死火山遺址之上,四周環繞著古老的火山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藍湖。每年的11月初,南澳夏季的來臨都會讓藍湖原本灰藍的湖水在神奇般變成鮮艷亮麗的鈷藍色,3月底過後又變成獨特的暗藍色。因為不是當季又碰上陰天,未能看到它美麗的模樣。 ↑藍湖 ↑藍湖 洞穴花園:據說這裡由石灰岩溶解風化而成的岩洞,頂部由於風化侵蝕而最終坍塌,變成“天坑”的樣子,後來被人發現並逐漸改造成一個漂亮花園,瀑布般的常春藤從地面懸掛而下,因季節的原因,繡球花尚未盛開,整個花園滿眼綠色,置身其中挺奇妙的。 ↑洞穴花園 ↑洞穴花園 納拉庫特岩洞國家公園(Naracoorte Caves National Park):這裡發現了 澳大利亞 有袋類動物的大量化石而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公園內的大教堂洞窟還居住著瀕臨滅絕的南彎翅蝙蝠,晚上數千蝙蝠離巢更是一大奇觀。因為晚上住 維克 多港,所以只匆匆逛了幾個洞穴,未能全部參觀,洞穴如國內的溶洞,但規模不大。 石灰岩海岸地區隨處可見的紅色土壤,鮮艷的紅色是由土壤中的鐵元素氧化形成,養分豐富,易於透水;紅土層下是石灰岩土壤,有利於葡萄根系的向下生長,吸取更深層次的營養成分;石灰岩下是豐富的地下水,這些地下水養護著葡萄的成長,所以是 澳大利亞 第一個被廣泛認可的葡萄酒頂級產區。從納拉庫特至 維克 多港,沿途都是知名葡萄酒品牌的葡萄種植產地。沿著石灰岩海岸我們一路向西開往 維克 多港,途徑奔富葡萄莊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