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Vicky的竄學特輯
左下角的一樓平臺上,有個奶奶正在探頭張望。
這倒讓我想起我姥姥,姥姥之前的家正好在十字路口,她就特別喜歡趴在窗臺上往樓下街口望。
我記得有一年冬天回去,烏市的清晨總會有鏟雪車閃著小燈清理路面的積雪。我就喜歡趴在姥姥的窗臺上,看那鏟雪車慢悠悠開過,把路中央的積雪鏟向路的何處盡頭。 看到這張照片上的奶奶穿著羽絨服,倒是讓我憶起來剛從動車上下來凍懵的瞬間。
五月份的 深圳 已經很熱了,而到 泉州 的第一天可能是因為前天有雨,小風格外涼,吹得我恍惚。
不過後來幾天摸著了規律,白天熱但沒 深圳 那般熱,晚上沒了日曬,倒也涼爽舒適。這樣的形容讓我不禁想到的後來去到的 蘇州 ,也是一個我非常喜歡的城市。 👇🏻 開元寺桑蓮法界。
此地古城佛國,滿街都是聖人。 ↑泉州開元寺 天王殿殿門的 石柱 上懸掛著這一對木質對聯。
朱熹於南宋所撰,弘一於近代所書,我於今日所觀。
傳說唐垂拱二年, 泉州 巨富黃守恭一日夢得桑樹長出蓮花,醒後便差人改桑園建寺,初名“蓮花寺”,這便是最初的開元寺了。 ↑泉州開元寺 ↑泉州開元寺 ↑泉州開元寺 ↑泉州開元寺 寺里的鴿子倒是不怕人,多了幾分憨態。
碑前,師父正在講解東西塔的歷史。 ↑泉州開元寺 ↑泉州開元寺 ↑泉州開元寺 ↑泉州開元寺 ↑泉州開元寺 ↑泉州開元寺 ↑泉州開元寺 ↑泉州開元寺 泉州 的屋檐,特別是廟宇的屋檐,似乎總帶有著不可描述的神畫色彩,似仙人樓宇,瑰麗爛漫。 👇🏻 鐘樓西街正對的便是白色鐘樓了。 ↑西街 這鐘樓是 泉州 作為東亞文化之都的中心地標,以西洋風格兼容閩 南特 色為主,始建於民國23年,也就是1934年。當時的縣長欲建鐘樓來提倡守時。
其實最初的計劃里我盤算的可好了,我還準備上這邊的網紅咖啡廳露臺上小歇,到時我再好好欣賞下這鐘樓,奈何計劃不如變化快,第二天的路程耗時遠超預期,鐘樓倒是路過了好幾趟,照片也就這一張還可辨得,那矗立於畫面中央的白色建築,就是鐘樓了。 👇🏻 美好生活沙茶面順著西街未到鐘樓,走到 泉州 大劇院附近,順著衚衕繼續往裡走,就是我求而暫時未得的美好生活沙茶面。
逛了一圈終是趕上了晚市的時間,趕緊進門研究菜單。 ↑美好生活沙茶面 店面分內外兩室,還有樓上一層。我坐了內室安靜處,四周倒擺放了不少老傢具。
店家是對老夫妻,聽說是印尼回來的華僑,爺爺奶奶脾氣都很好,非常和藹。奶奶問我點了什麼,一直管我叫小姐小姐,我都有些害羞了。
鄰桌有一對情侶,大概男孩子是本地人,給女孩子介紹這沙茶面的時候說大概是印尼風味,面湯偏甜了。
嘿,這問我的話,我當然是說好吃,太好吃了。 ↑美好生活沙茶面 我本來是是想點沙嗲肉串的,結果奶奶說沒有了,我迅速不糾結了,火速點了印尼薑黃雞腿AYAM GORENG KUNING。
也幸好我點的快,之後又來了一個男生,跟我做出了同樣的選擇,內屋的我吸溜著面聽見奶奶在外屋遺憾地跟他講,沒有了,就是雞腿也沒了,我嘴裡叼著的是最後一份。 ↑美好生活沙茶面 晚上的巷子還是有些黑的,要是再晚點我就真的不敢獨自走了。
女孩子們一個人在外還是要多註意安全呀。 📍 塗門街一街三教。
曾經往來於這條街的,是不同宗教的信徒。
如今亦然。
還多了些追尋美味的食客。
比如 ,我。
海上 絲綢之路 帶來的不僅是宗教、商貿往來,還有不同國家的飲食文化在本土的落地生根與因地制宜的改良。
這一點,無論何時都不會改變。 👇 好成財牛排館所以我從青旅出發,步行了40分鐘,找到了這家好成財牛排館。 ↑好成財牛排館 點了一份A套餐,牛排+咸飯+牛肉粳湯+小菜。 ↑好成財牛排館 ↑好成財牛排館 聽聞這是一家傳承百年的老店,祖孫三代傳承至今,依舊保持著純手工的製作過程。
牛排館的第一位主人曾經闖南洋至 菲律賓 做了廚師,在國外見識過西餐廳如何煎牛排的他在民國初的時候又回到了家鄉,開了一家小牛肉館。很快,融合了西式和本地做法的牛肉受到了好評,這也使得這種牛肉的做法延續了下來。
其實沒拿到牛排前我就知道這會跟我印象里的牛排不一樣,拿到手了以後我就知道還是天真了。
我面前放著的這份牛排和我印象里的牛排除了都是牛以外,感覺就沒有一樣的地方。
吃到嘴裡的時候,一句好肉在我心中來回刷屏。
嫩嫩的,像常吃到的那種牛排一樣,肉是有彈性的,軟嫩的,汁水豐富而又飽滿的。入口以後,你又會感覺到一種熟悉的味道,特別像是家裡滷牛肉時候的料包,是那種香料和草藥混合的感覺。
很親切,就是量不大。不怪店家,是我個人問題。
我習慣了拿菜和肉充饑,本來就吃不了多少飯。
所以一旦主食量比較大,我就容易吃不飽。因為沒有多少菜可以吃。 ↑好成財牛排館 不過有個事兒,其實也挺有趣的。
大學的時候有一門課需要自己拍攝剪輯片子,我們從節目策劃開始就瞄上了央視科教頻道的《味道》,沒想到這家店竟然也上過這檔節目,我當即就忍不住拿出手機錄下店里滾動播放的節目片段分享給我的大學室友們。
這也算是,結緣了吧。
↑好成財牛排館 👇 關帝廟吃得差不多了,就該進行下一項日程了,宗教朝聖之旅。
牛排館斜對著關帝廟,我決定先從關帝廟逛起。 路上遇到的粉粉嫩嫩的爺爺奶奶。 還有躲在巷口的環衛大叔,他在午休。 ↑關帝廟 然後看到了真的真的大漂亮的關帝廟。
關帝廟最初是座水神廟,始建於宋代。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信服關羽,便下令興建關帝廟。但當時剛剛改朝換代的 泉州 經濟受到影響,要建一座廟太勉強,於是就在這座水神廟的基礎上重作修整,變成了關帝廟。 ↑關帝廟 怎麼講呢,我沒有宗教信仰,對這些宗教瞭解也並不多,但在這種宗教的氛圍下我也受到了一種很大的觸動。
想到了一個趣談,, 中國 的神仙各司其職,要是哪位神仙管不了信眾許的願望,那這神仙就要沒得信眾了。所以說, 中國 的神仙可是要完成KPI的。
嗯,這想法,也夠實用主義的了。
這倒讓我想起我姥姥,姥姥之前的家正好在十字路口,她就特別喜歡趴在窗臺上往樓下街口望。
我記得有一年冬天回去,烏市的清晨總會有鏟雪車閃著小燈清理路面的積雪。我就喜歡趴在姥姥的窗臺上,看那鏟雪車慢悠悠開過,把路中央的積雪鏟向路的何處盡頭。 看到這張照片上的奶奶穿著羽絨服,倒是讓我憶起來剛從動車上下來凍懵的瞬間。
五月份的 深圳 已經很熱了,而到 泉州 的第一天可能是因為前天有雨,小風格外涼,吹得我恍惚。
不過後來幾天摸著了規律,白天熱但沒 深圳 那般熱,晚上沒了日曬,倒也涼爽舒適。這樣的形容讓我不禁想到的後來去到的 蘇州 ,也是一個我非常喜歡的城市。 👇🏻 開元寺桑蓮法界。
此地古城佛國,滿街都是聖人。 ↑泉州開元寺 天王殿殿門的 石柱 上懸掛著這一對木質對聯。
朱熹於南宋所撰,弘一於近代所書,我於今日所觀。
傳說唐垂拱二年, 泉州 巨富黃守恭一日夢得桑樹長出蓮花,醒後便差人改桑園建寺,初名“蓮花寺”,這便是最初的開元寺了。 ↑泉州開元寺 ↑泉州開元寺 ↑泉州開元寺 ↑泉州開元寺 寺里的鴿子倒是不怕人,多了幾分憨態。
碑前,師父正在講解東西塔的歷史。 ↑泉州開元寺 ↑泉州開元寺 ↑泉州開元寺 ↑泉州開元寺 ↑泉州開元寺 ↑泉州開元寺 ↑泉州開元寺 ↑泉州開元寺 泉州 的屋檐,特別是廟宇的屋檐,似乎總帶有著不可描述的神畫色彩,似仙人樓宇,瑰麗爛漫。 👇🏻 鐘樓西街正對的便是白色鐘樓了。 ↑西街 這鐘樓是 泉州 作為東亞文化之都的中心地標,以西洋風格兼容閩 南特 色為主,始建於民國23年,也就是1934年。當時的縣長欲建鐘樓來提倡守時。
其實最初的計劃里我盤算的可好了,我還準備上這邊的網紅咖啡廳露臺上小歇,到時我再好好欣賞下這鐘樓,奈何計劃不如變化快,第二天的路程耗時遠超預期,鐘樓倒是路過了好幾趟,照片也就這一張還可辨得,那矗立於畫面中央的白色建築,就是鐘樓了。 👇🏻 美好生活沙茶面順著西街未到鐘樓,走到 泉州 大劇院附近,順著衚衕繼續往裡走,就是我求而暫時未得的美好生活沙茶面。
逛了一圈終是趕上了晚市的時間,趕緊進門研究菜單。 ↑美好生活沙茶面 店面分內外兩室,還有樓上一層。我坐了內室安靜處,四周倒擺放了不少老傢具。
店家是對老夫妻,聽說是印尼回來的華僑,爺爺奶奶脾氣都很好,非常和藹。奶奶問我點了什麼,一直管我叫小姐小姐,我都有些害羞了。
鄰桌有一對情侶,大概男孩子是本地人,給女孩子介紹這沙茶面的時候說大概是印尼風味,面湯偏甜了。
嘿,這問我的話,我當然是說好吃,太好吃了。 ↑美好生活沙茶面 我本來是是想點沙嗲肉串的,結果奶奶說沒有了,我迅速不糾結了,火速點了印尼薑黃雞腿AYAM GORENG KUNING。
也幸好我點的快,之後又來了一個男生,跟我做出了同樣的選擇,內屋的我吸溜著面聽見奶奶在外屋遺憾地跟他講,沒有了,就是雞腿也沒了,我嘴裡叼著的是最後一份。 ↑美好生活沙茶面 晚上的巷子還是有些黑的,要是再晚點我就真的不敢獨自走了。
女孩子們一個人在外還是要多註意安全呀。 📍 塗門街一街三教。
曾經往來於這條街的,是不同宗教的信徒。
如今亦然。
還多了些追尋美味的食客。
比如 ,我。
海上 絲綢之路 帶來的不僅是宗教、商貿往來,還有不同國家的飲食文化在本土的落地生根與因地制宜的改良。
這一點,無論何時都不會改變。 👇 好成財牛排館所以我從青旅出發,步行了40分鐘,找到了這家好成財牛排館。 ↑好成財牛排館 點了一份A套餐,牛排+咸飯+牛肉粳湯+小菜。 ↑好成財牛排館 ↑好成財牛排館 聽聞這是一家傳承百年的老店,祖孫三代傳承至今,依舊保持著純手工的製作過程。
牛排館的第一位主人曾經闖南洋至 菲律賓 做了廚師,在國外見識過西餐廳如何煎牛排的他在民國初的時候又回到了家鄉,開了一家小牛肉館。很快,融合了西式和本地做法的牛肉受到了好評,這也使得這種牛肉的做法延續了下來。
其實沒拿到牛排前我就知道這會跟我印象里的牛排不一樣,拿到手了以後我就知道還是天真了。
我面前放著的這份牛排和我印象里的牛排除了都是牛以外,感覺就沒有一樣的地方。
吃到嘴裡的時候,一句好肉在我心中來回刷屏。
嫩嫩的,像常吃到的那種牛排一樣,肉是有彈性的,軟嫩的,汁水豐富而又飽滿的。入口以後,你又會感覺到一種熟悉的味道,特別像是家裡滷牛肉時候的料包,是那種香料和草藥混合的感覺。
很親切,就是量不大。不怪店家,是我個人問題。
我習慣了拿菜和肉充饑,本來就吃不了多少飯。
所以一旦主食量比較大,我就容易吃不飽。因為沒有多少菜可以吃。 ↑好成財牛排館 不過有個事兒,其實也挺有趣的。
大學的時候有一門課需要自己拍攝剪輯片子,我們從節目策劃開始就瞄上了央視科教頻道的《味道》,沒想到這家店竟然也上過這檔節目,我當即就忍不住拿出手機錄下店里滾動播放的節目片段分享給我的大學室友們。
這也算是,結緣了吧。
↑好成財牛排館 👇 關帝廟吃得差不多了,就該進行下一項日程了,宗教朝聖之旅。
牛排館斜對著關帝廟,我決定先從關帝廟逛起。 路上遇到的粉粉嫩嫩的爺爺奶奶。 還有躲在巷口的環衛大叔,他在午休。 ↑關帝廟 然後看到了真的真的大漂亮的關帝廟。
關帝廟最初是座水神廟,始建於宋代。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信服關羽,便下令興建關帝廟。但當時剛剛改朝換代的 泉州 經濟受到影響,要建一座廟太勉強,於是就在這座水神廟的基礎上重作修整,變成了關帝廟。 ↑關帝廟 怎麼講呢,我沒有宗教信仰,對這些宗教瞭解也並不多,但在這種宗教的氛圍下我也受到了一種很大的觸動。
想到了一個趣談,, 中國 的神仙各司其職,要是哪位神仙管不了信眾許的願望,那這神仙就要沒得信眾了。所以說, 中國 的神仙可是要完成KPI的。
嗯,這想法,也夠實用主義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