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於梧桐疏影間,閱讀優秀歷史建築,記錄這座城市的四季,我用三年時間重新認識了上海。
30歲那一年,我陷入了最迷茫、最焦慮的時期,結束了10年學醫之路,最終留在某三甲醫院工作,我想我是幸運的,從北方一座三線小城市,一紙錄取通知書來到大 上海 ,經歷考研、輪轉、規培...和大多數醫學生一樣,每天只有工作和學習,馬不停蹄地走過20歲,再來不及思考接下來的人生,就被推向了下一個階段。
只是,始終放不下旅途的風景和一顆嚮往自由的心。
30歲,人生大概走到了一半,總覺得有些事,現在不做可能以後一輩子都做不了了,是該停下來想清楚以後要走的路,便任性了一次,開始了第一個間隔年。
那段時間,去了10個國家、32座城市,獨自背著行囊走到陌生的國家和城市,那些旅途中的風景、有趣的人和事,讓我逐漸找回了自信與快樂,我不斷詢問自己,真正喜歡什麼,想擁有什麼樣的人生,試著真正瞭解自己,努力讓這一年變得有意義。
✈️ 古巴 游記鏈接【來自《一個女生的 古巴 獨行記》】 https://imfw.cn/l/293591288
✈️ 歐洲 游記鏈接【獨行 歐洲 日記- 奧地利 、 匈牙利 、 捷克 】 https://imfw.cn/l/293591306
人生中沒有一段經歷是無用的,如果沒有這一年,可能到現在我都未必能真正開心得起來。
生活的意義,不僅僅是抵達終點,而是認真過好每一秒,堅持自己所熱愛,拼命去喜歡,用力去愛每一個鮮活的瞬間。 這幾年,由於工作原因,未能離開 上海 ,周末便開始背著相機,走進 上海 的馬路弄堂和故居舊址,尋找城市光影、閱讀歷史建築,漫步於梧桐小路上,嘗試著重新認識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 上海 。 【漫步梧桐樹下,閱讀建築歷史】上海 的故事,發生在陽光下的梧桐樹影間;
上海 的情懷,凝固在十里洋場的舊時光里;
上海 的歷史,深藏在那些斑駁的老建築中。 春天,跑遍公園追花,等待盛開時節;
夏天,穿梭弄堂小巷,捕捉城市光影;
秋天,漫步梧桐小路,發現最美金秋;
冬天,探索城市角落,尋找煙火人間。
武康路、餘慶路、興國路、安福路這4條馬路均位於徐匯區,距離較近,推薦步行,始於衡山路與 餘慶 路交匯處,依次經過 餘慶 路、武康路、至 安福 路,也可經過武康大樓後向 興國 路方向走去, 興國 路全長700多米,步行走完再返至武康大樓,再往武康路、 安福 路方向步行。 武康路,為首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也是魔都最熱門拍照地之一,也是 上海 64條永不拓寬的馬路之一,沿街的優秀歷史建築多不勝數,羅密歐陽臺、蝴蝶結露臺…是專屬 上海 這座城市的浪漫,上影演員劇團、 諾曼底 公寓、巴金舊居等,“一路一本書、一樓一故事”,這些老房子大多年代久遠,見證了 上海 的歷史文化與城市記憶。
步行路線:武康大樓-武康路394、396、398號-黃興舊居-上影演員劇團-武康路390號 武康大樓,原名 諾曼底 公寓(I.S.S Normandy Apartments),又稱東美特公寓,始建於1924年,由著名建築設計師鄔達克設計,位於淮海中路、武康路、 餘慶 路交匯處,是 上海 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樓。
上面這張拍攝於再平凡不過一天的武康路,下麵這張則拍攝於2022年5月的武康路,希望 上海 早日恢復往日生機。 武康路與淮海中路交匯處,同一個路口,不同的時間點拍攝,被疫情偷走的 上海 春天,原來在這裡… 羅密歐陽臺,武康路210號,著名作家陳丹燕描述了這棟充滿浪漫情懷的建築,“那是羅密歐要爬的陽臺,從此,大家都叫它羅密歐陽臺”。 德利那齊宅,武康路129號,建於1929-1930年,鄔達克設計,現為民居,老奶奶將粉色蝴蝶結掛在了露臺上,只是那份浪漫與美好未能長久,不斷被游客們打擾的老奶奶,不得不撤下蝴蝶結…這裡也希望大家文明拍照,切勿打擾到他人。 黃興舊居,武康路393號,建築分兩部分,一部分建於1912年,曾為近代民主革命家黃興寓所,因此人稱“黃公館”。 上影演員劇團,武康路395號,曾是世界社舊址,建於1926年,巴 洛克 式花園住宅。 武康路117弄1-2號,分別建於1943-1944年、20世紀30年代,均為花園住宅;
鄭洞國舊居,武康路274號,建於1930-1940年,現代派花園住宅;
巴金舊居,武康路113號,始建於1923年,“人民作家”巴金故居,2014年起故居開放參觀;
武康路390號,建於1932年,典型 地中海 式花園別墅;
武康路394、396、398號,1941年建造,近代聯立式住宅,為三層磚木結構。 餘慶 路,曾經的 餘慶 路叫作“愛棠路”,修築於1920年代初,1943年改名 餘慶 路,位於 上海 市徐匯區,北起淮海中路-武康大樓,南至衡山路的徐家匯公園,長768米。
步行路線:徐家匯公園-百代小樓- 餘慶 路190號- 餘慶 路80號- 餘慶 路146弄-武康大樓-宋慶齡故居 武康路與 餘慶 路交匯處,這裡經常能遇到拍婚紗照的新人,有陽光的日子,光影是最美的濾鏡。 上海 的秋天,是染黃的梧桐樹葉和斑駁陸離的細碎光影,漫步在僻靜的 餘慶 路上,與鄰近的武康路相比,這裡沒有喧囂和嘈雜,道路兩旁的梧桐樹下是一幢幢優秀歷史建築,皆是歲月划過的痕跡。 餘慶 路190號,建於1938年,現代式花園住宅,陳毅市長曾居住於此,為 上海 的復興發展開啟了新的局面;
餘慶 路80號,始建於1941年,現代主義風格,原邵式軍住宅,是老 上海 盛氏大家族中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
餘慶 路146弄,“愛棠新邨”,始建於1937年,13號為著名民主人士、 中國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舊居,1940起在此居住,在1946年在 上海 逝世,享年55歲。 百代小樓,位於徐家匯公園一側,衡山路與 餘慶 路交匯處,建於1921年,為百代唱片公司舊址,見證了 中國 唱片業的盛衰,可參觀。 興國 路,橫跨 長寧 、徐匯兩區,長799米,建於1920年,曾名雷上達路(Route Legendre),1943年以 江西 興國 改名延用至今,也是 上海 64條永不拓寬的道路之一。
步行路線:華山路與 興國 路交匯處開始,經過 湖南 路- 泰安 路,最後到淮海中路(武康大樓) 興國 賓館1、2、6號樓,位於 興國 路78號,1號樓建於1934年,為 英國 帕拉第奧式皇家古典建築,原為太古洋行“大班”邸宅,2、6號樓分別建於1925、1922年,是 英國 式和 法國 式建築,均被列為 上海 市優秀歷史建築。 興國 路324號,為趙祖康(1900~1995)舊居,是我國公路工程與市政工程專家,一生致力於創建我國公路的事業當中。 沿街的優秀歷史建築、特色商鋪、咖啡小店,門前都堆滿了金黃落葉,陽光下的畫面既溫暖又治愈。 Ginger, 興國 路91號,是一家老牌的網紅店,白色整棟洋房確實比較吸睛,露臺位置不錯,適合拍照。 安福 路,也是目前 上海 最熱門的街拍潮人聚集地了,各種時尚展覽、潮牌買手店雲集,人氣不斷的網紅brunch,寶藏店鋪多到數不過來,也時常有 新店 入駐,在這裡吃個brunch、喝杯咖啡,也經常能看見網紅時尚博主、攝影博主,作為野路子探店博主、旅游博主,也會經常前往 安福 路,多數會在下班後或者周末時間探店。
只是,始終放不下旅途的風景和一顆嚮往自由的心。
30歲,人生大概走到了一半,總覺得有些事,現在不做可能以後一輩子都做不了了,是該停下來想清楚以後要走的路,便任性了一次,開始了第一個間隔年。
那段時間,去了10個國家、32座城市,獨自背著行囊走到陌生的國家和城市,那些旅途中的風景、有趣的人和事,讓我逐漸找回了自信與快樂,我不斷詢問自己,真正喜歡什麼,想擁有什麼樣的人生,試著真正瞭解自己,努力讓這一年變得有意義。
✈️ 古巴 游記鏈接【來自《一個女生的 古巴 獨行記》】 https://imfw.cn/l/293591288
✈️ 歐洲 游記鏈接【獨行 歐洲 日記- 奧地利 、 匈牙利 、 捷克 】 https://imfw.cn/l/293591306
人生中沒有一段經歷是無用的,如果沒有這一年,可能到現在我都未必能真正開心得起來。
生活的意義,不僅僅是抵達終點,而是認真過好每一秒,堅持自己所熱愛,拼命去喜歡,用力去愛每一個鮮活的瞬間。 這幾年,由於工作原因,未能離開 上海 ,周末便開始背著相機,走進 上海 的馬路弄堂和故居舊址,尋找城市光影、閱讀歷史建築,漫步於梧桐小路上,嘗試著重新認識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 上海 。 【漫步梧桐樹下,閱讀建築歷史】上海 的故事,發生在陽光下的梧桐樹影間;
上海 的情懷,凝固在十里洋場的舊時光里;
上海 的歷史,深藏在那些斑駁的老建築中。 春天,跑遍公園追花,等待盛開時節;
夏天,穿梭弄堂小巷,捕捉城市光影;
秋天,漫步梧桐小路,發現最美金秋;
冬天,探索城市角落,尋找煙火人間。
武康路、餘慶路、興國路、安福路這4條馬路均位於徐匯區,距離較近,推薦步行,始於衡山路與 餘慶 路交匯處,依次經過 餘慶 路、武康路、至 安福 路,也可經過武康大樓後向 興國 路方向走去, 興國 路全長700多米,步行走完再返至武康大樓,再往武康路、 安福 路方向步行。 武康路,為首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也是魔都最熱門拍照地之一,也是 上海 64條永不拓寬的馬路之一,沿街的優秀歷史建築多不勝數,羅密歐陽臺、蝴蝶結露臺…是專屬 上海 這座城市的浪漫,上影演員劇團、 諾曼底 公寓、巴金舊居等,“一路一本書、一樓一故事”,這些老房子大多年代久遠,見證了 上海 的歷史文化與城市記憶。
步行路線:武康大樓-武康路394、396、398號-黃興舊居-上影演員劇團-武康路390號 武康大樓,原名 諾曼底 公寓(I.S.S Normandy Apartments),又稱東美特公寓,始建於1924年,由著名建築設計師鄔達克設計,位於淮海中路、武康路、 餘慶 路交匯處,是 上海 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樓。
上面這張拍攝於再平凡不過一天的武康路,下麵這張則拍攝於2022年5月的武康路,希望 上海 早日恢復往日生機。 武康路與淮海中路交匯處,同一個路口,不同的時間點拍攝,被疫情偷走的 上海 春天,原來在這裡… 羅密歐陽臺,武康路210號,著名作家陳丹燕描述了這棟充滿浪漫情懷的建築,“那是羅密歐要爬的陽臺,從此,大家都叫它羅密歐陽臺”。 德利那齊宅,武康路129號,建於1929-1930年,鄔達克設計,現為民居,老奶奶將粉色蝴蝶結掛在了露臺上,只是那份浪漫與美好未能長久,不斷被游客們打擾的老奶奶,不得不撤下蝴蝶結…這裡也希望大家文明拍照,切勿打擾到他人。 黃興舊居,武康路393號,建築分兩部分,一部分建於1912年,曾為近代民主革命家黃興寓所,因此人稱“黃公館”。 上影演員劇團,武康路395號,曾是世界社舊址,建於1926年,巴 洛克 式花園住宅。 武康路117弄1-2號,分別建於1943-1944年、20世紀30年代,均為花園住宅;
鄭洞國舊居,武康路274號,建於1930-1940年,現代派花園住宅;
巴金舊居,武康路113號,始建於1923年,“人民作家”巴金故居,2014年起故居開放參觀;
武康路390號,建於1932年,典型 地中海 式花園別墅;
武康路394、396、398號,1941年建造,近代聯立式住宅,為三層磚木結構。 餘慶 路,曾經的 餘慶 路叫作“愛棠路”,修築於1920年代初,1943年改名 餘慶 路,位於 上海 市徐匯區,北起淮海中路-武康大樓,南至衡山路的徐家匯公園,長768米。
步行路線:徐家匯公園-百代小樓- 餘慶 路190號- 餘慶 路80號- 餘慶 路146弄-武康大樓-宋慶齡故居 武康路與 餘慶 路交匯處,這裡經常能遇到拍婚紗照的新人,有陽光的日子,光影是最美的濾鏡。 上海 的秋天,是染黃的梧桐樹葉和斑駁陸離的細碎光影,漫步在僻靜的 餘慶 路上,與鄰近的武康路相比,這裡沒有喧囂和嘈雜,道路兩旁的梧桐樹下是一幢幢優秀歷史建築,皆是歲月划過的痕跡。 餘慶 路190號,建於1938年,現代式花園住宅,陳毅市長曾居住於此,為 上海 的復興發展開啟了新的局面;
餘慶 路80號,始建於1941年,現代主義風格,原邵式軍住宅,是老 上海 盛氏大家族中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
餘慶 路146弄,“愛棠新邨”,始建於1937年,13號為著名民主人士、 中國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舊居,1940起在此居住,在1946年在 上海 逝世,享年55歲。 百代小樓,位於徐家匯公園一側,衡山路與 餘慶 路交匯處,建於1921年,為百代唱片公司舊址,見證了 中國 唱片業的盛衰,可參觀。 興國 路,橫跨 長寧 、徐匯兩區,長799米,建於1920年,曾名雷上達路(Route Legendre),1943年以 江西 興國 改名延用至今,也是 上海 64條永不拓寬的道路之一。
步行路線:華山路與 興國 路交匯處開始,經過 湖南 路- 泰安 路,最後到淮海中路(武康大樓) 興國 賓館1、2、6號樓,位於 興國 路78號,1號樓建於1934年,為 英國 帕拉第奧式皇家古典建築,原為太古洋行“大班”邸宅,2、6號樓分別建於1925、1922年,是 英國 式和 法國 式建築,均被列為 上海 市優秀歷史建築。 興國 路324號,為趙祖康(1900~1995)舊居,是我國公路工程與市政工程專家,一生致力於創建我國公路的事業當中。 沿街的優秀歷史建築、特色商鋪、咖啡小店,門前都堆滿了金黃落葉,陽光下的畫面既溫暖又治愈。 Ginger, 興國 路91號,是一家老牌的網紅店,白色整棟洋房確實比較吸睛,露臺位置不錯,適合拍照。 安福 路,也是目前 上海 最熱門的街拍潮人聚集地了,各種時尚展覽、潮牌買手店雲集,人氣不斷的網紅brunch,寶藏店鋪多到數不過來,也時常有 新店 入駐,在這裡吃個brunch、喝杯咖啡,也經常能看見網紅時尚博主、攝影博主,作為野路子探店博主、旅游博主,也會經常前往 安福 路,多數會在下班後或者周末時間探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