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一場川美之約│山城重慶6天5夜漫游記
↑四川美術學院 ↑四川美術學院 ↑四川美術學院 10:30——17:30
這是部分工作室營業的時間。
水牌上熱可可的價格超過了啤酒,因為平時不喝酒也不大喝奶茶之類的飲品,所以我只是看看沒有發言權。
一家文創店門外的椅子,有隻桔貓悠閑的趴在上面,並不介意我對著它左拍右拍,上拍下拍,估計是經常跟人打交道的緣故,所以才修煉出如此淡然的氣質。
↑四川美術學院 ↑四川美術學院 ↑四川美術學院 又遇見一隻小可愛,果然也是不怕人 ↑四川美術學院 貨真價實的坦克,它記錄了歷史,現在成為藝術作品的一部分 ↑四川美術學院 小姐姐在坦克對面的塗鴉牆前留下游客照 ↑四川美術學院 ↑四川美術學院 離開川美我們趕往著名的交通茶館……
有人說,如果不是因為陳安健教授,交通茶館的名氣不會廣為人知。
也有人說,要不是因為陳安健教授,交通茶館也早就不存在了。
陳教授用他的畫筆將一間老舊茶館打造成了網紅打卡點,也用他的執著為大家保留下了這間茶館,吸引著四面八方的人們趕過來,體會時空穿越的年代感。
始建於1987年,有著30+年紀的交通茶館很低調,低調到你一個不在意就有可能錯過它的大門。作為將川渝地區七八十年代風格保存最為完好,且還在經營的茶館,交通茶館不僅被多家媒體報道過,也深受劇組、綜藝節目組、音樂MV拍攝組的青睞,更是進入過無數專業、非專業攝影師的鏡頭。
雖然早有心理建設,但是走進茶館還是讓人不由驚嘆,踏入的一瞬仿佛進入另一個空間,一切像是凝結在了過去,只有貼在牆上微信跟支付寶的收款碼在提醒我,我們沒有穿越歷史,仍舊活在當下。
這裡沒有熱情且笑容滿面的迎賓小二,一桌桌茶客圍坐桌前各自忙著各自的事情,加茶續水拿果皮籃只要你願意,都可以自主完成,仿佛每一位茶客都是茶館的主人。由於天氣不理想,所以我們並沒有見到傳說 中陽 光從茶館屋頂瓦片側漏進來,灑在端坐桌前茶客們身上的景象。
側耳傾聽,碗蓋瓷杯之間細碎清微的撞擊聲,滾燙的開水順著長柄壺傾瀉而出的流水聲,牙齒叩開瓜子皮或者咬開花生殼清脆的“叭嗒”聲,茶客之間竊竊的輕語聲,鳥籠中黑色八哥的嘰喳聲……
所有的聲響與老式方桌,長條木凳,滿是灰塵的房梁,煤灰熏黑的青磚,青花蓋碗交織、融合,最終凝固、沉澱。 ↑交通茶館 ↑交通茶館 ↑交通茶館 ↑交通茶館 ↑交通茶館 ↑交通茶館 ↑交通茶館 ↑交通茶館 ↑交通茶館 ↑交通茶館 ↑交通茶館 ↑交通茶館 我們四人在茶館里坐了許久,最終收拾起未吃完的花生與瓜子向鐵路四村出發。
↓牛師傅在收拾他最愛的花生 ↑交通茶館 這是一篇時隔兩年半之後才動手寫的游記,所以寫的時候百度一下才知道鐵路四村就要消失了,這也許就是城市建設發展必須要付出的代價——捨棄情懷。
其實我們是奔著如故咖啡去的,但是踩著 重慶 一會兒高,一會低的街道,走的時候在一樓,轉個圈可能就在十樓,讓初到 重慶 的我們很是不適應。然後就這麼走著走著,怎麼到了一個住宅區;繼續走著走著,這裡怎麼會有鐵軌;又走著走著,哎,這裡原來就是如故咖啡啊!於是,這麼歪打正著,如故咖啡找到了,鐵路四村經過了,沒有近距離接觸過鐵軌的兩位小姐姐也留下照片了,打卡完畢! ↑鐵路四村 ↑鐵路四村 ↑鐵路四村 ↑鐵路四村 ↑鐵路四村 穿街過巷,越過鐵軌,來到如故咖啡的時候早已過了午飯點兒,我們也確實走不動了,歇歇腳,點份餐,順帶拍拍照。
略舊的白色小屋沿江而建,年代感十足的縫紉機、收音機,還有疊在一起的彩色輪胎,種著綠植的舊玻璃瓶,這裡就是如故咖啡,一切依然如故! ↑如故文創咖啡館 ↑如故文創咖啡館
這是部分工作室營業的時間。
水牌上熱可可的價格超過了啤酒,因為平時不喝酒也不大喝奶茶之類的飲品,所以我只是看看沒有發言權。
一家文創店門外的椅子,有隻桔貓悠閑的趴在上面,並不介意我對著它左拍右拍,上拍下拍,估計是經常跟人打交道的緣故,所以才修煉出如此淡然的氣質。
↑四川美術學院 ↑四川美術學院 ↑四川美術學院 又遇見一隻小可愛,果然也是不怕人 ↑四川美術學院 貨真價實的坦克,它記錄了歷史,現在成為藝術作品的一部分 ↑四川美術學院 小姐姐在坦克對面的塗鴉牆前留下游客照 ↑四川美術學院 ↑四川美術學院 離開川美我們趕往著名的交通茶館……
有人說,如果不是因為陳安健教授,交通茶館的名氣不會廣為人知。
也有人說,要不是因為陳安健教授,交通茶館也早就不存在了。
陳教授用他的畫筆將一間老舊茶館打造成了網紅打卡點,也用他的執著為大家保留下了這間茶館,吸引著四面八方的人們趕過來,體會時空穿越的年代感。
始建於1987年,有著30+年紀的交通茶館很低調,低調到你一個不在意就有可能錯過它的大門。作為將川渝地區七八十年代風格保存最為完好,且還在經營的茶館,交通茶館不僅被多家媒體報道過,也深受劇組、綜藝節目組、音樂MV拍攝組的青睞,更是進入過無數專業、非專業攝影師的鏡頭。
雖然早有心理建設,但是走進茶館還是讓人不由驚嘆,踏入的一瞬仿佛進入另一個空間,一切像是凝結在了過去,只有貼在牆上微信跟支付寶的收款碼在提醒我,我們沒有穿越歷史,仍舊活在當下。
這裡沒有熱情且笑容滿面的迎賓小二,一桌桌茶客圍坐桌前各自忙著各自的事情,加茶續水拿果皮籃只要你願意,都可以自主完成,仿佛每一位茶客都是茶館的主人。由於天氣不理想,所以我們並沒有見到傳說 中陽 光從茶館屋頂瓦片側漏進來,灑在端坐桌前茶客們身上的景象。
側耳傾聽,碗蓋瓷杯之間細碎清微的撞擊聲,滾燙的開水順著長柄壺傾瀉而出的流水聲,牙齒叩開瓜子皮或者咬開花生殼清脆的“叭嗒”聲,茶客之間竊竊的輕語聲,鳥籠中黑色八哥的嘰喳聲……
所有的聲響與老式方桌,長條木凳,滿是灰塵的房梁,煤灰熏黑的青磚,青花蓋碗交織、融合,最終凝固、沉澱。 ↑交通茶館 ↑交通茶館 ↑交通茶館 ↑交通茶館 ↑交通茶館 ↑交通茶館 ↑交通茶館 ↑交通茶館 ↑交通茶館 ↑交通茶館 ↑交通茶館 ↑交通茶館 我們四人在茶館里坐了許久,最終收拾起未吃完的花生與瓜子向鐵路四村出發。
↓牛師傅在收拾他最愛的花生 ↑交通茶館 這是一篇時隔兩年半之後才動手寫的游記,所以寫的時候百度一下才知道鐵路四村就要消失了,這也許就是城市建設發展必須要付出的代價——捨棄情懷。
其實我們是奔著如故咖啡去的,但是踩著 重慶 一會兒高,一會低的街道,走的時候在一樓,轉個圈可能就在十樓,讓初到 重慶 的我們很是不適應。然後就這麼走著走著,怎麼到了一個住宅區;繼續走著走著,這裡怎麼會有鐵軌;又走著走著,哎,這裡原來就是如故咖啡啊!於是,這麼歪打正著,如故咖啡找到了,鐵路四村經過了,沒有近距離接觸過鐵軌的兩位小姐姐也留下照片了,打卡完畢! ↑鐵路四村 ↑鐵路四村 ↑鐵路四村 ↑鐵路四村 ↑鐵路四村 穿街過巷,越過鐵軌,來到如故咖啡的時候早已過了午飯點兒,我們也確實走不動了,歇歇腳,點份餐,順帶拍拍照。
略舊的白色小屋沿江而建,年代感十足的縫紉機、收音機,還有疊在一起的彩色輪胎,種著綠植的舊玻璃瓶,這裡就是如故咖啡,一切依然如故! ↑如故文創咖啡館 ↑如故文創咖啡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