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公元前|伊朗十五日自由行

帝陵位於距波斯 波利斯 西北 12公里處的一座山崖,有四個在岩壁上鑿出來的十字形帝陵。面對峭壁從右到左:薛西斯一世、大流士一世、阿塔薛西斯一世和大流士二世。每個陵寢上方浮雕都雕有波斯智慧之神阿胡拉·馬茲達像,代表著神授君權。


這座城門建於1000多年以前,卡裡穆汗曾在這個城門頂上的小房子里放置了一本《古蘭經》,以求賜福,穿過這個城門能保佑平安回歸。

【住宿 Niayesh Boutique Hotel】


對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德黑蘭 都如同一塊磁石,吸引著想要走進它的人們。這裡的古列斯坦宮殿群有當年波斯皇帝的孔雀寶座,這裡的珠寶博物館內有全世界最大的未經切割的粉鑽,這裡的清真寺以其近乎完美的建築風格堪稱波斯帝國的典範……
我們到達的那天正巧碰上11月14日什葉派穆斯林的重要紀念日“阿舒拉節” (Day of Ashura),即 伊朗 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所以一路上看見高掛很多黑旗或黑色波斯文標識的橫幅,以及都是穿著黑袍的 伊朗 女子。

伊朗 最大的考古和歷史博物館,總體建築面積為18000平方米。國家博物館由東樓和南樓兩部分組成,展出歷史文物30餘萬件。



【國家珠寶博物館 National Jewels Museum】
國家珠寶博物館也被稱作“國家珍寶館”,歸 伊朗 國家銀行所有,是 德黑蘭 絕對不能錯過的最值錢的景點。這裡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的珠寶,如果從藝術的角度,歷史背景和包含無與倫比的珠寶的角度來看,國家珠寶館的價值連世界上最專業的評估師都無法計算出。
到了這裡,發現錢都不是事兒,太奢侈了,數不清的就是鑽石珠寶。因為這裡價值不菲,所以守衛森嚴,所有物品統統都不能帶入,更不允許拍照。
(網絡照片參考)鑲有寶石的地球儀(Globe of Jewels)是館內的一件不可錯過的寶物,製作時使用黃金34公斤,鑲有51300多顆寶石。陸地、海洋和各區域採用不同顏色的寶石。

德黑蘭 當代藝術博物館是 伊朗 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之一,由巴列維王朝末代王后法拉赫·巴列維於1977年主持建成,館藏了超過3000件19~20世紀的世界級水平的 歐洲 和 美國 的繪畫、藝術和雕塑作品。同時,這裡也收藏了大量的 伊朗 近代和現代的藝術作品。




地毯博物館也是由巴列維王朝末代王后法拉赫·巴列維所建,外觀是仿造織地毯機的樣式而建,內部展示著16-20世紀5000餘件手織地毯,是 伊朗 歷史、文化和藝術的最傑出代表。


原本是巴列維王朝國王的辦公室和夏天居住的地方。位於市區 東北 的山上,是一座由18座宮殿組成的大面積的建築群。主要的看點是白宮內奢華的佈置、綠宮內著名的鏡廳,以及秋天園區的落葉。
【白宮 White Palace】
始建於1931年,白宮因其外牆白色 大理 石而得名。白宮除了辦公和舉行儀式之外,還是國王和皇后的夏宮。 伊朗 最後一任沙阿,穆哈默德.禮薩逃離 伊朗 前的住所。一側的樓梯旁還殘留著被毀壞的沙阿雕像。沙阿走了,只有一雙鐵靴還站立在原地。

始建於愷加王朝晚期,外牆選用高雅的綠斑 大理 石,屋頂是墨綠色蓋瓦而得名。裡面的裝飾儘是玻璃,把屋頂天花板弄的blingbling。




這是一個龐大的王室官邸建築群,世界文化遺產。目前的宮殿建造於1865年,位於 德黑蘭 市中心,有17處宮殿、博物館和其他建築,是 伊朗 首都 德黑蘭 最古老的歷史遺跡。古列斯坦也被稱為玫瑰宮。
王宮主體堪稱 伊朗 建築的精華,尤其是鏡廳(不讓拍照),是古列斯坦精華中的精華,宮殿內的圓形頂部和四周牆壁都用小塊鏡子鑲嵌,可以想象的blingbling。





自由紀念塔位於同名的廣場中央,高45米,現已成為 德黑蘭 的地標性建築。倒Y形的建築,代表了當代 伊朗 精神,追求自由與 和平 。它是為慶祝波斯帝國建國2500周年而建,結合了薩珊王朝及伊斯蘭傳統建築兩種元素,氣派雄偉風格新穎。


美國 駐 伊朗 大使館舊址是 伊朗 最獨特的景點。
1979年 伊朗 發生伊斯蘭革命,推翻巴列維王朝,4月1日霍梅尼宣佈改國名為 伊朗 伊斯蘭 共和 國,10月, 伊朗 流亡國王巴列維前往 美國 , 德黑蘭 穆斯林群眾憤而占領 美國 使館,扣留使館人員,史稱 伊朗 人質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