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多倫多政治文化建築之一——安省議會、皇家安省博物館
走進安大略省議會大廈恰逢 安大略省 博物館免費開放日,於是預定了博物館門票,偶然發現 安大略省 議會大廈也可以預定,於是在一個溫暖的夏日走進這兩座大廈,走馬觀花 安大略省 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說到 安大略省 的政治中心,還是得先簡單瞭解一下 安大略省 省會的所在地 多倫多 的政治歷史演變過程。
本人比較喜歡追尋歷史的淵源,曾經有朋友建議我多描寫景物少追述歷史。但我覺得走訪一座城市,瞭解它的歷史發展更容易深入其精髓。我也希望自己在旅行過程中能更多的學習。雖然現在大多是從網絡上查詢得知,但也讓自己對所到訪的地方有更深一些的瞭解。
在 歐洲 人最初到達現在 多倫多 的位置時,附近居住的是休倫部落(北美的原住民,一個印第安部落),他們替代了1500年以前就在這裡居住的易洛魁族(另一個北美的印第安部落)。而據說“ 多倫多 ”——“Toronto”的名稱可能就是由易洛魁語系的詞“tkaronto”派生而來,意為“有生長在水中的 大樹 的地方”。
1793年,當時的 加拿大 總督在已有的定居點上建立了 約克 鎮,並將位於 尼亞加拉 濱湖小鎮的上 加拿大 首府遷到這裡。1812年 美國 獨立之後為了擴大自己的領土,趁著 英國 在 歐洲 陷入於拿破侖的戰爭之機對 加拿大 進行了一次侵略,對 約克 鎮進行了大肆搶掠,但最終還是失敗退出。 英國 十分惱怒,英軍大舉反攻,一路打到 華盛頓 ,並放火燒毀了總統府,據說 美國 為了掩蓋火燒後的痕跡,遂將建築塗成了白色,於是就有了今天見到的 美國 總統府“白宮”。戰後, 約克 鎮開始擴張,新上任的市長正式命名其為 多倫多 ——意為會聚的地方。在 加拿大 聯邦正式成立的前一年,1866年,遷都至現在的首都 渥太華 。 安大略省 於1867年成立,定都 多倫多 。
多倫多 仍然是 加拿大 最大的城市,這裡有著來自全球各國多達100多個民族的移民,彙集了世界上140多種語言,是全世界最多元化的城市之一。
眼前的 安大略省 議會大廈落成於1893年,是當時的 英國 威爾士 王子,也就是後來的英王愛德華七世於1885年建造的。大廈的設計師是理查德·懷特。大樓是一個不對稱的五層建築,有點特別,通常總覺得這類的大廈應該是對稱的。 羅馬 式建築風格的議會大廈由茶色砂岩建造,線條簡單明快,造型厚重敦實,呈現出古老莊嚴,雄偉壯觀的宏大氣勢。大廈結構不同於 加拿大 其他省的圓頂議會大廈。 安省 的這座議會大廈左右各有一座圓頂,正中的屋頂則是形似棱台的形狀。 圖1:不對稱的 羅馬 式建築風格的 安大略省 議會大廈。
綠樹掩映中的議會大廈各個角度都體現出它的宏偉和莊嚴。茶色的磚體與周圍的綠色精緻融為一體。 圖2:多角度看大廈。
大廈內部免費供游客參觀,只需提前在網站預約,然後按照約定的時間在門口出示身份證件即可( 比如 駕照、護照等)。
走進議會大廈,古色古香的氣息迎面而來,裝潢精緻。木質樓梯,胡桃木裝飾的鐵藝雕花扶手,在黃色、白色的燈光襯映下,溫馨而淡雅。天花板的透明玻璃花窗將大廈裝飾的美麗典雅。
在大廈內部的長廊上掛著各種富有特色的雕刻和壁畫,還有 英國 維多利亞 女王以及 加拿大 歷史名人的肖像。南側的 大理 石牆壁上刻有歷屆 安省 議員的名字,北面牆上則掛著歷屆議長的肖像畫,包括了 安大略省 省長和省督。
圖3:走進議會大廈。
大廈內部還有許多陳列品和紀念品,如同一座微型博物館。 圖5:大廈內的陳設。
大廈的東西兩翼建築風格迥異。東面是歐式建築風格,以胡桃木為主要建築材料構成,沉穩大氣。而西邊則是以 意大利 雲石和 石柱 建造,豪華明麗。 圖6:大廈東翼體現了歐式建築風格。
圖7:西側的 大理 石結構端莊奢華。
會議大廳寬敞明亮,建築和裝飾古典豪華,莊嚴肅穆,這裡也從某種角度體現出公正公開的執政理念。我們簡單閱讀了關於議會的一些介紹,大致知道了議會的議長的主要責任是維護和保證會議的正常舉行,投票時,議長也只有一票的權利。會議舉行時,反對黨坐在政府官員的對面,公民也可以進入會場旁聽會議過程。 圖8:議會大廈會議大廳。
走出議會大廈,我們繼續在公園閑逛。 安大略省 議會大廈坐落在女王公園內,周圍綠樹成蔭,芳草如茵。女王公園是英王愛德華七世1860年在這裡旅行期間開放的,公園被城市的街道和建築環繞,公園內遍植楓樹、橡樹、 榆樹 和白松。溫暖的夏日里,人們在公園散步、運動。 圖9:女王公園介紹。
公園內和周圍能見到許多名人雕像。當然少不了的當然是 維多利亞 女王雕像。 圖10:大廈前的 維多利亞 女王坐像。
草地上還豎立著 加拿大 聯邦創始人 喬治 · 布朗 的雕像。1818年11月出生於 蘇格蘭 小鎮奧拉的 喬治 · 布朗 是一個積極的政治家,作為 加拿大 聯邦奠基人之一。 圖11: 加拿大 聯邦奠基人之一 喬治 · 布朗 的雕像。
除此以外,公園周邊還有著其他的人物的雕像。 圖12:大廈及公園周邊的雕像。
省議會大廈的正門上左右各有三面旗幟,依次為紅白相間,中間印有紅色楓葉的 加拿大 國旗,據說中間的白色象徵 加拿大 廣闊的國土,兩邊的紅色代表東西兩岸相鄰的太平洋和大西洋,中間的紅色楓葉代表了生活在這片國土上的勤勞的 加拿大 人民,楓葉也是 加拿大 這個國家的象徵, 加拿大 有楓葉之國的美稱; 安大略省 省旗,這面旗幟的圖案挺複雜,紅色為底色,左上角是象徵英聯邦的米字旗,右面還有 安大略省 省徽,這個省徽也體現了 英國 特色,上方是白底紅十字的 英格蘭 國旗,下方是綠底的楓葉圖案;最右邊是綠白相間的 多倫多 市旗。 圖13:議會大廈正門懸掛的國旗、省旗和市旗。
有趣的是 安大略省 議會的地皮並不屬於政府所有,是省政府從 多倫多 大學租用的,租期999年,每年省政府必須向 多倫多 大學支付一加元的租金。在省議會大廈的一樓設有一間情景模擬室,這是專供學生模擬議會開會的場景,議長、執政黨議員、反對黨議員等角色均由學生扮演,讓學生們充分瞭解議會的運作流程。
據大廈工作人員介紹,在大廈的某一層(記不清是那一層了),這間房子里封存著一件現在對外保密的文件(或物品?),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才能打開。 圖14:封存的秘密。
回望這座穿越了歷史的茶色砂岩 羅馬 式建築,見證了 安大略省 的成立發展,經歷的滄桑輝煌,展示了 安大略省 的悠長歷史畫捲。 圖15:回望、遠眺議會大廈。
女王公園內還有一些紀念碑,記錄著歷史事件。 圖16:某歷史事件紀念碑。
有個紀念地,卻讓人唏噓。2021年在 不列顛哥倫比亞省 甘露市(Kamloops)在一處原住民寄宿學校舊址發現並確認了215名該校學生的遺骸,這些孩子的死亡從未被官方記錄在案。這件事被披露以後, 加拿大 各地的民眾都表示了極大的震驚和悲憤,全國的政府機構均下半旗致哀。在 安省 議會大廈所在的女王公園內,民眾自發將兒童鞋子和玩具擺放在這裡,以慰藉這些死難的孩子們,期盼孩子們在天堂一路走好。 圖17:願孩子們在天堂一切安好。 走馬觀花皇家安大略博物館離開省議會大廈,我們步行前往皇家 安大略省 博物館。這可是北美第五大博物館,它於1912年4月由 安大略省 政府創立。創立初是一座非常古典的建築,外牆有著美麗精緻的雕刻。 圖18:皇家安大略博物館老館外部。
今天我們看到的新館部分是2007年7月落成的,有 德國 設計師設計,典型的現代建築,稱水晶宮。如今呈現在人們眼前的博物館外觀是古典和現代兩種完全不同的建築風格的結合,雖然風格不一,但是看起來和諧完美。現在這裡已經成了 多倫多 一個新的著名地標。 圖19:現代和古典的完美結合。
走進博物館大廳,迎面而來的是巨大的恐龍骨架,充滿霸氣。 圖20:走進博物館。
博物館內部一樣的裝潢精美,一角一落都顯出設計者的用心。
說到 安大略省 的政治中心,還是得先簡單瞭解一下 安大略省 省會的所在地 多倫多 的政治歷史演變過程。
本人比較喜歡追尋歷史的淵源,曾經有朋友建議我多描寫景物少追述歷史。但我覺得走訪一座城市,瞭解它的歷史發展更容易深入其精髓。我也希望自己在旅行過程中能更多的學習。雖然現在大多是從網絡上查詢得知,但也讓自己對所到訪的地方有更深一些的瞭解。
在 歐洲 人最初到達現在 多倫多 的位置時,附近居住的是休倫部落(北美的原住民,一個印第安部落),他們替代了1500年以前就在這裡居住的易洛魁族(另一個北美的印第安部落)。而據說“ 多倫多 ”——“Toronto”的名稱可能就是由易洛魁語系的詞“tkaronto”派生而來,意為“有生長在水中的 大樹 的地方”。
1793年,當時的 加拿大 總督在已有的定居點上建立了 約克 鎮,並將位於 尼亞加拉 濱湖小鎮的上 加拿大 首府遷到這裡。1812年 美國 獨立之後為了擴大自己的領土,趁著 英國 在 歐洲 陷入於拿破侖的戰爭之機對 加拿大 進行了一次侵略,對 約克 鎮進行了大肆搶掠,但最終還是失敗退出。 英國 十分惱怒,英軍大舉反攻,一路打到 華盛頓 ,並放火燒毀了總統府,據說 美國 為了掩蓋火燒後的痕跡,遂將建築塗成了白色,於是就有了今天見到的 美國 總統府“白宮”。戰後, 約克 鎮開始擴張,新上任的市長正式命名其為 多倫多 ——意為會聚的地方。在 加拿大 聯邦正式成立的前一年,1866年,遷都至現在的首都 渥太華 。 安大略省 於1867年成立,定都 多倫多 。
多倫多 仍然是 加拿大 最大的城市,這裡有著來自全球各國多達100多個民族的移民,彙集了世界上140多種語言,是全世界最多元化的城市之一。
眼前的 安大略省 議會大廈落成於1893年,是當時的 英國 威爾士 王子,也就是後來的英王愛德華七世於1885年建造的。大廈的設計師是理查德·懷特。大樓是一個不對稱的五層建築,有點特別,通常總覺得這類的大廈應該是對稱的。 羅馬 式建築風格的議會大廈由茶色砂岩建造,線條簡單明快,造型厚重敦實,呈現出古老莊嚴,雄偉壯觀的宏大氣勢。大廈結構不同於 加拿大 其他省的圓頂議會大廈。 安省 的這座議會大廈左右各有一座圓頂,正中的屋頂則是形似棱台的形狀。 圖1:不對稱的 羅馬 式建築風格的 安大略省 議會大廈。
綠樹掩映中的議會大廈各個角度都體現出它的宏偉和莊嚴。茶色的磚體與周圍的綠色精緻融為一體。 圖2:多角度看大廈。
大廈內部免費供游客參觀,只需提前在網站預約,然後按照約定的時間在門口出示身份證件即可( 比如 駕照、護照等)。
走進議會大廈,古色古香的氣息迎面而來,裝潢精緻。木質樓梯,胡桃木裝飾的鐵藝雕花扶手,在黃色、白色的燈光襯映下,溫馨而淡雅。天花板的透明玻璃花窗將大廈裝飾的美麗典雅。
在大廈內部的長廊上掛著各種富有特色的雕刻和壁畫,還有 英國 維多利亞 女王以及 加拿大 歷史名人的肖像。南側的 大理 石牆壁上刻有歷屆 安省 議員的名字,北面牆上則掛著歷屆議長的肖像畫,包括了 安大略省 省長和省督。
圖3:走進議會大廈。
大廈內部還有許多陳列品和紀念品,如同一座微型博物館。 圖5:大廈內的陳設。
大廈的東西兩翼建築風格迥異。東面是歐式建築風格,以胡桃木為主要建築材料構成,沉穩大氣。而西邊則是以 意大利 雲石和 石柱 建造,豪華明麗。 圖6:大廈東翼體現了歐式建築風格。
圖7:西側的 大理 石結構端莊奢華。
會議大廳寬敞明亮,建築和裝飾古典豪華,莊嚴肅穆,這裡也從某種角度體現出公正公開的執政理念。我們簡單閱讀了關於議會的一些介紹,大致知道了議會的議長的主要責任是維護和保證會議的正常舉行,投票時,議長也只有一票的權利。會議舉行時,反對黨坐在政府官員的對面,公民也可以進入會場旁聽會議過程。 圖8:議會大廈會議大廳。
走出議會大廈,我們繼續在公園閑逛。 安大略省 議會大廈坐落在女王公園內,周圍綠樹成蔭,芳草如茵。女王公園是英王愛德華七世1860年在這裡旅行期間開放的,公園被城市的街道和建築環繞,公園內遍植楓樹、橡樹、 榆樹 和白松。溫暖的夏日里,人們在公園散步、運動。 圖9:女王公園介紹。
公園內和周圍能見到許多名人雕像。當然少不了的當然是 維多利亞 女王雕像。 圖10:大廈前的 維多利亞 女王坐像。
草地上還豎立著 加拿大 聯邦創始人 喬治 · 布朗 的雕像。1818年11月出生於 蘇格蘭 小鎮奧拉的 喬治 · 布朗 是一個積極的政治家,作為 加拿大 聯邦奠基人之一。 圖11: 加拿大 聯邦奠基人之一 喬治 · 布朗 的雕像。
除此以外,公園周邊還有著其他的人物的雕像。 圖12:大廈及公園周邊的雕像。
省議會大廈的正門上左右各有三面旗幟,依次為紅白相間,中間印有紅色楓葉的 加拿大 國旗,據說中間的白色象徵 加拿大 廣闊的國土,兩邊的紅色代表東西兩岸相鄰的太平洋和大西洋,中間的紅色楓葉代表了生活在這片國土上的勤勞的 加拿大 人民,楓葉也是 加拿大 這個國家的象徵, 加拿大 有楓葉之國的美稱; 安大略省 省旗,這面旗幟的圖案挺複雜,紅色為底色,左上角是象徵英聯邦的米字旗,右面還有 安大略省 省徽,這個省徽也體現了 英國 特色,上方是白底紅十字的 英格蘭 國旗,下方是綠底的楓葉圖案;最右邊是綠白相間的 多倫多 市旗。 圖13:議會大廈正門懸掛的國旗、省旗和市旗。
有趣的是 安大略省 議會的地皮並不屬於政府所有,是省政府從 多倫多 大學租用的,租期999年,每年省政府必須向 多倫多 大學支付一加元的租金。在省議會大廈的一樓設有一間情景模擬室,這是專供學生模擬議會開會的場景,議長、執政黨議員、反對黨議員等角色均由學生扮演,讓學生們充分瞭解議會的運作流程。
據大廈工作人員介紹,在大廈的某一層(記不清是那一層了),這間房子里封存著一件現在對外保密的文件(或物品?),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才能打開。 圖14:封存的秘密。
回望這座穿越了歷史的茶色砂岩 羅馬 式建築,見證了 安大略省 的成立發展,經歷的滄桑輝煌,展示了 安大略省 的悠長歷史畫捲。 圖15:回望、遠眺議會大廈。
女王公園內還有一些紀念碑,記錄著歷史事件。 圖16:某歷史事件紀念碑。
有個紀念地,卻讓人唏噓。2021年在 不列顛哥倫比亞省 甘露市(Kamloops)在一處原住民寄宿學校舊址發現並確認了215名該校學生的遺骸,這些孩子的死亡從未被官方記錄在案。這件事被披露以後, 加拿大 各地的民眾都表示了極大的震驚和悲憤,全國的政府機構均下半旗致哀。在 安省 議會大廈所在的女王公園內,民眾自發將兒童鞋子和玩具擺放在這裡,以慰藉這些死難的孩子們,期盼孩子們在天堂一路走好。 圖17:願孩子們在天堂一切安好。 走馬觀花皇家安大略博物館離開省議會大廈,我們步行前往皇家 安大略省 博物館。這可是北美第五大博物館,它於1912年4月由 安大略省 政府創立。創立初是一座非常古典的建築,外牆有著美麗精緻的雕刻。 圖18:皇家安大略博物館老館外部。
今天我們看到的新館部分是2007年7月落成的,有 德國 設計師設計,典型的現代建築,稱水晶宮。如今呈現在人們眼前的博物館外觀是古典和現代兩種完全不同的建築風格的結合,雖然風格不一,但是看起來和諧完美。現在這裡已經成了 多倫多 一個新的著名地標。 圖19:現代和古典的完美結合。
走進博物館大廳,迎面而來的是巨大的恐龍骨架,充滿霸氣。 圖20:走進博物館。
博物館內部一樣的裝潢精美,一角一落都顯出設計者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