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追楓 絢爛の秋日
大約5點的時候我們進到琉璃光院,時值晝夜交替雖然天色已暗到幾乎全黑,但是屋內沒有開燈,屋外庭院里的燈光也沒有點亮,眼前的景象也並沒有傳說中那麼驚艷。窗前放著一張很大的矮桌,有兩邊靠近園林,可以隱約看到光潔的桌面倒影出了窗外的楓樹。桌子朝向屋內的兩邊密密麻麻圍滿了拿著相機的人,但卻並不吵雜,只聽到卡擦卡擦的相機聲。我必須得把手機和相機放到桌面上才能防抖。照片出來以後我對自己的眼睛產生了懷疑,成像效果很夢幻,桌面的反光倒影使得因為光線呈現淡紫色的楓樹模糊了形狀,光與影交匯將窗外的景色迎了進來,虛虛實實無法辨明。涼風陣陣,我才發現,雖說是窗,卻是全無玻璃之類的遮擋物,眼睛看到的是最真實的畫面。而跪坐於桌前看到的光景,又怎能說不是真實的呢?不多久,庭院里的燈點亮,紫色消失了,在燈光的映襯下,楓葉變成了紅與黃。這真是個神奇的地方。 賞楓之後來到抄經的小房間,可以坐在窗前邊賞夜楓邊抄經~ 永觀堂
【賞楓指數】🍁🍁🍁🍁🍁
【楓葉特點】種類繁多、山水呼應
【游客量】非常非常多
【關鍵字】迴廊、阿彌陀佛立像
創立於平安時代初期(853年),它是真言宗的道場,也是高僧的念佛之地。寬闊的院內,釋迦堂、開山堂、御影堂以迴廊相連。寺中供奉的最有名的寶物為國家級重要文化財產阿彌陀佛立像。
在到達永觀堂之前人都不是很多,穿梭在 日本 民居小巷子或者河道邊也很是愜意。來到永觀堂才真的感覺到賞楓季節人山人海。在這裡看到了人們坐在檐下集體看風景的畫面,以前在日劇里看到 日本 人坐在緣側吃著西瓜乘涼,覺得非常特別,在傳統日式住宅中,屋檐下通常有條走廊,這條走廊雖不在室內,但感覺也不能算作室外,這就是緣側。在日語中意思是:屋檐下的架空廊。其實有點像落地的中式迴廊的設計,但是又不同。緣側好像是將室內外的空間聯繫在了一起。寺院里的這個結構我不知道能不能算是緣側或者就是走廊,總之游客們成群的坐在這裡休息的同時可以欣賞院落里別緻的景色。 ↑永觀堂 ↑永觀堂 ↑永觀堂 參拜出來以後來到湖邊,這裡的景色讓人眼前一亮,紅、黃、橙、綠,或深或淺在藍天白雲以及湖水的映襯下搭配出一副秋日的清爽,身後是人潮攢動,眼前卻是一片安靜閑和,石橋就那麼平平穩穩的架在湖面上,成為了紅葉的點綴。水面的光景,灑落在水中成了一個世界,相得益彰。 ↑永觀堂 ↑永觀堂 在這片湖光山色的旁邊就是賣糰子和茶的小食店,大家坐在鋪著紅毯的矮臺上,既是桌子又是椅子,和鄰居緊挨著,抬頭就能看到滿眼的紅葉, 像是集體野餐,十分有趣。 ↑永觀堂 ↑永觀堂 ↑永觀堂
金閣寺
【賞楓指數】🍁🍁🍁
【楓葉特點】有呈紫色的葉子
【游客量】非常多
【關鍵字】金閣寺本寺、朱印門票
建於1379年,原為足利義滿將軍(動畫聰明的一休中利將軍原型)的山莊,後改為禪寺“菩提所”。金閣寺是3層的樓閣,第一層法水院為平安時代風格;第二層潮音洞供奉著觀音,為 鐮倉 時代的武家建築;第三層是正方形的佛堂,供奉著三尊彌陀佛,為唐風建築的佛堂「究竟頂」。金閣寺和銀閣寺的門票比較特別,是寫有祝福話語的朱印。
金閣寺在一進門的湖面上,我們到的時候是15:40左右,太 陽西 下正好斜射在湖面,金閣寺整個散髮著金光,在蔚藍的天空和湖水中央,連接著天與地。夕照輝映下的金閣寺,恍如在山水中央豎起的一顆金色珍珠,真的很閃……其實金閣寺本尊在經歷過二戰洗禮都毫髮無傷之後於1950年被寺內修行的一個和尚一把火燒了,原因竟然是他嫉妒金閣的美必須將其毀滅。這讓我想起 三島 由紀夫的小說《金閣寺》,都是妄念。 ↑金閣寺 ↑金閣寺 ↑金閣寺 黃梅 院
【賞楓指數】🍁🍁🍁
【楓葉特點】密集
【游客量】少
【關鍵字】秋日特別公開、枯山水、破頭庭
黃梅 院藏有簡單到極致的枯山水庭院“破頭庭”,還不能拍照。特別喜歡其寓意“在這簡單的庭院里打破一切腦子裡已有的印象,重新審視世界”。“作仏庭”則象徵著“生生流轉”,即萬物時刻變幻,永不停息。還是不能拍照。站在走廊的這頭看著眼前連成一體的建築,就像立於船頭迎風前行,時光如腳下枯水流動逝去,我大概是在這裡體會到了枯山水的美。
↑大德寺 ↑大德寺 興臨院
【賞楓指數】🍁🍁🍁
【楓葉特點】紅
【游客量】少
【關鍵字】寺院較小
戰國諸 大名 亦接連不斷地在大德寺先後建造了二十二座塔頭寺院(即大德寺屬下的小寺院),興臨院為其中的一座。我特別喜歡這裡進門的畫面,寺院的正屋前就是一株高大的楓樹,這時候葉子已經紅似火。在藍天的映襯下格外的艷麗。進門以後就是一個大大的枯山水庭院,游客坐在緣側看風景,枯山水有趣的地方就是好像這真的就是一幅畫,眼前的景象都是靜止的。又好像因為這些靜止的畫面可以讓心沉靜下來。 ↑大德寺 ↑大德寺 高桐院
【賞楓指數】🍁🍁🍁
【楓葉特點】高
【游客量】一般
【關鍵字】庭院、墓地
我很喜歡這裡進門前細長的參道,兩側是覆滿青苔的綠地,天空被高聳入雲的青竹和楓樹遮擋,參道盡頭坐落的建築在安靜的等你走近。院里有一塊木牌,上書“生死事大,光陰可惜;無常迅速, 時不待人。” 傳 永嘉 禪師拜見六祖慧能時, 永嘉 持錫杖攜寶瓶,圍繞慧能轉了三圈也沒行跪拜禮,慧能說 :“夫沙門者,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大德自何方而來?生大我慢?” 永嘉 說 :“生死事大, 無常迅速。”言下之意,人生這麼短暫, 我的了卻生死大事還未解決,哪裡顧得了那麼多啊。 “無常迅速,生死事大”,自古成為 日本 禪門接機施教的一句名言。這句話蠻有意思的。 ↑高桐院 ↑高桐院 銀閣寺
【賞楓指數】🍁🍁
【楓葉特點】遠觀
【游客量】一般
【關鍵字】俯瞰京城、朱印門票
銀閣寺迄今已有超過500年曆史,原為足利義正將軍在1489年按照金閣寺的式樣修建的山莊。本堂前有佈滿白砂的「向月臺」和表現波浪紋的「銀沙灘」。這裡白砂堆積的那部分景觀很大面積,這時候我還不瞭解 日本 庭院的枯山水景觀。銀閣寺作為第一個參觀的地方並沒有十分的驚艷,這裡連著後山,可以登高望遠。 ↑銀閣寺 ↑銀閣寺 法然院
【賞楓指數】🍁🍁
【楓葉特點】藏於門內
【游客量】極少,寺院較小
法然院是由 日本 凈土宗祖法然和弟子安樂、住蓮一起修行的草庵發祥起來的寺院。在一個山坡上,進門就是銀沙灘堆砌的楓葉、銀杏葉,游人很少,很安靜。 ↑法然院 ↑法然院 靈鑒寺
【賞楓指數】🍁🍁🍁
【楓葉特點】高
【游客量】少,寺院較小
【關鍵字】秋日特別公開
每年只在春、秋兩季開放,比較有名的是山茶花。有皇女在此修行所以保留了很多精美的器具和人偶,展出於主殿,有工作人員進行介紹,然鵝聽不懂日語。 ↑靈鑒寺 夜楓 別樣的景色高臺 寺
【賞楓指數】🍁🍁🍁🍁🍁
【游客量】很多
【關鍵字】夜光朱印、卡通形象
高臺 寺是豐臣秀吉將軍逝世後,其夫人禰禰晚年安養修佛的地方。建於1605年,有眾多的國寶級古跡。一進門就被它特質的朱印吸引了,然後我們第一次買了朱印。是熒光的。 高臺 寺比較特別的是有自己的卡通形象,豐臣秀吉和夫人禰禰。這裡有倒影、長廊還有竹林。沿著參道走有時候會發現回頭就是熟悉的景象,原來參道的繞回把游客帶到了同一個景象的不同角度,甚是有趣。 ↑高臺寺 ↑高臺寺 ↑高臺寺 東寺
【賞楓指數】🍁🍁🍁🍁🍁
【楓葉特點】超級多在水邊
【游客量】超級多
【關鍵字】唐風斗拱、五重塔
這裡是空海(弘法大師)從唐朝回國後的講法之地。可以看到盛唐遺風, 比如 唐風的鬥拱。晚場是18:30開放,早到需要排隊。夜景確實又另有一番風味。只是好多燈光打的楓葉拍回去都是模糊的。 金堂 (就是我們 中國 寺廟常見的“大雄寶殿”或正殿)內供奉的是藥師如來、 日光 菩薩 和月光 菩薩 。我還是第一次在晚上進寺廟的內殿,進去以後是沒有燈光的,黑壓壓一片,感覺 日本 的佛像大多都比較小,這裡的佛像就比較高大了。
【賞楓指數】🍁🍁🍁🍁🍁
【楓葉特點】種類繁多、山水呼應
【游客量】非常非常多
【關鍵字】迴廊、阿彌陀佛立像
創立於平安時代初期(853年),它是真言宗的道場,也是高僧的念佛之地。寬闊的院內,釋迦堂、開山堂、御影堂以迴廊相連。寺中供奉的最有名的寶物為國家級重要文化財產阿彌陀佛立像。
在到達永觀堂之前人都不是很多,穿梭在 日本 民居小巷子或者河道邊也很是愜意。來到永觀堂才真的感覺到賞楓季節人山人海。在這裡看到了人們坐在檐下集體看風景的畫面,以前在日劇里看到 日本 人坐在緣側吃著西瓜乘涼,覺得非常特別,在傳統日式住宅中,屋檐下通常有條走廊,這條走廊雖不在室內,但感覺也不能算作室外,這就是緣側。在日語中意思是:屋檐下的架空廊。其實有點像落地的中式迴廊的設計,但是又不同。緣側好像是將室內外的空間聯繫在了一起。寺院里的這個結構我不知道能不能算是緣側或者就是走廊,總之游客們成群的坐在這裡休息的同時可以欣賞院落里別緻的景色。 ↑永觀堂 ↑永觀堂 ↑永觀堂 參拜出來以後來到湖邊,這裡的景色讓人眼前一亮,紅、黃、橙、綠,或深或淺在藍天白雲以及湖水的映襯下搭配出一副秋日的清爽,身後是人潮攢動,眼前卻是一片安靜閑和,石橋就那麼平平穩穩的架在湖面上,成為了紅葉的點綴。水面的光景,灑落在水中成了一個世界,相得益彰。 ↑永觀堂 ↑永觀堂 在這片湖光山色的旁邊就是賣糰子和茶的小食店,大家坐在鋪著紅毯的矮臺上,既是桌子又是椅子,和鄰居緊挨著,抬頭就能看到滿眼的紅葉, 像是集體野餐,十分有趣。 ↑永觀堂 ↑永觀堂 ↑永觀堂
金閣寺
【賞楓指數】🍁🍁🍁
【楓葉特點】有呈紫色的葉子
【游客量】非常多
【關鍵字】金閣寺本寺、朱印門票
建於1379年,原為足利義滿將軍(動畫聰明的一休中利將軍原型)的山莊,後改為禪寺“菩提所”。金閣寺是3層的樓閣,第一層法水院為平安時代風格;第二層潮音洞供奉著觀音,為 鐮倉 時代的武家建築;第三層是正方形的佛堂,供奉著三尊彌陀佛,為唐風建築的佛堂「究竟頂」。金閣寺和銀閣寺的門票比較特別,是寫有祝福話語的朱印。
金閣寺在一進門的湖面上,我們到的時候是15:40左右,太 陽西 下正好斜射在湖面,金閣寺整個散髮著金光,在蔚藍的天空和湖水中央,連接著天與地。夕照輝映下的金閣寺,恍如在山水中央豎起的一顆金色珍珠,真的很閃……其實金閣寺本尊在經歷過二戰洗禮都毫髮無傷之後於1950年被寺內修行的一個和尚一把火燒了,原因竟然是他嫉妒金閣的美必須將其毀滅。這讓我想起 三島 由紀夫的小說《金閣寺》,都是妄念。 ↑金閣寺 ↑金閣寺 ↑金閣寺 黃梅 院
【賞楓指數】🍁🍁🍁
【楓葉特點】密集
【游客量】少
【關鍵字】秋日特別公開、枯山水、破頭庭
黃梅 院藏有簡單到極致的枯山水庭院“破頭庭”,還不能拍照。特別喜歡其寓意“在這簡單的庭院里打破一切腦子裡已有的印象,重新審視世界”。“作仏庭”則象徵著“生生流轉”,即萬物時刻變幻,永不停息。還是不能拍照。站在走廊的這頭看著眼前連成一體的建築,就像立於船頭迎風前行,時光如腳下枯水流動逝去,我大概是在這裡體會到了枯山水的美。
↑大德寺 ↑大德寺 興臨院
【賞楓指數】🍁🍁🍁
【楓葉特點】紅
【游客量】少
【關鍵字】寺院較小
戰國諸 大名 亦接連不斷地在大德寺先後建造了二十二座塔頭寺院(即大德寺屬下的小寺院),興臨院為其中的一座。我特別喜歡這裡進門的畫面,寺院的正屋前就是一株高大的楓樹,這時候葉子已經紅似火。在藍天的映襯下格外的艷麗。進門以後就是一個大大的枯山水庭院,游客坐在緣側看風景,枯山水有趣的地方就是好像這真的就是一幅畫,眼前的景象都是靜止的。又好像因為這些靜止的畫面可以讓心沉靜下來。 ↑大德寺 ↑大德寺 高桐院
【賞楓指數】🍁🍁🍁
【楓葉特點】高
【游客量】一般
【關鍵字】庭院、墓地
我很喜歡這裡進門前細長的參道,兩側是覆滿青苔的綠地,天空被高聳入雲的青竹和楓樹遮擋,參道盡頭坐落的建築在安靜的等你走近。院里有一塊木牌,上書“生死事大,光陰可惜;無常迅速, 時不待人。” 傳 永嘉 禪師拜見六祖慧能時, 永嘉 持錫杖攜寶瓶,圍繞慧能轉了三圈也沒行跪拜禮,慧能說 :“夫沙門者,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大德自何方而來?生大我慢?” 永嘉 說 :“生死事大, 無常迅速。”言下之意,人生這麼短暫, 我的了卻生死大事還未解決,哪裡顧得了那麼多啊。 “無常迅速,生死事大”,自古成為 日本 禪門接機施教的一句名言。這句話蠻有意思的。 ↑高桐院 ↑高桐院 銀閣寺
【賞楓指數】🍁🍁
【楓葉特點】遠觀
【游客量】一般
【關鍵字】俯瞰京城、朱印門票
銀閣寺迄今已有超過500年曆史,原為足利義正將軍在1489年按照金閣寺的式樣修建的山莊。本堂前有佈滿白砂的「向月臺」和表現波浪紋的「銀沙灘」。這裡白砂堆積的那部分景觀很大面積,這時候我還不瞭解 日本 庭院的枯山水景觀。銀閣寺作為第一個參觀的地方並沒有十分的驚艷,這裡連著後山,可以登高望遠。 ↑銀閣寺 ↑銀閣寺 法然院
【賞楓指數】🍁🍁
【楓葉特點】藏於門內
【游客量】極少,寺院較小
法然院是由 日本 凈土宗祖法然和弟子安樂、住蓮一起修行的草庵發祥起來的寺院。在一個山坡上,進門就是銀沙灘堆砌的楓葉、銀杏葉,游人很少,很安靜。 ↑法然院 ↑法然院 靈鑒寺
【賞楓指數】🍁🍁🍁
【楓葉特點】高
【游客量】少,寺院較小
【關鍵字】秋日特別公開
每年只在春、秋兩季開放,比較有名的是山茶花。有皇女在此修行所以保留了很多精美的器具和人偶,展出於主殿,有工作人員進行介紹,然鵝聽不懂日語。 ↑靈鑒寺 夜楓 別樣的景色高臺 寺
【賞楓指數】🍁🍁🍁🍁🍁
【游客量】很多
【關鍵字】夜光朱印、卡通形象
高臺 寺是豐臣秀吉將軍逝世後,其夫人禰禰晚年安養修佛的地方。建於1605年,有眾多的國寶級古跡。一進門就被它特質的朱印吸引了,然後我們第一次買了朱印。是熒光的。 高臺 寺比較特別的是有自己的卡通形象,豐臣秀吉和夫人禰禰。這裡有倒影、長廊還有竹林。沿著參道走有時候會發現回頭就是熟悉的景象,原來參道的繞回把游客帶到了同一個景象的不同角度,甚是有趣。 ↑高臺寺 ↑高臺寺 ↑高臺寺 東寺
【賞楓指數】🍁🍁🍁🍁🍁
【楓葉特點】超級多在水邊
【游客量】超級多
【關鍵字】唐風斗拱、五重塔
這裡是空海(弘法大師)從唐朝回國後的講法之地。可以看到盛唐遺風, 比如 唐風的鬥拱。晚場是18:30開放,早到需要排隊。夜景確實又另有一番風味。只是好多燈光打的楓葉拍回去都是模糊的。 金堂 (就是我們 中國 寺廟常見的“大雄寶殿”或正殿)內供奉的是藥師如來、 日光 菩薩 和月光 菩薩 。我還是第一次在晚上進寺廟的內殿,進去以後是沒有燈光的,黑壓壓一片,感覺 日本 的佛像大多都比較小,這裡的佛像就比較高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