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國慶澳大利亞親子游

逛累了、玩餓了,去店里買了雞肉派、牛肉派充饑,伴著濃郁的咖啡,心滿意足。然後想去參加密室尋金,因為是廣播指引,要求同伴中有一人英文流暢才行,無奈英語水平一般,只能指望嘟嘟小朋友好好學習,長大後帶我們來玩吧。
無意中發現一片兒童游樂場,有馬車、可戲水、可攀爬,這下可把嘟嘟仔吸引壞了,衝進去玩得不亦樂乎,可惜樂極生悲,一雙腳完完全全踩進了水坑裡,鞋子襪子全濕了,跟他提出不玩了,回房車上離開吧,正在興頭上的他怎肯就範,無奈之下,媽媽把她的襪子給他套上,總算解了一時的燃眉之急。



在兒童樂園耗到公園即將結束一天的運營,很佩服外國父母的放手,兩個閨蜜帶著7個小孩游玩,她們倆坐在旁邊喝咖啡聊著天,任由7個孩子滿場飛奔,即使蹣跚學步的孩子也勇於放手,這次出行算是見識到外國小孩的勇氣與運動能力,在我們手心裡呵護成長的小嘟嘟明顯運動能力比他們差一截,怕他摔著磕著不允許做大運動,這也令他不敢嘗試很多東西,過猶不及,值得反思。
最後趁著閉園前與空曠的街道和復古的建築合影留戀,有意思的是在南半球的9月底看見了我們那3月盛開的櫻花,大自然真的很神奇。

離開疏芬山金礦公園大約是下午17點30分,當時有兩種方案,一是在公園所屬的 巴拉 瑞特市找家big4營地過夜,可避免舟車勞頓,好好吃頓晚餐,第二種方案是駕車約120公里去 墨爾本 北郊的big4營地,這樣明天可以多睡會,從從容容還車進城。為了第二天時間寬裕點,我們選擇傍晚趕路,這也是我們每次外出旅行通常的選擇,把交通時間儘量安排在傍晚或者晚上,不影響白天游玩的寶貴時間。就當我們返回房車上吃吃喝喝補充能量的時候,一輛警車停在我們旁邊,從車上下來一位警察叔叔,當時我腦海裡就在快速的旋轉,駕照、翻譯件、租車合同都在哪,警察敲門詢問我們是否要在此停車場過夜?虛驚一場,感謝了警察叔叔的善意後我們趕緊離開已空蕩盪的停車場,趕到今晚的營地後,我們已經駕輕就熟的停好車,收拾妥當後奔赴廚房,停車時營地的管理員誇獎技術很專業,那當然畢竟是 中國 司機 。營地的廚房寬敞整潔,很有意思的是廚房裡煎炸燉煮炒的都是國人,外國游客大多一個披薩搞定,看來國人到哪都不能委屈了咱的“ 中國 胃”。

今天定的是一間帶木製洗手間的營地席位,總算可以痛痛快快的洗個熱水澡,不用在房車自帶的狹小淋浴間里又冷又擔心熱水不夠的匆匆將就,這麼一想大笨車也有大笨車的好處,畢竟“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那些訂了小型房車的游客不得不去不帶暖氣的公共衛生間洗漱,在南半球的9月,冬末春初,想想就瑟瑟發抖。安頓完孩子後,一看物資有點匱乏,得去超市補充糧草,步行15分鐘的地方有間711,好吧就當散步了,不得不說西方小鎮的夜靜的可怕,即使步行穿梭在住宅區,無人的街區,昏暗的街燈,兩旁的別墅里雖然有點點星火,但仍讓人心裡忐忑,三步並作兩步的快去快回,未敢作任何停留。飽睡之後明天我們就要進城了…… 第四天 國慶節,墨爾本初次見面今天是星期二,也是 中國 建國七十周年 大慶 的日子,不得不說祖國才是世界上生活最方便、美食最多的地方,懷念家鄉的鴨血粉絲湯、湯包、雞蛋灌餅了。好吧,自然醒後繼續悠然自得的啃麵包遙祝祖國母親70周年生日快樂。告別陰冷風大的 大洋路 後,今天是一個晴朗明媚的好天氣,可以換上春秋裝大顯身手咯,昨晚睡飽後今天頓時覺得神清氣爽、活力無限,在規定的“退房”時間到來之前,我們告別營地驅車趕往房車租賃點。今天是10月1日,明顯國內游客大部隊抵達澳洲,租賃點工作人員有點應接不暇,不巧的是我們自帶的電飯鍋反鎖在了抽屜里拿不出來,好不容易等到一個修理工,可這哥們手藝不麻溜,看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滿頭大汗才把鎖撬開,完了千叮嚀萬囑咐我們千萬別再合上了,好吧,耽誤了點時間趕緊打車前往今天的公寓。

不得不說哪裡都有“姦商”,出租車計價器明明顯示80元左右,這位出租車大哥摁了後和我說90塊錢,付了100元後也不找零,要了後才很不耐煩的找了我10元錢,好吧,不計較了,就當我們行李較多也麻煩他等了我們一會的小費吧。
我們定的公寓位於 墨爾本 市中心,處於免費公交區域的北面,房間處於42層,具有開闊的街景,房東是一位華人,溝通交流無礙,距離 維多利亞州 立圖書館、 維多利亞 市場步行可達。選擇在此一是看中優越的地理位置,離主要景點都不遠,二是我們在 墨爾本 的一天半的旅行計劃,打算第一天打卡北邊的州立圖書館、皇家展覽館、卡爾頓花園和 墨爾本 大學,第二天往南游玩塗鴉街、福林德街火車站、 聖保羅 大教堂等景點,避免南北交織浪費時間。
由於尚未到達入住時間,經房東同意後提前將行李放在房內,當時保潔阿姨還在房內收拾,是一位來這照顧女兒的 中國 媽媽,閑暇之餘賺點辛苦錢,可憐天下父母心,這一點在 中國 父母身上尤為明顯。簡單整理換上春裝後我們就開始了 墨爾本 第一天的徒步之旅。

首站打開網紅經典—— 維多利亞州 立圖書館, 維多利亞州 立圖書館始建於1854年,是 澳大利亞 最古老的公共圖書館,號稱世界十所最美圖書館之一,館內最著名的地方是八角形的穹頂與擁有百年曆史的書架和佈滿歷史痕跡放射狀佈置的木質書桌相映成趣,構成一幅美麗的畫捲。第一次見到 維多利亞州 立圖書館的照片是華為手機的動態背景,這也成了我們這趟旅行必打卡的地方。
圖書館對游客很友好,免費開放,乘電梯再轉樓梯來到頂樓,一路都有華裔學生志願者指引,網紅景點果然名不虛傳,無論是站在頂樓往下望去,亦或是靜靜走進閱覽室,感受歷史厚重的靜謐,沿途有些展覽櫃,想必是珍貴的手抄或是孤本,深沉的褐色桌椅與書架,點綴翠綠色的燈飾,既莊重又活潑。令人意外的是,閱覽室中居然有供人對弈的國際象棋或圍棋,沒有喧鬧,只有棋手默默的較勁,很慚愧這兩種棋我們都未掌握,只能裝模作樣擺拍兩張。


離開 維多利亞州 立圖書館,本打算去舊 墨爾本 監獄參觀,感受下未有的經歷,對於痴迷於警察抓壞蛋游戲的小男孩來說也挺有意思,可是看了攻略裡面是有實景模擬入獄體驗,進去後就得當“罪犯”,感受警察的威嚴以及監獄生活的糟糕,好吧,對於英語不太好的我們來說這種實景體驗可能不太順利,遂放棄。來了 大城 市,不必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了,走,找家中餐館犒勞下這幾天的辛勞。這是一家離 維多利亞州 立圖書館不遠的 東北 菜館,不得不說既繼承了 東北 菜的大分量,而且這也太好吃了吧,簡直比國內的 東北 菜還要棒,吃不下打包,晚上加個菜。

吃飽喝足的我們徒步下一個景點皇家展覽館、卡爾頓花園,小嘟嘟坐在小推車上不知不覺睡著了,這輛小車陪他從一歲起就走南闖北,不知道下一次旅行能否把他“塞進去”了。春光明媚,不長的步行也是一種享受,卡爾頓花園不大,但是草坪連綿、 高樹 庇蔭,建成於1880年的皇家展覽館也位列其中,現在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去的時候皇家展覽館外牆正在圍擋維修,未能拍攝全貌也頗為遺憾,皇家展覽館的建設是用於1880-1881年舉辦萬國博覽,現在主要用途為 墨爾本 大學期末考場(能在其中考試也是一種幸福)。

繼續下一個目的地—— 墨爾本 大學,記得2013年第一次出國旅行去 美國 ,就想著到了國外儘量去一次大學、去一個公園、去一個博物館,西方的大學管理更開放,便於游客進去感受不一樣的文化,而國內的大學管理相對更封閉一些,怕過多的游客影響正常的教學活動和校園安全。離開卡爾頓花園繼續步行前往 墨爾本 大學,看著地圖定位到了校園附近,但並沒有明顯的大門標誌,條條大路通 羅馬 ,朝著校園中心的方向繼續前行。




墨爾本 大學匆匆一瞥後眼看時間剛過4點半,今天還有個計劃是去坐 墨爾本 之星摩天輪觀賞 墨爾本 夜景,眼瞅著天色還亮,出門旅行不能浪費這大好時光,當即決定去 墨爾本 皇家植物園逛逛,這是我們的備選景點,可根據時間進行取捨,事不宜遲立即Uber打車前往。也許是到了 墨爾本 的下班時間,而且我們的行程是自北向南穿過主城區和亞拉河,路上並不暢通,但對於 南京 晚高峰主幹道的水泄不通來說這裡儼然秩序井然。 墨爾本 皇家植物園占地面積較大,當我們臨近時,遠遠看見戰爭紀念館,好了,就在此下車。
很不巧,戰爭紀念館關門時間是17點,我們正好錯過,只能在外面感受這棟建築的莊嚴肅穆。 墨爾本 戰爭紀念館建於1934年,是為了緬懷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 維多利亞州 士兵,拾階而上, 希腊 風格的建築氣勢恢宏,是澳洲最大的戰爭紀念建築。紀念館的北邊廣場有一紀念碑,碑下有一個聖火壇,據說是 英國 伊利 莎白女皇親手點燃後便終年不熄。

離開戰爭紀念館後繼續前往皇家植物園,植物園內植被茂密,水系豐富,是個城市裡的天然氧吧,與 南京 的玄武湖很像,不同的是這裡的小動物很多,而且並不因為你的腳步聲而飛走遠離,與人親近,對於小孩子來說多添了一份樂趣,偶然間在樹蔭交錯里發現幾隻色彩斑斕的鸚鵡,嘰嘰喳喳很是歡樂,是時候展示P30的黑科技了 。臨近傍晚植物園裡游人不多,三三兩兩坐在長椅上談心,恰是愜意。

夜幕降臨,是時候去 墨爾本 之星摩天輪了,繼續Uber出行很是方便, 墨爾本 之星摩天輪位於 墨爾本 城西側,是南半球最大的觀景摩天輪,也是我們乘坐過的轎廂最大的摩天輪,據說有人在裡面舉辦過婚禮,摩天輪側面是 墨爾本 的標誌七角星,轎艙自帶空調,我們去的時候排隊的游客不多,每戶家庭一個轎艙,我很好奇人多時是不是幾戶家庭共乘?抑或這麼大的轎艙是為了滿足國外每戶3、4個孩子共乘的需要?摩天輪緩慢旋轉,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領略 墨爾本 的夜景,當日恰逢祖國70周年國慶,不知是否是海外華人為國慶生,在摩天輪中欣賞到天邊出現的璀璨煙火,很是浪漫與愜意。

完成了今天的旅行打卡任務,回到了住處,又到了大展廚藝的時候,告別營地里的電磁爐,換上燃氣竈具頓時覺得鳥槍換炮、游刃有餘,安頓好孩子,下樓去便利店採購的時候發現晚上大多是 中國 人在外逛街,看來我們都是夜貓子,樓下的火鍋店依舊燈火通明,臨近12點還有人排隊等位,那熟悉的香味真是沁人心脾,好了,回去洗洗睡了,明天又是行程滿滿的一天,晚安Melbourne。 第五天 徒步墨爾本,意外驚喜今天是10月2日,星期三。飽睡一晚之後滿血複活,今天又是晴好的一天,很適合徒步丈量這座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早餐之後我們即刻出發, 墨爾本 市內景點眾多,均步行可達,今天首站皇家拱廊(Roral Arcade)。建於19世紀後期的皇家拱廊是 墨爾本 最老的 巴黎 式購物廊,是 維多利亞 時期的重要建築。先欣賞一波建築之美。

皇家拱廊內購物選擇一般,但小嘟嘟在地下的玩具店里看中一款小章魚玩具,沒捨得給他買,小朋友委屈的哭了,拍照時都淚眼婆娑,還好哄他說之後看到樂高給他買,這才平靜了情緒 。 澳大利亞 人很熱情友好,看我們掏出自拍桿準備合影主動問我們需不需要幫助,給母子倆合影時,路過的小哥哥也調皮的加入進來,一家巧克力專賣店逼真的巧克力手工造型吸引小孩子們,哭累了的小嘟自顧自坐在車上學起了悟空識字

離開皇家拱廊繼續往南走到 聖保羅 大教堂, 聖保羅 大教堂建於1891年,是 墨爾本 最早的 英國 式教堂,也是 墨爾本 市區內的地標性建築,教堂外一圈有一片草坪,愜意的 墨爾本 人在草坪上休息、看書或是聊天,許多白鴿在人群中一搖一擺的尋覓著食物,與澳洲很多地方的小動物一樣,它們對人很友好,草坪中間立著一尊澳洲最早拓荒者馬修·福林德的塑像。

這是我們第二次參觀教堂,第一次還是在13年 斯坦福 大學內,而這卻是小嘟嘟的第一次教堂之旅,去年春節去了 阿聯酋 的清真寺、國慶去了 清邁 的眾多寺廟,問他有什麼區別,他說 清邁 的寺廟有意思可以磕頭許願,而教堂只能安安靜靜的坐著。 聖保羅 大教堂免費開放,買個拍照許可並貼在醒目的位置即可在教堂內拍照,與大多數教堂一樣,拱頂、花窗、靜謐的氛圍與精緻的內飾。


離開 聖保羅 大教堂後往南繞行弗林德斯大街車站、聯邦廣場之後繼續前往塗鴉街(霍西爾巷Hosier Lane),弗林德斯火車站是 墨爾本 的總站,也是 澳大利亞 最早的火車站,集合所有城市火車的換乘。這幢百年的米黃色文藝復興式建築物,已成為 墨爾本 的著名標誌。我們並不乘車所以無法進入一探究竟,在外圍繞了一圈看到街頭藝人,給了小孩子一點亮晶晶的小紙屑,這可把嘟嘟樂壞了。答應他回家淘寶買好多,才阻止他再去shopping的衝動。

跟著導航來到塗鴉街,其實一到附近就能感受到我們到了,不長的巷子人頭攢動,今天有幸見識到了“藝術大師”的現場製作過程,徹底顛覆了我對塗鴉小打小鬧不登大雅之堂的錯誤認識,團隊協作、升降機作業、各式工具一應俱全,窄巷兩側牆壁上的繪畫題材豐富,顏色細膩,或誇張、或逼真,吸引游客在此或耍酷、或搞怪與配合塗鴉的造型,小小窄巷竟成了 墨爾本 的城市名片,由此可見一斑。


離開塗鴉街前往唐人街搞一碗拉麵裹腹,有意思的是進來就餐的 中國 游客大多大一包小一包的奢侈品包裝袋,國人的購買力之強可見一斑, 澳大利亞 的奢侈品價格並不十分美麗,只能說明國內的價格實在太高了。 墨爾本 想去的主要景點都已逛完,接下來還有小半天時間如何打發?這就得在備用清單里選吧,目標 聖基爾達 海灘(St Kilda Beach)。回到住處把買的東西放好,再帶上厚點的衣服後繼Uber出行,大約5點到達 聖基爾達 海灘。之所以選擇這裡主要是因為 墨爾本 畢竟是海邊都市,來了一趟如果沒滿足小朋友玩沙的心愿似乎美中不足,另一方面這次行程較滿,普芬比利蒸汽小火車和菲利普島看夜歸企鵝較遠,往往需要一天時間,而且普芬比利蒸汽小火車雙腿已經不能伸出車廂,似乎少了點樂趣,所以做攻略時只能勉強放棄,而 聖基爾達 海灘據說運氣好的話也能看見小企鵝歸巢,所以我們在來 墨爾本 的第二天,選擇這裡度過在 墨爾本 的最後時光,可沒想到給了我們一個大大的驚喜。
聖基爾達 海灘很大,沙質很乾凈,今天天氣很好,沙灘上有很多休閑度假的人,還有很多家庭在這溜娃,要知道沙灘對小孩子具有無窮無盡的吸引力,好吧,小嘟,釋放你的小宇宙吧,沒有時限的盡情玩耍吧。

太陽漸漸西沉,快要落到海平面之下,對於起不來看日出的我們,能欣賞到海上落日的餘暉也是一種享受,對於挖沙子的孩子來說,儘快搭一個引水槽才是他當務之急的事,需要爸爸媽媽的幫忙,也是在這種幫忙中能聽見他發自內心的說“爸爸,你好厲害啊!”,吾心足矣。

來一組風景照吧,晴空萬里與落日餘暉究竟誰更美呢?天氣晴朗時,綿延的沙灘無盡延伸,天上還有跳傘的極限體驗,太陽漸漸落下,落日餘暉把我們的影子無限拉長,不知哪裡冒出來的兩隻黑天鵝曲項成心,風景在變,不變的是我們歡樂的心情以及活力嘟的騰空、翻滾、嬉戲、玩樂……

天更黑了,最大的驚喜等著我們,人們都朝著海堤走去,伸進海的深處的海堤是由一塊塊大的岩石壘成,此時海堤的棧道上全是人,大家都在等著那一個個“笨頭笨腦”的小精靈回家,小企鵝怕光,所以海堤上只有昏暗的幾盞街燈,志願者打著特製的紅色光線的手電筒為我們指引小企鵝的方向,循著志願者的燈光,更多的是朝著人們興奮的喊聲,看到一個個小企鵝左搖右擺的上岸,或是鑽進岩石縫裡,或是在岩石上歌唱,還有的是不是怕這麼多的人類朋友,在岸邊等著爸爸媽媽?這裡的小企鵝很小,不像我們在海底世界看到的那種比較大的企鵝,感覺就像是一種小鳥,甚至比鴨子還袖珍。小動物的到來更能吸引小朋友的興趣,嘟嘟就靠著“Look”“Yes”“Penguin“三個單詞和一個 澳大利亞 小姑娘嘰嘰喳喳的聊著,還跟我們說”我交到個新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