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ANMAR DAYS,以佛塔之名,探尋佛國秘境(曼蒲茵三地)
↑馬哈伽納揚僧院 看他們吃的食品,除了米飯,雞鴨魚肉、水果疏菜、茶水飲料,應有盡有。 東南亞 的小乘佛教對葷食沒有禁忌,緬甸的僧人,可自由選擇吃葷或吃素。 ↑馬哈伽納揚僧院 ↑馬哈伽納揚僧院 ↑馬哈伽納揚僧院 ↑馬哈伽納揚僧院 ↑馬哈伽納揚僧院 ↑馬哈伽納揚僧院 ↑馬哈伽納揚僧院 大約半小時左右,用餐完畢,寺院又恢復了平靜。日復一日的千人僧飯是當地人的一種生活,也是僧人們的一種修行。千人同時用餐,想來是何等的聲勢浩大、人聲鼎沸(如果在國內),真正身臨其境的體驗後才發現,場面比想象中還要震撼。震撼到我們的不是想象中的喧嘩和嘈雜,而是全程安靜有序的沉默,一種卻蘊含著無窮力量的沉默。
乘馬車探茵瓦古城(Inwa)在 曼德勒 的周圍,數座小城有著引以為傲的過去。看完千人僧飯,時間還算早,有時間去因瓦古城看一下。
這裡代表了半個 緬甸 的歷史發展,十三世紀的時候,蒙元滅南宋後,南下攻入 緬甸 , 蒲甘 王朝破滅,隨後, 緬甸 進入了南北朝時期,北部的撣族在現在的因瓦建立了阿瓦王朝。從十四世紀到十九世紀,這個命運多舛的小城曾經多次被選作 緬甸 王國的首都又多次被拋棄。1839年三月,一系列的大地震徹底摧毀了因瓦城,它也就此安靜了下來,遠離了這個國家的政治風雲。
如今,地處 曼德勒 市郊的因瓦古城猶如一個孤島,而零散的廢墟遺址又隱藏在小島上鬱郁蔥蔥的樹木間、農田裡, 數代古都的因瓦,榮耀與紛爭都已經走遠,唯餘這些廢墟,在蔥鬱的田園中任時光打磨。因為遭到二戰破壞,古城的大批建築被嚴重的破壞,大量建築只剩斷壁殘垣。現在我們還能夠看到的,已經只剩下4個主要遺跡了,分別是:柚木寺、Yadana Hsimi 的佛塔群、南明瞭望塔和馬哈昂美寺。這些遺跡有的破敗不堪有的搖搖欲墜,站在他們面前,你可以充分感受時光的印記和歷史的滄桑感。
到達古需要乘坐渡船,條件十分簡陋,但無需擔心,因為航程僅五六分鐘而已,差不多一眼就能看到對岸。 ↑茵瓦古城 上岸後就有馬車夫上前招攬生意,均是明碼標價的統一標準。古城裡面很大,主要各景點相距較遠,乘馬車應該是最好的游覽方式了。除了去柚木寺、Yadana Hsimi 的佛塔群、南明瞭望塔和馬哈昂美寺這四個經典的地方外,車夫還推薦我們去一處更遠的景點。
現在想想,他推薦的那個景點是因瓦古城中最精彩的,尤其是建築風格獨樹一幟。但我們竟然把名字給忘記了,回來後無論是翻閱孤星還是搜索馬蜂窩還是窮游,竟然都沒有找到它,好詭異的事情。僅僅是在走遍全球 緬甸 篇書籍中的一個小角落中找到了一行小字,即:因瓦的馬車,去稍遠點的勞卡塔拉佛塔lawkatharaphy paya,約需2小時,難道是它嗎?後來又看了下走遍全球後頁對它的描述,也不像那個地方。 ↑茵瓦古城 馬蹄聲噠噠地敲在黃土路上,帶著我們緩緩走進因瓦的田園。印象里的因瓦,很多綠樹很多水,綠樹碧水間零零落落地散佈著城牆、寺廟、佛塔、廢墟,給人的感覺是既豐茂靈秀又沉靜滄桑。 ↑茵瓦古城 一個因瓦王朝,一部四個世紀的 緬甸 古歷史,我們坐著馬車穿行在舊時光中,在斑駁的光影里前行。想來如果從此行程不是那麼緊張,要趕下午的飛機,拿出一整天的時間來在古城中慢行,也是一件愜意的事情。 ↑茵瓦古城 不知名的建築群這就是車夫推薦的,需要加錢的,最遠的、但又忘記名字的那個地方了。因為遭到二戰破壞,古城的大批建築被嚴重的破壞,但這些零散的廢墟遺址隱藏在鬱郁蔥蔥的樹木間、農田裡,讓人不得不感嘆時間的力量。 ↑茵瓦古城 ↑茵瓦古城 ↑茵瓦古城 ↑茵瓦古城 ↑茵瓦古城 ↑茵瓦古城 ↑茵瓦古城 ↑茵瓦古城 ↑茵瓦古城 ↑茵瓦古城 ↑茵瓦古城 ↑茵瓦古城 ↑茵瓦古城 ↑茵瓦古城 ↑茵瓦古城 ↑茵瓦古城 寶迦雅柚木寺(Bagaya monastery)寶迦雅柚木寺(Bagaya monastery)和 曼德勒 城區的金色宮殿僧院一樣,寺廟同樣由柚木建成。這裡據說是因瓦古城內最古老的建築,建於1770年。難能可貴的是,古跡至今都保存得非常完好,且沒有做過任何翻新。 ↑寶迦雅柚木寺 ↑寶迦雅柚木寺 雅達納斯尼寺(Yedanasimi Paya)雅達納斯尼寺(Yedanasimi Paya),這是一個因為因瓦的沒落和地震而損毀嚴重的廢墟,毀於1839年的地震,沒有任何修複的痕跡。幾個小塔都有坍塌和破損,塔壁也十分斑駁,露出磚紅色的牆體。寺廟有三座露天坐佛,恬靜卻又不失威嚴。由於游客相對不多,佛像、古樹和這裡的殘垣斷壁給人以別樣的清凈感。
乘馬車探茵瓦古城(Inwa)在 曼德勒 的周圍,數座小城有著引以為傲的過去。看完千人僧飯,時間還算早,有時間去因瓦古城看一下。
這裡代表了半個 緬甸 的歷史發展,十三世紀的時候,蒙元滅南宋後,南下攻入 緬甸 , 蒲甘 王朝破滅,隨後, 緬甸 進入了南北朝時期,北部的撣族在現在的因瓦建立了阿瓦王朝。從十四世紀到十九世紀,這個命運多舛的小城曾經多次被選作 緬甸 王國的首都又多次被拋棄。1839年三月,一系列的大地震徹底摧毀了因瓦城,它也就此安靜了下來,遠離了這個國家的政治風雲。
如今,地處 曼德勒 市郊的因瓦古城猶如一個孤島,而零散的廢墟遺址又隱藏在小島上鬱郁蔥蔥的樹木間、農田裡, 數代古都的因瓦,榮耀與紛爭都已經走遠,唯餘這些廢墟,在蔥鬱的田園中任時光打磨。因為遭到二戰破壞,古城的大批建築被嚴重的破壞,大量建築只剩斷壁殘垣。現在我們還能夠看到的,已經只剩下4個主要遺跡了,分別是:柚木寺、Yadana Hsimi 的佛塔群、南明瞭望塔和馬哈昂美寺。這些遺跡有的破敗不堪有的搖搖欲墜,站在他們面前,你可以充分感受時光的印記和歷史的滄桑感。
到達古需要乘坐渡船,條件十分簡陋,但無需擔心,因為航程僅五六分鐘而已,差不多一眼就能看到對岸。 ↑茵瓦古城 上岸後就有馬車夫上前招攬生意,均是明碼標價的統一標準。古城裡面很大,主要各景點相距較遠,乘馬車應該是最好的游覽方式了。除了去柚木寺、Yadana Hsimi 的佛塔群、南明瞭望塔和馬哈昂美寺這四個經典的地方外,車夫還推薦我們去一處更遠的景點。
現在想想,他推薦的那個景點是因瓦古城中最精彩的,尤其是建築風格獨樹一幟。但我們竟然把名字給忘記了,回來後無論是翻閱孤星還是搜索馬蜂窩還是窮游,竟然都沒有找到它,好詭異的事情。僅僅是在走遍全球 緬甸 篇書籍中的一個小角落中找到了一行小字,即:因瓦的馬車,去稍遠點的勞卡塔拉佛塔lawkatharaphy paya,約需2小時,難道是它嗎?後來又看了下走遍全球後頁對它的描述,也不像那個地方。 ↑茵瓦古城 馬蹄聲噠噠地敲在黃土路上,帶著我們緩緩走進因瓦的田園。印象里的因瓦,很多綠樹很多水,綠樹碧水間零零落落地散佈著城牆、寺廟、佛塔、廢墟,給人的感覺是既豐茂靈秀又沉靜滄桑。 ↑茵瓦古城 一個因瓦王朝,一部四個世紀的 緬甸 古歷史,我們坐著馬車穿行在舊時光中,在斑駁的光影里前行。想來如果從此行程不是那麼緊張,要趕下午的飛機,拿出一整天的時間來在古城中慢行,也是一件愜意的事情。 ↑茵瓦古城 不知名的建築群這就是車夫推薦的,需要加錢的,最遠的、但又忘記名字的那個地方了。因為遭到二戰破壞,古城的大批建築被嚴重的破壞,但這些零散的廢墟遺址隱藏在鬱郁蔥蔥的樹木間、農田裡,讓人不得不感嘆時間的力量。 ↑茵瓦古城 ↑茵瓦古城 ↑茵瓦古城 ↑茵瓦古城 ↑茵瓦古城 ↑茵瓦古城 ↑茵瓦古城 ↑茵瓦古城 ↑茵瓦古城 ↑茵瓦古城 ↑茵瓦古城 ↑茵瓦古城 ↑茵瓦古城 ↑茵瓦古城 ↑茵瓦古城 ↑茵瓦古城 寶迦雅柚木寺(Bagaya monastery)寶迦雅柚木寺(Bagaya monastery)和 曼德勒 城區的金色宮殿僧院一樣,寺廟同樣由柚木建成。這裡據說是因瓦古城內最古老的建築,建於1770年。難能可貴的是,古跡至今都保存得非常完好,且沒有做過任何翻新。 ↑寶迦雅柚木寺 ↑寶迦雅柚木寺 雅達納斯尼寺(Yedanasimi Paya)雅達納斯尼寺(Yedanasimi Paya),這是一個因為因瓦的沒落和地震而損毀嚴重的廢墟,毀於1839年的地震,沒有任何修複的痕跡。幾個小塔都有坍塌和破損,塔壁也十分斑駁,露出磚紅色的牆體。寺廟有三座露天坐佛,恬靜卻又不失威嚴。由於游客相對不多,佛像、古樹和這裡的殘垣斷壁給人以別樣的清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