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餅油條&豆漿の游記】~踢不爛三寶闖巴黎&瑞士



卡佩爾橋建於1333年,本來是為了琉森的防禦需要而建。橋身是棕色的,而橋頂髹上紅色。在廊橋的裡面有約一百二十幅於十七世紀時所繪關於琉森歷史的畫,橋上的油畫很多都是描述當年黑死病流行的景象。不幸地,卡貝爾橋的大部分於1993年因撞船意外發生的火災中燒毀,事後很快得以重建,回覆原來的樣貌。 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模樣了。這裡是游覽 盧塞恩 的重頭戲,這座橋是 盧塞恩 的標誌。
橋中間有一座140英尺高的八角形水塔(Wasserturm),由磚建成。此水塔原本用作監獄、拷問所、瞭望台及金庫。
現在每到初夏,木橋外側就種滿了天竺葵。






四森 林州 湖就是 盧塞恩 (琉森)旁的這座湖泊,英語國家的人們習慣將它叫作“ 盧塞恩 湖”。這座湖泊形狀曲折,和周邊的群山構成了典型的“湖光山色”景緻,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光。
音樂評論家雷爾斯塔布(Ludwig Rellstab)曾將貝多芬《第14鋼琴奏鳴曲》的第1樂章的朦朧氣氛形容為 盧塞恩 湖的月色,這首曲子因此得到了《月光》這個標題——雖然這並非貝多芬的本意。(《月光曲》中貝多芬給盲姑娘彈琴的故事是虛構的。)


時間不早了,匆匆在火車站B1的超市買了早點,趕回酒店。



出於氣候原因運用 伯爾尼 的農莊式低檐屋頂,敞開的拱門面向羅埃斯河Reuss,至今仍是星期農貿市場。對面的穀物倉Kornschütte,是以前的公眾商行,現在則是音樂廳和展覽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