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樹下,恆河水上--那個被魔化的天竺
↑王宮戲院 ↑王宮戲院 這裡的電影票是無法像國內一樣通過手機APP購買的,都要到現場排隊購買,電影票分為三個等級,其中最便宜的為一樓大廳票,每人170RS,相當於人民幣16元;二樓為鑽石包廂,每人300RS,相當於人民幣28元;以及二樓的豪華包廂,每人400RS,相當於人民幣38元。另外,在購票時,無論你購票的等級高低,都要一一排隊。
我聽說在豪華包間是有額外的服務,但實際也沒有什麼服務,最後還被大哥一路啰嗦
PS: 印度 不管在哪都是要男女分開排隊
4、 印度 生活篇
如果你的行程很慢,你可以用腳丈量城市的距離,用心感受當地的淳樸生活
↑阿格拉 ①孩子篇
印度 人很淳樸,這裡的小孩笑容很治愈,
當你遇見所有的孩子,孩子同say 聲hi,同問3個問題
1:what is your name?
2:where are you from?
3:can you take a picture for me?
要是你再握手,她們會更加開心,後悔沒有背包里沒有零食
這些孩子都是在 阿格拉 去買沙麗時,經過一個小巷子遇到的,太多了,有好多還沒有來得及拍照, ↑阿格拉 ↑阿格拉 ②學生篇 ↑齋普爾 據說在 印度 ,她們學生很幸福,不像國內一樣,各種興趣班、補習班的;她們上課時間是早上10:00-14:00,時間真的好短。一到放學時間,校門口各種孩子的雀喜聲、歡笑聲,會讓你不自覺想要走進去瞭解的, ↑齋普爾 ↑齋普爾 ↑齋普爾 ③、 印度 擺攤記
印度 大街小巷有太多類似如這種擺攤記了,鬧中帶著一股原始風,祖國70年代的復古風,讓我們能感受父輩的生活,同時能感受到 印度 的幸福指數挺高的,人民淳樸和憨厚 ↑齋普爾 ↑齋普爾 ↑齋普爾 ↑齋普爾 ↑齋普爾 ④、手抓飯篇 ↑齋普爾 查度娘關於手抓飯的說法: 印度 飲食不僅為了果腹,也是感官體驗的過程。手的觸覺與味覺、嗅覺同樣重要,是飲食過程不可去除的一部分。
通過手與食物的接觸,人們能在意念中對食物予以更強烈的關註和尊重,體驗到人與食物、與賜予食物的神靈之間的深刻聯繫,從而將身體與精神更好地聯結起來 ↑阿格拉 ↑阿格拉 ↑加爾各答 ⑤ 印度 死亡實食物篇 ↑阿格拉 印度 食物顏色感覺永遠離不開黃色,味道離不開瑪莎拉, 印度 小攤好多美食
腸胃受不了,小吃都沒有勇氣嘗試,記錄較少
PS:自己帶鍋、帶麵條、榨菜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阿格拉 當地酸奶 ↑阿格拉 爆米花 ↑阿格拉 榨甘蔗汁 ↑阿格拉 這個我也不知道是啥,薯條吧 ↑阿格拉 LMB的 印度 餐,在 齋普爾 應該算是星級的餐館吧,也就那個黃餅的味道可以接受 ↑加爾各答 在 加爾各答 Bar B Q中餐廳,我想這一定是三哥自己開的餐廳,
然後對中餐的誤解,中餐廳餐牌沒有中文也就算了,還沒有筷子,所有的菜都放了很多生粉,稠糊糊的,米飯也是 印度 長米飯;
5、 印度 奇遇篇
↑阿格拉 坐標,這餐廳在泰姬陵附近,進去泰姬陵前,在這裡吃了一頓午飯,下午遇到了一位會講中文的 印度 小哥,又被拉了進去聊家常,從 印度 聊到 中國 ,
當天也知道是我們新年第一天,
可能他的中文就像我們講英文一樣吧,講一個大概,一直和我們今天是你們 中國 的“新年快樂”他的表達應該是“今天是你們新年” ↑阿格拉 ↑阿格拉 ↑阿格拉 左三的上面說的 印度 小哥,講了好多 印度 人的事情,和他瞭解中的 中國 ,
他非常想來 中國 ,可是經濟不允許啊,還分享了他瞭解的 中國 茶文化
開始還覺得這個小哥不錯,和我們聊了將近2個小時,還說要給我們做飯,讓我們給意見
招待我們用了好多好東西,從中印的美食文化到婚姻文化,
可是:用中餐廳老闆娘一句話“ 印度 人最後都是會讓人失望的”,他居然讓我買 大理 石,居然買我們 大理 石,還非得讓我買,還好機智的我說,明天帶一群 中國 朋友來,居然三哥他們也相信了,第二天還微信問我們啥時候到 , ↑阿格拉 印度 人喝茶是茶包,還要放蜂蜜、和檸檬,
她們茶包也很貴,一個茶包要70rs
我聽說在豪華包間是有額外的服務,但實際也沒有什麼服務,最後還被大哥一路啰嗦
PS: 印度 不管在哪都是要男女分開排隊
4、 印度 生活篇
如果你的行程很慢,你可以用腳丈量城市的距離,用心感受當地的淳樸生活
↑阿格拉 ①孩子篇
印度 人很淳樸,這裡的小孩笑容很治愈,
當你遇見所有的孩子,孩子同say 聲hi,同問3個問題
1:what is your name?
2:where are you from?
3:can you take a picture for me?
要是你再握手,她們會更加開心,後悔沒有背包里沒有零食
這些孩子都是在 阿格拉 去買沙麗時,經過一個小巷子遇到的,太多了,有好多還沒有來得及拍照, ↑阿格拉 ↑阿格拉 ②學生篇 ↑齋普爾 據說在 印度 ,她們學生很幸福,不像國內一樣,各種興趣班、補習班的;她們上課時間是早上10:00-14:00,時間真的好短。一到放學時間,校門口各種孩子的雀喜聲、歡笑聲,會讓你不自覺想要走進去瞭解的, ↑齋普爾 ↑齋普爾 ↑齋普爾 ③、 印度 擺攤記
印度 大街小巷有太多類似如這種擺攤記了,鬧中帶著一股原始風,祖國70年代的復古風,讓我們能感受父輩的生活,同時能感受到 印度 的幸福指數挺高的,人民淳樸和憨厚 ↑齋普爾 ↑齋普爾 ↑齋普爾 ↑齋普爾 ↑齋普爾 ④、手抓飯篇 ↑齋普爾 查度娘關於手抓飯的說法: 印度 飲食不僅為了果腹,也是感官體驗的過程。手的觸覺與味覺、嗅覺同樣重要,是飲食過程不可去除的一部分。
通過手與食物的接觸,人們能在意念中對食物予以更強烈的關註和尊重,體驗到人與食物、與賜予食物的神靈之間的深刻聯繫,從而將身體與精神更好地聯結起來 ↑阿格拉 ↑阿格拉 ↑加爾各答 ⑤ 印度 死亡實食物篇 ↑阿格拉 印度 食物顏色感覺永遠離不開黃色,味道離不開瑪莎拉, 印度 小攤好多美食
腸胃受不了,小吃都沒有勇氣嘗試,記錄較少
PS:自己帶鍋、帶麵條、榨菜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阿格拉 當地酸奶 ↑阿格拉 爆米花 ↑阿格拉 榨甘蔗汁 ↑阿格拉 這個我也不知道是啥,薯條吧 ↑阿格拉 LMB的 印度 餐,在 齋普爾 應該算是星級的餐館吧,也就那個黃餅的味道可以接受 ↑加爾各答 在 加爾各答 Bar B Q中餐廳,我想這一定是三哥自己開的餐廳,
然後對中餐的誤解,中餐廳餐牌沒有中文也就算了,還沒有筷子,所有的菜都放了很多生粉,稠糊糊的,米飯也是 印度 長米飯;
5、 印度 奇遇篇
↑阿格拉 坐標,這餐廳在泰姬陵附近,進去泰姬陵前,在這裡吃了一頓午飯,下午遇到了一位會講中文的 印度 小哥,又被拉了進去聊家常,從 印度 聊到 中國 ,
當天也知道是我們新年第一天,
可能他的中文就像我們講英文一樣吧,講一個大概,一直和我們今天是你們 中國 的“新年快樂”他的表達應該是“今天是你們新年” ↑阿格拉 ↑阿格拉 ↑阿格拉 左三的上面說的 印度 小哥,講了好多 印度 人的事情,和他瞭解中的 中國 ,
他非常想來 中國 ,可是經濟不允許啊,還分享了他瞭解的 中國 茶文化
開始還覺得這個小哥不錯,和我們聊了將近2個小時,還說要給我們做飯,讓我們給意見
招待我們用了好多好東西,從中印的美食文化到婚姻文化,
可是:用中餐廳老闆娘一句話“ 印度 人最後都是會讓人失望的”,他居然讓我買 大理 石,居然買我們 大理 石,還非得讓我買,還好機智的我說,明天帶一群 中國 朋友來,居然三哥他們也相信了,第二天還微信問我們啥時候到 , ↑阿格拉 印度 人喝茶是茶包,還要放蜂蜜、和檸檬,
她們茶包也很貴,一個茶包要70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