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游札】7日馬來西亞西部行,仿佛回到故土




有兩條徒步路線:
一條主要沿著海岸,最後抵達Teluk Duyung,因為附近棲息著食蟹獼猴,所以又名Monkey Beach,就是一片 白沙 灘。 另一條路線沿著山丘,跋涉雨林,通向比較偏遠的海灘Kerachut Beach (Pantai Kerachut),因為是海龜棲息地,又叫Turtle Beach。
因為著裝不合適徒步,我們沿著第一條線路走了一段就往回走了。一路有看到不少人帶著徒步裝備,頗是羡慕,下次過來也想好好徒步一次。




在過來國家公園的路上,看到了星巴克,出來就直接坐上快巴101過去。


坐在 檳城 這個最美的星巴克,可以直接眺望 印度 洋。
近黃昏,走向巴都丁宜海灘,跟著人群一起曬 日光 浴發獃,看書等著日落,偶爾起來玩水。

在海邊成長十幾年,這片海帶來一種又熟悉又陌生的感覺,對它充滿了初識的好奇,又對晨光暮夕間輪迴的美又保持著熟悉的震撼。







待到晚上7點,步行去附近的long beach長園夜市覓食,算是 檳城 的地道美食集合點。


吃完飯已經是21點,打車回民宿,跟房東、 荷蘭 小哥一起看電視聊天。
接下來在 檳城 的兩日就是作為吃貨的幸福時光。在 喬治 城吃美食,能以比在 潮汕 更低價格,一次品嘗到正宗的 潮汕 、客家、閩南、粵港、馬來娘惹、 東南亞 、 印度 等多種混合風味,頓頓不荒廢,兩天不重樣!
沒有特意去尋找壁畫街、姓氏橋等景點,覓食的路上都能遇到!
至於哪些最值得吃,下麵按照覓食玩耍路線,具體推薦餐廳及我們消費的金額!



雨棚、過道、桌椅,雜亂但有序擺放,有種港式茶餐室即視感,據說烹飪手法和古舊的鋪面幾十年都沒變過。
去的時候人蠻多的,等了好一會才有空位,點了薏米水、雞蛋吐司和奶茶,看著他們忙碌地操作,都不好意思去催單。

吃飽出來發現陽光太好了,就不帶方向感地轉悠,仿佛闖進七彩斑斕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