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駁緬甸 一場並不佛系的奔忙之旅









在河邊有一個當地人見到我們問我們要不要坐船,還說我們像 緬甸 人,所以可以給我們優惠。我簡直是黑人問號啊,我是被曬的有多黑才被當成了 緬甸 人? 不過我們不打算坐船,微笑拒絕了。
接著又路過了 蒲甘 考古博物館皇宮,就在 蒲甘 老城牆也就是 沙拉 把門附近,昔日的城門已經破敗,之聲一點殘骸。不過那一帶還挺熱鬧,很多賣小吃和衣服的小商店。

沒想到我們一過去當地小黑哥就說可以帶我們三人一起去3個可以爬的塔,要價15000甲,我和譚老師正想著妥協,還是這位 中國 小哥哥厲害,使出各種講價絕招,最後把價格砍到了6000甲,也就是我們三人每人付2000甲即可,真的是amazing啊!
接著當地小黑哥就騎著他的車帶我們過去,他會一口氣帶你把三個塔都走一遍,而這三個塔的路就需要你自己記錄了,所以我們一路都開著導航,然後不停的截屏附近有名字顯示的地點。
前兩個塔都是匆匆而過,當地小黑哥把我們帶到第三個塔的時候已經下午4點30了,而且這個塔也是他帶我們去的三個 塔里 風景最好的,於是我們決定就在這裡等待日落,我記得這個塔應該叫作Brickmonastery。
大多數野塔都沒有人打掃看守,所以裡面特別黑,但這座塔上塔的樓梯上有好心人點上了蠟燭,不然的話光靠手機里的電筒照明完全就是杯水車薪。

後來快日落的時候人就越來越多了,長槍短炮也都就位了。之前和我們一起來的那位 中國 小哥哥也和我們一樣在這裡等日落,閑聊之間才知道他是 廣州 人,自己一個人來 緬甸 旅行,住在老 蒲甘 。











第二天睡到自然醒,吃過早餐,繼續慢游 蒲甘 ,還是在對門租的電動車。這是我們在 蒲甘 的最後一天,我們準備去 良烏 鎮轉一轉,一路大概騎了20-30分鐘才到達 良烏 鎮,中途還有一次拐進小路差點走錯。路上經過了一個學校,正好中午放學。
良烏 鎮並不大,不過人還是挺多的,我們也總算是在 蒲甘 看到了城鎮,因為老 蒲甘 和新 蒲甘 都是屬於鄉村。我們在 良烏 的菜市場里轉了一圈,環境比較髒亂差。在 良烏 鎮上我們遇見了 卡拉 ,她昨天到達 蒲甘 ,住在 良烏 。與 卡拉 告別後我們一路往 良烏 最有名的瑞喜宮大 金塔 駛去。






我們騎著電動車穿過大小市場就到達了瑞喜宮的小側門,車可以停在門口,進去後要穿過一個長廊才到寺廟門口,這個長廊兩邊都是賣衣服和紀念品的小商販。回來時,我們買了兩條 緬甸 特有的薄棉製褲子,砍價下來15000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