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吉隆坡、布城、馬六甲——這個十月,一起走過這個多元文化國家
行前小記又是一年國慶到!早早安排了 馬來西亞 和 柬埔寨 的行程,又嫌單反背著太沉,專門買了旅行神器“索尼黑卡”,一切準備就緒,只等放假出發! 初游大馬有感馬來西亞 是一個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國家,官方宗教雖然為伊斯蘭教,但國民於 馬來西亞 憲法下享有宗教自由的權利。 吉隆坡 市內清真寺、佛教寺廟、 印度 教寺廟隨處可見。
馬來西亞 民族組成:馬來人及原住民占60%; 馬來西亞 華人占20%; 印度 裔及其他占20%。我們接觸到的大多是 馬來西亞 華人,當地人告訴我們,在 馬來西亞 ,種族主義還是蠻嚴重的。馬來人的地位高於其他人種,這是憲法賦予他們的權力,可以從政、參軍,馬來人從出生起,便自然加入伊斯蘭教,不可退教。其他人種信仰自由。除了馬來人和土著,其他人種不可以從政或參軍,所以華人和 印度 裔多從事餐飲、旅游業。各人種間大多分區域居住,基本不會雜居。外國人也有專門的區域居住。
馬來西亞 居民出行基本開車,基本每家至少一輛汽車。帶我們去 馬六甲 的司機說,他們基本上不會乘坐公共交通,當然也不走路,出門開車是最基本的。查了下百度百科, 馬來西亞 統計局2014年數據顯示,總人口2986.66萬,截止2014年底, 馬來西亞 機動車數量為2510.1萬輛,看來果真如此啊,基本人手一輛啊。正因如此,我覺得 吉隆坡 的公共交通並不方便,而且除了商業街區外,走在街上閑逛的人很少,街上的小攤小販基本沒有。所以在市井氣上,這裡遠遠比不上 泰國 ,甚至不如 柬埔寨 。
這是一個現代與傳統交織的國家,穿著穆斯林傳統服飾的人群穿梭於大街小巷之間,現代建築與圓拱尖頂的清真寺共同打造著城市的坐標;這是一個多元文化交織的國家,伊斯蘭世界、中式風情和 印度 、歐美元素結合,左手是廢棄的伊斯蘭風格火車站和國家清真寺,右手邊是 中國 元素唐人街,不遠處的雙子塔和 吉隆坡 塔也在夜空下多了一份寧靜。
話不多說,那麼,下麵就開始我的游記吧。
一下游記也僅是為了給自己留個念想,如果能幫到初次出行的小伙伴,那便是再好不過了。
如果時間緊,想直接看攻略的話,可以直接在“目錄”處,查看“簽證”、“交通”、“匯率”、“夜市”、“景點”等安排。 初抵吉隆坡飛機上, 吉隆坡 燈火輝煌。期待ing...... ↑吉隆坡國際機場 辦理120h過境簽,下了飛機,朝移民局方向(immigration)走,來到到達大廳,走外國人 通道 (Transit pass 120 hours),排隊的人很多,通關速度自然是不能跟 中國 海關相提並論。等了一個來小時,提供往返行程單、酒店確認單、下個國家的簽證,很順利的辦理好了120h過境簽。
辦好簽證後,去換點錢。李si的卡不知是為什麼,ATM識別不了,沒辦法只能在人工那裡換了點兒馬幣。 ↑吉隆坡國際機場 KLIA transit和KLIA ekspres是在一起的,只是中途站點不同。從到達大廳出來找到KLIA ekspres的標識,很快就能找到。我們當時不知道使勁兒在找transit的標識,上下兩層也沒找到,後來終於眾里尋他千百度,就在到達大廳電梯一下來的右手邊。 ↑吉隆坡國際機場 在窗口買票到 布城 ,列車到站後,大概十幾分鐘就到達 布城 車站。 布城布城 是 馬來西亞 的行政中心,是一座頗具規模的現代化新型城市。整個 布城 面積廣闊,山林起伏,其中70%是青蔥地帶,環境清幽怡人,有38%的面積規劃為公園和湖泊區。其餘是聯邦政府行政中心 蘇丹 行宮首相府首相官邸商業住宅和娛樂區。
從 布城 車站出來再坐公交車,就可以抵達粉紅清真寺。(如果人多的話,其實grab打車也是很划算的。)
可千萬不要看著距離不遠走路,其實還是挺遠的,而且在 布城 路上基本沒有行人,真是走丟了也沒人問路,我們坐公交車二十來分鐘,真的!真的沒有行人 ↑布城湖 布城 的建築頗具設計感,別具風格。
布城 粉紅清真寺
1997年動工興建,耗資2億5000萬令吉。仿照 摩洛哥 卡薩布蘭卡 的哈桑清真寺而建。外牆粉紅色,採用了大量玫瑰 大理 石。有9個圓頂和一座高116米的宣禮塔,可容納15,000人聚禮。
一定要註意開放時間。
坐在公交車上,一路上都沒見行人,只有寬闊的馬路、綠油油的公園和呼嘯而過的汽車。等車過了橋,遠遠望見粉紅色的宣禮塔,才發現旅行團眾多。參觀的人大約有80%都是同胞,到處是熟悉的鄉音。
女性朋友要先換上清真寺準備的長袍才可進入。頭髮和腿不能露出來哦。清真寺的工作人員一直很耐心的收髮長袍。不過天氣炎熱,穿上長袍帶上帽子還得背著旅行包,簡直是汗流浹背。 ↑粉紅清真寺 粉紅色。圓頂上花紋細緻,仰著頭能看很久。 ↑粉紅清真寺 ↑粉紅清真寺 如果要拍粉紅清真寺全景的話,還是走過鋼索大橋。這湖名曰太子湖,是一片約650公頃的人造湖,分紅清真寺就靜靜地佇立在湖邊。在這裡,清真寺褪去了粉紅小清新,又多了一層莊嚴威儀。 ↑粉紅清真寺 清真寺前面便是布特拉廣場。直徑300米,外側是一個11個角的星星,代表馬拉西亞剛獨立時的11個州屬;內側是13個角的星星,代表 馬來西亞 今天的13個州屬。至於其最內側的14個角的星星,代表 馬來西亞 的州屬及聯邦直轄區。不遠處綠色洋蔥頂的首相府佇立在山上。 ↑粉紅清真寺 首相府,這是 馬來西亞 政府機關和 馬來西亞 首相的辦事處。由外交禮儀大樓、宴會大樓和官員辦公樓三部分組成,綠色圓頂,十分莊嚴雄偉。當中的綠色大圓頂代表馬來人,兩側平頂代表華人。 ↑首相府 ↑首相府 布城 大多是政府建築,都是高樓大廈十分氣派。 ↑布城 參觀完粉紅清真寺正是12點多,政府的工作人員都該下班了。小轎車也多了起來,大概是都要回家吃飯吧。畢竟這路上也沒個餐廳什麼的。
在 馬來西亞 ,只有馬來人能當公務員當兵,華人和 印度 裔是不能從事這些職業的。
這裡公共交通並不十分發達,因為 馬來西亞 家庭大多數都有私家車,出門兒開車是常態,很少有乘坐公共交通的本地人。 ↑布城 打車再次去往火車站,坐火車抵達 吉隆坡 中央車站。
這次酒店選擇在 吉隆坡 瑞士 花園酒店。就在阿羅街的對面。距離距離武吉免登走路十五分鐘 茨廠街在酒店休息一下洗個澡,grab去唐人街轉轉。
這裡還有個小插曲,本來我們打車是去中央市場的,結果司機也是華人,極力勸我們不要去中央市場,就算去了,也不要在那裡買東西,晚上不要回來的太晚,千萬不要走路要打車,說他們本地人都不會在街上閑逛的 。初來乍到,本地人這麼跟你講,內心還是有點怵的,就讓司機給我們停在了茨廠街。
茨廠街,保持著 中國 城市濃郁的生活氣息,中式的牌樓、中式的樓宇,中式的沿街售貨攤,反映出 中國 文化的方方面面。這裡的商店基本上都是華人所開,店鋪內外都張掛著醒目的中文招牌和廣告,漫步在這裡的街道,一切都顯得那麼熟悉。 ↑茨廠街 一天沒吃飯,飢腸轆轆。去金蓮記吃個飯。這是蔡瀾推薦過的餐廳,始於1927年,據說梁文韜和鄧麗君也對這家店贊不絕口。有兩家店,我們去的這家裝修較好,還有一家老店,兩家店相距不遠,喜歡吃粉的可以去老店嘗嘗,可能會比 新店 味道更好一些吧。 ↑金蓮記 點個瓦煲老鼠粉、肉湯粉,還有西瓜汁,總價40.3馬幣。老鼠粉特別筋道,看著顏色深,其實味道沒有很重,也不膩,味道還不錯,量也挺大的,就兩碗粉我們最後都沒吃完。不過沒什麼特色,跟 福建 廣州 的粉也差不太多。 ↑金蓮記 ↑金蓮記 吃完飯出門,幾百米處就是 馬裡 安曼 印度 寺廟。
馬裡 安曼 印度 寺廟建於1873年,是 馬來西亞 最大最華麗的 印度 寺廟,晚上會有 印度 舞蹈表演。寺內的 馬裡 安曼 女神像用金、銀、祖母綠等裝飾,加上繁麗的雕刻、塑金和手繪圖案,富麗堂皇。歡慶大寶森節時,廟裡的一座神像將被安放在一輛銀戰車上,從寺廟出發,一路游行至黑風洞。
一處很小的寺廟,免費參觀,斜對面就是關帝廟。進門要拖鞋,大門旁邊有存鞋處。廟塔上的神像雕刻的精美絕倫,很有 印度 特色。周邊現代建築將這古老廟宇襯托的格外突出,從關帝廟到這裡,恍惚間竟有穿越兩個文明的錯覺。
大門外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但進出寺廟時,都是脫了鞋躡手躡腳的跨過門檻,寺廟裡因此顯得格外安靜。壁畫前有小姐姐在看書,大堂里一家三口在聊天,母親抱著孩子,一切格外安靜。不能去 印度 就看看 印度 的寺廟吧。 ↑馬裡安曼印度廟 ↑馬裡安曼印度廟 ↑馬裡安曼印度廟 ↑馬裡安曼印度廟 ↑馬裡安曼印度廟 ↑馬裡安曼印度廟 參觀完關帝廟和 馬裡 安曼 印度 廟,走去麗豐冰茶室喝個奶茶。麗豐茶冰室就是一家小型的飲食中心,很多個售賣不同食品的小攤販和飲料鋪就在在這裡售賣,想吃哪個攤販的食物就直接向攤販點單,做好後會送到你的座位上再收錢。這裡就餐環境不是特別好,但勝在價格便宜而且味道不錯,不只是游客,很多當地人也來光顧。這裡的奶茶和羅漢果茶便宜又好喝,配上冰塊,解暑神器。其他小吃也據說不錯,可以來嘗嘗。
這時正是 吉隆坡 的,雨季末尾,每天傍晚都會有一陣兒雷陣雨,喝完奶茶回酒店避雨啦。 ↑阿羅街 這雨下的時間還挺長,剛好休息放鬆一下,等雨小一些了,去對面的阿羅街吃個宵夜。本來打算去吃黃亞華,結果因為下雨沒開門,轉戰隔壁的明記。
這家明記燒魚,排面很大,大概占了5個鋪面,這家招牌是海鮮,不過我們對海鮮都沒什麼興趣。點了奶油雞、炸豆腐、豬雜粥、烤雞翼,味道都不錯,奶油機也很好吃,還有尤其是烤雞翼,簡直太好吃了,念念不忘。 吃完飯走去時代廣場(Time Square)轉一下,據說那邊兒有換錢的地方匯率還比較划算,在負一層的ATM機上又試了幾次,李si的卡還是取不出錢來,沒辦法只能找兌換點換錢了。1000人民幣換了575馬幣,匯率還不錯。但之後我們逛武吉免登,發現還有匯率更高的。總而言之,就是越靠近商業中心人流量大的地方,匯率越高,越划算。
負一層還有一間本地人逛的超市,我們這幾天的飲料補給都在這裡購買。海天醬油也是走向世界了。 第一天圓滿結束!躺在沙發上喝個飲料,開心! 國家清真寺第二天在 吉隆坡 市內轉一轉。打車到國家清真寺。
馬來西亞 國家清真寺是世界著名的清真大寺、 東南亞 地區最大的清真寺。這是一組包括祈禱大廳、大尖塔、陵墓和辦公大樓的建築群,可容納8000人同時祈禱,最令人矚目之處則在於其層疊的傘狀屋頂,主要圓頂處有18顆星,代表馬來13州屬及回教的5大支柱,73公尺高尖塔更直指藍天,精緻巍然。寺內經堂、走廊、圖書室等的裝潢與 麥加 的三大清真寺相仿,氣勢恢弘,是伊斯蘭建築藝術的傑出代表。
開放時間:09:00-12:00,15:00-16:00,17:30-18:3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四,周六-周日)15:00-16:00,17:30-18:3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五)
清真寺是免費參觀的,只需要在門口登記個人信息。近寺需要拖鞋,女士還需要穿上長袍遮住頭髮,門口負責分髮長袍的大嬸兒很耐心,幫著你穿著長袍戴正頭紗。進去參觀啦! 處處呈現著對稱美。(一定要早點來,我們離開的時候人已經很多了) 很喜歡這裡的建築風格,地域性和宗教感表達得恰到好處,光線和建築形成互動,
馬來西亞 民族組成:馬來人及原住民占60%; 馬來西亞 華人占20%; 印度 裔及其他占20%。我們接觸到的大多是 馬來西亞 華人,當地人告訴我們,在 馬來西亞 ,種族主義還是蠻嚴重的。馬來人的地位高於其他人種,這是憲法賦予他們的權力,可以從政、參軍,馬來人從出生起,便自然加入伊斯蘭教,不可退教。其他人種信仰自由。除了馬來人和土著,其他人種不可以從政或參軍,所以華人和 印度 裔多從事餐飲、旅游業。各人種間大多分區域居住,基本不會雜居。外國人也有專門的區域居住。
馬來西亞 居民出行基本開車,基本每家至少一輛汽車。帶我們去 馬六甲 的司機說,他們基本上不會乘坐公共交通,當然也不走路,出門開車是最基本的。查了下百度百科, 馬來西亞 統計局2014年數據顯示,總人口2986.66萬,截止2014年底, 馬來西亞 機動車數量為2510.1萬輛,看來果真如此啊,基本人手一輛啊。正因如此,我覺得 吉隆坡 的公共交通並不方便,而且除了商業街區外,走在街上閑逛的人很少,街上的小攤小販基本沒有。所以在市井氣上,這裡遠遠比不上 泰國 ,甚至不如 柬埔寨 。
這是一個現代與傳統交織的國家,穿著穆斯林傳統服飾的人群穿梭於大街小巷之間,現代建築與圓拱尖頂的清真寺共同打造著城市的坐標;這是一個多元文化交織的國家,伊斯蘭世界、中式風情和 印度 、歐美元素結合,左手是廢棄的伊斯蘭風格火車站和國家清真寺,右手邊是 中國 元素唐人街,不遠處的雙子塔和 吉隆坡 塔也在夜空下多了一份寧靜。
話不多說,那麼,下麵就開始我的游記吧。
一下游記也僅是為了給自己留個念想,如果能幫到初次出行的小伙伴,那便是再好不過了。
如果時間緊,想直接看攻略的話,可以直接在“目錄”處,查看“簽證”、“交通”、“匯率”、“夜市”、“景點”等安排。 初抵吉隆坡飛機上, 吉隆坡 燈火輝煌。期待ing...... ↑吉隆坡國際機場 辦理120h過境簽,下了飛機,朝移民局方向(immigration)走,來到到達大廳,走外國人 通道 (Transit pass 120 hours),排隊的人很多,通關速度自然是不能跟 中國 海關相提並論。等了一個來小時,提供往返行程單、酒店確認單、下個國家的簽證,很順利的辦理好了120h過境簽。
辦好簽證後,去換點錢。李si的卡不知是為什麼,ATM識別不了,沒辦法只能在人工那裡換了點兒馬幣。 ↑吉隆坡國際機場 KLIA transit和KLIA ekspres是在一起的,只是中途站點不同。從到達大廳出來找到KLIA ekspres的標識,很快就能找到。我們當時不知道使勁兒在找transit的標識,上下兩層也沒找到,後來終於眾里尋他千百度,就在到達大廳電梯一下來的右手邊。 ↑吉隆坡國際機場 在窗口買票到 布城 ,列車到站後,大概十幾分鐘就到達 布城 車站。 布城布城 是 馬來西亞 的行政中心,是一座頗具規模的現代化新型城市。整個 布城 面積廣闊,山林起伏,其中70%是青蔥地帶,環境清幽怡人,有38%的面積規劃為公園和湖泊區。其餘是聯邦政府行政中心 蘇丹 行宮首相府首相官邸商業住宅和娛樂區。
從 布城 車站出來再坐公交車,就可以抵達粉紅清真寺。(如果人多的話,其實grab打車也是很划算的。)
可千萬不要看著距離不遠走路,其實還是挺遠的,而且在 布城 路上基本沒有行人,真是走丟了也沒人問路,我們坐公交車二十來分鐘,真的!真的沒有行人 ↑布城湖 布城 的建築頗具設計感,別具風格。
布城 粉紅清真寺
1997年動工興建,耗資2億5000萬令吉。仿照 摩洛哥 卡薩布蘭卡 的哈桑清真寺而建。外牆粉紅色,採用了大量玫瑰 大理 石。有9個圓頂和一座高116米的宣禮塔,可容納15,000人聚禮。
一定要註意開放時間。
坐在公交車上,一路上都沒見行人,只有寬闊的馬路、綠油油的公園和呼嘯而過的汽車。等車過了橋,遠遠望見粉紅色的宣禮塔,才發現旅行團眾多。參觀的人大約有80%都是同胞,到處是熟悉的鄉音。
女性朋友要先換上清真寺準備的長袍才可進入。頭髮和腿不能露出來哦。清真寺的工作人員一直很耐心的收髮長袍。不過天氣炎熱,穿上長袍帶上帽子還得背著旅行包,簡直是汗流浹背。 ↑粉紅清真寺 粉紅色。圓頂上花紋細緻,仰著頭能看很久。 ↑粉紅清真寺 ↑粉紅清真寺 如果要拍粉紅清真寺全景的話,還是走過鋼索大橋。這湖名曰太子湖,是一片約650公頃的人造湖,分紅清真寺就靜靜地佇立在湖邊。在這裡,清真寺褪去了粉紅小清新,又多了一層莊嚴威儀。 ↑粉紅清真寺 清真寺前面便是布特拉廣場。直徑300米,外側是一個11個角的星星,代表馬拉西亞剛獨立時的11個州屬;內側是13個角的星星,代表 馬來西亞 今天的13個州屬。至於其最內側的14個角的星星,代表 馬來西亞 的州屬及聯邦直轄區。不遠處綠色洋蔥頂的首相府佇立在山上。 ↑粉紅清真寺 首相府,這是 馬來西亞 政府機關和 馬來西亞 首相的辦事處。由外交禮儀大樓、宴會大樓和官員辦公樓三部分組成,綠色圓頂,十分莊嚴雄偉。當中的綠色大圓頂代表馬來人,兩側平頂代表華人。 ↑首相府 ↑首相府 布城 大多是政府建築,都是高樓大廈十分氣派。 ↑布城 參觀完粉紅清真寺正是12點多,政府的工作人員都該下班了。小轎車也多了起來,大概是都要回家吃飯吧。畢竟這路上也沒個餐廳什麼的。
在 馬來西亞 ,只有馬來人能當公務員當兵,華人和 印度 裔是不能從事這些職業的。
這裡公共交通並不十分發達,因為 馬來西亞 家庭大多數都有私家車,出門兒開車是常態,很少有乘坐公共交通的本地人。 ↑布城 打車再次去往火車站,坐火車抵達 吉隆坡 中央車站。
這次酒店選擇在 吉隆坡 瑞士 花園酒店。就在阿羅街的對面。距離距離武吉免登走路十五分鐘 茨廠街在酒店休息一下洗個澡,grab去唐人街轉轉。
這裡還有個小插曲,本來我們打車是去中央市場的,結果司機也是華人,極力勸我們不要去中央市場,就算去了,也不要在那裡買東西,晚上不要回來的太晚,千萬不要走路要打車,說他們本地人都不會在街上閑逛的 。初來乍到,本地人這麼跟你講,內心還是有點怵的,就讓司機給我們停在了茨廠街。
茨廠街,保持著 中國 城市濃郁的生活氣息,中式的牌樓、中式的樓宇,中式的沿街售貨攤,反映出 中國 文化的方方面面。這裡的商店基本上都是華人所開,店鋪內外都張掛著醒目的中文招牌和廣告,漫步在這裡的街道,一切都顯得那麼熟悉。 ↑茨廠街 一天沒吃飯,飢腸轆轆。去金蓮記吃個飯。這是蔡瀾推薦過的餐廳,始於1927年,據說梁文韜和鄧麗君也對這家店贊不絕口。有兩家店,我們去的這家裝修較好,還有一家老店,兩家店相距不遠,喜歡吃粉的可以去老店嘗嘗,可能會比 新店 味道更好一些吧。 ↑金蓮記 點個瓦煲老鼠粉、肉湯粉,還有西瓜汁,總價40.3馬幣。老鼠粉特別筋道,看著顏色深,其實味道沒有很重,也不膩,味道還不錯,量也挺大的,就兩碗粉我們最後都沒吃完。不過沒什麼特色,跟 福建 廣州 的粉也差不太多。 ↑金蓮記 ↑金蓮記 吃完飯出門,幾百米處就是 馬裡 安曼 印度 寺廟。
馬裡 安曼 印度 寺廟建於1873年,是 馬來西亞 最大最華麗的 印度 寺廟,晚上會有 印度 舞蹈表演。寺內的 馬裡 安曼 女神像用金、銀、祖母綠等裝飾,加上繁麗的雕刻、塑金和手繪圖案,富麗堂皇。歡慶大寶森節時,廟裡的一座神像將被安放在一輛銀戰車上,從寺廟出發,一路游行至黑風洞。
一處很小的寺廟,免費參觀,斜對面就是關帝廟。進門要拖鞋,大門旁邊有存鞋處。廟塔上的神像雕刻的精美絕倫,很有 印度 特色。周邊現代建築將這古老廟宇襯托的格外突出,從關帝廟到這裡,恍惚間竟有穿越兩個文明的錯覺。
大門外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但進出寺廟時,都是脫了鞋躡手躡腳的跨過門檻,寺廟裡因此顯得格外安靜。壁畫前有小姐姐在看書,大堂里一家三口在聊天,母親抱著孩子,一切格外安靜。不能去 印度 就看看 印度 的寺廟吧。 ↑馬裡安曼印度廟 ↑馬裡安曼印度廟 ↑馬裡安曼印度廟 ↑馬裡安曼印度廟 ↑馬裡安曼印度廟 ↑馬裡安曼印度廟 參觀完關帝廟和 馬裡 安曼 印度 廟,走去麗豐冰茶室喝個奶茶。麗豐茶冰室就是一家小型的飲食中心,很多個售賣不同食品的小攤販和飲料鋪就在在這裡售賣,想吃哪個攤販的食物就直接向攤販點單,做好後會送到你的座位上再收錢。這裡就餐環境不是特別好,但勝在價格便宜而且味道不錯,不只是游客,很多當地人也來光顧。這裡的奶茶和羅漢果茶便宜又好喝,配上冰塊,解暑神器。其他小吃也據說不錯,可以來嘗嘗。
這時正是 吉隆坡 的,雨季末尾,每天傍晚都會有一陣兒雷陣雨,喝完奶茶回酒店避雨啦。 ↑阿羅街 這雨下的時間還挺長,剛好休息放鬆一下,等雨小一些了,去對面的阿羅街吃個宵夜。本來打算去吃黃亞華,結果因為下雨沒開門,轉戰隔壁的明記。
這家明記燒魚,排面很大,大概占了5個鋪面,這家招牌是海鮮,不過我們對海鮮都沒什麼興趣。點了奶油雞、炸豆腐、豬雜粥、烤雞翼,味道都不錯,奶油機也很好吃,還有尤其是烤雞翼,簡直太好吃了,念念不忘。 吃完飯走去時代廣場(Time Square)轉一下,據說那邊兒有換錢的地方匯率還比較划算,在負一層的ATM機上又試了幾次,李si的卡還是取不出錢來,沒辦法只能找兌換點換錢了。1000人民幣換了575馬幣,匯率還不錯。但之後我們逛武吉免登,發現還有匯率更高的。總而言之,就是越靠近商業中心人流量大的地方,匯率越高,越划算。
負一層還有一間本地人逛的超市,我們這幾天的飲料補給都在這裡購買。海天醬油也是走向世界了。 第一天圓滿結束!躺在沙發上喝個飲料,開心! 國家清真寺第二天在 吉隆坡 市內轉一轉。打車到國家清真寺。
馬來西亞 國家清真寺是世界著名的清真大寺、 東南亞 地區最大的清真寺。這是一組包括祈禱大廳、大尖塔、陵墓和辦公大樓的建築群,可容納8000人同時祈禱,最令人矚目之處則在於其層疊的傘狀屋頂,主要圓頂處有18顆星,代表馬來13州屬及回教的5大支柱,73公尺高尖塔更直指藍天,精緻巍然。寺內經堂、走廊、圖書室等的裝潢與 麥加 的三大清真寺相仿,氣勢恢弘,是伊斯蘭建築藝術的傑出代表。
開放時間:09:00-12:00,15:00-16:00,17:30-18:3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四,周六-周日)15:00-16:00,17:30-18:3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五)
清真寺是免費參觀的,只需要在門口登記個人信息。近寺需要拖鞋,女士還需要穿上長袍遮住頭髮,門口負責分髮長袍的大嬸兒很耐心,幫著你穿著長袍戴正頭紗。進去參觀啦! 處處呈現著對稱美。(一定要早點來,我們離開的時候人已經很多了) 很喜歡這裡的建築風格,地域性和宗教感表達得恰到好處,光線和建築形成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