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回憶錄——與三位土耳其姑娘的奇妙旅程



夜間生活別有韻味。咖啡館角落裡壁爐總是生著火,讓室內暖洋洋的,歌手即興演奏火星躍動著呼應。叫上杯咖啡,享受一場音樂盛宴再妙不過了。
回到旅館,店主正把壁爐生起火,邀我一起烤火,坐定才發現客廳風格還真有些不同,老舊的留聲機,待開戰的國際象棋。
乘著月色進到院子,終於知道為什麼叫“白花園”,白色的牆壁上陳列著不少年代久遠的擺件。整幢房屋外觀略顯老舊,夜色中能看見屋頂棱角和巨大的煙囪。小院里栽了幾棵樹,朦朧月光正輕撫著它們。與老闆壁爐邊促膝長談至深夜,路上已無行人,店鋪皆打烊,外面雖寒冷,室內卻一派暖意融融。
有幸吃到老闆親自下廚準備的早餐,煎蛋餅,炸酸奶,日日自助早餐終於得以改善。一口氣吃了很多,足以撐到晚餐,節省了午餐的時間去探索更多景點。





開放時間:08:00-17: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票價:20 裡拉
遺址是1985至1993年間由一支 土耳其 考古隊發掘出來的。發掘期間,除發現了仍處於原位的酒神狄厄尼索斯(Dionysos)的檐壁外,該考古隊還發現了另外兩處檐壁以及若干建築結構。
佩爾蓋劇院的建設主要經歷了兩個階段。據考證,起初該劇院的舞臺被設計成了一個兩層建築,第三層是後來才加上去的。其間,設計師們重新考慮了“舞臺前部”和整個舞臺的建築風格及裝飾。後人推測舞臺的裝修集中完成於某個時期,而重新裝修是後來某個時間才完成的。為了與整個建築佈局特點和其莊嚴的風格相一致,神像都被置於檐壁的二層或三層了。祭台則放在了“女王之門 ”。
佩爾蓋劇院的建築和維修時間都是通過比較安納托利亞(Anatolia)的建築風格來推測的,這是因為至今還沒有發現任何關於該劇院的記錄。
佩爾蓋遺址規模巨大,只是繞一圈也得不少時間,四周空曠,疾風烈日,除了殘垣斷壁,並無其他景象,幾次想原路返回,一看回程和去程差不多,又決定硬著頭皮向前。








兩千年間,幾經 希腊 人 羅馬 人統治,曾經輝煌的城市已成廢墟,歲月如梭,兩千年後現居住的地方也將成為這樣的歷史遺跡吧,不得不唏噓。



開放時間:09:00-19:00
門票:42 裡拉
一路下來,看過不少 羅馬 風格的古劇場,阿斯潘多斯劇場是保存最完整的。
關於這座劇場還有一段傳說, 羅馬 皇帝阿流士(Aurelius)為女兒徵婚,條件是新郎必須修建一座偉大的建築,修建古劇場的設計師札諾(Xenon)在劇場中央和同伴的私語被觀眾席上驗收的皇帝聽到後便被這一偉大的設計所折服,但另一個偉大的建築 安塔利亞 水渠的設計師同樣優秀,國王為了實現他的諾言便將女兒用劍一分為二。
雖不像傳說中那樣一枚硬幣落地觀眾席上都能聽見,但夏季的 安塔利亞 歌劇節和藝術節仍在這裡舉辦,並始終不借助任何擴音設備。
古劇場為典型的 羅馬 半圓形設計,兩層40排石階觀眾席,呈扇形由底部向上,整齊規則地伸展排列,區間還設立了8條 通道 。最最引人註目的,還是觀眾席頂端由59個圓拱門相連的弧形長廊。這個長廊將整座劇場連為一個整體,而在以往見過的所有的古劇場里,它或者蕩然無存,或者已嚴重殘缺。








途中“嗡嗡”聲不絕於耳,尋聲而至,登上開闊的山頭,頓時陷進花海。白色野花開得滿山遍野,占據了各個角落,就連山澗也成它們的根據地。辛勤的蜜蜂們振翅往返於各花蕾間工作,花開得燦爛,蜜蜂飛得賣力,這是個明亮歡快的世界。
果林里栽著成片的橙子和檸檬。橙色黃色的小燈給單調的林地上了色,遠方雪山的冰水滋潤著它們。建築在訴說歷史的悠遠厚重,自然在展示這片土地的活力和生機。它們恰巧結合在一起,讓每位旅客傾倒而流連忘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