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之城——羅馬
↑羅馬鬥獸場 內外包括三層,最外一層只有部分保存。 ↑羅馬鬥獸場 競技場入口處的隊伍排的老長。 ↑羅馬鬥獸場 ↑羅馬鬥獸場 ↑羅馬鬥獸場 ↑羅馬鬥獸場 ↑羅馬鬥獸場 君士坦丁凱旋門君士坦丁凱旋門位於鬥獸場和廢墟之間,為紀念君士坦丁一世312年米里維橋戰役的勝利而修建,是 羅馬 現存凱旋門中最新的一座。凱旋門高21米,寬25.7米,深7.4米,建於312年末到315年。由於時間比較倉促,它的很多裝飾部分都是從以往其他皇帝的建築物上拆卸而來的。 比如 凱旋門頂端的八塊長方形浮雕,它們是從奧理略皇帝紀念碑上拆卸而來,現在原件已被珍藏在 羅馬 首都博物館。而每根圓柱頂端的達基亞囚犯 大理 石雕像則很可能來自 圖拉 真廣場。只有兩個小拱門上方的圓形浮雕描繪了這場戰爭的場面。據說當年,拿破侖來到 羅馬 ,見到了這座凱旋門,大為贊賞,而這座凱旋門也成為 法國 巴黎 凱旋門的藍本。 ↑君士坦丁凱旋門 ↑君士坦丁凱旋門 聖方濟加堂下圖中左邊的高塔和建築是聖方濟加堂,是一座 羅馬 的領銜堂。 ↑聖方濟加堂 Monumento ai Caduti di Dogali在 共和 國廣場和特米尼中央火車站之間有一個方尖碑Monumento ai Caduti di Dogali。 ↑Monumento ai Caduti di Dogali 共和國廣場共和 國廣場, 羅馬 人更愛稱它為〝艾賽德拉〞(Piazza Esedra),意思是半圓形廣場。 共和 廣場是戴克裡先浴場遺址的一部分,緊鄰 羅馬 市內的交通樞紐中央火車站。兩座扇型的古建築環抱著一座仙女噴泉,廣場邊的天使與殉教者聖母大殿是 羅馬 很有特色的教堂建築。這裡也是《 羅馬 假日》中公主逃出使館後的第一個落腳之處。 ↑羅馬共和廣場 仙女噴泉仙女噴泉是全 羅馬 最大的噴泉之一,是盧泰利(Mario Rutelli)於1901年建造。揭幕時,四尊裸體女神銅像曾引起社會上的非議。每一尊女神都依附在不同的動物身上,各有不同的寓意。譬如海馬象徵海洋,水蛇象徵河流,天鵝象徵湖泊,而蜥蜴則象徵地下水。中間的雕塑是1911年加上的,象徵海神格勞科斯,代表男性征服自然的力量。 ↑Fontana delle Naiadi 天使與殉教者聖母大殿天使與殉教者聖母大殿是利用戴克裡先浴場冷水浴室改建而成。戴克裡先原本是個近衛軍長官,在 卡拉 卡拉 皇帝後長達50年的內戰末期取得勝利,最終稱帝。與 卡拉 卡拉 一樣,他也修建了大面積的浴場供 羅馬 公民享用。1563年,米開朗基羅受命利用浴場殘餘興建了天使與殉教者聖母大殿,而1564年大師就在89歲高齡辭世了。教堂的入口就建在浴場的殘垣斷壁上,看似很簡陋,但內部空間其實是非常可觀的。門口的聖水缽採用了天使造型,充分體現了這座教堂並不簡單。
教堂主體是典型的 巴西 利卡結構,長90.8米、寬27米、高28米,一座巨大的長方體空間。除中間的主祭台外,兩翼分別建有小禮拜堂。這裡曾在 意大利 王國時期(1870-1946)成為正式的國家教堂,包括後來的國葬都在此舉行。教堂內的一個小門通往伽利略紀念庭院,2010年4月28日, 中國 科學院捐贈了由李政道設計的高達6米的伽利略銅像。教堂門口是 波蘭 雕刻家Igor Mitoraj設計的兩扇大門。左邊一扇表現的是被十字架深深嵌入身體的耶穌和一些殉道者,他們仿佛要從青銅中掙脫出來一樣。右邊一扇表現的是聖母領報, 瑪利亞 謙卑地面向天使。 ↑天使與殉教者聖母大殿 展覽大廈展覽大廈是一座美術館。 ↑展覽大廈 ↑展覽大廈 聖母大殿聖母大殿或稱馬傑奧爾聖母瑪麗亞大教堂。位於 羅馬 ,它是獻給聖母的第一座教堂,也為 羅馬 四大宗座教堂之一。在13世紀時傳說,公元4世紀的盛夏,聖母 瑪利亞 托夢給教皇利伯略,讓他在下雪之處建立一座修道院以顯示聖母的榮耀。結果第二天早晨埃斯奎利諾山丘(Esquilline)上落下了雪,教皇命人在此建立起教堂,故教堂又名聖母雪地殿。如今,該教堂還有灑落白玫瑰花花瓣以象徵這一聖跡的活動。該教堂也是世界上第一個以聖母命名的教堂,自從該教堂建成以後歷盡多次改建,因而該教堂也包含了多種藝術風格。根據考證,該教堂大約建於公元四世紀,在教皇聖西斯篤三世任內被重建。該教堂曾經擁有過多個名字,如Santa Maria della Neve (聖 瑪利亞 之雪), Santa Maria Liberiana(聖瑪麗婭利伯略)。在獲得了聖嬰搖籃(Holy Crib)之後,又改名為Santa Maria Del Presepe (聖瑪麗亞搖籃)。因為它是 羅馬 以聖母 瑪利亞 命名的教堂中最大的,所以獲得了現在的名字。18世紀時該教堂經歷了一次大修,現在所看到的外表基本都是修繕後的產物。教堂正面的牆上有一尊 西班牙 國王菲利普四世的雕像,這是為了紀念他對於該教堂的捐助。 ↑聖母大殿 ↑聖母大殿 ↑聖母大殿 ↑聖母大殿 聖母堂的另外一面。 ↑聖母大殿 ↑聖母大殿 教堂內部。 ↑聖母大殿 ↑聖母大殿 ↑聖母大殿 教堂的主體結構是其5世紀被建造的時候確立的,包括一段以 馬賽 克裝飾的中殿和圓形後殿。最初的 馬賽 克裝飾只有部分留存了下來,損毀的那些有一部分在16世紀時被圖畫替換了。主殿長86米,兩邊是36根 大理 石 石柱 和4根花崗岩 石柱 ,這些圓柱在18世紀的修複中被替換掉。13世紀中為教堂修建了一座高75米的鐘樓,在被一場地震毀掉之後又重建於14世紀,鐘樓內的五口鐘會在每天晚上9點響起以提示人們做禱告。鎏金天花板修建於15世紀,所用的黃金來自於美洲。16世紀中,Flaminio Ponzio設計建造了埋葬著教皇保羅五世的巴 洛克 風格保利娜小禮拜堂(Cappella Pauline)。後殿的 馬賽 克壁畫完成於13世紀,描述的是聖母加冕(Coronation of the Virgin)。教堂內部的36根圓柱來自古 羅馬 神殿。 ↑聖母大殿 中間的祭壇上有5世紀的鑲嵌畫,祭壇後面是天花板上是金碧輝煌的13世紀“聖母加冕”鑲嵌畫。 ↑聖母大殿 ↑聖母大殿 正殿的中央是一座專供教皇或被其授權的神職人員使用的祭壇,一般說來,該祭壇會在每年8月15日,也就是聖母升天節的群眾性紀念活動中被使用到。該教堂還有一座 伯利恆 地下室,其內安放著銀制的聖嬰搖籃和金制馬槽,還埋葬有聖徒 傑羅姆 和教皇庇護五世。 ↑聖母大殿 教堂左右兩側是16,17世紀時的禮拜堂,可以教堂展現了各個時代的藝術手法。 ↑聖母大殿
教堂主體是典型的 巴西 利卡結構,長90.8米、寬27米、高28米,一座巨大的長方體空間。除中間的主祭台外,兩翼分別建有小禮拜堂。這裡曾在 意大利 王國時期(1870-1946)成為正式的國家教堂,包括後來的國葬都在此舉行。教堂內的一個小門通往伽利略紀念庭院,2010年4月28日, 中國 科學院捐贈了由李政道設計的高達6米的伽利略銅像。教堂門口是 波蘭 雕刻家Igor Mitoraj設計的兩扇大門。左邊一扇表現的是被十字架深深嵌入身體的耶穌和一些殉道者,他們仿佛要從青銅中掙脫出來一樣。右邊一扇表現的是聖母領報, 瑪利亞 謙卑地面向天使。 ↑天使與殉教者聖母大殿 展覽大廈展覽大廈是一座美術館。 ↑展覽大廈 ↑展覽大廈 聖母大殿聖母大殿或稱馬傑奧爾聖母瑪麗亞大教堂。位於 羅馬 ,它是獻給聖母的第一座教堂,也為 羅馬 四大宗座教堂之一。在13世紀時傳說,公元4世紀的盛夏,聖母 瑪利亞 托夢給教皇利伯略,讓他在下雪之處建立一座修道院以顯示聖母的榮耀。結果第二天早晨埃斯奎利諾山丘(Esquilline)上落下了雪,教皇命人在此建立起教堂,故教堂又名聖母雪地殿。如今,該教堂還有灑落白玫瑰花花瓣以象徵這一聖跡的活動。該教堂也是世界上第一個以聖母命名的教堂,自從該教堂建成以後歷盡多次改建,因而該教堂也包含了多種藝術風格。根據考證,該教堂大約建於公元四世紀,在教皇聖西斯篤三世任內被重建。該教堂曾經擁有過多個名字,如Santa Maria della Neve (聖 瑪利亞 之雪), Santa Maria Liberiana(聖瑪麗婭利伯略)。在獲得了聖嬰搖籃(Holy Crib)之後,又改名為Santa Maria Del Presepe (聖瑪麗亞搖籃)。因為它是 羅馬 以聖母 瑪利亞 命名的教堂中最大的,所以獲得了現在的名字。18世紀時該教堂經歷了一次大修,現在所看到的外表基本都是修繕後的產物。教堂正面的牆上有一尊 西班牙 國王菲利普四世的雕像,這是為了紀念他對於該教堂的捐助。 ↑聖母大殿 ↑聖母大殿 ↑聖母大殿 ↑聖母大殿 聖母堂的另外一面。 ↑聖母大殿 ↑聖母大殿 教堂內部。 ↑聖母大殿 ↑聖母大殿 ↑聖母大殿 教堂的主體結構是其5世紀被建造的時候確立的,包括一段以 馬賽 克裝飾的中殿和圓形後殿。最初的 馬賽 克裝飾只有部分留存了下來,損毀的那些有一部分在16世紀時被圖畫替換了。主殿長86米,兩邊是36根 大理 石 石柱 和4根花崗岩 石柱 ,這些圓柱在18世紀的修複中被替換掉。13世紀中為教堂修建了一座高75米的鐘樓,在被一場地震毀掉之後又重建於14世紀,鐘樓內的五口鐘會在每天晚上9點響起以提示人們做禱告。鎏金天花板修建於15世紀,所用的黃金來自於美洲。16世紀中,Flaminio Ponzio設計建造了埋葬著教皇保羅五世的巴 洛克 風格保利娜小禮拜堂(Cappella Pauline)。後殿的 馬賽 克壁畫完成於13世紀,描述的是聖母加冕(Coronation of the Virgin)。教堂內部的36根圓柱來自古 羅馬 神殿。 ↑聖母大殿 中間的祭壇上有5世紀的鑲嵌畫,祭壇後面是天花板上是金碧輝煌的13世紀“聖母加冕”鑲嵌畫。 ↑聖母大殿 ↑聖母大殿 正殿的中央是一座專供教皇或被其授權的神職人員使用的祭壇,一般說來,該祭壇會在每年8月15日,也就是聖母升天節的群眾性紀念活動中被使用到。該教堂還有一座 伯利恆 地下室,其內安放著銀制的聖嬰搖籃和金制馬槽,還埋葬有聖徒 傑羅姆 和教皇庇護五世。 ↑聖母大殿 教堂左右兩側是16,17世紀時的禮拜堂,可以教堂展現了各個時代的藝術手法。 ↑聖母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