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亞|我走出了非洲,非洲走進了我心裡
跟在旁邊的是可愛的小象 我們在觀察動物的時候,一隻Waterbuck(水羚)也在暗處悄悄觀察我們,並很快離去,仿佛要把我們到訪的消息告訴小伙伴。 傍晚,看到天邊烏雲堆積,大雨降至,我們便愉快地結束了一天的Safari,前往酒店。 暴雨來臨前,酒店門口的一隻 非洲 禿鸛(音guàn, 英文名Marabou stork)靜靜地站在枯死的金合歡樹上,思考“鳥生”。 蟲子愛在暴雨前蹦躂,正好成了這隻Chinspot batis(點頦蓬背鶲,音wēng)的晚餐。 我們的酒店是草原上的一個帳篷營地,雖說帳篷,但前臺、餐廳、酒吧、休閑區等配置,也都一個不少。 一隻疣豬(Warthog)就在游泳池邊埋頭吃草,它獃萌的樣子讓我想起了《 獅子 王》里可愛的彭彭。酒店服務員說它不會傷人,可以放心游泳。事實上,它很害羞,當我嘗試多拍幾張照片時,它就躲進了草叢。酒店服務員告訴我,在我們到達的前兩天,還有隻 獅子 拜訪了這裡,這讓我既害怕,又期盼。 我們的房間,配有室內室外兩個淋浴房,我更偏愛室外那個。這裡的供水來自雨水和地下水,用電和熱水來自太陽能。酒店提供的洗浴用品不含化工成分,因此可以排入地下,自然過濾和降解。 坐在陽臺上喝杯咖啡,看看遠處的風景,應該很愜意。或許很多人不知道, 非洲 是咖啡的發源地,也是咖啡豆的主要種植區,我們一路上就途經很多咖啡農場。
酒店的晚餐挺合大家胃口,晚餐後雲層散開,看到了滿天的繁星,想起上一次這樣的感動,是在 丹麥 的海邊。
晚上,如果需要幫助或出門的時候,就用手電筒發信號, 馬賽 人便會過來;當我們睡覺的時候, 馬賽 人會拿著武器,在營地附近守護我們。
躺在床上,好像聽到了土狼和疣豬的叫聲,就這樣不停地猜測,周圍傳來的每一種聲音會是哪一種動物,迷迷糊糊終於睡了過去。 ———— Day 4 ————清晨,在屋前的小路上邂逅一隻Bushbuck(藪sǒu羚,圖見Day 7 ),瞬間的對望後,它便迅速消失在草叢裡。
豐盛可口的早餐後,我們便出發前往恩格羅恩格羅火山口。一路上看到很多大片的嚮日葵花和芝麻花,嚮導告訴我,這些都是用於榨油的農作物,並非作為觀賞花。我們途經一個叫 卡拉 圖的小村落,盛產各類水果,一大把帝王蕉還不到一美元,酸酸甜甜,非常好吃。但這裡以前因為蚊子特別多,就叫蚊子村(Mosquito village),很有趣的舊名。
“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口(Ngorongoro Crater)位於 東非 大裂谷帶上(可見曾經地質運動活躍),是大自然創造的奇觀,世界上最大的焰落火山口(Caldera)。幾百萬年前,經過無數次的火山噴發,這裡形成一個巨大的碗狀坑,直徑約18km,深約600米,底部面積約310平方千米,就像月球錶面的環形山。
百萬年前的火山灰變成肥沃的土壤,雨水積在低地里形成Magadi湖,適宜而穩定的氣候讓這裡水草豐沛、物種豐富。環形山就像天然的屏障,將這裡的生態與外部隔離開,物種得以穩定延續。這裡的動物不需要經歷大遷徙的生死征途,就可以“衣食無憂”,可謂是動物們的伊甸園。這裡是 非洲 密度最高的動物聚集區,是看Big Five(五大獸: 獅子 、大象、犀牛、水牛、豹子)最容易的地方。 恩格羅恩格羅火山口,在恩格羅恩格羅保護區內,而整個保護區又是塞倫蓋蒂草原的一部分。
恩格羅恩格羅保護區,已被UNESCO評為自然和文化雙項世界遺產,包含了3個火山口(如上圖)和大片的稀樹草原、高地平原、稀樹草原林地和森林(翻譯自UNESCO官網描述),其北部草原也是每年動物大遷徙(主要是角馬、斑馬、羚羊)的經過路線。保護區內還生活著很多 馬賽 人(他們可以生活在保護區,但不可以生活在國家公園),一個個 馬賽 村落散佈在綠色的山坡上。由於政府介入管理,他們只保留了半游牧生活。以獵殺 獅子 作為男子成人禮的傳統,已經被禁止了。經常看到他們穿著顏色鮮艷的長袍(猜想是對猛獸的警戒色),手持一根長棍(用途太多了),有時候是在放牧,有時候就是站在路邊或草地上,一動不動地“思考人生”,有時候突然出現在眼前,能嚇你一跳。 進入恩格羅恩格羅火山口需要走很多 盤山 路,才能翻越環形山。山裡下著小雨,很長一段路坑窪泥濘、水霧瀰漫,能見度大概10米,大家都感覺今天的Safari要被這壞天氣泡湯了。
就在大家不抱希望的時候,我們登上了火山口的環形山頂,一下子都被眼前的景象驚艷到了!這裡雲開霧散,平原廣闊,景象美好,仿佛突然闖入了一個世外 桃源 。 此處請旋轉屏幕,或扭頭欣賞 (草原上散落的小黑點兒都是野生動物) 車子下到火山口內部,開始Safrai 好多長頸鹿,就在我們的車邊靜靜地吃葉子,如果不是低頭,根本沒法拍全。不難看出,這張照片是仰拍的,脖子上還站著一位小伙伴。關於這鳥,後面有介紹。 一大群一大群的斑馬,就在路邊嬉戲玩鬧。 看到這裡仿佛另一番極樂天地,各種動物近在咫尺,我們的85後帥哥忍不住“Wow”、“啊”、“奧”……不停地感嘆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我也不禁感嘆,沒有人類的自然界,是如此的和諧美好。 斑馬休息的時候,兩兩相靠,以便察看不同方向,又能互相借力。 這隻斑馬懶懶地趴在另一隻身上休息,一副獃萌可笑的樣子。 斑馬身上的Red Billed Oxpecker(紅嘴牛椋鳥 ),與斑馬互相幫助、互惠互利。這種鳥專門以大型動物的皮屑和寄生蟲為食。上圖長頸鹿那張也有這鳥。 這就是動物大遷徙的主力軍,人稱四不像的角馬(Wildbeest,也叫牛羚)。當然,這裡的角馬就比較幸福了,不用大遷徙。 一隻湯姆森瞪羚(Thomson’s Gazelle)做壞事被髮現~ 它很不好意思地回頭看了我一眼。以上三種動物(斑馬、角馬、湯氏瞪羚)就是 東非 動物大遷徙的三大主力軍。 葛氏瞪羚(Grant’s Gazelle ),外形與湯氏瞪羚相似,腹部側面少了黑色條紋。 草原上的冷血殺手斑鬣狗(Spotted Hyaena ),體型雖小,卻是頂級掠食者,經常攻擊體型比它大得多的動物,敢跟 獅子 對戰,是幼獅的主要掠食者。它咬合力驚人,能直接咬碎骨頭。這種動物能讓人不寒而慄。 一隻正在換毛的豺狼(Jackal)。 兩隻Crowned Crane(冠鶴)在進食,遠處是一隻Buffalo(水牛)
酒店的晚餐挺合大家胃口,晚餐後雲層散開,看到了滿天的繁星,想起上一次這樣的感動,是在 丹麥 的海邊。
晚上,如果需要幫助或出門的時候,就用手電筒發信號, 馬賽 人便會過來;當我們睡覺的時候, 馬賽 人會拿著武器,在營地附近守護我們。
躺在床上,好像聽到了土狼和疣豬的叫聲,就這樣不停地猜測,周圍傳來的每一種聲音會是哪一種動物,迷迷糊糊終於睡了過去。 ———— Day 4 ————清晨,在屋前的小路上邂逅一隻Bushbuck(藪sǒu羚,圖見Day 7 ),瞬間的對望後,它便迅速消失在草叢裡。
豐盛可口的早餐後,我們便出發前往恩格羅恩格羅火山口。一路上看到很多大片的嚮日葵花和芝麻花,嚮導告訴我,這些都是用於榨油的農作物,並非作為觀賞花。我們途經一個叫 卡拉 圖的小村落,盛產各類水果,一大把帝王蕉還不到一美元,酸酸甜甜,非常好吃。但這裡以前因為蚊子特別多,就叫蚊子村(Mosquito village),很有趣的舊名。
“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口(Ngorongoro Crater)位於 東非 大裂谷帶上(可見曾經地質運動活躍),是大自然創造的奇觀,世界上最大的焰落火山口(Caldera)。幾百萬年前,經過無數次的火山噴發,這裡形成一個巨大的碗狀坑,直徑約18km,深約600米,底部面積約310平方千米,就像月球錶面的環形山。
百萬年前的火山灰變成肥沃的土壤,雨水積在低地里形成Magadi湖,適宜而穩定的氣候讓這裡水草豐沛、物種豐富。環形山就像天然的屏障,將這裡的生態與外部隔離開,物種得以穩定延續。這裡的動物不需要經歷大遷徙的生死征途,就可以“衣食無憂”,可謂是動物們的伊甸園。這裡是 非洲 密度最高的動物聚集區,是看Big Five(五大獸: 獅子 、大象、犀牛、水牛、豹子)最容易的地方。 恩格羅恩格羅火山口,在恩格羅恩格羅保護區內,而整個保護區又是塞倫蓋蒂草原的一部分。
恩格羅恩格羅保護區,已被UNESCO評為自然和文化雙項世界遺產,包含了3個火山口(如上圖)和大片的稀樹草原、高地平原、稀樹草原林地和森林(翻譯自UNESCO官網描述),其北部草原也是每年動物大遷徙(主要是角馬、斑馬、羚羊)的經過路線。保護區內還生活著很多 馬賽 人(他們可以生活在保護區,但不可以生活在國家公園),一個個 馬賽 村落散佈在綠色的山坡上。由於政府介入管理,他們只保留了半游牧生活。以獵殺 獅子 作為男子成人禮的傳統,已經被禁止了。經常看到他們穿著顏色鮮艷的長袍(猜想是對猛獸的警戒色),手持一根長棍(用途太多了),有時候是在放牧,有時候就是站在路邊或草地上,一動不動地“思考人生”,有時候突然出現在眼前,能嚇你一跳。 進入恩格羅恩格羅火山口需要走很多 盤山 路,才能翻越環形山。山裡下著小雨,很長一段路坑窪泥濘、水霧瀰漫,能見度大概10米,大家都感覺今天的Safari要被這壞天氣泡湯了。
就在大家不抱希望的時候,我們登上了火山口的環形山頂,一下子都被眼前的景象驚艷到了!這裡雲開霧散,平原廣闊,景象美好,仿佛突然闖入了一個世外 桃源 。 此處請旋轉屏幕,或扭頭欣賞 (草原上散落的小黑點兒都是野生動物) 車子下到火山口內部,開始Safrai 好多長頸鹿,就在我們的車邊靜靜地吃葉子,如果不是低頭,根本沒法拍全。不難看出,這張照片是仰拍的,脖子上還站著一位小伙伴。關於這鳥,後面有介紹。 一大群一大群的斑馬,就在路邊嬉戲玩鬧。 看到這裡仿佛另一番極樂天地,各種動物近在咫尺,我們的85後帥哥忍不住“Wow”、“啊”、“奧”……不停地感嘆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我也不禁感嘆,沒有人類的自然界,是如此的和諧美好。 斑馬休息的時候,兩兩相靠,以便察看不同方向,又能互相借力。 這隻斑馬懶懶地趴在另一隻身上休息,一副獃萌可笑的樣子。 斑馬身上的Red Billed Oxpecker(紅嘴牛椋鳥 ),與斑馬互相幫助、互惠互利。這種鳥專門以大型動物的皮屑和寄生蟲為食。上圖長頸鹿那張也有這鳥。 這就是動物大遷徙的主力軍,人稱四不像的角馬(Wildbeest,也叫牛羚)。當然,這裡的角馬就比較幸福了,不用大遷徙。 一隻湯姆森瞪羚(Thomson’s Gazelle)做壞事被髮現~ 它很不好意思地回頭看了我一眼。以上三種動物(斑馬、角馬、湯氏瞪羚)就是 東非 動物大遷徙的三大主力軍。 葛氏瞪羚(Grant’s Gazelle ),外形與湯氏瞪羚相似,腹部側面少了黑色條紋。 草原上的冷血殺手斑鬣狗(Spotted Hyaena ),體型雖小,卻是頂級掠食者,經常攻擊體型比它大得多的動物,敢跟 獅子 對戰,是幼獅的主要掠食者。它咬合力驚人,能直接咬碎骨頭。這種動物能讓人不寒而慄。 一隻正在換毛的豺狼(Jackal)。 兩隻Crowned Crane(冠鶴)在進食,遠處是一隻Buffalo(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