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閃慕尼黑
Mia san Mia2015年夏,懷揣著一睹拜仁球賽的夢想,第一次踏上了 巴伐利亞 州,走進了 慕尼黑 近郊的安聯球場。曾幻想,坐在觀眾席上,振臂一呼,我便是安聯南大王。 ↑慕尼黑 ↑慕尼黑 三年前踏上了拜仁球場。錯過了主場賽程,僅參觀了安聯球場,一張門票、一本拜仁年冊、一堆舊照和一些美好的回憶,足以回味許久。
三年後,命運驅使、緣分左右, 慕尼黑 巧合地成為了本次 中歐 之旅的首站。
重游舊地13小時後的早晨6點,飛機平穩降落在 慕尼黑 機場,舷窗外的 慕尼黑 機場被一團烏雲籠罩,毛毛細雨灑在了停機坪上。我,興奮中夾雜著些許悵然,天氣稍稍影響了心情。 ↑慕尼黑 9月23日,2018年 慕尼黑 啤酒節開幕翌日,全城已然沉浸在喜 慶和 狂歡中。清晨時分,當地居民、游客穿 上巴伐利亞 州傳統服飾——Dirndl穿梭在機場、火車站,大家都行色匆匆,似乎希望在稍後的傳統服飾巡游中占據C位,與巡游隊伍近距離接觸。 ↑慕尼黑 啤酒節特色巡游急急忙忙地把行李寄存在中央火車站後,打開Google Map輸入了Maximilian Strasse,便循著導航指示三步兩腳往老街趕。只是還沒到老街,估計是巡游路線街道的兩側早已聚集了大批市民、游客。歡呼聲、口哨聲、車輛的鳴笛聲讓我們誤以為巡游已經開始了,小跑扎進人群中。那時,烏雲已褪去、細雨也漸漸停了。
巡游隊伍還未至,交通鐵騎、消防車隊率先進場。交通警駕著鐵騎花式走步,還揚起手臂示意街道兩旁觀眾歡呼、嗨起來,把手放耳旁“讓我聽到你們的尖叫聲”。
↑慕尼黑 ↑慕尼黑 ↑慕尼黑 ↑慕尼黑 當第一支巡游隊伍踏進了馬克思·約瑟夫廣場前的小道,傳統服飾巡游正式開始了。“噠噠”馬蹄聲、管弦樂聲,風格各異的 德國 傳統服飾、別出心裁的啤酒廠花車、佈置精緻的古典馬車,手捧聖經的牧師、撒花的花童、肩扛鋤頭的農民、當地貴族…… ↑慕尼黑 ↑慕尼黑 ↑慕尼黑 ↑慕尼黑
巡游持續了一個多小時仍在繼續,是時候開溜逛逛我最愛的 慕尼黑 ,同時找些好吃的安撫一下我那早已抗議的胃,畢竟飛機落地後還未有時間進食。 ↑慕尼黑 跟隨著巡游隊伍前進的方向離開了廣場,一路上人頭攢動。不僅街道兩側擠滿了圍觀群眾,街旁建築物陽臺、餐館里的居民、食客也紛紛探出頭來俯視這條“人龍”。
坐在皇家啤酒館內,狂歡吧隨意地拍下街景,卻不經意地發現了一個金黃色的HB小招牌,小得很不起眼。這時我的“Vicky Tingle”讓我激動地喊了一句“哇,那家很著名的皇家啤酒館就在這裡!”。
始建於16世紀的皇家啤酒屋,號稱是全球最大的啤酒屋,按功能劃分了九個不同的區域。若啤酒屋內九個區域同時開放,可以容納數千啤酒愛好者。隨意覓食卻有緣相遇,能在啤酒節舉辦地 慕尼黑 喝著HB啤酒吃著 德國 豬肘,這個人文體驗棒得無可挑剔了。 ↑慕尼黑 ↑慕尼黑 ↑慕尼黑 開放的Schwemme位於啤酒屋首層,容納1300多人的大廳座無虛席。大廳內允許拼桌,不同膚色、人種藉著啤酒節有了共同的語言和話題,一起狂歡。大廳的中庭坐著四位年過半百的音樂家,一邊喝著啤酒,一邊拉著風琴或是吹著管樂,一時間談笑聲、管樂聲奏一起,甚是熱鬧、歡樂。 ↑慕尼黑 廳內的侍應們忙碌地穿梭於人群中,身穿Dirndl的女侍應頸前掛著一大筐 德國 特色麵包:幸運餅干(Brezel);壯碩的男侍應則是負責遞送啤酒。時至今日, 德國 啤酒仍遵循1516年頒佈的《 德國 啤酒純釀法令》,而且還保留著木桶盛裝啤酒的傳統。 ↑慕尼黑 我坐在啤酒窖旁邊,看著啤酒的金黃液體順著水龍頭噴涌而出直至啤酒填滿整個啤酒盃,甚至啤酒白沫溢出。看著這一系列的灌裝動作,直覺這杯啤酒必定很誘人。我和媽媽兩個人,下單了三樣最具 德國 特色的菜品:Brezel、白啤、豬肘。 ↑慕尼黑 ↑慕尼黑 勇登14層塔樓聖伯多祿教堂(Peterskirche)鐘樓下排起了小小的長龍,原來,大家是為了付個兩歐登上十四層高的塔頂俯瞰 慕尼黑 。十四層樓、僅能容納一個身位的梯間、螺旋式直升的三百多級石階,只能一鼓作氣往上爬,畢竟“前無退路,後有追兵”。 ↑慕尼黑 ↑慕尼黑 ↑慕尼黑 氣喘吁吁登頂後,鐘樓是360度無死角俯瞰 慕尼黑 的絕佳點,聖母大教堂、 慕尼黑 新舊市政廳、穀物市場,眾多錯落排列 “紅屋頂”構成的城景全貌盡收眼底。得益於極佳的能見度,甚至還眺望到遠處的“疑似” 阿爾卑斯山 脈。
舊憾今完——觀寧芬堡宮這天午後陽光充足,湛藍的晴空偶有噴氣飛機留下的幾道尾跡雲。在Laim出站後,我們選擇步行前往寧芬堡宮。去往寧芬堡宮的一路上,秋風送爽,梧桐樹、銀杏樹的黃、褐枯葉被吹得散落一地,只可惜天仍未冷,銀杏葉仍未金黃。 ↑慕尼黑 估摸二十分鐘的路程,我們從側門進入寧芬堡範圍內。寧芬堡宮是一座建於17、18世紀的巴 洛克 式王侯夏宮,宮殿前後各有庭園,庭園內有何、湖泊、噴泉和園林,皆以中軸線對稱鋪排展開。東西走向的一幢幢方形宮殿是整座寧芬堡最高的建築物,站在宮殿上,能將整個 方正 對稱的前花園一覽無遺。絕妙!絕妙! ↑慕尼黑 主樓下有一個拱廊供行人通過,可以通往後花園。兩翼對稱的後園兩側是栽滿了蔥鬱的 高樹 ,視線相對沒有前園開闊,人的註意力更集中在了正前方的噴泉,和噴泉後的運河。因視線的集中,令這條南北走向的運河不斷延伸,不知何處是盡頭的錯覺感。可想而知寧芬堡占地面積之廣。 ↑慕尼黑 ↑慕尼黑 ↑慕尼黑 ↑慕尼黑 陽光、秋風,免費開放的宮廷花園成了附近居民散步、慢跑的地方。走累了,坐在樹下的長椅上歇歇腳,看著人來人往;或是在湖邊、河畔逗弄著天鵝。這種生活,我愛!
Welcome to Oktoberfest乘坐U-Bahn到Theresienwiese,剛邁下列車,便已聽到前來啤酒節會場狂歡的外國游客、市民的歡鬧聲,月臺內堵得水泄不通,只能前腹貼後背地慢行。
三年後,命運驅使、緣分左右, 慕尼黑 巧合地成為了本次 中歐 之旅的首站。
重游舊地13小時後的早晨6點,飛機平穩降落在 慕尼黑 機場,舷窗外的 慕尼黑 機場被一團烏雲籠罩,毛毛細雨灑在了停機坪上。我,興奮中夾雜著些許悵然,天氣稍稍影響了心情。 ↑慕尼黑 9月23日,2018年 慕尼黑 啤酒節開幕翌日,全城已然沉浸在喜 慶和 狂歡中。清晨時分,當地居民、游客穿 上巴伐利亞 州傳統服飾——Dirndl穿梭在機場、火車站,大家都行色匆匆,似乎希望在稍後的傳統服飾巡游中占據C位,與巡游隊伍近距離接觸。 ↑慕尼黑 啤酒節特色巡游急急忙忙地把行李寄存在中央火車站後,打開Google Map輸入了Maximilian Strasse,便循著導航指示三步兩腳往老街趕。只是還沒到老街,估計是巡游路線街道的兩側早已聚集了大批市民、游客。歡呼聲、口哨聲、車輛的鳴笛聲讓我們誤以為巡游已經開始了,小跑扎進人群中。那時,烏雲已褪去、細雨也漸漸停了。
巡游隊伍還未至,交通鐵騎、消防車隊率先進場。交通警駕著鐵騎花式走步,還揚起手臂示意街道兩旁觀眾歡呼、嗨起來,把手放耳旁“讓我聽到你們的尖叫聲”。
↑慕尼黑 ↑慕尼黑 ↑慕尼黑 ↑慕尼黑 當第一支巡游隊伍踏進了馬克思·約瑟夫廣場前的小道,傳統服飾巡游正式開始了。“噠噠”馬蹄聲、管弦樂聲,風格各異的 德國 傳統服飾、別出心裁的啤酒廠花車、佈置精緻的古典馬車,手捧聖經的牧師、撒花的花童、肩扛鋤頭的農民、當地貴族…… ↑慕尼黑 ↑慕尼黑 ↑慕尼黑 ↑慕尼黑
巡游持續了一個多小時仍在繼續,是時候開溜逛逛我最愛的 慕尼黑 ,同時找些好吃的安撫一下我那早已抗議的胃,畢竟飛機落地後還未有時間進食。 ↑慕尼黑 跟隨著巡游隊伍前進的方向離開了廣場,一路上人頭攢動。不僅街道兩側擠滿了圍觀群眾,街旁建築物陽臺、餐館里的居民、食客也紛紛探出頭來俯視這條“人龍”。
坐在皇家啤酒館內,狂歡吧隨意地拍下街景,卻不經意地發現了一個金黃色的HB小招牌,小得很不起眼。這時我的“Vicky Tingle”讓我激動地喊了一句“哇,那家很著名的皇家啤酒館就在這裡!”。
始建於16世紀的皇家啤酒屋,號稱是全球最大的啤酒屋,按功能劃分了九個不同的區域。若啤酒屋內九個區域同時開放,可以容納數千啤酒愛好者。隨意覓食卻有緣相遇,能在啤酒節舉辦地 慕尼黑 喝著HB啤酒吃著 德國 豬肘,這個人文體驗棒得無可挑剔了。 ↑慕尼黑 ↑慕尼黑 ↑慕尼黑 開放的Schwemme位於啤酒屋首層,容納1300多人的大廳座無虛席。大廳內允許拼桌,不同膚色、人種藉著啤酒節有了共同的語言和話題,一起狂歡。大廳的中庭坐著四位年過半百的音樂家,一邊喝著啤酒,一邊拉著風琴或是吹著管樂,一時間談笑聲、管樂聲奏一起,甚是熱鬧、歡樂。 ↑慕尼黑 廳內的侍應們忙碌地穿梭於人群中,身穿Dirndl的女侍應頸前掛著一大筐 德國 特色麵包:幸運餅干(Brezel);壯碩的男侍應則是負責遞送啤酒。時至今日, 德國 啤酒仍遵循1516年頒佈的《 德國 啤酒純釀法令》,而且還保留著木桶盛裝啤酒的傳統。 ↑慕尼黑 我坐在啤酒窖旁邊,看著啤酒的金黃液體順著水龍頭噴涌而出直至啤酒填滿整個啤酒盃,甚至啤酒白沫溢出。看著這一系列的灌裝動作,直覺這杯啤酒必定很誘人。我和媽媽兩個人,下單了三樣最具 德國 特色的菜品:Brezel、白啤、豬肘。 ↑慕尼黑 ↑慕尼黑 勇登14層塔樓聖伯多祿教堂(Peterskirche)鐘樓下排起了小小的長龍,原來,大家是為了付個兩歐登上十四層高的塔頂俯瞰 慕尼黑 。十四層樓、僅能容納一個身位的梯間、螺旋式直升的三百多級石階,只能一鼓作氣往上爬,畢竟“前無退路,後有追兵”。 ↑慕尼黑 ↑慕尼黑 ↑慕尼黑 氣喘吁吁登頂後,鐘樓是360度無死角俯瞰 慕尼黑 的絕佳點,聖母大教堂、 慕尼黑 新舊市政廳、穀物市場,眾多錯落排列 “紅屋頂”構成的城景全貌盡收眼底。得益於極佳的能見度,甚至還眺望到遠處的“疑似” 阿爾卑斯山 脈。
舊憾今完——觀寧芬堡宮這天午後陽光充足,湛藍的晴空偶有噴氣飛機留下的幾道尾跡雲。在Laim出站後,我們選擇步行前往寧芬堡宮。去往寧芬堡宮的一路上,秋風送爽,梧桐樹、銀杏樹的黃、褐枯葉被吹得散落一地,只可惜天仍未冷,銀杏葉仍未金黃。 ↑慕尼黑 估摸二十分鐘的路程,我們從側門進入寧芬堡範圍內。寧芬堡宮是一座建於17、18世紀的巴 洛克 式王侯夏宮,宮殿前後各有庭園,庭園內有何、湖泊、噴泉和園林,皆以中軸線對稱鋪排展開。東西走向的一幢幢方形宮殿是整座寧芬堡最高的建築物,站在宮殿上,能將整個 方正 對稱的前花園一覽無遺。絕妙!絕妙! ↑慕尼黑 主樓下有一個拱廊供行人通過,可以通往後花園。兩翼對稱的後園兩側是栽滿了蔥鬱的 高樹 ,視線相對沒有前園開闊,人的註意力更集中在了正前方的噴泉,和噴泉後的運河。因視線的集中,令這條南北走向的運河不斷延伸,不知何處是盡頭的錯覺感。可想而知寧芬堡占地面積之廣。 ↑慕尼黑 ↑慕尼黑 ↑慕尼黑 ↑慕尼黑 陽光、秋風,免費開放的宮廷花園成了附近居民散步、慢跑的地方。走累了,坐在樹下的長椅上歇歇腳,看著人來人往;或是在湖邊、河畔逗弄著天鵝。這種生活,我愛!
Welcome to Oktoberfest乘坐U-Bahn到Theresienwiese,剛邁下列車,便已聽到前來啤酒節會場狂歡的外國游客、市民的歡鬧聲,月臺內堵得水泄不通,只能前腹貼後背地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