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西伯利亞的清涼一夏





偶爾有游船靠岸,客人下船,這碼頭才能看到點人氣,心說真是地廣人稀啊。
湖岸朝西,下午陽光刺眼,一路過來,直曬在身上很暖和,可越靠近湖邊,明顯感覺溫度降低,只湊上前三五步的距離,溫度陡然像是從夏天變成了深秋,六月天里竟然有點冷搜搜的。
貝加爾湖 里的浮游生物可以自動凈化水源,湖水常年清澈,空氣里也沒有魚腥異味。我伸手一摸,一股冰涼襲來,趕快縮了回來。
離岸近的 水裡 ,能看到一團團墨綠色的水藻連成片,隨著微弱的湖浪緩緩蕩漾。










這麼拼命,原因只有一個,太美了~
不,更準確的說,應該是太帶感了!
作為一個藝術生,在大學的幾年裡被培養出了那啥的審美。
殘破,機理,塗鴉,斑駁,與周圍的環境渾然一體,太有故事,太有層次了。
回想在學校里,為了創造這樣的效果,我和我的同學們,幾乎整個一年級都在校園的各種犄角旮旯里翻“破爛兒”找靈感。
可能讀到這裡很多人會無法理解,所以我直白的解釋成玩藝術的都是“瘋子”,大家瞬間就秒懂了。
這次來 俄羅斯 ,我沒有看芭蕾舞,也沒能去看個畫展或博物館,但令我驚嘆的是,在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村子里,我卻能見到這樣的藝術。
藝術兩個字我沒有加引號,因為這的的確確就是,並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的才叫美,並不是只有芭蕾舞天鵝湖才是藝術。
在一個連路都沒修的小島上,沒有wifi,沒有電視,可舊船上有月夜星空,破牆頭兒上有漫天飛魚……不得不感嘆這個民族的藝術修養是印在骨子裡的。











西伯利亞的夏天有多冷?我不說,你自己猜~
總之,我把帶來的羽絨服、毛圍巾全穿上了,山坡上的小風一刮,還是鼻涕眼淚一塊兒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