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你,從一個人13天的瑞士開始
↑盧塞恩 廊橋,在世界各地都有分佈,我們 中國 古人給它起了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風雨廊橋。之所以叫廊橋,就是因為它本質上是個橋,但又像個走廊,可以遮風擋雨。
喧喧人語俶行裝,廣殿燈寒暗古廊。橋截漫灘收夜色,路經層岫吐 朝陽 。
鱗差白石中流見,櫛比篬筠夾塢香。爽氣正濃詩興薄,歸途應愧挈空囊。
走過廊橋,前往 盧塞恩 大教堂,這個教堂雖然通體雪白,但牆壁上的金色裝飾在燈光映照下足夠閃亮 ↑盧塞恩 ↑盧塞恩 盧塞恩 的最後一站,是一個厚重感十足的地方——垂死 獅子 像。這是是世界最有名的雕像之一,1821年由 丹麥 雕塑家雕刻在天然岩石上。這頭 獅子 痛苦地倒在地上,折斷的長矛插在肩頭,旁邊有一個帶有 瑞士 國徽的盾牌,以紀念戰爭中死難的士兵。
兩百多年前, 瑞士 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男子迫於生計,紛紛到 歐洲 各國當雇佣兵。 瑞士 雇佣兵忠於雇主,英勇善戰,但榮譽和金錢掩蓋不了雇佣兵制度的殘酷,派駐到 法國 的雇佣兵死難後, 瑞士 停止出口雇佣兵,後來, 美國 作家馬克·吐溫來到 盧塞恩 ,將“瀕死的 獅子 ”譽為“世界上最悲壯和最感人的雕像”。 ↑獅子紀念碑 伯爾尼,史上最低調的首都對於沒看過歐冠的同學來說, 伯爾尼 ,幾乎是個毫無存在感的城市。
對於從沒去過 瑞士 旅行的人來說, 伯爾尼 ,似乎和 瑞士 這個國家沒有任何關聯。
然而, 伯爾尼 ,是 瑞士 的首都。
我幾乎是到了 瑞士 第三天才知道,這個國家的首都居然不是 蘇黎世 ,也不是 日內瓦 ,而是一個叫做 伯爾尼 的城市?!
從 盧塞恩 坐火車前往 伯爾尼 ,一個小時直達。這個低調到極點的首都毫無存在感,道路窄窄,樓房破舊,電線密佈,其實也就是比 瑞士 其他地方稍破一點而已,原諒我的坦誠。
伯爾尼 火車站旁邊就是鐘樓,可惜到的時候鐘樓正在維修無法進入參觀。跟著地圖一路向城中央走去,一路上零星點綴幾處教堂和公園。 ↑伯爾尼 ↑伯爾尼 ↑伯爾尼 ↑伯爾尼 ↑伯爾尼 ↑伯爾尼 ↑伯爾尼 ↑伯爾尼 在國家議會大廈旁邊,有一個中央公園,很多當地人都在公園裡吃午餐,對不起,沒有火鍋燒烤海鮮大排檔,只有 漢堡 薯條披薩一類的熟食,但大家吃的不亦樂乎。
首都的春天已經鮮花漫山,毫無 因特拉肯 的寒意。在公園裡可以看到議會大廈的屋頂,沒 帶廣 角鏡頭的我表示無助。 ↑伯爾尼 ↑伯爾尼 ↑伯爾尼 繞到國家議會大廈前面的小廣場上,幾股小噴泉正在吸引小朋友玩耍,隨手發現小可愛一隻 ↑伯爾尼 ↑伯爾尼 ↑伯爾尼 ↑伯爾尼 議會大廈後方沒多遠,就是老城區的核心 —— 伯爾尼 主教座堂,一定要登上鐘樓,因為上帝視角非常棒! ↑伯爾尼 ↑伯爾尼 ↑伯爾尼 ↑伯爾尼 ↑伯爾尼 ↑伯爾尼 ↑伯爾尼 ↑伯爾尼 日內瓦,一不小心在這裡住了四天日內瓦 ,法語名為Geneva,發音和中文很像。哦對忘了說,整個 瑞士 沒有本國語言,當地人雖說大都會講英文,但由於 瑞士 地處 西歐 核心地段,北接 德國 ,南靠 法國 ,東南接壤 意大利 ,因此在 蘇黎世 這樣北方的城市,大家都講德語,在 日內瓦 這樣的南 方城 市,大家都講法語。而一路上碰到的絕大多數 瑞士 人,尤其是年輕人,幾乎同時掌握至少 三門 語言。
作為世界著名的國際化都市, 日內瓦 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國際聯盟(國聯,後來聯合國的前身)的總部就設立在此。 日內瓦 在國際上享有的高知名度主要得益於這些國際組織或辦事處,包括紅十字會總部、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的辦事處。
抵達 日內瓦 的時候,已經是在 瑞士 的第7天早上。恰逢下雨,恰好睡覺,順便空出時間整理之前幾天的照片。躺在酒店的床上,開著窗戶,吹著空調,聽著雨聲,別提有多美了。
下午三點左右,午覺醒來,天光竟然大亮,天晴了!天晴了! ↑日內瓦 ↑日內瓦 ↑日內瓦 日內瓦 的大噴泉世界聞名,這個噴泉幾乎每天都會上演,可以噴射140米高。以下介紹來自百度百科:
500公升噴水量的噴泉是由130馬力的電力推動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噴泉,那衝天而起的高大水柱,從湖面直射天際,蔚為壯觀。這個人工噴泉最初是1891年建成,當時所噴射的高度只有90米。1958年改建後至今。它的動力是兩組安裝在水下的水泵,總重為16噸,由每分鐘達1,500轉的500千瓦2,400伏的發動機帶動。
每個水泵的功率為1,360匹馬力,噴泉的流量為每秒500公升,噴口處的水速達每小時200公里,進入噴水管中的水的壓力為16個大氣壓,水柱的高度在無風時可達140米,停留在空中的水量達7噸之多。水從噴嘴噴出達到頂峰再回到水面,每個回合為16秒。
喧喧人語俶行裝,廣殿燈寒暗古廊。橋截漫灘收夜色,路經層岫吐 朝陽 。
鱗差白石中流見,櫛比篬筠夾塢香。爽氣正濃詩興薄,歸途應愧挈空囊。
走過廊橋,前往 盧塞恩 大教堂,這個教堂雖然通體雪白,但牆壁上的金色裝飾在燈光映照下足夠閃亮 ↑盧塞恩 ↑盧塞恩 盧塞恩 的最後一站,是一個厚重感十足的地方——垂死 獅子 像。這是是世界最有名的雕像之一,1821年由 丹麥 雕塑家雕刻在天然岩石上。這頭 獅子 痛苦地倒在地上,折斷的長矛插在肩頭,旁邊有一個帶有 瑞士 國徽的盾牌,以紀念戰爭中死難的士兵。
兩百多年前, 瑞士 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男子迫於生計,紛紛到 歐洲 各國當雇佣兵。 瑞士 雇佣兵忠於雇主,英勇善戰,但榮譽和金錢掩蓋不了雇佣兵制度的殘酷,派駐到 法國 的雇佣兵死難後, 瑞士 停止出口雇佣兵,後來, 美國 作家馬克·吐溫來到 盧塞恩 ,將“瀕死的 獅子 ”譽為“世界上最悲壯和最感人的雕像”。 ↑獅子紀念碑 伯爾尼,史上最低調的首都對於沒看過歐冠的同學來說, 伯爾尼 ,幾乎是個毫無存在感的城市。
對於從沒去過 瑞士 旅行的人來說, 伯爾尼 ,似乎和 瑞士 這個國家沒有任何關聯。
然而, 伯爾尼 ,是 瑞士 的首都。
我幾乎是到了 瑞士 第三天才知道,這個國家的首都居然不是 蘇黎世 ,也不是 日內瓦 ,而是一個叫做 伯爾尼 的城市?!
從 盧塞恩 坐火車前往 伯爾尼 ,一個小時直達。這個低調到極點的首都毫無存在感,道路窄窄,樓房破舊,電線密佈,其實也就是比 瑞士 其他地方稍破一點而已,原諒我的坦誠。
伯爾尼 火車站旁邊就是鐘樓,可惜到的時候鐘樓正在維修無法進入參觀。跟著地圖一路向城中央走去,一路上零星點綴幾處教堂和公園。 ↑伯爾尼 ↑伯爾尼 ↑伯爾尼 ↑伯爾尼 ↑伯爾尼 ↑伯爾尼 ↑伯爾尼 ↑伯爾尼 在國家議會大廈旁邊,有一個中央公園,很多當地人都在公園裡吃午餐,對不起,沒有火鍋燒烤海鮮大排檔,只有 漢堡 薯條披薩一類的熟食,但大家吃的不亦樂乎。
首都的春天已經鮮花漫山,毫無 因特拉肯 的寒意。在公園裡可以看到議會大廈的屋頂,沒 帶廣 角鏡頭的我表示無助。 ↑伯爾尼 ↑伯爾尼 ↑伯爾尼 繞到國家議會大廈前面的小廣場上,幾股小噴泉正在吸引小朋友玩耍,隨手發現小可愛一隻 ↑伯爾尼 ↑伯爾尼 ↑伯爾尼 ↑伯爾尼 議會大廈後方沒多遠,就是老城區的核心 —— 伯爾尼 主教座堂,一定要登上鐘樓,因為上帝視角非常棒! ↑伯爾尼 ↑伯爾尼 ↑伯爾尼 ↑伯爾尼 ↑伯爾尼 ↑伯爾尼 ↑伯爾尼 ↑伯爾尼 日內瓦,一不小心在這裡住了四天日內瓦 ,法語名為Geneva,發音和中文很像。哦對忘了說,整個 瑞士 沒有本國語言,當地人雖說大都會講英文,但由於 瑞士 地處 西歐 核心地段,北接 德國 ,南靠 法國 ,東南接壤 意大利 ,因此在 蘇黎世 這樣北方的城市,大家都講德語,在 日內瓦 這樣的南 方城 市,大家都講法語。而一路上碰到的絕大多數 瑞士 人,尤其是年輕人,幾乎同時掌握至少 三門 語言。
作為世界著名的國際化都市, 日內瓦 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國際聯盟(國聯,後來聯合國的前身)的總部就設立在此。 日內瓦 在國際上享有的高知名度主要得益於這些國際組織或辦事處,包括紅十字會總部、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的辦事處。
抵達 日內瓦 的時候,已經是在 瑞士 的第7天早上。恰逢下雨,恰好睡覺,順便空出時間整理之前幾天的照片。躺在酒店的床上,開著窗戶,吹著空調,聽著雨聲,別提有多美了。
下午三點左右,午覺醒來,天光竟然大亮,天晴了!天晴了! ↑日內瓦 ↑日內瓦 ↑日內瓦 日內瓦 的大噴泉世界聞名,這個噴泉幾乎每天都會上演,可以噴射140米高。以下介紹來自百度百科:
500公升噴水量的噴泉是由130馬力的電力推動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噴泉,那衝天而起的高大水柱,從湖面直射天際,蔚為壯觀。這個人工噴泉最初是1891年建成,當時所噴射的高度只有90米。1958年改建後至今。它的動力是兩組安裝在水下的水泵,總重為16噸,由每分鐘達1,500轉的500千瓦2,400伏的發動機帶動。
每個水泵的功率為1,360匹馬力,噴泉的流量為每秒500公升,噴口處的水速達每小時200公里,進入噴水管中的水的壓力為16個大氣壓,水柱的高度在無風時可達140米,停留在空中的水量達7噸之多。水從噴嘴噴出達到頂峰再回到水面,每個回合為1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