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古覓跡追逐浪漫 有一種旅途叫我們的土耳其
看點六:散落各處的精美 馬賽 克鑲嵌畫。重點在正門上的一幅,耶穌坐在寶座上手拿書卷對人們進行祝福。書卷上的文字: 和平 與你同在,我是世界之光。 看點七:精工打造的五彩 大理 石柱 及後加上的伊斯蘭細密風裝飾。 此外,還有散落教堂各處的文物、 大理 石牆面裝飾、磨礪千年的地板等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寶貝。 如果有興趣,還可以親臨許願柱用拇指伸進小洞旋轉,據聞這樣做就可以願望成真。不過這裡總是排著長長的人龍。 清真寺與大教堂的完美融合,誕生了前所未有的建築形式和視覺衝擊,帶著滿目琳琅,二個小時後意猶未盡的我們才願步出大教堂。與聖索菲亞大教堂遙相呼應的是 伊斯坦布爾 的地標:藍色清真寺(The Blue Mosque),而分隔二者的便是城中核心: 蘇丹 阿赫邁特廣場。
廣場原為賽馬場,用於戰車比賽和其他娛樂項目,在整個拜占庭時期,賽馬場是城市社會生活的中心。 微風細雨下,也只能匆匆品鑒如今依然豎立在廣場上的兩塊有著悠久歷史和重要意義的方尖碑。
其一是已存在近3500年的奧拜裡斯克方尖碑,原本是古 埃及 法老圖特摩思三世為紀念他的勝利而建造的,一直矗立在 埃及 盧克索 卡納克 神廟門前。 羅馬 帝國狄奧多西大帝在公元390年從 埃及 購買了這塊粉紅色花崗岩雕刻的方尖碑,將其切割成三塊運回並加裝 大理 石底座立於此。現在所見的碑體只是其中頂端的一段。 其二是君士坦丁方尖碑。君士坦丁七世波菲羅格尼圖斯為了紀念他的祖父 巴西 爾一世於公元10世紀建造,也是唯一 一個由本地人自己建造的石碑。碑身外原來鑲滿了鍍金青銅浮雕,頂端還有一個球。可惜公元13世紀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侵入君士坦丁堡的時候,被拉丁軍隊洗劫並將其熔化。這個紀念碑的石質核心幸存了下來,放置在現在的底部,被稱為牆柱。 踱著慢步繞行廣場一周,走到藍色清真寺門口時剛好是正午12點,正欲跟著前面的游人入內卻被門衛攔著,這時才想起12點是清真寺祈禱時間,不接待游客,就差了一分鐘。哈哈,原來我們也有沒時間觀念的時候,該罰! 地下水宮馬上調整行程,轉身來到了建於公元五世紀的君士坦丁堡神秘的地下水宮。一進水宮拾級而下,眼前是幽暗燈光下一排排宏偉高大的 石柱 ,空中隱約傳來幽弱的音樂聲,更顯神秘。 水宮大部分柱子都是從各地舊建築的廢墟中回收,因此諸多柱子材料並不統一,可以看到各種類型的 大理 石和花崗岩材料。 其中一根柱子仿佛很多眼睛嵌在上面,被稱作淚柱。 鎮宮之寶是最裡面的兩根柱子:美杜莎頭像。沒人知道它們是從哪來的,也不知道為什麼放在這裡作為基座。推測是從 羅馬 晚期的建築中移除後帶到君士坦丁堡。兩個超大的頭像安置方向還不一樣,一般認為將頭側向和倒置是為了抵消美杜莎凝視的力量。 土耳其 的午餐飯點通常是13-14點,從水宮出來找了一間人氣餐廳就餐。在異國他鄉,飲食已不僅僅是填飽肚子,更是對當地文化的品鑒。於是又點了一次 土耳其 的特色菜:瓦罐燉肉。
上菜的大叔嫻熟地表演著全套流程:火中取罐、敲碎罐蓋、取菜上碟…..揮灑自如。在我們看來,這已經不是他的工作,而是一份熱愛的藝術。
廣場原為賽馬場,用於戰車比賽和其他娛樂項目,在整個拜占庭時期,賽馬場是城市社會生活的中心。 微風細雨下,也只能匆匆品鑒如今依然豎立在廣場上的兩塊有著悠久歷史和重要意義的方尖碑。
其一是已存在近3500年的奧拜裡斯克方尖碑,原本是古 埃及 法老圖特摩思三世為紀念他的勝利而建造的,一直矗立在 埃及 盧克索 卡納克 神廟門前。 羅馬 帝國狄奧多西大帝在公元390年從 埃及 購買了這塊粉紅色花崗岩雕刻的方尖碑,將其切割成三塊運回並加裝 大理 石底座立於此。現在所見的碑體只是其中頂端的一段。 其二是君士坦丁方尖碑。君士坦丁七世波菲羅格尼圖斯為了紀念他的祖父 巴西 爾一世於公元10世紀建造,也是唯一 一個由本地人自己建造的石碑。碑身外原來鑲滿了鍍金青銅浮雕,頂端還有一個球。可惜公元13世紀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侵入君士坦丁堡的時候,被拉丁軍隊洗劫並將其熔化。這個紀念碑的石質核心幸存了下來,放置在現在的底部,被稱為牆柱。 踱著慢步繞行廣場一周,走到藍色清真寺門口時剛好是正午12點,正欲跟著前面的游人入內卻被門衛攔著,這時才想起12點是清真寺祈禱時間,不接待游客,就差了一分鐘。哈哈,原來我們也有沒時間觀念的時候,該罰! 地下水宮馬上調整行程,轉身來到了建於公元五世紀的君士坦丁堡神秘的地下水宮。一進水宮拾級而下,眼前是幽暗燈光下一排排宏偉高大的 石柱 ,空中隱約傳來幽弱的音樂聲,更顯神秘。 水宮大部分柱子都是從各地舊建築的廢墟中回收,因此諸多柱子材料並不統一,可以看到各種類型的 大理 石和花崗岩材料。 其中一根柱子仿佛很多眼睛嵌在上面,被稱作淚柱。 鎮宮之寶是最裡面的兩根柱子:美杜莎頭像。沒人知道它們是從哪來的,也不知道為什麼放在這裡作為基座。推測是從 羅馬 晚期的建築中移除後帶到君士坦丁堡。兩個超大的頭像安置方向還不一樣,一般認為將頭側向和倒置是為了抵消美杜莎凝視的力量。 土耳其 的午餐飯點通常是13-14點,從水宮出來找了一間人氣餐廳就餐。在異國他鄉,飲食已不僅僅是填飽肚子,更是對當地文化的品鑒。於是又點了一次 土耳其 的特色菜:瓦罐燉肉。
上菜的大叔嫻熟地表演著全套流程:火中取罐、敲碎罐蓋、取菜上碟…..揮灑自如。在我們看來,這已經不是他的工作,而是一份熱愛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