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緬甸】佛心佛行之蒙育瓦























剛出參波達海塔沒多遠,遇到過火車~順便自豪地給JOJO描述了一下 中國 的高鐵 Thanboddhay Paya 瑞巴桐僧院JOJO帶我們先來的這裡,一直以為這就是蒲文桐石窟,後來上網查了一下才知道不是的,這個是瑞巴桐僧院ShweBaTaung Monastery,谷歌地圖上這裡標註是 緬甸 文,附近有個廟叫做Blessing Pagoda,可以輸入這個定位。
【轉自網絡】蒲 文山 高於300多米,石窟開始建於緬歷412年,是和 蒲甘 王朝阿律耶陀國王時代的哈林各 普拉 王朝班都瓦王所建立的。自從班都瓦王到 蒲甘 參加瑞西貢大塔開光典禮,在回來的途中他就滿懷雄心壯志,決定參照 蒲甘 佛塔的模樣建一座雄偉的佛塔,他與宰相們商量後就派人到處找建築佛塔的石材。他們爬山涉水,經歷了千辛萬苦,終於覓見了一座龍船形的大石山。夜裡班都瓦王夢見佛陀在此修煉成佛,班都瓦王醒來就將此山命名為蒲 文山 (是巴利文佛陀修煉成佛之意)。
蒲 文山 是在 伊洛 瓦底江和欽敦江河流處的 西北 部,石山上生長著枯木逢春、綠綠蔥蔥的各種名樹,是一座規模宏偉的石山。班都瓦王吩咐石匠們先鑿了六個石窟和七尊雕像。完工後他就興緻勃勃地吩咐每個官員都要鑿出一個小山窟和一尊雕像。這樣,造就了成千上萬形姿百態的佛祖雕像。
就在緬歷412年,佛年1595年出現了第一批“黃金月明”的44444尊雕像,並且舉辦了第一次的開光盛會。為了讓後入記住雕像的數目,就在石碑上刻了歷歷可數的“金月明亮光”446444尊的詞語,其中有一尊53英尺長的卧佛,至今還是金光燦爛。
石窟和雕像竣工以後,國王就派遣彩畫大臣吳瑞巴管理石窟。這位藝術大師用他的高超技藝,在石窟里畫了許多色彩鮮艷內容豐富的佛教傳說壁畫。這些畫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在吳瑞巴管理的期間,他與國王一樣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建好管好石窟,把佛教世世代代發揚光大。吳瑞巴在離蒲 文山 1/4英里的東南部小樹林中又找到了一座石山,真是如願以償,他就開鑿了八間達瓦尬石窟及各種雕像。這些石窟都是建在半山坡上。您可以乘汽車到達,也可以沿著古代工匠們開鑿出來的六十五級石梯走下坡來。那您還可以看到大石像、大石蛙和大石缸,還有五十七尺高的站佛,這座石窟是彩繪大臣吳瑞巴發現而所修建的,所以就取名為瑞巴山。
由此可見,瑞巴桐比蒲文桐要晚一些,不過也有近千年曆史了。
因為是一路睡過來的,到達時看到這麼個小門還挺奇怪的,以為石窟嘛,應該是在山邊啊,進去一看才驚訝了,居然是在一塊巨大的岩石中開鑿出一條向下的階梯 通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