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小眾旅行,發現一個不一樣的荷蘭




🇳🇱第三站:埃因霍溫.飛利浦博物館埃因霍溫 (Eindhoven)作為一個面積只有88平方公里、人口只有20多萬的中小型城市,是國際技術企業巨頭飛利浦的老家,是 荷蘭 的智慧港(Brainport), 歐洲 的科技創新中心之一。
它是一座外表與內涵兼具的時尚極客之城,更是一座融合技術與藝術的設計之城。
它由飛利浦而創造,飛利浦又在這座城市成長為世界著名品牌,是“產城融合”的典範。
在 埃因霍溫 一個不起眼的小房子,這裡就是著名的飛利浦博物館。
為紀念那個點亮世界的人。


飛利浦創建於1895年,在博物館的門口就放著一張當年的“營業執照”。

在飛利浦沒有發明燈泡之前,
整個世界都是昏暗的。
梵高的那副名畫《吃土豆的人》的場景,就體現那個時代那種昏暗的感覺。

讓後來的人也能親眼瞭解以前是怎麼製作燈泡的。


早在1925 年,飛利浦公司開始試驗電視機,而在1949年,飛利浦正式開始售賣電視機產品,如今那種球面電視仍然能在 歐洲 部分地方找到。


🍴第四站:Mood Restaurant & Bar埃因霍溫 的Mood restaurant & bar是當地的華人Eveline Wu女士開的一家頗具工業風的餐廳酒吧。
從飛利浦博物館出來之後,我們便來到這裡小憩一會兒。
點上一杯雞尾酒和一些糕點,像 荷蘭 人一樣悠閑的喝著下午茶。




🇳🇱第五站:Strijp-S飛利浦老工廠區1990 年代,飛利浦公司總部遷址後,留下的大量工業建築由於無人問津而成為荒蕪之地。
受此影響, 埃因霍溫 的城市人口、經濟等方面出現明顯下滑,城市發展進入停滯期。
2004 年,飛利浦公司完全遷出Strijp-S區後,市政府接管了留下來的工業用地和工業建築物。
為了振興本地經濟, 埃因霍溫 決定利用這些工業建築遺產來重塑城市文化形象,吸引高科技人才聚集,打造一座國際化的創意城市。
Strijp-S區大量原來無人問津的工業建築被轉換為創意空間、居住空間、餐飲空間、休閑空間。

聚集了很多文創店和一些手工藝品店。
類似 成都 的”東郊記憶”。都是以前的老廠房改造成文藝打卡地。



飛利浦大球場(Philips Stadion)是一座擁有35,000個座位的體育場,球場是PSV 埃因霍溫 的主體育場。
埃因霍溫 首次使用球場是在1913年的8月31日,球場是和俱樂部同時誕生的,開始球場沒有現今的觀眾容量。


🍴第六站:Vane Skybar逛完博物館和老廠區之後,我們又來到了市中心最著名的一家高空酒吧——Vane skybar.
從這裡可以俯瞰整個 埃因霍溫 ,我們的酒店也就在這個酒店的斜對面的一個大樓。
這的雞尾酒特別棒,風景也超級迷人。
埃因霍溫 之旅不可錯過的地方。




🍴第七站:Dinner in Motion這次 荷蘭 之行,最獨特的一家餐廳。
從進餐廳開始,一切都 和平 常用餐有著不一樣的儀式感。
首先是進入餐廳,需要每人都領取一張登機牌一樣的入場捲,上面標註了用餐的座位信息。
然後進入一個房間是我們的前菜。撒著金粉的魚子醬。
緊接著繼續進入下一個房間,這裡是提供酒水飲料的地方,感覺就像一個酒吧。
最後來到我們的餐桌,一個3D的佈滿科技館的房間,裡面一張長長的桌子有我們入場捲的編號。
每上一道菜,都有獨特的主題在變換,有我們兒時玩過的游戲和聽過的音樂,有 荷蘭 各個時期的偉大藝術作品、有美酒 和美 食……
整個過程差不多2個多小時,就好像身臨其境的看了一部3D大片的感覺,眼睛和味蕾甚至全身都享受其中。
從前戲開始,就是一場驚艷的表演

然後是魔幻的酒吧區

最後正餐開始,
每一道菜都美輪美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