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月法意瑞day 3】深探羅馬感風情、千年沉澱一日尋
↑古羅馬遺址 安東 尼諾與法斯提那神廟(Tempio di Antonino e Faustina),
該廟由皇帝 安東 尼(Antoninus Pius)建於公元141年,作為他獻給最後一位妻子法斯提那(Empress Faustina)的,在11世紀被改為教堂,祭奠他們二人。 ↑古羅馬遺址 ↑古羅馬遺址 ↑古羅馬遺址 安東 尼諾與法斯提那神廟 西北 邊就是高聳的2個斷臂殘骸。 ↑古羅馬遺址 其中靠南的一個是竈神神殿(Tempio di Vesta)。
原來是由20根漂亮的長柱圍成的圓形神殿,立於公元4世紀,神殿內供奉的聖火必須終年不熄,由6位女祭司負責。
(上圖當中2組斷臂殘骸的右邊那4根)
靠 西北 一點的是狄俄斯庫里神殿(Tempio dei Dioscuri)
狄俄斯庫里又稱 卡斯 托耳(Castore)與波魯克斯(Polluce),源自 希腊 語Dioskouroi(宙斯之子)。古 希腊 羅馬 神話中的孿生神靈。他們援救遇難船員,受人們祭獻犧牲而賜予順風。他們的母親是勒達,父親是眾神之王宙斯。後來宙斯把他們置於天空,成為雙子星座。
在 羅馬 ,公元前484年引入了對他們的崇祀。奧路斯·波斯圖米烏斯在列吉路斯湖之戰發誓之後,就在廣場上修建了他們的神殿。傳說在這次戰鬥中,狄俄斯庫里是站在 羅馬 人方面作戰的,並把勝利的消息帶到 羅馬 。 ↑古羅馬遺址 神殿背後是廣場中最古老的基督教教 堂安 地瓜教堂(Chiesa di Santa Maria Antiqua),暫不對外開放。
(圖左部分) ↑古羅馬遺址 竈神女祭司之家(Casa delle Vestali)
竈神神殿前面,是竈神女祭司之家。
羅馬 貴族之女一旦被選為竈神女祭司便要住進這裡。原始建築內大約有50個房間,中央有庭園,四周都立著比較重要的女祭司雕像。
下圖前面是竈神女祭司之家,後面的是皇宮的一部分斷臂殘骸。(由於google地圖和我們手上的地圖都沒有標示這個是什麼,於是我也不知道它是什麼) ↑古羅馬遺址 越過竈神廟往前走,可以看到很大一塊類似草坪的東西,我們也不知道是什麼就那麼越過去了,回來才知道,它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大會堂,朱力亞凱撒大會堂。
朱力亞凱撒大會堂(Basilica Giulia)原凱撒神廟(Tempio di Giulio Cesare)
由朱力亞凱撒於公元前64年始建,在他被刺殺身亡之後由他的義子奧古斯都大帝將其完成。因為後來遭到多次的劫奪破壞,今天只剩下部分殘柱與地基。這裡曾是古 羅馬 的司法體系中心。 ↑古羅馬遺址 從下麵其實真心不容易註意,從上往下看,那片綠草地和附近的幾根白色 石柱 就比較顯眼,看得出曾經是一個大會堂,但是實在是破壞的幾乎一點不剩啊…… ↑古羅馬遺址 一部分的柱子和雕飾還是可以看出當年的繁華。 ↑古羅馬遺址 ↑古羅馬遺址 ↑古羅馬遺址 這時我們已經沿著這條路快走到了盡頭,盡頭也有著很多重量級建築。
下圖左8根柱子的殘骸是薩杜恩神廟(Tempio di Saturno);當中僅剩三根柱子的是 維斯 帕西 安諾神殿(Tempio di Vespasiano)遺址;背後是museo centrale del risorgimento;右邊高聳的圓柱是這裡幾乎最有名的佛卡圓柱(Colonna di Foca);最右邊不全的是塞維魯斯凱旋門(Arco di Septimus Severus)。 ↑古羅馬遺址 往右偏一點可以更清楚的看到另一些建築。
最高的仍然是有名的佛卡圓柱(Colonna di Foca);當中的凱旋門是塞維魯斯凱旋門(Arco di Septimus Severus);凱旋門前的遺址是演講臺(Rostrum);凱旋門和佛卡圓柱背後是弱弱的馬梅爾定監獄(Carcere Mamertino);凱旋門右邊很好看的房子是聖瑪蒂娜教堂(Chesa dei Santi Luca e Martina);教堂再右邊那個看不清楚的普通四層建築就是元老院(Curia Julia);另,元老院右邊還有艾米利大聖堂(Basilica Aemilia)。 ↑古羅馬遺址 首先開說說Sacra街 西北 端的盡頭最引人註目的塞維魯斯凱旋門(Arco di Septimus Severus)。
塞維魯斯凱旋門(Arco di Septimus Severus)
塞維魯斯凱旋門是古 羅馬 廣場上現存的兩座凱旋門之一,它位於古 羅馬 廣場 西北 端,是一座白色 大理 石建築,建於公元203年。該凱旋門是為了紀念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斯皇帝(emperor Septimius Severus)和他的兩個兒子 卡拉 卡拉 (Caracalla)和塞普 提米 烏斯·蓋塔(Geta)在194或195年和197-199年兩次戰勝波斯。
塞維魯斯凱旋門高23米,寬25米,有3個拱道。最中間的拱道高12米,剩下兩個都高7.8米。最初在兩個樓梯平臺之間的一段樓梯連接著中間的拱門。公元4世紀時被一條路所取代。
它的旁邊是Millarium Aureum,標志著古 羅馬 的中心,市中心到各地的距離由此處開始丈量。 ↑古羅馬遺址 塞維魯斯凱旋門的正南邊,是古 羅馬 演講臺(Rostrum)的遺址,這是為公共演說者精心建造的。莎翁筆下的馬克. 安東 尼正是在此發表了他著名的“朋友們, 羅馬 人,同胞們”的演說。
塞維魯斯凱旋門往西,是8個花崗岩圓柱。這是 羅馬 最有名的神廟之一薩杜恩神廟(Tempio di Saturno)的遺址。
它建於公元前497年,是當時的國庫所在地,凱撒當政時期,曾在此貯存13噸黃金、114噸 白銀 和3000萬枚銀幣。 ↑古羅馬遺址 ↑古羅馬遺址 上圖左邊那8根柱子就是薩杜恩神廟,而它右邊不起眼的三根柱子就是 維斯 帕西 安諾神殿。
維斯 帕西 安諾神殿(Tempio di Vespasiano)
用來紀念建造鬥獸場的 維斯 帕西 安諾皇帝的神殿,如今只剩3根長柱。
佛卡圓柱(Colonna di Foca)
是古 羅馬 中心的地標,它建成於公元608年,是為紀念曾將萬神殿捐給教會的東 羅馬 帝國君主福科斯(Phocus)而建。這是古 羅馬 廣場內落成時間最晚的一個紀念性建築物,在 共和 國時期,這是市場和聚會地點所在。 ↑古羅馬遺址 ↑古羅馬遺址 聖瑪蒂娜教堂(Chesa dei Santi Luca e Martina)
這座教堂最初是在公元228年由 亞歷山大 皇帝建造,用來獻給聖瑪蒂娜。 ↑古羅馬遺址 ↑古羅馬遺址 元老院(Curia Julia)
這裡曾是 羅馬 元老會成員的聚會場所,先後被凱撒、奧古斯都、圖米善和戴克裡先(Diocletian)輪番重建,中世紀時變成了一個基督教教堂。今天的元老院,是1937年對戴克裡先時期的元老院進行重建後保存至今的樣子。
著名的黑色 大理 石(Lapis Niger)位於元老院的前方。這是一塊覆蓋在聖地上的巨大黑色 大理 石,相傳這片聖地是羅姆盧斯(Romulus, 羅馬 的第一位統治者,於公元前753年4月21日統一了 羅馬 )的墳墓所在地。 ↑古羅馬遺址 艾米利大聖堂(Basilica Aemilia)
也是一座很有名的 巴西 利卡,只不過現在已經蕩然無存,只有一點小廢墟。 ↑古羅馬遺址 鬥獸場鬥獸場(Colosseum)
(接著昨天的鬥獸場繼續來介紹)
鬥獸場圓周527米,高約50米,橢圓長徑188米,短徑156米。1樓為貴賓席,2樓為一般市民的座位,加上3樓的站票,總計可容納73000人。主要出入口分別設置在東南 西北 四個方向,北口通往皇帝的座位,西口是角鬥士出場的位置,東口則用來運送犧牲者屍體。
它外牆有三道拱門。 ↑古羅馬鬥獸場 外牆原由石灰石砌成,二三樓的凹陷處曾經放滿了 大理 石雕像。牆的頂端點綴著窗戶和細長的 科林斯 壁柱,並有240根牆柱用以支撐覆蓋在鬥獸場上方的帆布篷。這些帆布篷可以使觀眾免收烈日和暴曬之苦。80個充當日寇的拱門被稱為vormitori,可以使觀眾迅速入場並落座。
在外面看完之後,我們很果斷的就沖了進去觀看了它偉大的內部構造。
確實很美!確實很雄偉!之前我還一直懶得進去看,因為看了別人的游記,很多人都說沒什麼意思,但是進去看了之後覺得值回票價了,所以有興趣的還是進去晃晃才比較有意思呢。
兩張全景掃描。 ↑古羅馬鬥獸場 ↑古羅馬鬥獸場 鬥獸場的內部被分為三部分:競技場、觀眾席和指揮台。競技場(arena)內有一層被沙子覆蓋的木地板,是為了防止角鬥士們摔倒,並吸收流下的鮮血。競技場內也可以放水淹沒進行模擬海戰。場上的活板們通往地下室和競技場下麵的 通道 。籠子里等待搏鬥的動物被一個滑輪裝置抬起並運送到競技場內。用於觀眾就做的觀眾席(cavea)分為三層:騎士們坐在最下麵一層,富有市民坐在中間,平民坐在最上面一層。指揮台(podium)是觀眾席和競技場間的寬闊階地,專為君主、議員和重要人物預留。 ↑古羅馬鬥獸場 ↑古羅馬鬥獸場 ↑古羅馬鬥獸場
該廟由皇帝 安東 尼(Antoninus Pius)建於公元141年,作為他獻給最後一位妻子法斯提那(Empress Faustina)的,在11世紀被改為教堂,祭奠他們二人。 ↑古羅馬遺址 ↑古羅馬遺址 ↑古羅馬遺址 安東 尼諾與法斯提那神廟 西北 邊就是高聳的2個斷臂殘骸。 ↑古羅馬遺址 其中靠南的一個是竈神神殿(Tempio di Vesta)。
原來是由20根漂亮的長柱圍成的圓形神殿,立於公元4世紀,神殿內供奉的聖火必須終年不熄,由6位女祭司負責。
(上圖當中2組斷臂殘骸的右邊那4根)
靠 西北 一點的是狄俄斯庫里神殿(Tempio dei Dioscuri)
狄俄斯庫里又稱 卡斯 托耳(Castore)與波魯克斯(Polluce),源自 希腊 語Dioskouroi(宙斯之子)。古 希腊 羅馬 神話中的孿生神靈。他們援救遇難船員,受人們祭獻犧牲而賜予順風。他們的母親是勒達,父親是眾神之王宙斯。後來宙斯把他們置於天空,成為雙子星座。
在 羅馬 ,公元前484年引入了對他們的崇祀。奧路斯·波斯圖米烏斯在列吉路斯湖之戰發誓之後,就在廣場上修建了他們的神殿。傳說在這次戰鬥中,狄俄斯庫里是站在 羅馬 人方面作戰的,並把勝利的消息帶到 羅馬 。 ↑古羅馬遺址 神殿背後是廣場中最古老的基督教教 堂安 地瓜教堂(Chiesa di Santa Maria Antiqua),暫不對外開放。
(圖左部分) ↑古羅馬遺址 竈神女祭司之家(Casa delle Vestali)
竈神神殿前面,是竈神女祭司之家。
羅馬 貴族之女一旦被選為竈神女祭司便要住進這裡。原始建築內大約有50個房間,中央有庭園,四周都立著比較重要的女祭司雕像。
下圖前面是竈神女祭司之家,後面的是皇宮的一部分斷臂殘骸。(由於google地圖和我們手上的地圖都沒有標示這個是什麼,於是我也不知道它是什麼) ↑古羅馬遺址 越過竈神廟往前走,可以看到很大一塊類似草坪的東西,我們也不知道是什麼就那麼越過去了,回來才知道,它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大會堂,朱力亞凱撒大會堂。
朱力亞凱撒大會堂(Basilica Giulia)原凱撒神廟(Tempio di Giulio Cesare)
由朱力亞凱撒於公元前64年始建,在他被刺殺身亡之後由他的義子奧古斯都大帝將其完成。因為後來遭到多次的劫奪破壞,今天只剩下部分殘柱與地基。這裡曾是古 羅馬 的司法體系中心。 ↑古羅馬遺址 從下麵其實真心不容易註意,從上往下看,那片綠草地和附近的幾根白色 石柱 就比較顯眼,看得出曾經是一個大會堂,但是實在是破壞的幾乎一點不剩啊…… ↑古羅馬遺址 一部分的柱子和雕飾還是可以看出當年的繁華。 ↑古羅馬遺址 ↑古羅馬遺址 ↑古羅馬遺址 這時我們已經沿著這條路快走到了盡頭,盡頭也有著很多重量級建築。
下圖左8根柱子的殘骸是薩杜恩神廟(Tempio di Saturno);當中僅剩三根柱子的是 維斯 帕西 安諾神殿(Tempio di Vespasiano)遺址;背後是museo centrale del risorgimento;右邊高聳的圓柱是這裡幾乎最有名的佛卡圓柱(Colonna di Foca);最右邊不全的是塞維魯斯凱旋門(Arco di Septimus Severus)。 ↑古羅馬遺址 往右偏一點可以更清楚的看到另一些建築。
最高的仍然是有名的佛卡圓柱(Colonna di Foca);當中的凱旋門是塞維魯斯凱旋門(Arco di Septimus Severus);凱旋門前的遺址是演講臺(Rostrum);凱旋門和佛卡圓柱背後是弱弱的馬梅爾定監獄(Carcere Mamertino);凱旋門右邊很好看的房子是聖瑪蒂娜教堂(Chesa dei Santi Luca e Martina);教堂再右邊那個看不清楚的普通四層建築就是元老院(Curia Julia);另,元老院右邊還有艾米利大聖堂(Basilica Aemilia)。 ↑古羅馬遺址 首先開說說Sacra街 西北 端的盡頭最引人註目的塞維魯斯凱旋門(Arco di Septimus Severus)。
塞維魯斯凱旋門(Arco di Septimus Severus)
塞維魯斯凱旋門是古 羅馬 廣場上現存的兩座凱旋門之一,它位於古 羅馬 廣場 西北 端,是一座白色 大理 石建築,建於公元203年。該凱旋門是為了紀念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斯皇帝(emperor Septimius Severus)和他的兩個兒子 卡拉 卡拉 (Caracalla)和塞普 提米 烏斯·蓋塔(Geta)在194或195年和197-199年兩次戰勝波斯。
塞維魯斯凱旋門高23米,寬25米,有3個拱道。最中間的拱道高12米,剩下兩個都高7.8米。最初在兩個樓梯平臺之間的一段樓梯連接著中間的拱門。公元4世紀時被一條路所取代。
它的旁邊是Millarium Aureum,標志著古 羅馬 的中心,市中心到各地的距離由此處開始丈量。 ↑古羅馬遺址 塞維魯斯凱旋門的正南邊,是古 羅馬 演講臺(Rostrum)的遺址,這是為公共演說者精心建造的。莎翁筆下的馬克. 安東 尼正是在此發表了他著名的“朋友們, 羅馬 人,同胞們”的演說。
塞維魯斯凱旋門往西,是8個花崗岩圓柱。這是 羅馬 最有名的神廟之一薩杜恩神廟(Tempio di Saturno)的遺址。
它建於公元前497年,是當時的國庫所在地,凱撒當政時期,曾在此貯存13噸黃金、114噸 白銀 和3000萬枚銀幣。 ↑古羅馬遺址 ↑古羅馬遺址 上圖左邊那8根柱子就是薩杜恩神廟,而它右邊不起眼的三根柱子就是 維斯 帕西 安諾神殿。
維斯 帕西 安諾神殿(Tempio di Vespasiano)
用來紀念建造鬥獸場的 維斯 帕西 安諾皇帝的神殿,如今只剩3根長柱。
佛卡圓柱(Colonna di Foca)
是古 羅馬 中心的地標,它建成於公元608年,是為紀念曾將萬神殿捐給教會的東 羅馬 帝國君主福科斯(Phocus)而建。這是古 羅馬 廣場內落成時間最晚的一個紀念性建築物,在 共和 國時期,這是市場和聚會地點所在。 ↑古羅馬遺址 ↑古羅馬遺址 聖瑪蒂娜教堂(Chesa dei Santi Luca e Martina)
這座教堂最初是在公元228年由 亞歷山大 皇帝建造,用來獻給聖瑪蒂娜。 ↑古羅馬遺址 ↑古羅馬遺址 元老院(Curia Julia)
這裡曾是 羅馬 元老會成員的聚會場所,先後被凱撒、奧古斯都、圖米善和戴克裡先(Diocletian)輪番重建,中世紀時變成了一個基督教教堂。今天的元老院,是1937年對戴克裡先時期的元老院進行重建後保存至今的樣子。
著名的黑色 大理 石(Lapis Niger)位於元老院的前方。這是一塊覆蓋在聖地上的巨大黑色 大理 石,相傳這片聖地是羅姆盧斯(Romulus, 羅馬 的第一位統治者,於公元前753年4月21日統一了 羅馬 )的墳墓所在地。 ↑古羅馬遺址 艾米利大聖堂(Basilica Aemilia)
也是一座很有名的 巴西 利卡,只不過現在已經蕩然無存,只有一點小廢墟。 ↑古羅馬遺址 鬥獸場鬥獸場(Colosseum)
(接著昨天的鬥獸場繼續來介紹)
鬥獸場圓周527米,高約50米,橢圓長徑188米,短徑156米。1樓為貴賓席,2樓為一般市民的座位,加上3樓的站票,總計可容納73000人。主要出入口分別設置在東南 西北 四個方向,北口通往皇帝的座位,西口是角鬥士出場的位置,東口則用來運送犧牲者屍體。
它外牆有三道拱門。 ↑古羅馬鬥獸場 外牆原由石灰石砌成,二三樓的凹陷處曾經放滿了 大理 石雕像。牆的頂端點綴著窗戶和細長的 科林斯 壁柱,並有240根牆柱用以支撐覆蓋在鬥獸場上方的帆布篷。這些帆布篷可以使觀眾免收烈日和暴曬之苦。80個充當日寇的拱門被稱為vormitori,可以使觀眾迅速入場並落座。
在外面看完之後,我們很果斷的就沖了進去觀看了它偉大的內部構造。
確實很美!確實很雄偉!之前我還一直懶得進去看,因為看了別人的游記,很多人都說沒什麼意思,但是進去看了之後覺得值回票價了,所以有興趣的還是進去晃晃才比較有意思呢。
兩張全景掃描。 ↑古羅馬鬥獸場 ↑古羅馬鬥獸場 鬥獸場的內部被分為三部分:競技場、觀眾席和指揮台。競技場(arena)內有一層被沙子覆蓋的木地板,是為了防止角鬥士們摔倒,並吸收流下的鮮血。競技場內也可以放水淹沒進行模擬海戰。場上的活板們通往地下室和競技場下麵的 通道 。籠子里等待搏鬥的動物被一個滑輪裝置抬起並運送到競技場內。用於觀眾就做的觀眾席(cavea)分為三層:騎士們坐在最下麵一層,富有市民坐在中間,平民坐在最上面一層。指揮台(podium)是觀眾席和競技場間的寬闊階地,專為君主、議員和重要人物預留。 ↑古羅馬鬥獸場 ↑古羅馬鬥獸場 ↑古羅馬鬥獸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