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游記–克魯格野生動物園狩獵篇
↑克魯格國家公園 犀牛是陸生脊椎動物中居於第二位的龐大動物,體重最大可達五頓,僅次於 非洲 象。全身披以鎧甲似的厚皮,吻部上面長有單角或雙角,眼睛非常小,視覺很差,但嗅覺和聽覺敏銳。
犀牛除人類外是沒有天敵的。在結束克魯格狩獵旅游後前往約堡機場的中途,我們在一處公路服務區休息時就看到被偷獵者割去角的幾頭犀牛在圍起柵欄的草地上可憐地生活著的情景。 ↑克魯格國家公園 在 中國 大陸及 臺灣 、 韓國 和一些東亞國家,犀牛角被製成傳統藥材。阿拉伯國家把犀牛角看作社會活動中級別的象徵。在有些伊斯蘭國家還把犀牛角用來製作匕首手柄。由於犀牛角價格昂貴,盜獵犀牛的情形相當嚴重,犀牛也因此而成為瀕臨絕種的動物之一,2008年即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
犀牛分為白犀牛和黑犀牛,實際上黑白犀牛並不是從顏色上來區分的,區分它們的主要方法就是看它們的嘴巴,白犀牛的嘴唇較寬平,成四方形,以短草為主食;黑犀牛的嘴型較尖長,以樹木的枝葉為主食。
在第二次出游時我們再次看到犀牛的身影。上午九點多鐘在返回營地的路上大家開始打起了瞌睡,忽然導游放慢了車速,輕聲地提醒大家:犀牛!人們的精神頭一下子又振奮了。果然一頭很大的犀牛正在草叢中漫步。但看不清到底是白犀牛還是黑犀牛。可能是我們打擾了它,很快這頭犀牛就鑽進了樹叢中不見了蹤影。 ↑克魯格國家公園 在第二天清晨的出游中,我們再次與犀牛相遇。我們的車子慢慢地跟隨著它,犀牛不時地停下腳步看看我們。 ↑克魯格國家公園 另一隻也出現了。看它們的嘴形,應該是兩頭白犀牛。 ↑克魯格國家公園 最後出場的“五巨頭”是 非洲 水牛。 非洲 水牛(Buffalo)也稱 非洲 野牛,又稱好望角水牛,是一種產於 非洲 的牛科動物,其壽命一般在十五至二十 年,體重可達九百公斤。在 克魯格國家公園 里它們的數量約有37100頭,是較常見的動物。它們通常群居在一起,有時甚至多達幾百頭。主要以雜草為食,公牛有時會離群單獨行動,極具攻擊性。即使是 非洲 的獸中之王 獅子 也不會輕易去招惹它們。
雖然 非洲 水牛的數量在“五巨頭”中是最多的,但我們卻是在狩獵幾乎快要接近尾聲時才在距營地三十多公裡外看到它的行蹤。不過僅是一頭而已。 ↑克魯格國家公園 第二天出游時又與野牛不期而遇。這次仍然沒有看到成群的壯觀場面,而且不足一分鐘,它們就掉頭跑進了樹林中。 ↑克魯格國家公園 在克魯格狩獵觀光不僅是看動物,和導游及其他游客的互動也是很愜意的事兒。在一次出游時,導游忽然把車停在路邊,下車用手托起一坨新鮮的大象糞,為我們進行科普講解。 ↑克魯格國家公園 這位導游更是喜歡把他所知道的告訴給大家,一路上他不停地介紹著動物們的習性以及我們如何觀看它們。 ↑克魯格國家公園 車上的幾名“老外”與我們交流著有趣的事兒。 ↑克魯格國家公園 在克魯格的狩獵活動主要是乘坐敞篷車去尋找和觀賞動物。但也有個別時候導游帶我們在安全地帶進行徒步狩獵。 ↑克魯格國家公園 在一個小高地上,導游和大家一起尋找動物的蹤跡。 ↑克魯格國家公園 雖然沒有發現動物的蹤跡,但這兒的景色還是不錯滴。 ↑克魯格國家公園 我們坐在車裡時也是自己積極地尋找。但是在發現動物後我們是不能提出停車要求的,是否停車完全要聽導游的。 ↑克魯格國家公園 在克魯格見到的大型動物還有河馬(Hippopotamus)。距營地30公里的Transport Rd的盡頭有一個不大的湖面——“Vervoerdam”。這是一處水草豐盛的寶地。風景如畫的湖邊一群羚羊在吃草、喝水,還有不少水鳥在覓食。 ↑克魯格國家公園 河馬是比較凶猛的動物,它的體重可以達到兩噸重,稱得上是“水中巨獸”,也但它不在“五巨頭”之列。
來到湖邊,我們在寬闊的水面上尋找著。只見有幾頭河馬只露出了眼睛、鼻子和耳朵。導游告訴大家白天它多躲在水中避暑,每到傍晚才到岸上吃草和睡覺,清晨再返回水中。 ↑克魯格國家公園 這頭河馬距我們較近,看到稍微清楚一些。 ↑克魯格國家公園 一會這頭河馬張開了它那大嘴巴,也是挺唬人的。 ↑克魯格國家公園 看有幾隻烏龜趴在這頭大河馬的背上曬太陽呢。 ↑克魯格國家公園 公園裡最常見的是羚羊類的動物。它們種類繁多,數量龐大,常成群結隊地遊蕩在草地里。
這是一隻黑斑羚(Impala),它在 克魯格國家公園 里有十五萬之眾。 ↑克魯格國家公園 這隻黑斑羚大搖大擺地走在“馬路”上。 ↑克魯格國家公園 條紋羚(Kudu),也叫捻角羚,一種 非洲 大羚羊。我們在克魯格的幾次狩獵中偶有所見,但都離得較遠,且導游也沒有停車。 ↑克魯格國家公園 牛羚,也稱角馬(Blue Wildebeest),也是 非洲 大羚羊的一種。角馬在 非洲 非常多,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是幾百萬頭角馬在 坦桑尼亞 的塞倫蓋蒂草原與 肯尼亞 的 馬賽 馬拉草原之間近3000多公里的大遷徙。而在克魯格約有9100頭左右。 ↑克魯格國家公園 那邊樹叢在也有一頭。 ↑克魯格國家公園 這是一隻叫不上名字的羚羊。聽到我們的動靜馬上向樹叢中跑去,之後又停下來回頭看著我們。 ↑克魯格國家公園 敞篷車行駛在狩獵的路上,經常會遇到動物們“過馬路”,司機便停下車,讓它們優先通過。這頭長頸鹿(Giraffe)也似乎在說:“我有‘路權’,讓我先過去”。 ↑克魯格國家公園 說到長頸鹿,它在克魯格公園裡的數量也是很多的,約8300頭,它應該是這兒最美麗的“看點”之一。它那修長的脖頸,佈滿全身的花紋,慢條斯理的儀態還是挺招人愛戴的。這頭長頸鹿靠著它的長脖子能夠吃到樹梢兒上的嫩葉。 ↑克魯格國家公園 清晨迎著朝霞去狩獵,這頭長頸鹿的倩影也很美麗。 ↑克魯格國家公園 伯切爾斑馬(Burchell’s Zebra)也是 克魯格國家公園 的大家族,約有28000頭。 ↑克魯格國家公園 在16日傍晚的出游中,我們由Pretoriuskop Rd-Skukuza Rd轉入AlbasiniRd不久車子忽然停住了,原來是發現了狒狒(Chacma)。它正在大搖大擺地“過馬路”。 ↑克魯格國家公園 在它後邊不遠還有一隻大狒狒馱著一隻小狒狒在草叢中走著,它們也要“過馬路”了。
犀牛除人類外是沒有天敵的。在結束克魯格狩獵旅游後前往約堡機場的中途,我們在一處公路服務區休息時就看到被偷獵者割去角的幾頭犀牛在圍起柵欄的草地上可憐地生活著的情景。 ↑克魯格國家公園 在 中國 大陸及 臺灣 、 韓國 和一些東亞國家,犀牛角被製成傳統藥材。阿拉伯國家把犀牛角看作社會活動中級別的象徵。在有些伊斯蘭國家還把犀牛角用來製作匕首手柄。由於犀牛角價格昂貴,盜獵犀牛的情形相當嚴重,犀牛也因此而成為瀕臨絕種的動物之一,2008年即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
犀牛分為白犀牛和黑犀牛,實際上黑白犀牛並不是從顏色上來區分的,區分它們的主要方法就是看它們的嘴巴,白犀牛的嘴唇較寬平,成四方形,以短草為主食;黑犀牛的嘴型較尖長,以樹木的枝葉為主食。
在第二次出游時我們再次看到犀牛的身影。上午九點多鐘在返回營地的路上大家開始打起了瞌睡,忽然導游放慢了車速,輕聲地提醒大家:犀牛!人們的精神頭一下子又振奮了。果然一頭很大的犀牛正在草叢中漫步。但看不清到底是白犀牛還是黑犀牛。可能是我們打擾了它,很快這頭犀牛就鑽進了樹叢中不見了蹤影。 ↑克魯格國家公園 在第二天清晨的出游中,我們再次與犀牛相遇。我們的車子慢慢地跟隨著它,犀牛不時地停下腳步看看我們。 ↑克魯格國家公園 另一隻也出現了。看它們的嘴形,應該是兩頭白犀牛。 ↑克魯格國家公園 最後出場的“五巨頭”是 非洲 水牛。 非洲 水牛(Buffalo)也稱 非洲 野牛,又稱好望角水牛,是一種產於 非洲 的牛科動物,其壽命一般在十五至二十 年,體重可達九百公斤。在 克魯格國家公園 里它們的數量約有37100頭,是較常見的動物。它們通常群居在一起,有時甚至多達幾百頭。主要以雜草為食,公牛有時會離群單獨行動,極具攻擊性。即使是 非洲 的獸中之王 獅子 也不會輕易去招惹它們。
雖然 非洲 水牛的數量在“五巨頭”中是最多的,但我們卻是在狩獵幾乎快要接近尾聲時才在距營地三十多公裡外看到它的行蹤。不過僅是一頭而已。 ↑克魯格國家公園 第二天出游時又與野牛不期而遇。這次仍然沒有看到成群的壯觀場面,而且不足一分鐘,它們就掉頭跑進了樹林中。 ↑克魯格國家公園 在克魯格狩獵觀光不僅是看動物,和導游及其他游客的互動也是很愜意的事兒。在一次出游時,導游忽然把車停在路邊,下車用手托起一坨新鮮的大象糞,為我們進行科普講解。 ↑克魯格國家公園 這位導游更是喜歡把他所知道的告訴給大家,一路上他不停地介紹著動物們的習性以及我們如何觀看它們。 ↑克魯格國家公園 車上的幾名“老外”與我們交流著有趣的事兒。 ↑克魯格國家公園 在克魯格的狩獵活動主要是乘坐敞篷車去尋找和觀賞動物。但也有個別時候導游帶我們在安全地帶進行徒步狩獵。 ↑克魯格國家公園 在一個小高地上,導游和大家一起尋找動物的蹤跡。 ↑克魯格國家公園 雖然沒有發現動物的蹤跡,但這兒的景色還是不錯滴。 ↑克魯格國家公園 我們坐在車裡時也是自己積極地尋找。但是在發現動物後我們是不能提出停車要求的,是否停車完全要聽導游的。 ↑克魯格國家公園 在克魯格見到的大型動物還有河馬(Hippopotamus)。距營地30公里的Transport Rd的盡頭有一個不大的湖面——“Vervoerdam”。這是一處水草豐盛的寶地。風景如畫的湖邊一群羚羊在吃草、喝水,還有不少水鳥在覓食。 ↑克魯格國家公園 河馬是比較凶猛的動物,它的體重可以達到兩噸重,稱得上是“水中巨獸”,也但它不在“五巨頭”之列。
來到湖邊,我們在寬闊的水面上尋找著。只見有幾頭河馬只露出了眼睛、鼻子和耳朵。導游告訴大家白天它多躲在水中避暑,每到傍晚才到岸上吃草和睡覺,清晨再返回水中。 ↑克魯格國家公園 這頭河馬距我們較近,看到稍微清楚一些。 ↑克魯格國家公園 一會這頭河馬張開了它那大嘴巴,也是挺唬人的。 ↑克魯格國家公園 看有幾隻烏龜趴在這頭大河馬的背上曬太陽呢。 ↑克魯格國家公園 公園裡最常見的是羚羊類的動物。它們種類繁多,數量龐大,常成群結隊地遊蕩在草地里。
這是一隻黑斑羚(Impala),它在 克魯格國家公園 里有十五萬之眾。 ↑克魯格國家公園 這隻黑斑羚大搖大擺地走在“馬路”上。 ↑克魯格國家公園 條紋羚(Kudu),也叫捻角羚,一種 非洲 大羚羊。我們在克魯格的幾次狩獵中偶有所見,但都離得較遠,且導游也沒有停車。 ↑克魯格國家公園 牛羚,也稱角馬(Blue Wildebeest),也是 非洲 大羚羊的一種。角馬在 非洲 非常多,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是幾百萬頭角馬在 坦桑尼亞 的塞倫蓋蒂草原與 肯尼亞 的 馬賽 馬拉草原之間近3000多公里的大遷徙。而在克魯格約有9100頭左右。 ↑克魯格國家公園 那邊樹叢在也有一頭。 ↑克魯格國家公園 這是一隻叫不上名字的羚羊。聽到我們的動靜馬上向樹叢中跑去,之後又停下來回頭看著我們。 ↑克魯格國家公園 敞篷車行駛在狩獵的路上,經常會遇到動物們“過馬路”,司機便停下車,讓它們優先通過。這頭長頸鹿(Giraffe)也似乎在說:“我有‘路權’,讓我先過去”。 ↑克魯格國家公園 說到長頸鹿,它在克魯格公園裡的數量也是很多的,約8300頭,它應該是這兒最美麗的“看點”之一。它那修長的脖頸,佈滿全身的花紋,慢條斯理的儀態還是挺招人愛戴的。這頭長頸鹿靠著它的長脖子能夠吃到樹梢兒上的嫩葉。 ↑克魯格國家公園 清晨迎著朝霞去狩獵,這頭長頸鹿的倩影也很美麗。 ↑克魯格國家公園 伯切爾斑馬(Burchell’s Zebra)也是 克魯格國家公園 的大家族,約有28000頭。 ↑克魯格國家公園 在16日傍晚的出游中,我們由Pretoriuskop Rd-Skukuza Rd轉入AlbasiniRd不久車子忽然停住了,原來是發現了狒狒(Chacma)。它正在大搖大擺地“過馬路”。 ↑克魯格國家公園 在它後邊不遠還有一隻大狒狒馱著一隻小狒狒在草叢中走著,它們也要“過馬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