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印象--在平靜中仰望天國

緬甸自助遊攻略
↑馬哈伽納揚僧院
緬甸自助遊攻略
↑馬哈伽納揚僧院
緬甸自助遊攻略
↑馬哈伽納揚僧院 僧人們陸陸續續來來到,自覺的拍成兩列,領頭的兩個年輕和尚微微低著頭,表情莊嚴肅穆。隨著時間一秒一秒過去,這兩列隊伍也不斷向後延伸著。面對這游客的長槍短炮,僧人也都習慣到了麻木,沒有一絲的在意。
緬甸自助遊攻略
↑馬哈伽納揚僧院 一名老師嚴肅的前後巡視者,維持著隊伍的整齊和安靜,整條路似乎一下子也都跟著安靜了下來。
緬甸自助遊攻略
↑馬哈伽納揚僧院 佈施的信徒也早已準備好,在靜靜的等待僧人的到來。
緬甸自助遊攻略
↑馬哈伽納揚僧院
緬甸自助遊攻略
↑馬哈伽納揚僧院 當佈施開始以後,僧人們逐個的來到信徒面前接受她們的佈施。上千人的僧人隊伍有如流水一樣流過,卻沒有發出任何聲音。
緬甸自助遊攻略
↑馬哈伽納揚僧院
緬甸自助遊攻略
↑馬哈伽納揚僧院
緬甸自助遊攻略
↑馬哈伽納揚僧院
緬甸自助遊攻略
↑馬哈伽納揚僧院
緬甸自助遊攻略
↑馬哈伽納揚僧院 有趣的是,在食堂的外面,蹲著許多乞食之人,她們並不是僧人。這些人一般並不會主動向游客乞討,大多數人只是靜靜的等待僧人從她身邊走過,期盼著僧人能從自己在佈施中得到的食物中施捨一些給她們,而這就好像一個小小輪迴。
緬甸自助遊攻略
↑馬哈伽納揚僧院 在 緬甸 佛教教義中,規定過午不食,其實就是佛教的“不非時食戒”。從太陽升起到正午為”正時”,其餘時間為“非時”,只在正時吃食,不在非時吃食。為什麼這樣,有多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因佛陀在世的時候,曾因有位弟子傍晚托缽,嚇壞一位孕婦,導致流產。又因一天兩次托缽,占用了弟子學佛修道的時間,從此戒律規定過午不食。另一種說法則是在十法界有情中,早晨是天人進食,日中是佛陀進食,下午是畜生進食,夜晚是惡鬼進食。

從黎明到中午這段時間,在街頭巷尾,你都可以看到托缽乞食的僧人。乞食其實是小乘佛教中修行的一種方式,也是佛祖的修行方式,講的是自利利他,也就是(一)自利,為杜絕俗事,方便修道。(二)利他,為福利世人,予眾生種福機會。所以乞食屬僧人清凈之正命,若自謀生計來養活自己,則為邪命。
緬甸自助遊攻略
↑曼德勒
緬甸自助遊攻略
↑曼德勒
緬甸自助遊攻略
↑曼德勒
緬甸自助遊攻略
↑伊瓦瑪村 曼德勒 皇宮、 曼德勒 山和固都陶佛塔都在一起,所以就一起全逛了。
曼德勒 皇宮位於古城內正中央, 曼德勒 山的腳下。原為 緬甸 最後一個王朝貢榜王朝的皇宮,二次世界大戰時被火毀,1989年, 緬甸 政府開始依據歷史圖片和資料重建,整個皇宮都是使用柚木來建造。皇宮內有一瞭望塔,登頂可以一覽整個皇宮的全貌。
緬甸自助遊攻略
↑曼德勒皇宮
緬甸自助遊攻略
↑曼德勒皇宮
緬甸自助遊攻略
↑曼德勒皇宮
緬甸自助遊攻略
↑曼德勒皇宮
緬甸自助遊攻略
↑曼德勒皇宮 皇宮的最後是一座博物館,裡面陳列了一些皇室用品及許多國王畫像。在炎炎烈日下逛完皇宮,然後進入博物館清涼一下,未曾不是個好的選擇。
緬甸自助遊攻略
↑曼德勒皇宮 出了皇宮便可千萬 曼德勒 山,作為 曼德勒 的制高點 曼德勒 山,舊稱羅剎女山,於山頂上可以鳥瞰整個 曼德勒 市。租了輛摩托車,半天9000Kyat,兩人沿著山路一直開到了山頂。許久沒開摩托車,加上兩人上三百斤的體重,摩托有些不堪負重。
山頂是一座 印度 教的神廟。其實我們有時有一種誤解,認為 緬甸 全民信仰佛教,其實 緬甸 是個多宗教國家,有佛教、原始拜物教和神靈崇拜、伊斯蘭教、 印度 教和基督教,只不過佛教是影響最大的宗教。
緬甸自助遊攻略
↑曼德勒山 廊柱上貼滿了金色的薄片,當夕陽溫暖的陽光照進來,到處都是金色的反光,一片金碧輝煌。
緬甸自助遊攻略
↑曼德勒山
緬甸自助遊攻略
↑曼德勒山
緬甸自助遊攻略
↑曼德勒山 曼德勒 山並不僅僅是一個景點,更多的時候是當地人休閑鍛煉,年輕人談情說愛的地方。發現一個有趣的事情,在 緬甸 ,並不忌諱情侶們在寺廟裡談情說愛,經常可見情侶們在寺廟或佛 塔里 情情愛愛。也許情愛作為浪漫美好的事情,也會受到佛祖的祝福吧。
緬甸自助遊攻略
↑曼德勒山
緬甸自助遊攻略
↑曼德勒山
緬甸自助遊攻略
↑曼德勒山 坐在圍廊的石椅上,在山頂靜靜的等待著日落,雖然並不完美,但看著周圍虔誠美好的人們,你會感覺到世界是美好的。